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為什麼被幾萬人的辛亥革命滅亡,卻滅了幾十萬精兵的太平天國?

光北大世界


1、太平天國有幾十萬兵不假,卻絕對談不上什麼“精兵”,說到底只是幾個人用教義煽動起家、並利用民眾對鴉片戰爭以來清廷政策、尤其經濟稅收政策不滿的情緒,而聚攏起的一支“怨兵”而已。這支“怨兵”因為正好處於時代更迭的特殊節點,加上恰好有諸如楊秀清、石達開、李秀成、陳玉成這樣有能力的戰略戰術領袖,因此較此前的民變隊伍顯得更有戰鬥力、更“正規化”,但仍然是一支起家時幾乎沒有正規軍事血脈的草莽隊伍:被公認為太平天國前期最翔實情報集的《賊情彙纂》中有傳記的太平天國領袖165人(“首逆”8人和“劇賊”157人)中,確認有過正規軍事閱歷的只有燕王秦日綱(退伍兵)、豫王胡以晄(武秀才)、水五副將軍劉滿(即劉遠達,原清軍綠營被俘下級軍官),甚至曾經是“賊寇”即天地會或其它反清勢力人物的也不算很多,比較著名的有靖胡侯林鳳祥(廣東天地會眾,負案流亡廣西)、冬官正丞相羅大綱(兩廣天地會水上武裝“艇匪”首領之一)、殿前丞相羅瓊樹(羅大綱族兄)、殿左五檢點吳如孝(羅大綱在廣東時的天地會搭檔)等幾人而已,絕大多數在加入太平軍時是普通民眾,如工人(楊秀清燒炭工、賓福壽木匠)、書生(何震川秀才,韋昌輝捐監生,洪秀全馮雲山等童生)、文員(羅宓芬會計、黃玉琨訟師,盧賢拔代寫書信)、商人(周勝坤、吳可億開當鋪,唐正財水上木材商)、農民(石達開富農,李秀成貧農)、諸王親眷(這個不多說了,一堆一堆的)甚至未成年人(陳玉成),他們是在長期戰爭中逐步摸索出軍事經驗的,所謂“精兵”是被打出來的,但於此同時清軍一樣也“打出來”了,而且因為軍事體系更成熟,“打出來”的軍隊也更有戰鬥力,前期最精銳的太平軍在野戰中一般能輕易擊敗數量相當的清軍主力,後期即便前者人數多幾倍也往往是敗方。

2、太平天國存在行政、軍事、宗教等方面的巨大缺點,看似佔領區很大,但實際上往往只控制了城鎮據點,對鄉村控制力很弱,招兵主要靠裹挾,後勤主要靠“科派”和“打太平先鋒”(說穿了就是搶),且各部自成後勤體系,打起來飢一頓飽一頓,缺乏持久戰保障。不僅如此,當時已經是冷熱兵器混用時代,清軍作為政府武裝不但能更方便獲得新式槍炮和彈藥供應,而且舊式武器也能做到量足、質量相對好,尤其是制式化,而太平軍只能“撿到籃子裡都是菜”,火器質量參差、式樣雜亂,彈藥多為土法上馬,“有硝無磺”,射程和穿透力遠不如制式化武器,在某些特定戰役(如雨花臺和蘇州戰役)看似洋槍洋炮比對面清軍還多,實際上只能“聽個響”,曾到訪天京的英國船長吳士禮曾評價天京太平軍的洋槍“質量低劣,來復槍膛線都磨平了,是奸詐的走私犯兜售的次品,對使用者的威脅比對敵人更大”,雨花臺之役,號稱十幾萬的太平軍看似洋槍洋炮甚多,打得噼裡啪啦,但對面的湘軍依託長江-秦淮河後勤線,通過糧臺後勤系統源源不斷地把看似落後一兩代、但制式化且質量可靠數量有保證的槍炮彈藥送到雨花臺前線,結果是李秀成猛攻46天不下。

3、太平軍不但質量不如後期的湘淮軍和洋槍隊,甚至數量也並不佔很大優勢。太平軍為虛張聲勢習慣“二千五作一萬”,即成四倍誇大自己兵力,掃北太平軍“九個軍二萬餘”,但就連許多自己的將士都以為有十萬兵力(因為兵冊就是編了十萬人的),雨花臺之役湘軍最初抵達前線的陸軍一萬六(的確是“精兵”),太平軍號稱十三王十四萬人,按照“二千五作一萬”來計算也只有三萬五上下,且太平軍後期家屬隨軍、官多兵少,實際能上陣的人數不比湘軍多多少,且四十多天裡湘軍不斷快速補充增援,後期雙方兵力就更接近,攻破天京時湘軍圍城號稱八萬,實數也至少有五六萬人(除了湘軍圍城的還有少量八旗和綠營兵),而圍城裡的太平軍據李秀成等敘述,已經只有幾千人尚能一戰了。

4、與太平軍不同,辛亥革命的主體是清朝正規軍——新軍,武昌起義和攻破南京的主力,是北洋六鎮以外訓練和裝備程度最好、編制最正規的新軍第八鎮和第九鎮,灤州起義等的骨幹同樣是新軍,而開戰後不久清朝海軍也倒戈了。新式陸海軍是清末朝廷最重要的國防主力,他們倒戈變成民國軍隊,此消彼長,而新軍主力中的主力——北洋六鎮,除了由原近衛軍改編的第一鎮尚不好說外,其餘五鎮聽命於趁火打劫的袁世凱,只能依靠巡防營(舊綠營和勇營改編的半正規軍)之類武裝的清軍反倒成了“非正規軍”,這還打什麼仗?蒙哥馬利曾經問杜聿明“淮海戰役你的兵更多,為啥打敗了”,杜答“我的兵都跑對方那邊去了”,辛亥革命就是這麼個態勢,清軍最精銳的是新軍,但新軍一小半直接變成了革命軍,一多半被袁世凱掌握,清朝只剩一個空架子,不倒才怪。


陶短房


簡單來說,是因為他們面對的形勢大不相同,而且太平天國也沒有幾十萬精兵。

清朝的統治集團是由滿蒙勳貴和漢族地主、士大夫等組成的,太平軍活動的地方全都是漢族地主的地盤,而太平軍的宗旨就是“有田大家種”,打土豪是肯定的,地主跟他們合不到一塊,而且忠君思想還在,自然而然都去幫滿清政府。

滿清勳貴倚仗的八旗兵早就廢了,搞不定太平軍,不得不下放權力,依賴漢族地主自行募兵,湘軍、淮軍、楚軍這些就慢慢出現了。

太平天國的軍隊也沒有幾十萬精兵,要真有這麼多精銳,天京城外怎麼還有清軍兩座大營呢?

不過太平天國的確給湘軍造成了很大困擾,但當湘軍、淮軍等相繼消滅太平天國、捻軍等,並參與平定回疆、中法戰爭等各大戰役後,漢族地主們已經成為清朝的頂樑柱,其領頭者,就是李鴻章、張之洞這些晚清名臣。

在八國聯軍侵華前,不論是這些領頭大臣,還是底下那些士紳,大多還是忠於清廷的,但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中央發佈命令要跟洋人死磕,李鴻章等人帶頭帶頭抗旨,搞東南互保;士紳們也逐漸對清朝死心,開始對革命黨加以關注。

這一點,屢次失敗的孫中山先生很有體會,他在《建國方略》中寫道:“當初次之失敗也,舉國輿論莫不目予輩為亂臣賊子大逆不道,咒詛謾罵之聲不絕耳······惟庚子失敗(八國聯軍侵華期間孫中山領導的惠州起義)之後,鮮聞一般人之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後相較,差若天淵。”

八國聯軍侵華的一個原因,是義和團運動,這也是士紳對清朝態度轉變的根源。義和團能夠興起,很大程度是因為官僚士紳的支持,甚至慈禧太后也推波助瀾,但戰爭的失敗,使得慈禧迅速低頭,承若懲治反帝鬥爭,這在《辛丑條約》中寫明瞭,清朝也做到了,光是支持義和團的官員遭到重處的就有100多人,凡發生義和團的地區一律停止科舉考試5年。

在當時,科舉考試可以說是絕大多數士人謀求上升的唯一通道,停五年?士人不滿可想而知,整天讀著忠君愛國的士人發現,原來這個君,也不怎麼可愛。

尤其在1905年,清朝廢除了科舉制度,對士人的打擊更上層樓,更多的士紳轉身支持革命黨,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新軍中有了更多的革命黨。因為廢除科舉後,有不少士人加入了南方新軍(北方新軍比較少招士人),他們不甘(本來能當官現在當大頭兵)、年輕且識字(能夠接受新思想),新軍,越來越不像是清朝的軍隊了,偏偏清朝為了訓練新軍下了很多血本,他們可是清朝的精兵!

另一方面,慈禧太后去世後,繼任者不善於平衡權力,漢族高官跟滿蒙勳貴的聯盟破裂,以袁世凱岑春煊為代表的新一代漢族高官在朝廷中逐步失勢,滿蒙勳貴想收回他們印象中被漢族奪走的權力。

這自然激起漢族高官的不滿,尤其是在皇族內閣搞出來後,徹底不玩了,感情都是給滿蒙勳貴打工?所以袁世凱復出後是在為自己謀利益,跟南方打打和和,不會為清朝賣命。

士紳們的支持在武昌起義後更為明顯,武昌一聲炮響,南方各省紛紛獨立,北方各地紛紛起義,很多官僚士紳把辮子一剪,把牌匾一換,就成了民國官員,這也就是教科書上說的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本來士紳們就是對清朝失望,而不是真的接受了新思想。

相比於對抗太平天國時期的漢族地主上下支持,辛亥革命時清朝可謂遭受雙面反對,單靠滿蒙勳貴的力量,連北方新軍都指揮不動,怎麼打革命軍?


平沙趣說歷史


個人人為:天平天國失敗的原因:1.當時清朝雖然剛受到外強入侵但並沒有腐朽到一機擊敗.2.拜上帝的信仰在當時的中國並沒有多少民眾基礎.而且資產階級的綱領太超前了,不能真正實施.3.自身的小農意思很強,內訌不止,元氣大傷.4.戰略失誤,佔領江南後,不主動攻擊清朝心臟.5.太相信洋人.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1.在外強的多次的入侵和自身的腐朽,已經不堪一擊.2.隨著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音箱,國內有了一定階級基礎.3.當時的革命黨人意氣風發,團結一致.資產階級革命綱領比較成熟,符合實際.4.得到了海外華人的支持和一些列強支持.從太平天國到孫中山的南京臨時政府,相距半個世紀。從單純的農民戰爭,到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這標誌著中國歷史向前大大地跨進了一步。


煤礦的生活


滅掉太平天國是曾國藩湘軍的功勞。但也正是曾國藩的湘軍破壞了清朝政府的制衡機制,使大清失去了免疫功能。地方政府成了軍閥,朝廷又沒有用來抵抗革命軍的部隊,所以才被幾萬人的辛亥革命輕鬆滅掉。



清兵入關後,建立了大一統的中原王朝,英勇善戰的八旗兵,開始享受生活,從而失去了戰鬥力。真正能打仗的是60萬左右的綠營兵。到了晚清時期,綠營兵也已經腐化,戰鬥力盡失。太平天國運動發生,八旗兵也好,綠營兵也好,遇著太平軍,一觸即潰,用他們平定太平天國根本不可能。慈禧太后無奈,才讓曾國藩招募鄉勇,辦團練,創建了能打善戰的湘軍。正是曾國藩的湘軍滅了太平天國的幾十萬精兵。但也正是湘軍動搖了大清的根基。



大清朝地方政府有很好的一套制衡機制,有管軍事的,有管行政的,有管後勤的,他們都不是上下級關係,彼此之間相互制約,很好的避免了地方官員成為地方割據政權。

太平天國來了,曾國藩奉旨辦團練,需要經費,管後勤的官員不支持,沒有錢團練辦不下去,於是他請示慈禧換一個聽話的來。要打仗,行政官員總掣肘,仗沒法打,他又請示慈禧換一個聽話的來。這樣一來,軍事、行政、後勤相互制衡的體制被打破,變成了曾國藩一人說了算。效率提高了,湘軍很快就練成了,最後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



曾國藩適應戰爭需要建立獨裁體制,很容易變成軍閥割據,這就是慈禧忌憚曾國藩的原因。

曾國藩湘軍所到之處基本都變成一人說了算的獨裁製度。由於社會動盪,全國到處都效仿湘軍辦團練,其中辦的比較大的是李鴻章的淮軍。所有辦團練的地方最後都變成了一人說了算的地方政府。曾國藩在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後,主動裁撤了湘軍,但其他辦團練的地方政府都成了地方割據軍閥。到了清朝末年,大部分地方政權已經不受清朝政府的節制。



辛亥革命爆發時,地方政府不聽中央政府調遣,大清的八旗兵和綠營兵又不管用,袁世凱的新軍也只聽袁世凱的,不聽朝廷的,大清朝廷成了光桿司令。革命軍雖然只有幾萬人,對付大清朝廷也足夠了。

我是豫有得,請求,加關注互動!


豫有得


古往今來,人們跟隨起義軍、擁戴新政權多數是因為現存的政權貪腐積弊、民不聊生,想要通過造反,來尋求一條生路,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當人們發現新政權比原來的政權更加黑暗可怕時,也會用同樣的方式推翻新政權,太平天國就是典型。

太平天國起義隊伍雖是浩浩蕩蕩,但並沒有幾十萬精兵,太平天國壯大隊伍靠的都是每到一處就裹挾百姓一起前行,百姓雖沒有戰鬥力,但架不住人多,到誰的地盤上,誰也不敢和十多萬難民較勁,不得不說太平天國的高層都挺有思想的,換一個角度看太平天國的戰鬥力並不是很強,這個組織能存活十四年才被剿滅完全是運氣好。

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廷揹負了鉅額的戰爭賠款,錢從哪來,只能是變本加厲的剝削百姓,以至於民怨四起,國祚衰微。

尤其是1846年起,兩廣地區連續數年遭遇大災,莊稼顆粒無收,各地農民起義頻發,太平天國起義就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爆發的。

落魄書生洪秀全屢試不第,看了基督教的宣傳冊《勸世良言》產生靈感,宣稱自己是上帝次子,耶穌的親弟弟,下凡拯救人間,忽悠了一幫生活無望的農民跟隨者,共謀反清大業,創造新明天。

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在廣西金田村爆發,洪秀全稱王,同年秋天,分封諸王,史稱永安建制,當時清廷只是視之為不成氣候的匪患,下令地方軍隊剿匪。

清廷在各地駐軍都有限,前面就說了太平天國每到一地就裹挾當地災民前行,清兵也分不清哪個是起義軍、哪個是純災民,也不能全都絞殺,人數太多,無辜者也有,再說犯了眾怒,那麼多災民赤手空拳都能把守軍全給撕個稀巴爛。

所以那段時間,太平天國進軍、拓展底盤進行的很順利,1853年就定都天京,英法都派大使訪問天京,承諾中立,太平天國儼然成為了與清朝劃地而治的政權。

洪秀全造了一座規模不小的天王府,據說裡面有上千的女子伺候著,天王終日躲在裡面飲酒作樂、玩娶媳婦生娃的遊戲,根本不理軍事,太平天國的士兵在天京城裡巧取豪奪,姦淫擄掠,城中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熱,比清廷統治時期還糟糕。

按照縱橫開頭說的,新政權若是比原來的政權更加腐敗無道,很快也會被推翻,太平天國何以又囂張那麼些年呢?這就要說他運氣好,趕上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清廷忙著應付西方列強,無暇顧及剿匪,等到1860清政府宣佈投降時,清廷的八旗精銳兵已經全部消耗在鴉片戰爭的戰場上了,清政府有空剿匪,又沒有可用之人了。

於是清政府啟用了李鴻章、左宗棠的漢軍,以及藉助外國列強的力量,聯合剿滅了太平天國。

其實太平天國戰鬥力一般,趕上了清政府內憂外患的時機,才得以存活十多年,且當起義的目的從為人民謀福祉變成了領導人自私的貪權享樂時,這場起義就註定會失敗了。

而辛亥革命是順應時勢的產物,西方先進思想已經傳入了腐朽的清朝,清政府已經失去了威儀和聲譽,無數革命先烈意識到時代需要變革,人民需要一個新時代,他們以造福蒼生為己任,為革命奔走,歷經失敗不氣餒,越挫越勇,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惜,才換來了辛亥革命的勝利。

在此,向那些致力於發展新中國的先輩們致敬,時刻牢記吾輩當自強!


史論縱橫


我是楚風說歷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首先要說一點滿清不是革命黨推翻的,是袁世凱逼迫退位的,辛亥革命只是敲門磚而已。然後就是當時所處的情況不一樣,太平天國雖然有百萬之眾可是卻不是精兵,都是烏合之眾。經常十幾萬人打不過清軍幾萬人,太平天國起義時,清朝的綠營八旗雖然沒有戰鬥力,可是也比太平天國的兵強。再說還有後來組建的湘軍和淮軍以及洋人的洋槍隊。而辛亥革命時,清政府已經沒兵可用,袁世凱的新軍最有實力,可是已經成了他的私人軍隊,所以辛亥革命幾萬人,清廷都束手無策,只能請袁世凱出山,最後被逼退位。


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

太平天國運動,是指的(1851-1864)年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石達開等人領導的清末農民起義,這次農民起義規模之大,影響之深是空前的,雖然沒有推翻清政府的統治,但是也給清政府以沉重的打擊,加速了清朝的滅亡。

第一次鴉片戰爭過後,清政府為了籌集西方列強的賠款,不得不收刮民脂民膏,地方官員腐敗嚴重,統治階級和農民之間的矛盾重重。加之兩廣地區趕上自然災害,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終於爆發了農民起義。1851年洪秀全等人在金田起義,後來經過永安建制,定都天京,起義軍勢如破竹,佔領了江南很多地方。清政府急忙派兵鎮壓,太平軍雖然戰力不高,是烏合之眾,可是人數太多,一時間清廷的綠營兵並不能有效的鎮壓。後來咸豐帝為了快速鎮壓起義,不得不依靠漢族地主階級搞地方團練鎮壓起義,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左忠裳的楚軍。



後來天京被攻陷,太平天國起義失敗,起義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北伐孤軍深入,犯了大忌,內部鬥爭,天京事變削弱了自己的力量,還有自身腐敗嚴重,驕奢淫逸,農民起義的侷限性,還有到處燒孔廟,得不到知識分子的支持,中外勢力合力鎮壓。反觀清政府卻比較團結,先是重用漢臣,同時製造太平天國不好的言論,後來又聯合洋人。所以太平天國失敗是必然。


太平天國雖然沒有推翻清王朝,可是卻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可以說沒有太平天國起義,辛亥革命也不可能成功。就是因為太平天國的起義使清政府不得不依靠曾國藩、李鴻章、左忠裳等漢族官僚組織的鄉勇團練來鎮壓太平軍。這樣就使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越來越弱,進而使辛亥革命時清政府無兵可以用,不得不依靠實力派袁世凱來鎮壓革命軍,而正是袁世凱最後逼迫了清廷退位。

換句話來說,辛亥革命勝利,有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的功勞,也有袁世凱的功勞,雖然袁世凱後來倒行逆施,不可否認沒有袁世凱逼迫清廷退位,辛亥革命肯定勝利不了。如果袁世凱的北洋軍盡全力鎮壓革命黨,那麼辛亥革命不可能成功,正是因為北洋軍把革命黨打的滿地找牙時,袁世凱和革命黨和談,革命黨才會向袁世凱妥協,讓袁世凱逼迫清廷退位,條件是袁世凱做大總統。所以,清廷不是革命黨推翻的,是袁世凱逼迫退位的。


楚風說歷史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若是我們拿清朝末年與現今的中東內亂做比較,會發現其實兩者有很大的相似性。

整個清朝的皇帝,除了雍正之外,其他的要麼是好大喜功、要麼就是自吹自擂,又或者是守城守舊之君。而到了道光年間,清朝其實已經淪落回中國王朝滅亡的歷史年輪裡了,最為代表的就是:

一、江南等種桑養蠶之地依靠糧食外運,中國歷史上滅亡的大一統王朝的通病,所謂的湖廣熟、天下足,其實是個無奈的選擇。江浙及安徽一帶本身就是水稻種植之地,可是每當皇朝中後期,這些本來是產糧區,民間資本的追逐利益最大化下,基本農田都用於種桑養蠶。同時資本的逐利性,又導致了一些有能力的商人或官方人員,在不斷吞併土地,而民間的農民只能淪落成手工人或佃農。中國人歷史上一直都有在家儲備糧食的習慣,農村最盛,就算是天災,也能硬抗半年到一年。但是產綢區的民間,除了商戶或官府之外,農民及城市工人,家裡的存糧只有一到五日,“一日之工,可得三至五錢,三口之家依存之事”。

二、陝西等地的捻亂。陝西之地自從唐後,因為黃河改道及天氣變化,人類活動頻繁等等因素,這些地區已經不再是中原富裕之地,黃土高坡的貧瘠土地,讓這個連接內地和草原的省份成為了經商濃厚之地,雖然地方很富裕,可是也出現了一個最隱匿的悲劇,依靠糧食外運。最為代表的就是明末小冰河時期,導致的陝西首先暴亂,流民四起,拖垮掉整個明朝。

三、明清交替,爛政策的延續。滿清入關後,因為滿洲人不善於治理地方,只能依靠漢官,而早期的漢官有部分是來源於明朝降官。

明朝時期,朱元璋制定的制度中,最鄙視官員,縣官若只能依靠每月五兩銀子而活的話,估計下班後都要上街乞討才行。所以明朝中後期,貪腐成風,官員們上下其手,剋扣不斷。同時明皇朝的制度又是縣官管城,城外歸鄉紳管理。滿洲入關後,清朝保留了這些制度,說白了,民間接受清朝統治無非就是維持之前不變的前提下(去發蓄辮是個例外)。

這種城外無王法的制度,讓反清性質的“天地會”得到了很大的生存空間,加上反政府邪教等等的運動,清政府歷來的統治只能維持在城裡,成為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最典型案例之一。

<strong>

四、腐敗的基層官員和城外王法歸宗族,這樣的情況導致了民間對政府毫無忠誠度,而官員只能依靠武力來維持威嚴。之前提到“湖廣熟、天下足”,事實上是清政府,尤其是湖廣地區的民間,資本逐利比江浙一帶還嚴重,平民的土地被強取豪奪,基層官員將稅收嫁接到農民身上等等。清朝官場上有個俗言:“一年清知府,十萬白花銀”,還有個現實就是清朝一朝,官場上被處理的官員,所有所謂貪腐官員,要麼是觸碰了皇帝的逆鱗(比如和珅等)或政治鬥爭失敗者,要麼是把手伸到官方的錢糧上,要麼就是戰敗或無戰力,才被查處出喝兵血等等。沒有一例是因為搶奪民間財富而獲罪的。

因此到了咸豐時期的清朝,事實上已經腐爛到骨子裡了,在陝西等地的捻亂,雖然清政府運用正確的方法(明朝用撫為主,戰為主,清朝是以圍而殲之為主)。圍住了捻匪,可是全國僅僅依靠一個湖廣,根本無非籌集到更多的軍糧來殲滅逃進深山的捻匪們,最終只能達到圍而不殲的地步。

到了太平天國起事時,湖南等地的被壓迫而加入天地會的貧民們,紛紛到廣西金田找洪秀全,比如咸豐年間天地會湖南總舵舵主名叫焦亮,秀才出身的他多次考舉人不中,在洪秀全的起義後,馬上就加入太平天國,甚至是連洪秀全提出放棄信仰,不復明,只保留反清口號的條件,這些天地會成員們除了少數幾支之外,大部分改變信仰,加入太平軍。這也說明了,在湖廣等地產糧區,農民反抗政府的意識已經達到了爆發點,只要一點點星星之火就可以燎起來……

太平天國為什麼不能推翻清政府呢?

原因有很多

一、太平天國本身因素

1.本身最高統治者洪秀全就是個典型神棍,並沒有擔責之心,洪秀全跟康有為有一點很像,就是個高談書生,一遇事就攜款跑路的。這樣的人,沒上位之前誇誇其談,上位後比貪官吃相還難看。

2.拜上帝會得罪完當時中國的最基本階級利益,也就是之前所說的鄉紳階級,現在的人是無法想象當時的中國,宗族的能力是完全貫穿了一個人一生的,人若是脫離了宗族,基本就是乞丐或流民般的存在。

而這些鄉紳,本身就掌握了民間最大的財富及知識,還有輿論風向。之前提到,民間對政府毫無忠誠度,因此,在戰爭時期,丟掉口糧的人們,除了加入叛軍之外,最有可能的就是加入有官方背書的民團中,至少還能保家護院,而後才能升官發財。

所以在太平天國走出廣西,北上後,湖南的湘軍,廣西的桂軍,廣東的粵軍紛紛在本地的鄉紳階級的組織下構建而成,在太平天國早期,起到了防禦叛軍及流民的攻擊,維護住地方的穩定及安全。

二、國朝雖然依舊腐爛,但是既得利益階級依舊堅韌。

當時的清朝政府,內外交困,英法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但那只是為了獲得經濟效益,雖然國朝丟了面子賠了款子,但也只是開了海禁,居於所謂的租借,在統治階級看來,西洋人遠道而來,最多也就萬把軍人,最多隻能強佔幾塊沿海之地而已,只要國朝勵精圖治,遲早會趕跑他們的。反而是開海禁,開商屯反而更有利於鄉紳這些階級賺錢。

世人都在嘲笑胡林翼忽然見洋船往來長江上迅捷如風,即忿而吐血,來說明以胡林翼為代表的晚清士人在面對西方工業文明衝擊時的無力,進一步表面以傳統的辦法回應晚清紛至踏來外患是行不通的。

根據曾國藩與幕僚的一些言論來看,其實這個胡林翼吐血身亡還有另外一個因素,在晚清,地主階級並沒有把西洋人的進攻當做國朝覆滅的基本,而是認為西洋人跟被圍住的捻匪們一樣都只是皮癬之癢而已,無非是因為西洋人遠道而來,需要跨洋坐船,能到達國朝無非最多隻有那幾萬人馬而已,能佔的無非也就是那幾塊沿海之地,根本無法進入國朝腹地,只要以空間換取時間,就能勵志圖強,打敗他們,中興國朝。而胡林翼在滅掉太平天國後,在長江看到,美國人的輪船竟然能通過長江,到達武漢等國朝腹地之時,這個等同信仰的崩塌才應該是他吐血墜馬身亡的因素。

為什麼辛亥革命能成功?

這個就不老生常談了,除了鴉片掠奪民間財富,各國的廉價商品衝擊民間,土地兼併嚴重,戰亂後政府組織無力等等之外。主要是有

一、民智開,當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國後,原來太平天國所在出現了一個空白的權利、利益空間,因為連續多年的戰亂,地區出現人口銳減,土地能再次分配,而民間財富從太平天國掠奪後再次流入清政府手中,所以那時候出現了一段時間的迴光返照,民間交易頻繁,財富流通,在開商屯的幾個口岸裡,民間不斷接觸西洋的文化,加上之前本身對政府毫無忠誠的民眾,逐步開啟了民智,不再愚忠於政府及宗族。

二、開了民智的大國驕傲心態,當中法戰爭後,中國的不敗而敗下的恥辱條約,刺激了所有有著千年大國驕傲的讀書人,在有心人不斷去深挖出來的各種不平等條約面世後,整個帝國的讀書人徹底對國朝失望,也是從中法戰爭後,大批量的年輕讀書人紛紛加入同盟會,不再指責同盟會是個“恐怖主義”(早期的同盟會只是以暗殺官員、攻擊政府為主導的組織),從此同盟會等革命組織性質改變,從早期只針對政府,到後來的發動群眾,提出了基本綱領。

三、屁民的糧袋。之前的幾次戰亂,雖然苛捐雜稅不斷,但生活還是要繼續的,雖然平了太平天國,但也有戰爭紅利。雖然戰敗給西洋人,但開了商路,屁民們怎麼也能混口飯吃,對於讀書人的國恥,反而沒有家仇可恨,反正就算天塌下來,上面也還有帶帽子的人頂住。

直到甲午戰爭,屁民們沸騰了,輸給一個千年學生不說,還要賠償幾億銀子,之前的苛捐雜稅養出的海軍如同打水漂一樣沉入海底,這次加上這幾億銀子,屁民們心裡一沉,撫摸著乾癟的糧袋,紅起了雙眼,不由自主跟隨著那赤項紅面的小秀才們,謾罵起國朝,謾罵起高高在上的帝王。

四、外部勢力,推翻滿清的革命烈士們永垂不朽,功永大於過。這裡只說三件事,1、蔡鍔蔡大爺,在袁世凱稱帝時,從北京跑路,路費還是靠京城一姬娼所借。可是到了天津坐船到了日本,再從廣州上岸回雲南,這中間才短短几個月而已,就能組建起一支強大的“護國軍”,不去探討護國軍,只說軍費從何而來?為什麼軍械都是日械?連飯盒都是日產的?雲南的軍閥不是到二戰期間還是用法式裝備嗎?2、辛亥革命前夕,四川護路運動,四川人怎麼買到軍械的?為什麼軍械是大都法式的?從何而來?3、俄羅斯還在內戰,紅色蘇維埃還在遠東與白俄死磕的時候,為什麼會無私援助廣東?

若是把滿清晚年到民國初年,這段歷史捋一捋,再跟現今的中東比對一下,你會發現,有些人的這套操作百年來都沒變,還是那麼溜……


斐駺


太平天國是指1851年——1863年,洪秀全領導的農民起義。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1912年,孫中山領導的反帝反封建運動。太平天國最輝煌的時候確實有幾十萬大軍,而辛亥革命最輝煌的時候只有幾萬人。清朝能夠消滅幾十萬人,最後亡在了幾萬人手裡,這個問題看似複雜,其實也不復雜,主要原因就是百姓的思想意識問題。



第一,太平天國時,百姓的思想。

太平天國爆發時,中國社會實際上還處於封建社會時期,百姓的思想不但陳腐落後,而且還頑固不化,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人都不認識字,沒有讀過書,對外界的認識也只停留在自己狹窄的生活圈子裡。太平天國的擁護者,基本上都是由這群人組成的。他們之所以反清,無非就是想討口飯吃,根本沒有什麼長遠的規劃,所以一旦取得一些勝利,有了飯吃,自然就會止步不前,從而喪失了戰鬥力。



第二,辛亥革命時,百姓的思想。

辛亥革命運動時,世界的大時代已經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中國因此也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強烈衝擊。處於社會底層的老百姓,不斷的接觸到新事物,對世界也有了新認識,人生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恰巧辛亥革命倡導的理念是全新的,通過革命能夠得到自由和幸福,這完全符合人們對以後生活的嚮往。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肯定沒有不接受的道理,而且還會歡呼雀躍的夾道歡迎。



第三,大清朝臣的思想。

自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工業革命的成果不斷湧入國內。大清的朝臣害怕新思潮會顛覆滿清的統治,極力打壓變法維新人士。打擊歸打擊,可是朝臣們還是清楚再怎麼忙活也是無法阻擋世界發展潮流的,嘴上說反對,內心深處確是贊成的,因此也很矛盾。太平天國時這種糾結的心裡還不明顯,一致對外就不成問題。辛亥革命時糾結的心裡甚是強烈,敵人即使不窮追猛打,內部已經開始瓦解了。


妖嬈史話


很多回答從很多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我補充一個角度。

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國運動的思想口號及行為的差異,導致兩者面對的敵人不同,從而結局也不同。

首先來看太平天國,打著拜上帝教的的口號,就是基督教的變種,首先這與當時清朝普通人尊孔孟之道的主流思想嚴重背離;其次,在實際行動上,砸孔子像、滅私塾,這直接造成了與知識階層的嚴重對立,用顧炎武的話說,太平天國不但想要滅清朝這個國,還想改造社會,這就是要亡天下;所謂國之興忘,肉食者謀之;天下興忘,匹夫有責;這就是造成了知識分子的奮起抵抗,而不單單是清廷本身的抵抗;另外毀土地廟、城隍廟之類的民間傳統,以及其他的一些來自基督教教義的行為,也讓民間普通人大為反感;這就造成了太平天國面對的來自清廷、知識階層、普通民眾的共同合力的強大壓力——實際上主要是被曾國藩及他一手組建的湘軍所覆滅,就是三方合力的結果。

而辛亥革命中,一開始就帶有反清復明等強烈的民族革命的基因,再加上此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長期被清廷掩蓋的事實,被留學生於日本典籍中發現,並翻譯回國內流傳,激起了知識階層與普通民眾的強烈憤慨;聽孫中山先生最初的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裡就把清廷定位為民族壓迫者,把辛亥革命形容成民族解放運動,這就團結了極大多數的人——滿族才多少人?

武昌起義就是爆發於清廷訓練的、用來鎮壓革命的新軍中,鎮壓革命的反而自己革命了,清廷焉能不敗?

即便如此,辛亥革命也是在前期同盟會等革命團體長期的思想宣傳及數次的留學嘗試下才成功的。

這就是兩者結局不同的重要原因。


混沌減壓機


因為在太平天國時期,清朝只是得罪中下層的民眾,而到了辛亥革命時期,清室已經得罪了士農工商,從精英到平民的所有階層,沒人希望清王朝繼續存在下去了。

咋們先來捋一捋啊。滿清開國靠的是八旗,擊敗明朝靠的是八旗和吳三桂之類的投降的前明軍閥,平定三藩時綠營開始崛起,一直到乾隆中期收復新疆靠的都是綠營,後來到白蓮教時期,綠營已經開始衰弱,在太平天國時期已經時不堪一擊,被太平天國諸王當經驗包。

在這種情況下,清帝不得已啟用漢人團練。因此,在太平天國時期,中國存在著蒙滿八旗,綠營,以太平天國為首的各路起義軍,還有團練,以及外國勢力這幾大派別,其中又有清朝的支持者與反對者。八旗毫無疑問是清室的支持者,而綠營為了防範漢人掌兵,將兵由兵部直接統領,將領無法直接統兵,也在清朝的控制之下,而團練比如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兵、左宗棠的楚兵則是由漢人地主掌兵,而這時的漢人地主出於自身利益、忠君思想、維護儒家傳統與社會秩序,以及對外來思想的警惕選擇了鎮壓起義軍,支持清政府的道路。而西方外國勢力在經歷了起初的搖擺之後,突然發現清政府更好對付,比如清政府支持鴉片貿易,而太平天國對此卻是零容忍,另外清政府對於各類條約的簽訂也是更加得心應手,於是在太平天國後期,外國勢力也堅定的站在了清政府這邊。於是此時清朝的反對者只剩下了太平天國,而當時的漢人精英,蒙滿貴族,外國勢力都是清政府的支持者,所以雖然太平天國運動聲勢浩大,但卻都不願意清朝覆滅。所謂孤掌難鳴,擁有著有著優勢資源,人口的的清政府贏得勝利也就不足為奇了。

雖然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了,但是卻讓綠營徹底被歷史淘汰了,蒙滿八旗也在與捻軍的對抗中被消滅。也就是說太平天國運動之後,清政府的支持者只有漢人精英的武裝力量,槍桿子已經不在自己手中了,之後可以清政府之所以繼續存在很大程度因為漢族精英不願意清朝滅亡,漢族精英對清政府的支持一方面是由於清朝皇室的一定程度上的放權,各地督撫大員逐漸由漢族精英執掌,另一方面則是清政府在維護國家利益方面表現還不錯,對內內亂平定,支持北洋新政,同時收復新疆,對外從俄羅斯手中收回伊犁,平定朝鮮內亂,又在西南戰勝法國。實現了所謂的中興。

可是在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之後,一部分漢族精英,比如新興的資產階級失望了,因為清政府不能保障他們的利益,更不能保障國家的利益,於是紛紛投身革命,在各地發動起義,以圖推翻清王朝;另一部分漢族精英化身保皇派,認為雖然清政府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但革命的做法太過於激進,應該對清政府進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模仿西方,實行變法,雖然慈禧一開始對這也持反對態度,但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之後也不得不接受現實,承諾改革;其他的漢族精英都是一種觀望態度,他們都知道是到改變的時候了,但是不知道應該怎麼改變。可是在慈禧去世之後,滿洲貴族卻搞了一個皇族內閣,此時科舉也已經被廢除,此時所有的漢族精英猛然發現清政府不僅不能維護國家的利益,整個國家的未來也沒有了自己的位置。於是趁著武昌的一聲槍響,革命黨揭竿而起,紛紛獨立,保皇黨也對清政府失望之極,選擇沉默,騎牆觀望的如袁世凱趁機左右開弓攫取利益,而廣大底層民眾對清朝素無感情,對清朝的覆滅也是樂見其成,外國勢力對此也是無能為力,只是忙著討好中國未來可能的統治者。於是沒了槍的清朝皇室成了待宰的羔羊,接受退位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1911年,已經失去了槍桿子而又擋了所有人路的清王朝黯然落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