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佩斯世錦賽國乒包攬五項冠軍,國際乒聯為遏制中國一家獨大將要出臺什麼舉措?

鄭能亮7


目前,有關乒乓球改革的話題也有一些,但乒乓球器材方面的改革已經毫無意義,針對中國只能從競賽規則上去考慮。

首先一點,國際乒聯已經充分意識到,什麼小球改大球,什麼膠水改革之類的,已經毫無意義,甚至中國乒乓球隊在適應方面比歐洲乒乓球選手更快,因為中國隊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團體。

所以,這些改革看似限制中國隊,卻成全了中國隊,當然,也培養出了日本整個新的乒乓球強隊,他們建立了和中國乒乓球隊類似的體系,進而從改革中受益。

未來的改革,一定會從競賽規則上進行。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2020奧運會乒乓球項目的設置上,主辦方日本人增設了混雙,為了確保混雙的金牌,日本曾經提出了一個奇葩的建議,希望將所有國家參加乒乓球項目限定為4個,也就是說必須放棄參加其中的一個項目,這顯然是針對中國隊的,好在國際奧委會並不傻,知道出臺了這樣的規定會鬧笑話,所以給否決了。<strong>

但是,這一次沒有同意,並不代表下一次不會同意。

其次,在奧運會上,一個原則就是同國選手不同區,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選手會自動進入上下兩個半區,對於中國隊來說,男乒和女乒獲得金牌的幾率毫無疑問增加了很多很多,但未來,不排除取消這個規定的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選手必須確保世界排名前兩名才可以確保進入上下半區,對於老將們來說,壓力確實非常大,要知道,國際乒聯此前已經改革了世界排名的計算方法,對中國老將們非常不利,比如馬龍一度跌出前10,好在世乒賽奪冠回到了第五的位置。

總之,規則的限制很可能會在未來成為主流。


足球報陳永


真得為不辭辛苦、一直將“改革視為己任”的國際乒聯送上熱烈的掌聲,道一聲辛苦了!

看不慣國乒幾十年的一家獨大,國際乒聯矢志不渝地改革,迄今堅持了差不多有20年的樣子,改革的舉措差不多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 【器材方面】:比賽用球材質改變、小球改大球、限制長膠、改有機膠水為無機、增加球網高度等;

  • 【技術方面】:最主要的是將21分改為11分制,採取無遮擋發球;

  • 【規則方面】:奧運會同一協會的兩對雙打選手必須分在同一半區,再有就是目前正在實行的“世界排名積分系統”的變革也一直在調整中,最新版本是從今年1月份開始執行……

但是,回看一下,儘管每次改革之前,大家都知道是針對國乒的,我們自己也是心裡沒底,但是結果表明:將乒乓球作為國球的國乒擁有著獨一無二的強大適應能力,相比歐美來說,國乒不僅適應更快,成績也更好!一個事實就是:國際乒聯的改革,讓國乒愈發強大!畢竟國乒幾十年的底蘊在那兒,最強的團隊在那兒,最高水平的運動員也在那兒……搞得國際乒聯也是很無奈!

但國際乒聯打壓國乒賊心不死,還有著日乒在那裡動著心思、一唱一和著……這就是日乒最被詬病的地方:一方面緊跟國乒後面一招一式地學著;後發現差距實在有點大,所以呢發揮了善於動腦鑽牛角尖的特長:師中長技並治中!這不,今年年初,日乒教父宮琦義仁就表示:在乒乓球發球的時候,必須要求發球高度超過發球者頭頂,原來發球高度高於16公分的規則並不合理……想想剛剛獲得世乒賽男單亞軍的瑞典選手法爾克那差不多1.9米的身高,拋球還要高出頭16釐米的樣子,就問你什麼感覺……

但是,規則還將是國際乒聯改革的一個方向:比如,繼續強化世界排名積分系統與籤位掛鉤;比如,限制同一協會參賽選手數量及分區的規定……

改變是必然的!

國乒唯有做好自己,以不變的“強大”應對萬變的“改革”,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請好吧!

祝福國乒!


未名體育



這次世乒賽恰恰不會針對中國了,五項決賽有四個都是中國 vs. 外國, 國際乒聯已經很滿意了。至於如何遏制中國一家獨大,目前沒有什麼好方法,特別是短期,壓根不可能。我能想到的只有這幾個天方夜譚,供大家一樂:

1)暫停劉國樑的職務

這招應該能管用,但國際乒聯沒這個權限呀,中國也不再會走老路,事實證明,目前還是離不開劉國樑。

2)繼續增大球的直徑,直接把乒乓球改為網球大小

這招應該也還行,那完全就要比拼力量了。不過短期也不可能,至少也是6年之後的事情。一旦改變,會影響幾十萬學球兒童。

3)奧運會比賽同一個協會的選手必須在同一個半區

這招應該也還行,但基本不可能,因為違背了奧運會的“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


不知道大家對這個問題怎麼看,同意我觀點的請點贊,不同意的可以在下方評論,說出您的想法。

您的點贊和關注,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喲~


乒乓社交開球網


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優勢項目,所有的運動項目也不可能開展的很平衡。為了將乒乓球運動推向世界,國際乒聯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改規則,改器材……。但是改來改去都是針對中國,我覺得是方向有問題。因為乒乓球運動在中國已經是非常普及而且基數非常龐大的一項運動了,只靠修改規則和器材從根本上是撼動不了也阻止不了中國包攬全部金牌,所以才有了“養狼計劃”。

現在,日本的逐漸崛起,以及還有一部分乒乓球運動並不發達的國家也出現了比較優秀的運動員,時不時的“黑馬”一次,實屬可喜可賀。

國際乒聯可以乘“一帶一路”的東風,走到哪把體育基礎設施修到哪。中國有大量的優秀乒乓人才擠不進國家隊,國家可以外派這些人出去推廣乒乓球運動,就像我們國家向非洲派遣醫療隊一樣,在那裡幫助建醫院,培養醫生。可以在那裡建乒乓球學校,培養乒乓球運動人才。世界上從事乒乓球運動的人多了,競爭的氛圍有了,還愁沒人來中國搶金牌嗎?

我好像有點兒“異想天開”,別笑我。

為什麼不在全世界的孔子學院開乒乓球班吶?佔用場地面積小,器材簡單。


用戶9426893683353


因為NBA採用的是商業化,市場化,職業化的體制 ,為了追求最大的商業價值,他會不斷的自我進化,使比賽更具有對抗性和觀賞性,從而促使這項運動的發展,所以即使國際籃聯也經常需要跟隨NBA來修改規則,比如三分球。

而以金牌戰略為代表的乒乓球運動,只以取勝奪金牌為目的,不會為了使比賽更精彩而去自我改進,也不會照顧觀眾的看法,根本沒有動力去推動這項運動的發展,所以國際乒聯只能被動的修改規則以改善比賽的對抗性和觀賞性,這裡面體現出的是兩種體育體制的差別


不錯200048712


中國乒乓球一枝獨秀在世界乒壇多年,不免遭到其他乒乓球國家眼紅和國際乒聯的不滿,不斷修改比賽規則和用球,明擺是針對中國隊,但改來改去中國隊還是包攬,再改改什麼呢?除非再把球增大一倍,然後把球檯的長和寬再擴大一倍,讓人高馬大的歐美人佔優勢。


孤舟遠影123


乒乓球在中國🇨🇳被稱呼為中國國球,不用說太遠,從容國團時代也半個多世紀在全世界來講一直處於霸主地位長盛不衰!許多國家開展乒乓球運動都有針對性的瞄準目標中國,最普遍的是請中國乒乓球教練,以優厚待遇吸引優秀中國球員改國籍等。而且國際乒聯也針對中國🇨🇳三番五次修改規則、器材。但是又怎麼樣呢?不是更加激發乒乓球運動在中國的深入人心嗎?中國也沒有保守乒乓‘秘密’,而且把乒乓球運動向全世界推廣和普及,早在六十年代周總理就提倡乒乓“外交”在亞非拉國家及美國等地區開展。可是又怎麼樣呢,乒乓球照樣還是我們的“國球”,繼莊則棟蟬聯三屆世乒賽之後的今天馬龍又在布達佩斯再創輝煌!


天津文謙化驗工作室


在足球場上一直是歐美球隊的天下,為何不改規則適應我們亞洲隊體能和球技?


Tom2017


這是好是,可以更好的刺激這項活動,中國人把大滿貫看的太重要了,以至於自己隊員也不友誼


趙劉霞2013


有可能臺子加大,有利人高馬大的歐洲運動員。球網加高,有利於以弧圈球為主的歐洲運動員,不利於弧圈球加快攻的中國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