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楊若楓


  當今社會,許多工作太忙的父母會選擇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撫養。一來可以讓老人因帶孫有事可幹,內心充實;二來孩子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顧,因為老人有充足的時間,以及較多的育兒經驗。據調查,我國有20%的獨生子女都是由祖輩撫養,這種情況大多出現在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和城市雙職工家庭。孩子由祖輩撫養有許多好處,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弊端和隱患。

  1、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

  心理學研究顯示,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都無法取代的。即使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全身心地照顧孩子,將全部感情都投注到孩子身上,也沒有辦法取代父母。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缺位,容易導致孩子產生被遺棄的感覺,在他內心深處留下陰影。特別是在與周圍孩子對比後,會形成落差感。這會進一步強化孩子內心被拋棄、被傷害和不安全的感覺。與父母血肉相連的愛的缺乏,會給孩子留下種種心理隱患,容易導致孩子形成情感和人格上的偏差。

  2、孩子易被溺愛、嬌寵

  許多祖輩在撫養孩子的時候,內心往往帶著年輕時對子女的遺憾。因為條件限制或是經驗缺乏,他們年輕時沒有給到兒子女兒充分的關愛。當他們年老、撫養孫子的時候,就有了彌補這個缺憾的機會了。其次,孫子對祖輩的需求和親密,會增加他們的價值感。這就促使祖輩一股腦的將情感投注到孫子身上,可謂“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事事依著孩子,寵著孩子。還有些年長的老人為了感受被需要的感覺和存在的價值,凡事都親力親為,不讓孩子來。到了孩子該學著獨立的年齡,還強行給孩子餵飯、把尿。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極易形成自私、任性、為所欲為的性格。

  3、引發家庭矛盾,加大親子隔閡

  心理學上有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即看門人情結。也就是所有照顧孩子的人,無論是祖輩、父輩,甚至是家裡請的保姆,都會不自覺地產生競爭和排他的情緒。照顧孩子的任何一方都會想要給孩子他所認為的好的教育,同時堅定不移的相信他所做的都是最好的。這個情結可以讓孩子在每個照顧者身上都得到好的照料,但是它也引發了一個問題,就是對控制權的爭奪。當在教育上出現分歧的時候,祖輩和父輩容易陷入誰最有話語權這個點,而孩子到底怎麼教比較好反而成了次要問題。家人們的對峙往往會讓孩子們為難,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可能不能體察其中的緣由,不管他靠近哪一方都容易有內疚感,導致其成人後在人際中退縮。另一種情況是孩子稍大了、由父母撫養了,這時父母難免會對孩子的一些行為有看法。有些父母會忍不住扭轉孩子問題行為,這個過程容易導致父母與孩子產生對立情緒、加大親子隔閡。

  那麼爸爸媽媽們該怎麼做,才能減少這些心理隱患呢?分享一些小方法。

  1、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建議多與孩子進行肌膚接觸,擁抱、撫摸、親親孩子有利於孩子形成基本的安全感。多和孩子說話,一起玩耍。在孩子8個月前,儘量自己帶孩子。最新的心理學客體關係學家認為,8個月前離開媽媽的寶寶,即使在長大後也容易產生瀰漫性的焦慮。如果確實需要祖輩幫忙,建議最好是請老人來家裡,而不是將孩子送走。當自己有空的時候,比如下班回來,要主動與孩子接觸。如果孩子還小,儘管上班很累,晚上也要儘量帶孩子睡。

  2、如果不得已要將孩子送走,千萬不能兩手一鬆,不管不問。兩家距離不遠的話,晚上可以接孩子回家。如果相聚很遠,不能每天都接送,週末也要儘量騰出時間去陪孩子。若實在沒有條件和孩子見面,也要保持和孩子的聯繫,比如給孩子打電話、通視頻等,讓孩子安心、知道父母是愛自己的。當孩子能感受到這種確定的愛的時候,他的內心也就會安穩許多。


李建學心理諮詢


隔代教育最大的弊病是:孩子從小缺乏父愛母愛,而父母的愛是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替代的。缺少父愛母愛將導致孩子成人後“愛商”低。

哈佛大學,歷時75年研究結果:愛商決定一切!“愛商”是指愛與被愛的智慧。愛商高的人懂得享受愛,健康成長;也更懂得愛別人,更懂得感恩與饋贈。成年人中,愛商高的人年收入遠遠高於愛商低的人。


我國權威調查表明:未成年人犯罪,有87%屬於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

由於我國一些地區經濟條件不好,許多父母背井離鄉,千里之外打工。孩子缺乏父愛母愛,缺乏安全感、孩子性格孤僻、自卑,內心灰暗。

父母外出打工,監護人就成了爺爺奶奶。由於爺爺奶奶文化程度不高等等原因,對孩子教育方法不當,導致孩子成績不好,輸在起跑線上。

更多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孩子過分溺愛,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即使是不合理的要求也通通滿足,形成了窮孩子富養。

這樣孩子從小就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好吃懶做的壞毛病。有專家說:要讓自己的孩子變壞,只需要一招,孩子要什麼你就無條件無原則地給什麼!

安全感的缺乏,容易使孩子依附於校園“小霸王”,甚至成為“小霸王”,長大以後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揚長避短,只能夠儘量減少隔代教育帶來的危害。

第一、嚴格教育。不能因為爸爸媽媽沒有在孩子身邊,覺得虧欠了孩子,就溺愛孩子。

第二、父母每天和孩子進行視頻聊天。孩子要把在學校裡做得好的向父母彙報,父母及時表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第三、父母把孩子接在自己身邊讀書,尤其是孩子在初中階段。



平淡是真oymlq


現在社會許多年輕人工作繁忙,養家餬口,沒有精力自己帶孩子,隔代教育是指父母將孩子的教育與撫養交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來負責,隔代教育是許多家庭都無法迴避的話題,如果家長處理不當極易引發家庭矛盾,養成孩子自私、任性的壞毛病,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與發展。那麼隔代教育有哪些優缺點呢?

有利的因素有這些:1.老人有豐富的經驗,還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來養育孩子

2. 為年輕人解除後顧之憂,年輕人可以把精力全部放在工作上3.增加祖孫之前親密的關係,填補親情空缺。

不利因素有:1.老人過人溺愛孩子,讓孩子養成自私的性格2.老人思想觀念落後,跟不上當前的形勢3.造成孩子與親生父母之間感情隔閡。

隔代教育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呢?1.孩子任性自私,由於受到祖輩的保護,父母難以管教,一旦想法不能滿足,就會大吵大鬧2.孩子過分依賴大人,沒有獨立性,沒有自信,和其他孩子不好相處,遇事只能等大人來解決3.老人思想守舊,孩子缺少創新精神,視野狹窄,不願意接受新事物,失去天真活潑的個性。


侯媽家庭教育


在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如何揚長避短?

現在的社會條件越來越好了,並且,每個家庭基本都是四個大人,1到2個孩子。

導致爺爺奶奶們對孫子們都相當溺愛。

那麼隔代教育對孩子有哪些影響,以下幾點是我在教學當中發現到的:

1.事無鉅細,孩子慢慢變巨嬰。

這類情況在爺爺奶奶中很是常見,我的三年級一個班級中有一個孩子,每次孩子來聽課,奶奶都跟在身旁陪讀。上著課,孩子正寫著字。她就在在一旁嘮叨孩子的字寫錯了,順手就把孩子的字擦掉了。一會兒又問渴不渴,還沒等孩子回答,就馬上把水杯端到孩子的面前。

2.孩子不會如何去愛人。

在爺爺奶奶們的長時間溺愛之下,孩子接收到的永遠都是別人的愛。

前兩天帶著兒子去公園玩,旁邊一位三,四歲的孩子,由奶奶帶著玩。孩子在正高興的跑著時,一不小心摔倒了。奶奶跑到身體去安慰他,誰知道孩子意說:都怨你,都怨你。誰知奶奶抱著孩子邊附和道:好,好,都怨我,下次奶奶好好看孫!

沒有付出,也學不會如何去愛別人,更不懂得感恩。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都會非常自私,他們會把我們對他們的愛變得理所應當。試問這樣的孩子成年之後,我們希望能從他那裡得到什麼呢?

如何揚長避短呢,希望一下能夠為你帶來幫助:

1.分工協作

如果不得已,需要和公婆同住的話,孩子出生之後,最好不過講清楚:婆婆負責孩子的生活,我們負責孩子的教育。

2.引導婆婆成為教育專家。

我有一個閨蜜特別聰明,情商非常高。因為她一直工作非常繁忙,沒有時間照顧和教育孩子。但是一有時間,她就會收集書上或身邊教育是失敗的例子講給她聽。同時她還給她報的有親子課程。這些方法特別有效,她婆婆的一些老舊思想,慢慢地轉變過來了。

我是熱衷心理學的教師媽媽,喜歡分享實戰的育兒經驗,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好媽媽育兒學堂


能根據自己走過的路給予兒女啟發,是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發現爸爸】有話說!

一說到“隔代教育的影響”,人們往往就會想到溺愛、放縱等標籤,殊不知,“影響”本是一箇中性詞,它和“弊端”不能劃等號。

1、隔代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影響的,但是不一定都是壞影響。例如,隔代教育的孩子對家的歸屬感更強,也更懂得孝敬長輩,原因在於:相對於孩子的父母,祖輩有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去陪伴孩子、關愛孩子;相對於保姆,祖輩那份從心底油然而生的疼愛,是任何人給予不了的。

2、當然,隔代教育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這不是因為單純的“隔代”教育結果,而是因為孩子的父母與祖輩之間沒有達成良好的教育共識,或者有些父母更像甩手掌櫃,這才是孩子教育出問題的根本原因。

▶▶▶ 在孩子三歲之前,父母最好不要和孩子有長時間的分離,這裡“長時間”的標準是兩個星期,這對於孩子而言就是一個“長時間”分離。常常與父母長時間分離的孩子,容易缺乏對父母的依賴和信任,這將成為父母與孩子以後相處和溝通最大的隱患。

▶▶▶ 如果因為要兼顧工作,孩子白天需要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爸爸媽媽在下班後也要安排時間高效陪伴孩子。包括:餐桌上的交流、出門前的關心、睡覺前的故事等等,這不僅是最重要的親子相處時間,更是父母觀察孩子成長變化的最佳時機,發現問題就及時處理、糾正,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

※ 父親參與孩子教育的意義,猶如雕刻之於大理石的分量,【發現爸爸】每天為您的智囊庫添磚加瓦。更多育兒攻略可參閱公眾號:發現爸爸。


發現爸爸


隔代教育有利有弊。

弊端~1孩子犯了錯誤,經常有老人顧及兒子兒媳的態度,不敢說不敢管!老人怕孩子摔著磕著,也不敢放開了讓孩子玩,經常一起在家看電視,安全省心。2有些老人本身溺愛孩子,任何要求都滿足,孩子學會用哭來要挾老人,達到自己的目的。老人給孩子吃飯,經常是越多越好,往往不利於孩子營養均衡。3有些老人對孩子關心,一會問孩子餓嗎?渴嗎?一會不要跑太快,不要這樣不要那樣,經常打斷孩子的活動,不利於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優勢~老人一般對孩子都比較有耐心,能陪伴孩子玩耍,孩子能在老人身上獲得足夠的關愛。


樹老師wsq


容易溺愛,使孩子缺乏是非觀念,自私軟弱等。為避免這一點,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一定要保持清醒,在孩子爸爸媽媽有空的時候,一定要把孩子交給爸爸媽媽帶。


高山仰止630


這是中國孩子初始教育的最大弊端!也是未來社會的悲哀!尤其是在當下中國!如果孩子都有隔代教育、陪伴!未來,將社會帶來無法想象的社會問題!!!


崔哥聯盟



天空have天然藍


隔代帶孩子也對她們的心靈有所引想?孩子孤獨時或者受委屈,沒有父母在孩子身邊他會很煩躁也爛發皮氣,作為家長在孩子心情不好時要好好的關愛他切不可粗爆惡語相加,作為孩子家長請換位思考?教育孩子可用語言方式引導他,隔代帶孩子同樣也可以教好他?不能過如溺愛過如溺愛一時也有可能害他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