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函授,在職學歷能一直存在?

零點飄逸2


存在即合理,

之所以存在就說明社會有需求。

一方面,社會有很多人有提升學歷需求。1999年擴招以前,能夠上大學的都是少數人。不少70後和80後是沒有選擇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機會的。這些人被分流到中專、中職,或者直接進入社會就業。但是,這部分人中還有不少或者不甘心,或者因工作崗位要求,需要通過函授或者在職方式學習,提高學歷。

另一方面,就業或者晉升對學歷要求不斷提高。隨著擴招,高等教育已經進入普及化階段。就業和職稱、職務晉升對學歷的要求也自然水漲船高,標準不斷加碼。這就迫使以前學歷較低的人通過函授或者在職方式提高學歷。

就目前來看,這方面的需求還是很大的。

現代社會已經是終身學習的時代,學習的方式更加多元化。

等再過5到10年,隨著90和00後成為社會中堅力量。函授等方式也許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雷哥觀教育


需求不斷。

我國從初中開始分流,差不多一半學生分流到職業學校。每年幾百萬,這部分人需要升大專。

第二每年大學錄取了一半以上的大專生。這部分人需要升本科。

第三每年300萬人考研究生,錄取率才不足20%。

中國是一個學而優則仕的國度,別人有的都想自己也有,於是成人升學歷源源不斷。

另外,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意打,一個願意捱打。學校為了掙錢發福利,反正就是蓋蓋章又不要擔責任,所以就長期默契,一直有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