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不能倒流,我們為什麼還要去學習文言文古文?

惠民海哥


因為文言文是工具啊,是我們瞭解古人智慧的鑰匙。只有學了文言文,我們才能看得懂史書,看得懂《詩經》《世說新語》《古文觀止》……

只有學了文言文,我們才能從這些古文中瞭解一點點流傳千年的智慧,雖然只是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但是總好過無辜浪費得好啊。

不會文言文,中華五千年文化精粹擺在那裡,形同虛設。造成斷代,無法傳承,才是最可悲的事兒。

當然,文言文的精煉,是現代白話文難以比擬的。細品一下《詩經》、唐詩宋詞之美,那種韻味,是白話文如何用力就難以言說得美。

所以,學習文言文,還是很有必要的。


獨吟獨笑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來回饋您!🌸


老穆解析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光一去不復返,豈能倒流?

有人說:“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也有人說:“過去的,我們要想方設法留住它。”

穆老師認為,是精華,就得留住!是糟粕,必須去掉!

文言文,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我們不能眼睜睜地讓時間蠶食它,我們要保護它,繼承和發揚它。

五四愛國運動之前,我們學生的教材以文言文為主,課程叫“國文課”。


但五四運動之後,大家開始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國文課受到了嚴重衝擊,小學課程,將“國文課(文言文)”改成了“國語課(白話文)”,教材具有鮮明的口語特點,課文大都是白話短文或兒歌、故事。

待到全國解放後,葉聖陶先生提議將“國語”和“國文”合二為一,就有了現在的語文課。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文言文呢?穆老師給出自己的一些見解,如下:

🏮〖1〗瞭解過去

學習文言文,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瞭解過去,知道古代人的生活習慣、經濟發展水平、政治制度、民俗風情、傳統孝道、教育水平……

例如:《孫權勸學》,學習它,可以瞭解古人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

再如:我們學習《與子儼等疏》,可以瞭解古人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情況。



🏮〖2〗提升自我

學習文言文,能夠啟迪人生、獲得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個人修養與文學境界

🏮〖3〗升學考試

認真學習文言文,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應對考試,獲得好成績,考上理想的大學。

🏮〖4〗工作需要

鑽研文言文,可以讓古文工作者獲得成就,幸福的生活……

🏮〖5〗智慧交流

學習文言文,可以讓我們與智者對話時,更添一份信心與把握哦。

比如你與某智者聊天時,他突然引用這樣一句話:“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倘若你沒有學文言文,不明其意,豈不尷尬?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清楚了嗎?加油哦!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我們的北大、清華的留學生不是都是社會的佼佼者嗎?但是我們的留學生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嗎,有一個美國學生看到中國人就很高興:“啊,你從中國來,“中國”這兩個字是怎麼來的?出自哪裡?你是中國人,最好是告訴我了!”我們的留學生說些什麼? “I am sorry,我不瞭解……”。“那你們中國有一本《老子》……?” “I am sorry,我也沒有讀過……”,“我們這兒有一種啤酒叫“賈湖城”,好像賈湖是你們中國的地名,9000年前那兒有了釀酒技術,哎,它在什麼地方,你知道嗎?”“I am sorry,我不知道……”,“你們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美在哪裡?”, “I am sorry, 我不知道……”,“你們是歷史的民族,你們第一本書叫《春秋》,有《左傳》,再有《史記》也很有名,什麼叫《春秋》、《左傳》,關公為什麼要看《春秋》?”“我不知道。”“《離騷》文學價值很高,那個作者還去跳河,請問他為什麼去跳河?”“我不知道……”,“《世說新語》?”“不知道”“程朱理學、心學是什麼?”“不知道……”“那麼你們有一本書叫作《唐詩三百首》……”“噢,我讀過兩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我們看這樣的留學生,別人家的東西沒人家精通,自家的東西又都不知道,是不是文化的侏儒,沒有長大的心靈。

生長在像中國這樣一個有五千年高度文化的地方,如果我們的國民或是我們的孩子居然沒有對於自己國家,自己本土歷史文化的認知和成長,可怕嗎?!作為中國人如果忘了中國歷史文化,可怕嗎?!連祖先的文字都不明白,連腳下的這片土地都不瞭解,可怕嗎?一個沒有自己文化傳統的民族而想要去吸收別人的文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的眼光短淺,心胸狹隘。

有時候我們發現年輕一代學習西方,學的什麼?學西方的好萊塢大片,學西方的邁克傑克遜、rap;學日本我們不是學日本的企業家精神,孩子們關注的是日本的卡通,日本的漫畫。捨本逐末。

錢學森,我們都知道,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之問”很多家長老師應該也都聽說過,2005年總理去探望錢老,錢老問了一個問題,“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總理陷入了思考,傑出人才也有,但真正在世界意義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並不多,社會各界上給出了很多答案,但最根本的是我們的方方面面過於功利化,忽視了很多傳統的東西,忽視了我們民族基因裡的精神和文化的傳承,我們的孩子包括我們失去了對自己文化的自信。有人說我自信,我為中國驕傲,可以,但這種自信是沒有根的,你心裡面壓根不瞭解,你自信個什麼?而只有帶著對自己國家文化的深入瞭解和自信,心裡有了定海神針,再去向西方學習,才能真正學而為我所用。

現在到我們國家的留學生越來越多,外國人尚且要學習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文化,那我們自己呢?我們的心靈是不是也要成長,我們的文化是不是在我們身上也要再度地放光芒,西方盛傳中國崛起的可怕,恐怖,我們認同嗎?我們不是野蠻人,我們除了讓人畏懼之外,我們要讓人尊敬,我們要讓人喜愛,我們的下一代要有文化自信、人格自信,要有寬闊的心胸,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從哪裡做起?從本國本土文化的教養做起。這樣來說,文言文作為中國古代歷史文學的載體,不去學,行嗎?

學習文言文,通過對中國古代古聖先賢的瞭解,對文學巨匠、歷史事件的瞭解,才能培養孩子對歷史、語文的興趣,在提高成績的同時,增強孩子的文化自信,進而才會有人格自信,腹有詩書,心有歷史,才能夠在愈發激烈的競爭中,從容鎮定,平和中正,以致有成。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是我們讀書時期的常見格言,這樣,民族才有希望,為光耀門庭,擔當責任,為更好地生活,為成績、成功而讀書,更無可厚非,現實如此,但更現實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功成名就,物質豐富,而精神卻無所適從,常常空虛,所以才有那麼多企業家們常上的動輒幾萬十幾萬的靈脩課,心靈脩養的課,辟穀課程等等,以求心有所安,剛才我們提到心有靜氣,靜氣從何而來,靜氣從文化自信中來。


聞語書聲


一、為了考試,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無論是教學大綱還是考試大綱,文言文閱讀都是不可或缺的考察內容,無論是否有意見,這都是一種客觀存在,一種不依賴你的意志的客觀存在,你都可以保留你的意見,但你只能直麵人生,面對現實。

二、為了文化傳承,不能不去學習。

中華民族能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為有良好的文化傳承,無論是《三字經》《千字文》,還是《詩經》《論語》《唐詩三百首》,甚至還有人痴迷的《周易》,裡面包含著極大的文化內涵,包含生活的情趣和品位,也許能值得我們去深入探究。到臺北故宮博物院你看不懂文物表述,到西安碑林看不懂書法作品,如果文言文閱讀能力強,在旅遊中也能得到一些知識增添一些快樂。

“畢竟中華文化五千年,總有四千九百五十年它的載體都是古文,除非你不要這四千九百五十年,否則你要繼承這個歷史文化,就得非學不可。”

“傳統文化是融化在你的血液裡面、滲透在你的骨髓裡邊的,這是你天然的優勢所在,所以一定要學好。”

——何兆武《上學記》

三、為了職業需要,為了理想的追求。

朋友的孩子高考結束考到了中山大學醫學專業,發來通知和暑假作業,作業中要求閱讀《黃帝內經》,重點語句要求翻譯。這就是職業要求。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專業如中文、哲學、歷史、考古、中醫,如果你文言功底太差,那個行業的飯碗也許你都端不穩。

2015年12月10日,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因開創性地從中草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於瘧疾治療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屠呦呦在演講中提及:“ 當年我面臨研究困境時,又重新溫習中醫古籍,進一步思考東晉葛洪《肘後備急方》有關‘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的截瘧記載。這使我聯想到提取過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溫,由此改用低沸點溶劑的提取方法。”

面對世界性的瘧疾難題,流傳千載的中國古代醫書,給了現代科研人員以關鍵的啟示。

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目前獲得的唯一諾貝爾獎,從這件事依然可以看到文言文閱讀的作用,假如屠呦呦沒有良好的文言文功底,怎麼能從文言古籍中汲取營養,怎麼能登上諾貝爾的獎臺呢?

四、為了修身養性,提高個人素養。

孔子的《論語》中許多做人的道理,也值得我們學習和領會。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胡?

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尼采評論《道德經》一書說:“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入汲桶,垂手可得。”現代哲學家海德格爾認為老子與自己的思想很吻合,他將老子“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的字句掛於牆,懸於壁,一派老子忠實信徒的模樣。

《道德經》被海外學者視為至寶。不少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和著名科學家把自己的科學發現歸功於老子這個東方聖人的啟示。日本學者湯川秀樹說:“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預見到了未來人類文明所達到的狀況。”美國學者卡普拉驚奇地發現了道家哲理與高能物理現象的吻合,

著名數學家陳省身說:“1943年,我在美國認識愛因斯坦。他書架上的書並不多,但有一本很吸引我,是老子的《道德經》德文譯本。西方有思想的科學家,大多喜歡老莊哲學,崇尚道法自然。”

有一位美國人身患抑鬱症,採用心理、服藥多種方式治療無效,當閱讀《道德經》譯本後,許多事情也看開了,逐漸減緩了患病症狀,直至痊癒,他還把這段經歷在報紙上寫了出來。

諸如《詩經》《菜根譚》《小窗幽記》《圍爐夜話》等很多傳統經典,認真閱讀,讀書破萬卷,必定收穫滿滿,不僅修養提升,可能相貌也有所改變,顯得與眾不同,因為“腹有詩書氣自華”。

總之,身為中國人,要深入瞭解傳統文化,提高個人文化素養,完善自我,學習文言文是必經之路。

高考語文加油站:終身學習語文的加油站,思考生活真諦,尋找自然之美,挖掘語文魅力,分享應試經驗,探究解題規律。歡迎關注,歡迎分享。


高中語文加油站


一、我們學習外語是為了交流與發展,避免固步自封,以取長補短。學習古文是為了繼承和發揚,人要熟知歷史才能走向未來。祖先的智慧我們要學習,誰也不能說今人智商一定高於古人,時代不同,基礎不同而已。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需要我們一代代人去繼承,如果連四大名著也讀不懂,豈不悲哉!

如果有人反駁說,集現在熟悉古漢語的人才窮其智慧將所有現存古文獻統統翻譯過來不就行了麼,歷時雖長,功終可成,這樣不就可以為後人讀了麼?且不說每個人讀同一個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我們不能剝奪子孫閱讀原著的權力,光就現存文獻來說,你能翻譯完麼?明天忽然再發掘出土一些新的古文獻呢?試想未來某個時刻人們面對出土的文物墓碑一臉無奈的時候,是何等的悲催。

二、從語言文化方面來看。《詩經》,唐詩宋詞元曲,語言是何等的凝練和優美,給我們留下多少的想象,這是用今天白話文無法表達清楚的,或者說我們水平不高,達不到哪種具象也有可能。古語的美這裡不舉例子了,網上有大量資源可參考。

三、語言的發展應該具有連續性,不能間斷。誰知道我們身後幾百年抑或幾千年現代文變成什麼樣子了呢?我這裡根據連續性可以做一個大膽的猜想:也許我們以後根本不需要語言,所有的交流都只通過意會。



萬物皆數賴以修文


詩書繼世長!

以管仲為例:

比如春秋時期齊國國相管仲,他的一生志立改革,並迅速使齊國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瞭解學習管仲,就不能不看《管子》。

《管子》一書陳述了管仲許多關於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等治國理念與主張,對生產、分配、交易、消費、財政、貨幣等均有論述,熟讀《管子》的人肯定會感到受益匪淺。管仲的很多治國智慧得到了後人的認可與沿用,他有些先進的治國理念,即便放在如今也一點不落伍,甚至現代人未必具備這些治國理政的謀略。

所以,多讀古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向古人先賢要智慧,絕對是現代人的聰明之舉。


吞雲吐霧jtj


傳統經典中濃縮了華夏幾千年的文化精髓,是往聖先賢為後人留下的巨大寶藏。對於指導我們正確地認識理解宇宙人生,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選擇正確的處事方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如果不懂文言文,就讀不懂這些經典,就不能有效的開發利用古人的智慧成果。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直接讀翻譯成現代白話文的經典,不是同樣可以吸收古人的智慧成果嗎?只能說,很遺憾,華夏經典在傳承過程中是出現過斷層的,歷代後人的解讀統統都不是完全準確的,甚至有許多內容是完全歪曲或違背經典本意的,所以是不可靠的。秦漢以降,歷代讀書人對傳統經典的解讀就從來沒有停止過。但是,直到今天也沒有一部解讀作品被共同認可的。所以,對傳統經典的闡釋解讀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因此,學習文言文的必要性無論是對個人還是社會都是不言而喻的。





淡漠千里1


根本上是為了保持民族性,一個民族的群體認同感,來自生活的方方面面,語言、文字、文學、典籍、節日、相貌、服飾、傳統工藝、傳統藝術、傳統建築、神話傳說等等等等。所有這些都有必要讓國人學習瞭解,文化獨特性是民族性的根本。尤以漢族明顯,漢族是以文化劃分的,歷史上,其他血統的人,只要接受漢民族文化,就會得到漢民族認同。學習古代文學是保持民族性的最佳途徑,因為古代文學集民族文化之大成,通過學習古文,不但能瞭解民族獨特的社會生活文化,還能瞭解古人的思想哲學,內容豐富全面。披髮左衽、剃髮易服、平墳火葬、禁燃鞭炮難以得到認同,是因為有悖民族文化認同;傳統藝術得到大力弘揚和支持,是因為符合民族文化認同。民族文化認同,是立國之本,是一個國家最核心的軟實力,必須從娃娃抓起。



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賜九錫假節鉞


不管是現代文還是文言文,都是先給教你看懂的
方法,再是裡面說的故事,學這個就是讓你看起來方便,裡面有很多智慧經驗思想,,,,另外假如都不學了,中國文化也就斷層了


用戶268164831


什麼叫溫故而知新 ? 就你們那樣的思想還在這出問題…驕傲 自大 鄙視 狹隘 我建議你們改掉這些毛病.國家都是你們這樣的人那以後你們就等著喝西北風吧…不要把你們的財富當做國家的資本…距離還有很遠。一點思想都沒有就把祖國當成自己的家啦!想幹嘛就幹嘛反了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