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一份商業醫療保險,但不少產品過一段時間就下架,有沒有長期續保的商業醫療保險?

素質教育80867298


1.首先,說明一點:市場上有長期醫療保險,而且是保障終身的,比如復星聯合鑫聯星癌症海外醫療保險。

2.其次,現實情況是:長期醫療險非常少,一般都是一年期的醫療保險產品,少數幾個是5-6年期醫療險產品。

3.為什麼醫療險很難設計成長期?根據中國保監會《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第四條:【健康保險按照保險期限分為長期健康保險和短期健康保險。長期健康保險是指,保險期間超過一年或者保險期間雖不超過一年但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長期護理保險保險期間不得低於5年。短期健康保險是指,保險期間在一年以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保證續保條款是指,在前一保險期間屆滿前,投保人提出續保申請,保險公司必須按照原條款和約定費率繼續承保的合同】

這段文字是很值得玩味的一段文字:長期健康保險是指保險期間超過一年或者保險期間雖不超過一年但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短期健康保險是指,保險期間在一年以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

那麼接下來問題來了:如果我要開發一款產品,保險期限是一年及以下的,但是又想包含保證續保條款。那應該將這類產品歸入到長期還是短期?這個問題,從兩個角度去理解。

<strong>

第一,從監管當局的角度。監管當局似乎玩曖昧,沒說清楚。既然監管當局玩曖昧,那市場也一起玩曖昧。於是就出現了類似於上文所說的復星鋼鐵俠這款“畸形”的產品,這款產品的保險期限是一年,但是呢,又承諾五年內保證續保。從合同形式上來說,這款產品是一年籤一份合同,五年籤五份合同,而不是一次籤一份五年期的合同,但是又含有實質性的保證續保,你說他有保證續保,他又說我這個只有五年。那你說,這款產品,到底是監管當局認定的長期健康險還是短期健康險?似乎是二者之間,這是一種打著監管擦邊球的產品,監管當局和市場一起曖昧歡快地玩耍。

第二,從市場的角度,也就是保險公司的角度。

其實保險公司也喜歡和監管這樣玩曖昧,長長短短混合搭配組合,靈活度和自由度都比較大。最關鍵的是,因為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未來長期的醫療費用無法預估,風險不可控。我在《一個咖啡館和幾個小故事》中曾經闡述過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差異(如有疑問,可參考第一期,我把這一點放在第一期講,也是因為這兩者的差異很重要,無法理解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差異,就沒有辦法深刻地理解保險這種工具),風險是一種可以用經驗概率來估測的,而不確定性則不可以。保險能夠保障的也僅僅是風險,而非不確定性,那麼未來的醫療費用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是完全不可控也很難根據歷史經驗預測的,這種屬性更加偏向於不確定性,而非風險,因此保險公司也沒有動力去做長期醫療保險,因為不確定性太大,非保險所能駕馭。這是當前市場上醫療保險幾乎都是短期險種(一年一保而非一保多年)的根本原因。

正是因為監管當局和市場主體都考慮到了這種因素,所以才出了這麼條曖昧的監管規則,保險公司也配合著一起玩。這麼說感覺這倆個主體是一夥兒的,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反之,當兩個人思考的問題差不多的時候,自然就是一夥兒了。其實看著像是沒法滿足對消費者對於保證續保的需求,其實是某種程度上的一種保護(當然也只是某種程度),可以試想,如果真的購買長期醫療保險,那保險費肯定不便宜。

記得關注我們奧:保民濟世


保民濟世


但醫療險市面上最長保證續保5年;所以很多答案推薦購買綁定組合的保險,附加險是醫療險。這樣偏離了問題的初衷,本來可以每年1000保300萬,變成了每年一萬左右,定期返還,再附加醫療險,風險槓槓降低。

對建議自行選購最優的醫療險+重疾險。

重疾險:首選保障

重疾險解決患重大疾病後,高昂治療費用及收入中斷的風險。一般方式為:確診保障範圍內重疾即賠付,不需要提供醫療報銷憑證。甚至有些晚期病人拿到錢後,決定放棄治療,給自己一場環球旅行,保險公司不干涉理賠款的花法。

身患重大疾病後,不僅治療費用高昂,漫長的治療週期內往往病人沒有收入,還需花費營養費、護理費,為家庭財務雪上加霜。重疾險應運而生,為在深淵中掙扎的家庭雪中送炭。拿到理賠金後,病人安心治病,心態也會比為錢焦慮更積極,有利於病情向好處發展。

重疾險是需要配置的第一份保險,可購買續保至80歲或者保終身的重疾險,後者價格更高。現在很多保險公司的重疾險加了輕症和中症賠付責任,擴大了保障範圍,也就是一些一般的疾病也在保障範圍,被賠付的概率更大。

記住,一定不要購買一年期的重疾險,因為同樣不保證續保,除了先行賠付外較醫療險沒有優勢,但保費不低,基本可以由百萬醫療險替代。

貼心提示:重疾險應該是人生購買的第一份保險,而且最佳投保時間在30歲之前,保費低,身體狀況好,核保容易通過。

商業醫療險:重疾險的有利補充

大家都看過瘋轉的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文中寫道

“插管後ICU(重症監護病房)的費用直線上升。人工肺開機費6萬,之後每天兩萬元起。我們估算下,家裡所有理財產品、股票賣掉,再加上岳父岳母留下來養老的錢,理想狀況下能撐30—40天。”這些費用,大部分都不在醫保報銷範圍內。

中產在疾病面前,總是不堪一擊。而商業醫療保險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高昂的醫療費。與重疾險不同,商業醫療險一般需要憑醫院開具收費單等進行報銷,即事後理賠,這需要自己先有足夠的治療費。現在不少百萬醫療險開通了先行墊付服務,即確診了某類疾病,由保險公司先行墊付費用,這無疑是一個很剛需的功能。

醫療險分主要保障門診責任和主要住院責任。這裡不推薦主要保障門診責任,因為大部分人,不用為了幾千元的潛在風險,支付幾百元的費用,這不划算。

貼心提示:醫療險可以和重疾險搭配購買。醫療險一般是一年期產品,不保證續保,但次年及之後續保免健康告知和等待期。支付寶的好醫保等出現了保證5年期續保的醫療險產品,算是市面上比較有競爭力的產品,可以重點了解。

希望能解決你的問題,只有瞭解保險,瞭解自己訴求,才能買到適合自己的保障。


溫可可和韓特


商業醫療險,基本上都是一年期的產品


為什麼很少有公司,或者說幾乎沒有保險公司,願意推出長期續保醫療保險?

有以下兩個原因:

1、醫療險是賠付和使用最頻繁的保險產品,沒有之一。如此之高的使用率,和賠付率,讓這個產品很難保持一個恆定的費用率,保險公司只有通過保留段時間調準費率的標準,才可以讓這類的產品持續的經營下去,如果這類產品,長期造成經營損失怎麼辦?停售

2、醫療險的長期續保,是很難保證的,一旦承擔續保,並寫進條款,這意味著未來幾年,保險公司都將承擔不可預測的,續保醫療賠付費用。這項支出在醫療保險的經營成本中,佔比非常高。


即便是有續保的醫療險,也沒有長期續保,只有短期幾年的產品出現


加入可續保的條款,可以說是醫療險產品中的良心之作,保險公司將會為此承擔,短期內的連續賠付風險,由保險公司承擔。


這樣的產品,在市場可以見到的,如平安e生保(保證續保版)、好醫保(保證續保版)等等,這類短期保證續保的期限,只有6年。6年以後,是否還可以保證續保,需要時間去驗證。


保證續保是否是我們真正擔心的問題?


產品停售下架,是一個非常正常的事情,醫療險也需要更新迭代,按照往年的醫療險更新頻次來看,每年更新一款新的產品,增加一些新的保障功能,是非常常見的。


停售,並不意味著,我們曾經買過的醫療保險,就不能再繼續使用了。每一款一年期醫療保險,都有對應的,續保費率。這表示醫療險產品,一旦停售,我們可以選擇是否繼續使用續保費率,繼續購買,還是通過新的產品,代替承保。當然,如果保險公司下發正規停止續保批文,這個產品就真的不可以再購買承保以及賠付了。


重點:我們最擔心的問題,實際上並不是續保,而是一旦發生風險,能否有一份當年的醫療保險,可以承擔大筆醫療費用。如果一開始都無力承擔,那麼何來後續呢?


如果覺得有幫助,可以點擊頭像關注我,或者點個贊再走


和小雋


目前最長的,可能就是5年續保。

保險公司也沒有辦法!要知道,每年理賠率最高的就是住院醫療險。

記得最早97年的時候,中國人壽一份附加住院醫療險只要60塊錢,不分年齡,保額最高可以報5000。

如果現在還是賣這樣的險種,保險公司早就虧死了。

那個時候,一份重疾險,保額10萬,人們就覺得足夠了。可是現在20年過去了,人們覺得30萬起步都很懸,至少買到50萬心理才稍微踏實一點,經濟能力強的都往80萬100萬走。

住院醫療險也是如此,20年以前,一個闌尾炎手術大概是3000塊錢左右。可是現在七八千是很正常的,就算上萬也不稀奇。


險道求生的野豬


商業醫療險,更換和下架率確實比較高,主要是因為費用和理賠率問題。尤其是百萬醫療,調整幅度會更大,成年人,幾百塊錢能保障百萬的報銷額度。


目前市面上最長的是6年保證續保,支付寶好醫保長期醫療和平安e生保。


您可選擇停售概率相對低一些的,推薦如下幾個:

1、眾安系列

2、平安系列

3、安聯臻愛


可根據您的健康狀況來進行選擇。

以上希望能幫到您。


陽寶媽咪工作室


醫療險還真的甚少見長期醫療的,多數買一年管一年,市場上還有保證續保的,但也不超過六年,其實如果不是政策不允許或者是某些條款違規了,很多保險公司是不會主動停售醫療險的。我麼看一下市場上主要的醫療險類型。

1.普通醫療:一般的醫療險有附加在主險上面的普通醫療險,這類醫療險沒有起付線價格稍貴報銷不高,只能報社保範圍內,價格隨年齡階梯式增長,雖然說附加在主險上看起來期限比較長,有30天等待期但是有一點你要注意,如果上一年度報銷次數多了可能會被拒保的。

2.大額醫療:這類醫療險不附加在主險上,可以單獨作為主險,價格稍貴,交一年管一年,賠付有總額度和年度額度之分,報銷比例高,沒有免賠額,社保外也能報。有30天等待期

3.延稅型商業醫療險:風險保費價格便宜但是保費一年要2400,保費減去風險保費剩餘保費進入萬能賬戶,退休之後才能用,而且每年都要交,一直交到退休年齡,也保到退休年齡,

優點是沒有起付線,沒有等待期,總保額高,可帶病投保。

缺點是明明幾百塊的風險保費卻要硬交2400,而且是一直交到退休為止,雖然總保額高但是年度保額較低,個人不能單獨購買,

4.針對學生的學平險

這類醫療險只針對學生購買,現在有的公司學平險可達幾百萬保額。

5.百萬醫療

現在比較流行,小病基本上沒有什麼用,有社保的可能話費三幾萬都一分報不了(總費用-社保報銷-1萬免賠),沒有社保的超過一萬免賠都報,這類醫療險對大病用處非常大。有的公司針對重大疾病有補償金,有的公司只針對惡性腫瘤有補償金而且補償金也不一樣。現在多數公司百萬醫療還可以單獨購買,但是後期會附加在主險上不能單獨購買


保險淺談


沒有。能保證幾年的就不錯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商業醫療保險本身就是一年期的。期滿後可更新可換代也可保持原樣。

那為什麼保險公司會定期更新呢?因為我國有很多保險公司。他們只要有一家產品更新換代了,其他家的產品也會變更為符合市場的產品。否則,他們的產品就沒有競爭力了。所以,保險公司的產品會定期更新換代。



這樣的更新換代對我們普通的消費者來說有什麼變化呢?因為每年的醫療費用會隨著物價在上漲。我們買最新版的醫療險是我們是有好處的。最新版的醫療險的報銷額度很高,可以滿足醫療費用的報銷。最新版的醫療險有綠色通道,可以滿足看病難的問題,去年的醫療險還沒有這一項。最新版的醫療險有質子醫療報銷,去年的醫療險也沒有。

以後,每年的最新版的醫療險的更新換代,都是為了增加它的競爭力而來的。也是為我們消費者而來的。這算是好事。



如果已經用醫療險報銷過,大部分的醫療險還可以續保。但是會增加一些條件,保費增加或者這項不保等等。所以,這樣去看,能不能保證續保的意義也不大。

感謝閱讀,如有任何理財保險相關的疑問可留言。


穩穩讀財


這個其實主要是選擇合適的公司或者服務商

醫療險可以說是人身保險裡面最複雜的一個險種了

對於保險公司或者服務商的專業性、服務能力要求很高

從大的方面來講

一般,健康險公司出品的醫療險會相對不錯

比如:平安健康、人保健康

或者是公司本身就是在醫療行業深耕細作多年,這類公司或者平臺對接坐騎醫療險底子好

比如:泰康、復星聯合

還有一種是國際性的服務商

這類是專業提供醫療服務的,並非保險公司,但是,一般在國內的合作模式是與保險公司合作,出一些醫療險產品

比如:MSH、bupa、安聯


醫療險大體分類如下:

基礎的百萬醫療,一般有一個1萬免賠額

主要責任就是保住院,住院額度一般是100萬以上

保費非常便宜,年輕人幾百塊錢,上了年齡貴一點

這個建議是基礎必備

平安健康、人保健康以及復星聯合

都有5或者6年保障續保的醫療產品


中端醫療

責任主要是門診、住院

這類保險保費通常1000以上

看具體責任,責任越高,保費越貴

復星、MSH都有一些不錯的產品


高端醫療

這類主要是提供較好的就醫資源和服務

MSH、bupa、安聯

其中bupa最貴


醫療通脹每年在10%以上

所以,市面上並不存在保障續保的醫療險產品

但是,上面說的這些公司

要麼是幾年保障續保,已經非常不錯了

要麼是即使老產品停售,也會有新產品無縫銜接

這個是比較友好的


至於高端醫療

bupa那邊的渠道經理是這樣說的

只要你交得起保費

續保鏈接是系統自動生成的

沒有人工干預


所以,按照上面說的,可以好好搜尋下

當我,我的建議是,專業的事情

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我是保險經紀人,隨時準備為你服務


安心家保


目前最長的就是五年續保,天安人壽百萬醫療,重大疾病一百萬,普通醫療一百萬,保證五年續保,讓你輕輕鬆鬆擁有百萬身價!



康緣一王小毅


有的,醫療保險一般都是報銷型的,而且很多都是附加在主險裡面的附加險,保額不高,您可以選擇買一份重疾險附加住院醫療,意外醫療,生病住院,這樣無論重疾還是平時的小病住院都可以保險報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