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 奔向大海

昨年夏天,在全國各地普降暴雨,各地普遍洪水暴發的時候。一場百年難遇的大洪水,考驗著英雄的南部人民。經過縣委、政府的精心組織、安排與調配指揮,我們戰勝了洪災,又迎來了嶄新的生活。

再次推發此片,獻給為人民安康而堅守的各級領導;獻給英雄的公安幹警、武警、消防官兵;獻給當年為紅電工程建設嘔心瀝血的伏文超、白明江等人們;獻給偉大的南部人民。

讓我們奔向遠方,奔向大海!


劉銘 奔向大海


無 題

奔向大海,

黃色的農耕文化,

在沉睡中甦醒!

奔向大海,

蔚藍的文明,

在遠方召喚!

你從始起步,

又從終歸來;

你從終出發,

又從始回家。

週而復始的奔騰啊,

你就是始,

你就是終!

你還是那水嗎?

還是那H20嗎?

不,不!

不 ——!!

你是電,

你是火,

你是鳳凰在涅槃,

是民族不屈的精神,

是人類永恆的信念 ……

啊!

一路向前!!


劉銘 奔向大海


劉銘 奔向大海


劉銘 奔向大海


說明:昨年夏天,一場罕見的大水來了。我也和大家一樣去河邊觀看、關注漲水情況。當紅巖子電站開始洩洪的時候,一種少見的壯觀和激動也同樣感染著我,於是便用手機和無人機胡亂拍攝了一些畫面。第二天一早,當我再次回味那種氣勢和回看所拍攝的畫面時,一種難得的激動和創作靈感便油然而生了。當我們歌頌著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時候,事實上我們腳下的這條亙古不變的嘉陵江又何嘗不也是我們嘉陵江流域人民的母親河嗎?凝望著那翻騰不息的浪花和一往無前的江水,我突然間有了一種頓悟,這些水啊,他們從哪裡來?又要去到哪裡?最後又將回到了哪裡?這種週而復始的奔騰不正是我們民族對真理始終不渝探索與追求的氣質和精神嗎?!於是,便自然而然有了這首《奔向大海》。

當我這首詩分享在我的小範圍朋友圈和 “巴蜀藝苑” 群裡時,很多朋友建議我把它寫成歌曲。我也曾嘗試寫過兩稿,但都不如意。這時我想到了我的好朋友、好兄弟,著名作曲家、四川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作曲、四川省歌舞劇院創作室主任彭濤教授。經過彭老師的創作,一首適合男女聲、甚至合唱的歌頌人們美好追求的大型藝術美聲類聲樂作品便就這樣產生了。

細讀此作品,不論是在音樂形象的塑造和把握上,還是在創作的技巧靈活變化與運用中,都是上品。由於目前,我們還未製作出音響,大家現在還聽不到真實的效果。但我敢肯定的說,這將是四川、乃至全國都留得住和站得穩的一個好作品。或許幾年、幾十年後的人們才能真正理解和認識到它的美好。因為它傾注了我和彭濤對母親河的一腔熱血和深情,傾注了我們對民族、國家精神的渴望和肯定,同時也因為它就是一個強強結合的藝術精品。

這注定將是四川音樂界的一個多年未有的好作品,註定在全國的聲樂界也並不多見。

讓美和歷史去檢驗它吧!謝謝大家!!

花兒與花兒

是允許的

就象鳥兒與鳥兒

天空與天空

雲與雲

樹與樹

就象

美好與美好


劉銘 奔向大海






劉銘 奔向大海


劉銘 奔向大海


劉銘 奔向大海


劉銘 奔向大海





劉銘 奔向大海


劉銘 奔向大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