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以前的一些銀行理財都會有保本收益,而現在要打破剛性兌付?

財商來啦


  到2020年底要全面取消資管類的保本保收理財產品,所有資管類理財產品都實現淨值化。因此,該資管新規並不是針對銀行保本保收理財產品,而是包括所有資管類理財產品,包括證券、保險和信託等金融機構提供的資管類理財產品都不可提供保本保收,且都要進行淨值化轉型。

  然而,對於非資管類理財產品並沒有強制要求,比如可以理解為銀行表內理財產品的結構性存款,仍可提供保本保收。

  那麼何為資管類理財產品呢?即指該理財產品屬於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另設賬目,不納入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而金融機構只與管理者的身份參與資產管理,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該業務通常為金融機構的中間業務,而管理費用為中間業務利潤。  

  資產管理業務是指資產管理人根據資產管理合同約定的方式、條件、要求及限制,對客戶資產進行經營運作,為客戶提供證券、基金及其他金融產品,並收取費用的行為。

  那麼為什麼要取消保本保收或剛性兌付呢?顯而易見,要將資管類理財產品迴歸到它本來的面目,從而降低金融機構的金融管理風險,使金融機構只扮演原來的管理角色,而不參與資產收益的分配。

  保本保收產品或實現剛性兌付,其做法通常是採用資金池的方式,通過期限錯配,配置高收益的資產,將新募集的資金甚至自營資金剛兌給到期的客戶,實現流動性,也就實現了剛性兌付的保本保收。

  比如今年資產管理投資帶來的收益超過逾期收益率,那麼理財產品的管理者直接參與收益分配,將超過預期收益率部分保留,分配給用戶預期收益率。這裡金融管理者違背了管理者的角色,而成了資產所有者,進行類同股票分紅的操作。

  如果明年投資收益率達不到預期收益率呢?管理者仍然會用此手段彌補預期收益上的不足。然而,假設連年實際投資收益率達不到預期收益呢?那麼這就會形成一個“暗箱”(保本保收理財產品資產投資不透明,是其一大缺陷),甚至到最後只能用新錢還舊賬的模式存在,那麼對於後來投資者風險無疑是無窮大的,隨時可能崩塌造成血本無歸。

  更可怕的是,有些金融機構本身就知道某策略不能達到預期收益率,但為了吸引用戶或推廣自身品牌,從一開始就用新錢還舊賬的形式存在。

  因此,取消保本保收理財產品或剛性兌付非常有必要,有利於降低投資者風險,從而提高投資信息透明度。與此同時,不能剛兌並不是說不能達到預期收益,或資金不能保障,因為它本身資產配置並未改變,收益依舊,而風險相對降低,比喻你購買貨幣基金考慮過貨幣基金不保本保收或剛性兌付嗎?


三人聚眾


老鬼想說:“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剛性兌付已經不適應這個快速而且膨脹的社會了!”

2015年以前,物價沒有這麼高,那時候一張100的人民幣還可以買很多東西,1萬塊錢放在銀行等到年底,本金和利息拿出來還可以買到比年初1萬塊錢好的東西;2015年以後,物價飛速上漲,100塊錢養活一個老人頭已經憋紅了臉;1萬塊錢放在銀行等到年底,加上利息也買不到年初1萬塊錢能夠買到的東西了。

這是關鍵原因,銀行3-4%的年利率無法再吸引人們存款了,只能想其他的辦法。

於是,辦法來了,除了保障型的理財產品,銀行又推出了穩健型和高回報型的理財產品,藉此來吸引人們繼續把錢交給銀行打理,不同的是:如果你想要獲得高回報,那麼你就要承擔相應的風險。

物價飛漲,銀行利息不夠高,人們的錢又找不到合適的投資方向,於是P2P平臺開始活躍起來,在2006年興起的P2P平臺一直不慍不火的緩慢增長著,從2015年開始進入井噴期,各種8-15%的高回報率吸引著人們不斷的把資金投入到平臺裡,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人借錢去投資平臺上高回報的借款標的。

當人們只看見高回報的時候,就已經徹底忘記了高回報背後的高風險有多麼的恐怖。

我是老鬼,社會熱點達人,我們的觀點決定我們的生活!


老鬼雜談


致力於知識轉化力量,讓財經問答幫助更多的人,更多精彩回答請右上角關注。歡迎各位點贊,回覆,諮詢

曾經的保本理財將永遠不會再出現於我們身邊了。

想當年,各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都打著保本的名義在銷售。而具體的投資方向卻不甚明確。但每期的發行依然在繼續,而到期的產品也都穩定的兌付著。似乎投什麼並不重要,誰發的產品才重要。投資不看投向看品牌,看實力,有資產能兌付就能買。但大家就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投資投的是資產,這個資產能不能取得這個收益,能不能創造這麼多價值,才是投資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曾經的保本。更多的是無論投什麼,錢是“銀行”兌付,最後到期找銀行,就相當於把資產運作的風險轉化到了銀行自身的資產承擔的兌付的風險。這對於認真的發展投資管理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忽略的產品本身的風險,將所有風險都壓在了品牌上,名義上是對客戶負責,但實際上是對整個市場的不負責,容易引發“資金池”產品,不管理,不作為機構的情況。這樣一旦出現基本面的變化,資金流的變化就會導致全盤崩塌。

所以,去剛兌是讓機構認識自己真實的管理能力,也是讓客戶真正認識產品本身,認識風險,這才是理財行業發展的方向。


張小帥說理財


打破剛性兌付是此次資管新規的一項重要內容。剛性兌付弱化了市場紀律,導致一些投資者有投機心理,而銀行也抱有僥倖心理。

其實在這之前,銀行不能如約兌付所出售的理財產品的收益早有耳聞。例如有的顧客存上10萬,利息為+5%,但到期後,利息成了-1%,不但沒賺,反而賠了。一般在這種產品的契約中,有細小字註明,在某些情況下,理財品的出售方是可以免除責任的。而銷售理財品的人在推銷的時候,是不會提醒你這些風險的。打官司也費力,很多人只要本金能保住,也懶得再計較。

經濟下行,銀根緊縮,類似政策會越來越多吧。

告訴你理財品不會有保本收益,就是讓你轉向國債或是把錢存起來。


其所非


至少現在還有保本保證收益和保本浮動收益的,以後會慢慢讓保本收益退出,完全市場行為,打破“剛性兌付”,按國際慣例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