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急如焚!“雲付通”提現失敗被點名,市民近120萬被平臺扣存

最近幾個月來,王先生眼睜睜看著自己在“雲付通”支付平臺上近120萬個雲幣,也就是近120萬元人民幣無法提現,很是心痛,他怎麼會有這麼多錢被扣存在平臺上呢?

​王先生在鯉城區一農貿市場經營凍品批發多年,自從2017年11月開始使用一款名為“雲付通”的軟件後,眼見著自己的生意越來越好,而且每天還可以收到雲付通平臺以萬分之五的速度進行的返利。將近一年的時間裡,他大概提現近5萬元。可沒想到,2018年11月開始,王先生突然發現自己無法正常提現了。

商販 王先生:

大概在11月份,他們平臺老是說升級升級,沒辦法提現。開始沒有存多少錢,後面一步一步用的錢,被雲付通公司扣去的錢就達到120多萬。

王先生告訴記者,這120萬既包括他正常的生意收入,也有他充值進去的數額,以及平臺還未發放的返利。原本“雲付通”軟件上可以直接進行轉賬、充值、提現的操作,但現在提現操作轉移到另外一款名為“雲幣”的軟件上,一雲幣等於一元人民幣,相當於雲付通的債務,可是,2018年11月以後的提現操作還是都失敗了。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他身邊的同行和客戶身上。著急的王先生多次聯繫客服,均得到了不知道何時恢復正常提現的答覆。他趕緊找了當初推薦自己使用這款軟件的黃先生。

心急如焚!“雲付通”提現失敗被點名,市民近120萬被平臺扣存

商販 王先生:

他說你不要著急,現在我們這個平臺是在向外國發展,就是這一款他走向外國,我們中國的都不能用了。他說是裡面的功能好像太小了。

起初王先生並不相信,但試用之後,看著每晚準時收到的返利,他逐漸心動了。出了問題後,黃先生曾經帶他去找一名“合夥人”商討對策,對方得知王先生想要報警後,勸他“忍一忍、不要搗亂,報警的結果對大家都不好”。王先生眼睜睜看著賬戶上不能提現的金額越來越多,也只能乾著急。

“雲付通”軟件到底是一款什麼樣的軟件?為什麼黃先生這麼積極地介紹給眾人使用呢?說到底,這都跟“消費全返”這種盈利模式有關。

雲付通支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註冊成立於2015年。雲付通官網自稱是一家綜合型互聯網企業,主營業務為商務服務業,服務領域覆蓋多方面。記者在“天眼查”上查詢到的介紹則為“支付返還的綜合性消費金融平臺”。而王先生和黃先生也分別向記者證實了這一點:在雲付通的業務中消費的錢,會以雲幣的形式,全額返還到賬戶餘額裡。不僅如此,每推薦一人成功消費,自己也可以獲得小額的積分。正是基於這個原因,黃先生開始將這款軟件介紹給其他人使用。

商販 黃先生:

不用存錢在上面,就比如說我們去買東西,他這個軟件就送一些積分,相當於積分的樣子,每天多少變成現金返回來。我們介紹他用這個,也不是叫他存錢進去,我們也不存在負責什麼。

心急如焚!“雲付通”提現失敗被點名,市民近120萬被平臺扣存

“雲付通”軟件的“商圈”界面裡,可以看到附近乃至全國所有入駐的商家信息,“雲寶”界面上可以直接選擇商品購買,最新一則系統公告的發佈時間為4月4日,看起來似乎還是正常運行的樣子。實際上,對於大部分使用者來說,最關鍵的“提現”這一操作,到目前仍然無法正常使用。對於這樣的情況,有人心急如焚,有人則選擇相信。

商販 黃先生:

公司什麼證件都有,他這家公司就是說,經濟上可能是有出現問題或者怎麼回事,暫時沒辦法領。也沒有倒閉,只是他現在公司就說有一個過渡期,現在只能是相信了,我們這種小市民也沒辦法。

心急如焚!“雲付通”提現失敗被點名,市民近120萬被平臺扣存

根據王先生以及雲付通官網提供的四部客服電話,記者逐一聯繫,但都無人接聽。在線客服則回覆稱,“由於目前雲幣系統升級中,轉出功能和提現功能暫時無法開通操作。”同時,記者在網上搜索“雲付通 提現”關鍵詞,發現不少“提現失敗”的相關報道,時間都集中在2018年10月至今年2月。其實,早在2018年7月,人民日報官微就點名“雲付通”為傳銷組織,運作模式為“多級分銷”。在此也提醒消費者,選擇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時候,應當警惕“低風險,高回報”陷阱,務必提高警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