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受傷一直疼痛怎麼有效進行康復訓練?

Lewis71321007


看到題主的問題後,我們可以總結歸納一下:內側半月板后角變性伴交叉韌帶損傷伴少量積液。並且都集中在右側膝關節。

主要症狀是疼痛。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樣有效進行康復訓練呢?

當存在疼痛的時候,我們先要解決疼痛的問題,只有不疼了,才能進行後續的活動的問題。那麼題主的這幾個問題就有一個處理順序了,首先積液的問題要放在第一位,如果積液量比較大,則需要將積液抽出來。如果積液量不大的話,就做一些理療促進積液的吸收。比如微波。

另外在疼痛的急性期,我們可以進行冰敷。

解決了疼痛的問題,之後就是半月板后角變性和交叉韌帶損傷。內側半月板后角變性相比外側會更為好一些,血供會更為充足較為容易癒合。

那麼有哪些康復手段呢?

  • 踝泵訓練:通過活動腳踝,能夠促進小腿肌肉整體收縮和舒張,讓小腿裡的靜脈血管網受到肌肉的擠壓,迴流加快。能夠消腫,防止血栓形成等。

每天500-1000次以上,兩腳都要練習!

  • 患肢抬高:要高於心臟的水平面,有助於血流回流,輔助消腫。但是要注意,墊高的地方應該是腳後跟,不要墊在小腿下面,壓迫小腿肌肉內的血管網,反而影響迴流。

  • 股四頭肌收縮練習:股四頭肌最基本的鍛鍊。

此外半月板損傷一旦結合交叉韌帶損傷康復過程會較為繁瑣,二者會互相影響。半月板損傷要求膝蓋不能扭轉,但交叉韌帶損傷之後康復需要膝蓋做一些動作。所以建議大家還是去專業機構治療,以免出現一些問題或是錯過了康復的最佳時期。


銳博康復陳博聞


一般情況下,膝關節的普通外傷,短期之內是建議休息制動,休息制動一般三週到一個月,一個月以後開始進行功能鍛鍊,當然這期間可以進行一些踝泵之類的其他關節方面的鍛鍊。但是建議膝關節主要還是休息制動。

如果休息制動一個月以後還是疼痛,或者疼痛明顯,那建議一定要到醫生那邊看一下,因為有些膝關節的損傷是要手術處理的.

從你後面所給出的診斷來看,應該你已經做過核磁共振檢查了,第一個診斷膝關節的內側半月板后角變性,半月板后角變性並不一定是半月板損傷,所以這個問題應該不大,但是也有少數報告上寫變性,其實是半月板損傷的,所以具體要結合體格檢查,看看你是不是內側有明顯的疼痛,如果內側有明顯的疼痛,那說明有可能是內側半月板損傷,對於內側半月板損傷,那是要關節鏡手術的。

第二個診斷,右膝前交叉韌帶損傷,一般情況下,如果診斷打前交叉韌帶損傷,那麼基本上就是前交叉韌帶撕裂了,當然具體還是要結合你的磁共振的片子,以及醫生的體格檢查,可以讓醫生幫你做一個前抽屜試驗以及拉克曼試驗,如果是陽性的話,那說明前交叉韌帶斷了,對於前交叉韌帶損傷的患者,是需要關節鏡下進行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的,

第三個診斷,膝關節內的少量積液,說明是膝關節的輕度滑膜炎,對於這種滑膜炎,一般的處理方式就是休息制動,隨著時間的推移,積液會慢慢吸收,當然有些慢性滑膜炎,積液並不一定會吸收,有可能會長期存在。如果積液比較多的話,也可以用針頭把它抽掉。

結合以上敘述,建議你到專業的醫院去看一下,掛運動醫學科或者關節外科的號,請專家幫你看一下,結合體格檢查,如果都是陽性體徵的話,可能要關節鏡手術治療的,如果在上海或者上海周邊,也可以來我的門診給我看一下,好大夫搜索東方醫院袁鋒就行了。


骨科袁鋒


人都害怕生病,尤其是疾病如果傷到了自己的身體導致不能正常生活的話,那會給病人帶來精神上的痛苦。對於某些自尊心強的的病人來說,可能會因此導致他們不能正常配合治療,對治療失去了信心,最終放棄治療,病情嚴重加深。

這裡特別強調一種病,也不算是一種病,是一種外傷:膝蓋受傷。這種受傷帶給病人的更多是身體上的疼痛,其次是心理上的折磨,那麼,怎麼幫助這些膝蓋受傷的人擺脫疼痛?進行有效的治療呢?

一般膝蓋受了傷之後,醫生的建議是要靜養一段時間的,在這段時間內是建議不要進行活動的,當然這種情況是建立在傷者的情況屬於普通的受傷下才這樣給出的判斷,而且在休息的這段時間內可以進行適當程度上的一些恢復性的訓練。如果在以上的基礎上,受傷者在醫生的建議下休息了一段時間後還出現明顯的症狀,那麼就要更加重視,並且應該馬上到醫院接受更加詳細的檢查,這個時間的判斷依據大概是一個月左右 。

除了去醫院檢查之外,以下幾點是一些針對康復訓練的建議:

一是要適當地減輕傷者膝關節部位的疼痛程度,利用一些輔助的辦法來減輕疼痛,避免疼痛導致傷者的恢復訓練受到影響,推薦的方式有:電刺激。

二是傷者在進行康復訓練的時候要採取一些措施使得自身的關節部位能夠儘量達到正常程度,要進行一些恢復肌肉力量的訓練,一般科學的方式是採取在訓練應用抗阻的方式,當然這是要傷者能承受的情況下。

三是傷者要調節自身的肌肉、神經以及關節之間的協調性,恢復自身對各個部位的感覺,傷者可藉助平衡墊等物體進行訓練。

四是可以進行一些對心肺有幫助的訓練,類似騎自行車、游泳之類的運動。


每日更新,敬請關注!


骨科王健醫生


膝蓋受傷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所以要正確進行膝蓋的康復訓練,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那麼,具體的做法是怎樣的呢?

1、在不清楚是什麼樣的損傷之前不要盲目進行康復鍛鍊,膝蓋受傷後要到醫院進行診斷,檢查是膝蓋的哪個部位出現了問題。這也可以算是康復訓練的第一個步驟,不同類別的膝蓋損傷有不同的康復訓練方式,所以不要盲目地進行訓練。

2、醫生會給出康復訓練的方法,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託訓練,不可私自添加運動項目,也不可急於求成,增加運動量。

3、為防止出現意外,對膝蓋造成二次損傷,運動時可以佩戴護膝,保護膝蓋。

4、可以進行簡單平躺抬腿訓練,就是平躺後,緩緩的把大腿伸直,與地面垂直,再換另一條腿,兩腿交叉進行,這個方法可以鍛鍊到大腿肌肉,也可增加軟組織的耐磨性,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腿一直是繃直的,膝蓋受損傷的幾率極小,效果也比較好,可以在睡前進行。

5、運動後或者睡前都可以對膝蓋進行熱敷,驅寒氣,令膝蓋處的血液流通更順暢,消除膝關節內部的殘留積液。

6、若不甚發生意外,要立馬進行就醫,不可拖延,否則可能會加重膝蓋損傷。

綜上所述,診斷膝蓋的受傷情況是首先要做的事情,否則做什麼樣的康復運動也無用。若需要靜養,就安心的靜養,不可勉強。


廣東骨科專家團


根據樓主的描述,樓主應該是半月板退行性病變,前交叉韌帶損傷也沒有達到撕裂的程度,但是有少量積液。所以建議樓主可以做適當膝關節活動,消除腫脹,加強膝關節周圍力量和膝關節穩定性。如果問題或者症狀比較嚴重的話,請尋求醫生治療。

1.減輕膝關節的腫脹,緩解疼痛。持續疼痛可影響力量或柔韌訓練,從而妨礙損傷的康復。採取適當的治療方法,如超聲,溫熱療法和電刺激,均有助於在康復過程中緩解疼痛。儘管沒有科學依據證明在運動中運用功能性膝關節的支架會保護膝關節,但許多隊醫認為運動中佩戴護膝會減少膝關節的損傷。

2. 恢復正常關節活動度,恢復或增加肌力。

患者可做坐位抬腳這個動作,在無痛範圍內逐漸增加活動範圍。之後在疼痛可忍受的範圍內逐漸加入遞增抗組練習,遞增抗阻聯繫是肌肉力量康復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阻力可由重物、訓練器械或橡皮筋提供。

症狀有所改善後可做以下一些動作。做這些動作要循序漸進地訓練,可由無負荷逐漸增加阻力,一組10-12次,做2-3組。

蚌式運動,增加臀中肌肌力。

側臥抬腿,增加大腿外側肌力。

深蹲,增加股四頭肌和膕繩肌力量。

3. 恢復本體感覺、肌肉運動覺和神經肌肉調節。本體感覺即判斷關節在空間中位置的能力,肌肉運動覺是指肌肉感覺運動的能力。神經肌肉調節通過中樞神經系統整合本體感覺和肌肉運動覺信息,然後控制肌肉和關節進行協調運動。任何損傷的康復都必須重建恢復本體感覺、肌肉運動覺和神經肌肉調節。

患者可在一些不平衡表面上做一些練習,例如平衡墊練習:

4.維持心肺功能水平,可做一些膝關節相對小的運動,比如游泳、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


小冉哥運動康復


題主所出具的核磁影像報告單,分別顯示了內側半月板后角變性,前交叉韌帶損傷以及關節腔積液三個徵象,有明確外傷史,應屬於運動損傷範疇之內的疾病。因為不能面見患者,進行體格檢查,我們就這張報告單展開回答。

右上角關注骨科牛醫生,享受健康人生。

首先說內側半月板后角變性,從影像學醫師描述情況來看,應該未達到內側半月板三級損傷的程度,對於一二級半月板的損傷,應該給予保守治療,沒有手術指證,保守治療主要是休息制動,減少負重以及膝關節扭傷,避免深蹲動作以免加重損傷。康復訓練主要是在非負重條件下,股四頭肌功能鍛鍊,最主要的就是踝泵功能練習,增強膝關節穩定性,減少病變加重風險。


再來說說前交叉韌帶損傷,影像醫師並未描述前交叉韌帶斷裂,可能僅僅是發現前交叉韌帶高信號,但這並不能代表前交叉韌帶沒有部分斷裂,所以必須結合有經驗的臨床醫師的體格檢查,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常用的體格檢查是前抽屜試驗拉合曼試驗。如果體格檢查,發現膝關節穩定性尚好,可以進行局部制動,股四頭肌等長收縮功能練習。

最後說一下膝關節少量積液問題,通常運動損傷都會引起少量的積液,大可不必擔心,少量的積液一般在臨床體格檢查中,不能被檢查出來,浮髕試驗陽性患者一般具有中等量的積液,至少40毫升。膝關節腔積液,也可進行保守治療,如果積液持續,進行性增多,就需要進行關節腔穿刺抽液,局部加壓包紮。



骨科醫生老牛


西醫治療滑膜炎半月板髕骨受傷等,就是止疼藥,激素康復訓練,還推薦什麼高蛋白我靠現在的醫生有好多垃圾,越鍛鍊越嚴重,你去看看中醫對這個怎麼治療的,那個中醫讓你運動的,老人常說傷筋動骨一百天,想好病很簡單,休息配合治療,外用藥熱敷治療,沒有好不了的,有病了還想上班!!!!!妄想,最後都是自己把自己害了


相信自己176626551


首先,是什麼傷?多久了?

康復急不得,要循序漸進,一般以強化膝蓋周圍肌肉控制力為主,僵緊的肌肉也需要鬆解,最好找專業的運動康復老師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