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不能吃雞蛋、蛋黃?此謠言不能信!早知道早受益

雞蛋是一種帶有傳奇色彩的食物,它擁有幾乎完美的營養,卻經常揹負著人們的誤解。

以蛋白質為例,大米中的蛋白質有68%可被人體吸收利用,麵粉(小麥)中的蛋白質有45%可被人體利用,而雞蛋中的蛋白質,利用率是91%.

在人類的所有食物中,營養最好的食物是母乳,其次是雞蛋。如果將大多數人獲取難度很大的母乳排除在外,雞蛋則是世界上營養價值最高的食物。可是這種營養價值最高的食物,經常被人誤解,在很多地區,仍有大量的人認為感冒的人不能吃雞蛋。

有少部分人認為,腎病患者不能吃雞蛋,尤其是蛋黃,認為不能吃蛋黃的患者更多一些。這是真的嗎?

腎病不能吃雞蛋、蛋黃?此謠言不能信!早知道早受益

我們先看看腎病的飲食要求:低鹽、低脂、低磷、低鉀、優質低蛋白。

低鹽低鉀優質蛋白沒問題,雞蛋不能吃的嫌疑,在低脂和低磷上。

先說低脂。1個雞蛋大概含膽固醇200毫克,而多數膳食指南推薦膽固醇每日攝入量為300毫克,看似雞蛋是高脂食物。其實沒必要擔心雞蛋會升高膽固醇,患者的高脂血症並非是吃出來的,而是與尿蛋白有關。飲食中膽固醇對人體內膽固醇水平的影響不大,各個權威膳食指南後來也把雞蛋升高膽固醇的錯誤取消了。

再看低磷。腎功能正常的患者不用低磷飲食,低磷這條原則是針對排磷困難的腎衰竭患者的。蛋黃中的磷含量較高,腎衰竭患者有血磷增高的風險,則應該減少或避免食用蛋黃。

所以,“腎病/血脂高不能吃雞蛋,吃雞蛋只能吃蛋白”的說法不對。

腎功能正常的患者,無論是蛋白還是蛋黃都能吃;腎功能減退的患者,不適合吃蛋黃,可以吃蛋白。適量食用雞蛋還可以補充卵磷脂、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D及鐵等有益的營養素,對輔助腎病治療有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