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雪鐵龍C3 Aircrews的設計,能否符合國內消費者的喜好?

這幾年CUV的選擇愈來愈多,讓家庭人口數較少或是單身的買家,也能輕鬆享受開休旅車的樂趣,不必因此屈就一部較笨重的中大型SUV。不過,如果這部CUV長得像本文主角C3 Aircross一樣可愛的話,相信一定會更有賣點才是! 2014年底雪鐵龍重返市場,至今已整整4年。這4年來陸續推出C3 Picasso、C4 Picasso與Berlingo等車款,坦白說成績不算理想。主要原因除了品牌知名度有待強化外,還缺少了國內消費者最喜愛的SUV或CUV,以及年輕買家偏好的平價掀背車。

這款雪鐵龍C3 Aircrews的設計,能否符合國內消費者的喜好?

全車系頭燈皆為鹵素,並未提供HID或LED選項,僅高配款LED日行燈。

只可惜天不從人願,本次我們海外試駕體驗的三款新車──C3 Aircross、C3掀背及C4 Cactus,因部分零組件無法符合國內最新認證法規,且正值產品週期中期,原廠亦無法即時修正調整。換句話說,想要在街頭看到這幾部迷人小車,勢必得等他們大改款後才有可能。為此廠家爭取到Berlingo這款商旅MPV做為亞洲首發,希望能在今年度為品牌帶來更多話題。

這款雪鐵龍C3 Aircrews的設計,能否符合國內消費者的喜好?

車長不到4.2米,但配上215/50R17的大胎,更添越野氣息。

多樣化的外觀搭配C3 Aircross發表於2017年,是雪鐵龍 SUV家族中尺碼最小者。新車外型比照早先推出的C5 Aircross,擁有相當圓潤的可愛面貌,並採用日行燈在上、頭燈在下的獨特造型。此外,為營造SUV不可或缺的越野氣息,C3 Aircross也在車身下半部融入大面積的防刮裸黑色護板,另外買家亦可加價選用Grip Control抓地力控制系統,提升惡劣路況時的脫困能力。

這款雪鐵龍C3 Aircrews的設計,能否符合國內消費者的喜好?

小巧的車身,圓潤的線條,讓C3 Aircross看起來就是一部與眾不同的CUV。

新款雪鐵龍強調多樣化的內外搭配,除基本的車色塗裝外,車頂、後視鏡及行李架的顏色都可獨立選用,創造出近90種的排列組合。以本次主要試駕車為例,就是亮橘色車身加上白車頂,另選用銀色系的後視鏡與行李架,第一眼就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他像是亮藍色或是類似水泥灰的車色,也是法國當地相當受到歡迎的塗裝色彩。

這款雪鐵龍C3 Aircrews的設計,能否符合國內消費者的喜好?

頭燈與日行燈分離的設計,是現行雪鐵龍家族的共同特徵。

可愛卻不失機能性有別於姊妹品牌標緻 i-Cockpit的戰鬥氣息,雪鐵龍的座艙走的則是溫馨居家風,強調能提供有如自家客廳般的舒適度;灰色織布材質的控臺飾板,搭配對比強烈的灰/橘沙發布座椅,光是用看的就讓人躍躍欲試。

這款雪鐵龍C3 Aircrews的設計,能否符合國內消費者的喜好?

融入大量圓角四邊形元素的控臺設計,帶來活潑氛圍。

在C3 Aircross的車室中,你會發現諸多圓角四邊形設計,像是冷氣出風口、方向盤快撥鍵等等,這其實是為了要呼應頭燈與水箱罩造型,使得整體更有一致性。位在控臺中央的7寸觸控屏,介面設計與標緻相仿,使用很容易上手,並具備CarPlay、Android Auto等手機連結功能,可解決廠家圖資無法對應支援的問題。

這款雪鐵龍C3 Aircrews的設計,能否符合國內消費者的喜好?

排擋座前的置物槽也是Qi無線充電板,至於上方的Grip Control旋鈕與陡坡緩降鍵則是選配。

雖然C3 Aircross車長僅4154mm,約莫和鈴木Vitara相當,但由於是從轎旅車定位的C3 Picasso衍生而來,因此仍相當注重空間機能性,除保留了原本後座乘客腳底下的地窖式儲物槽,後排座椅更可40/60獨立前後滑動及調整椅背傾斜角度,帶來出色的靈活性;必要時,前乘客座椅背也能前傾打平,創造出最多2.4公尺的長形物品放置空間。

這款雪鐵龍C3 Aircrews的設計,能否符合國內消費者的喜好?

儀表造型簡潔帶復古風,中央顯示幕則能提供路標辨識之速限資訊。

實際入座,本車的兩張前座椅刻意將椅面加大且加長,營造出類似小沙發的乘坐體驗,但仍兼顧行車時所需的包覆性,非常適合長途移動;後座椅面雖不算深,但幸好著坐點夠高且椅背角度可調整,同樣能滿足一般標準身材的成年男性乘客,不過受限於小車寬度不足,要久坐仍以兩人為宜。

這款雪鐵龍C3 Aircrews的設計,能否符合國內消費者的喜好?

淺灰色布面飾板強調居家感,據說乘坐其中能放鬆心情、舒緩塞車緊張情緒。

C3 Aircross提供多項主被動安全防護與駕駛輔助功能,除基本的6氣囊和ESP外,路標辨識、自動煞車、自動遠燈、車道偏移警示、駕駛注意力警示、自動停車及盲點偵測輔助等皆可選用,但因系統與新款Berlingo不盡相同,因此不支援主動定速與車道偏移輔助,不過仍獲得Euro NCAP五顆星的撞擊測試評價,在同級車中屬高水準。

這款雪鐵龍C3 Aircrews的設計,能否符合國內消費者的喜好?

選配之三色織布座椅看起來像沙發,實際乘坐舒適度頗為優異。

務實夠用的三缸動力現行各車廠的動力系統都有簡化趨勢,通常兩到三具引擎本體就能解決所有問題。C3 Aircross也不例外,只有1.2升三缸汽油及1.6升四缸柴油兩種配置,在對應不同變速系統及有無渦輪匹配的差異,共計有五種馬力輸出,不過除汽油110hp版本外,其餘都搭配手排變速箱。

這款雪鐵龍C3 Aircrews的設計,能否符合國內消費者的喜好?

後座可40/60分離前後滑移,方便載運較大件行李。

這套六速自排的動力組合我們並不陌生,現行國內標緻208和2008皆為相同設定,其最大20.9kgm扭力可從1500rpm起全數釋放,對應約1.3噸的空車重稱得上勝任有餘。以130km/h的最高速限行駛在高速公路上,C3 Aircross仍可以輕鬆超越前車,此時轉速約莫在2700rpm,車室內雖免不了一定的胎噪與風切聲,但整體靜肅性還算能接受。看似有限的110匹馬力,真要跑起來其實也挺驚人,途中我們更多次上探了廠家公佈的183km/h極速,展現歐系車中高速巡航的強項。如此性能表現對應國內用車環境已屬充裕。

這款雪鐵龍C3 Aircrews的設計,能否符合國內消費者的喜好?

若連副駕座椅一起打平,最長可放入2.4米的長型物品。

手握著C3 Aircross方向盤,不只能輕鬆跟著車流速度前進,在部份連續高速彎道中,還小試了一下該車的能耐──只能說還挺不賴的!即便車高超過1.6米,但本車仍保有法系鋼炮的靈活身手,高速過彎時雖避免不了較大側傾,但只要稍稍一收油,又能重新掌握車輛的控制權,算是相當好上手的底盤調校。

這款雪鐵龍C3 Aircrews的設計,能否符合國內消費者的喜好?

全景電動天窗帶來優異采光,不過也稍稍影響製冷效果。

至於一般CUV常見的後座顛簸彈跳問題,也並未在此車上顯現,可說是難能可貴。至於列為選配的Grip Control系統,則是可用來對應沙地、雪地和泥濘路面,讓只有前輪驅動的C3 Aircross,也能藉由電子系統的輔助,降低在輕度越野地形中受困的機率。

這款雪鐵龍C3 Aircrews的設計,能否符合國內消費者的喜好?

110hp輸出看似薄弱,但中低轉速扭力充沛,實際駕駛起來十分夠用。

總結: C3 Aircross車子雖然小,但受惠於加大的前座椅設計,坐起來非常舒適;適切的動力組合,能同時兼顧性能與節能需求,相信也是此級別買家非常在意的部份。整體而言,本車有賣相也有賣點,未來若真能如願引入大改款新車,賣價的高低將成為消費者買單與否的關鍵!

您認為呢?請把你的想法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