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

3月30日18時許,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雅礱江鎮立爾村發生森林火災。此次火災事發山林,海拔高、風大、地形複雜,爆燃的山火瞬間吞噬了30名撲火人員的生命,讓人悲痛。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


然而

究竟什麼是山火爆燃?

為什麼會導致如此嚴重的人員傷亡?

犧牲的撲火人員在那一瞬間經歷了什麼?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



必須承認,每一起火災的發生都有其特殊性,而造成消防員傷亡的具體原因也各不相同。就像此番事故,專家解釋,之所以出現這麼大的傷亡,是因為撲火人員在轉場途中,受瞬間風力風向突變影響,突遇山火爆燃。可見,這當中天氣的原因不容忽視。

為什麼森林火災春季高發?

春季春天風乾物燥,再加上人為吸菸、焚燒秸杆等,極易發生山林火災。

而今年春季冷空氣活動頻發、大風天氣多,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比往年偏高,氣象條件對森林防火極為不利。

尤其是近期以來,北京北部、天津北部、河北北部、山西、四川南部等地無有效降水,部分地區出現重度氣象乾旱、局地達到特旱,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加之大風天氣增多,所以要切實加強防範森林火災的發生。

森林火險等級:哪些地方已被列為極度危險?

4月1日18時,應急管理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氣象局聯合發佈今年首個高森林火險紅色預警,也是既2016年3月以來首次紅色預警。

紅色預警是最高級別的預警提示,它的發佈意味著在林區、牧區,從各部門到公眾都應禁止一切用火,嚴格加強火源管理。

什麼是“山火爆燃”?

“爆燃”通常指“爆炸性燃燒”,往往發生時間突然,會在短時間內形成巨大火球、蘑菇雲等現象,爆燃時產生的溫度極高。

據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防火專家舒立福介紹:

  • 山火爆燃是瞬間爆發 威力極大

爆燃火是一種山火在蔓延過程中,遇到複雜地形,豐富的可燃物或大風充分供氧的條件下,就可能出現類似爆炸式的燃燒現象。森林爆燃火是瞬間爆發,威力極大,具有突發性和偶然性。

  • 山火爆燃瞬間溫度可達1000℃以上

據國外文獻報道,火發展到極為猛烈的時候,爆燃火溫度能達到1000℃以上,火焰達到30米以上。

  • 導致強烈衝擊波 高溫灼傷 煙霧燻嗆

一旦大火燃燒到這種程度,如果地面有撲火人員身處其中,就會受到高溫灼熱、煙霧燻嗆,加上衝擊波,撲火人員難以脫身,來不及反應,所以往往就可能造成大的傷亡。

造成山火爆燃的原因有哪些?

一是地面植被和林下可燃物因長期堆積後發生腐爛,進而產生大量可燃氣體,同時與腐爛的可燃物混合後,突遇明火燃燒導致;

二是在陡坡、山脊、山岩凸起地形、鞍部、單口山谷、草塘溝等特殊的、較為封閉式的地形中,蔓延而至的林火使這些地形中的可燃物同時預熱、共同燃燒後所形成。

爆燃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一是燒死大量地被植物,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和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危害;

二是產生大量高溫有害氣體,燙傷受困者呼吸道,同時受困者因吸入大量有害氣體,會導致中毒、昏迷甚至直接死亡;

三是產生高溫熱浪,對受困者造成灼傷,嚴重時會直接導致受困者死亡。

山火就應該放任它燒完不管嗎?

下面這張圖是這次事發地附近的衛星地圖。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

再下面這張則是更大範圍的衛星地圖,可以看出此次山火位置屬於橫斷山脈的一部分。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

圖裡這些綠色的,都是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大多數地方人跡罕至,常年累積的可燃物簡直就是草料場。一旦放任燒起來,那速度絕對是難以控制的。如果不在最開始盡力撲滅,火借風勢很可能會導致極其嚴重不可預料的後果。周邊的鄉鎮村莊甚至幾個縣城都有可能會陷入山火包圍,到時候跑都跑不掉。


那些救援參與者說……


  知乎@鳶海:我參與過至少三次山火撲救行動。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


圖為山火撲滅後拍攝,是最為嚴重的一次,燒光了五座山


我當兵時,參與過很多搶險救災的行動,從防禦颱風到抵禦泥石流,其中最讓大家顫抖的就是撲救山火。

一般來說,作為非專業救火隊伍,我們主要的滅火工具是風力滅火機,鐵掃把等簡陋工具,會隨身攜帶水壺和毛巾,到了撲火地點之後由班排長帶領救火。

救火的第一原則是保護自己,不行就趕緊撤;救火的第二原則是“順風撲救”,絕不可以逆風撲救。

卡車把我們拉到位置之後,首先是根據風向找位置設置隔離帶,這是最重要的一環,因為在森林大火面前,人力作用極為有限,只能遲滯,待它燃到隔離帶自然熄滅。其次,是用鐵掃把和風力滅火機撲救,但是這些工具只能撲救小的火苗或者殘火。至於燃燒旺盛的地方,距離五米都是烤得受不了,更不要說靠近撲救!根本不可能!

後期為了職業化救火隊伍,在我們戰備預案中特意加了《撲救山火行動預案》。

談談我的幾點切身體會:

一、山火為什麼危險和難以撲救

在我經歷的準軍事行動中,撲救山火可謂危險係數最高。

首先是山火極難撲滅。一方面是山火燃燒的面積太大,火力太旺,靠著風力滅火機等單兵裝備,別說滅火,就是靠近火源都非常困難。我穿過專業的防火服,端著風力滅火機,在靠近燃燒點三米的時候就已經全身溼透,堅持三分鐘就精疲力盡,連吃飯的力氣都沒有。即便是依靠大型飛行設備拋灑藥劑,作用也有限。山火最大的特點就是連成一片,若不能及時拉平火線,撲救的部分會馬上死灰復燃。

其次是隔離帶預設難度大。設置隔離帶是防備山火蔓延的有效手段,也就是在距離火源的一定距離,隔離燃燒物,讓火勢到此為止。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難度非常大。一是森林山高林密,地勢不平,大型機械很難操作,靠人力預設隔離帶幾乎不可能,或者幾乎毫無價值。在一次救火行動中,我帶著最精幹的力量,1個小時隔離了30米的燃燒物,等到火線燒至,一陣風過,火勢就跨越了隔離線。二是設置隔離帶的時限緊,要求高。山火燃燒的速度非常快,預設隔離帶的時間又非常有限,兩者的矛盾不可調和,而且為了防止熱風把可燃物四播,隔離帶至少要百米以上。1987年5月的大興安嶺火災,地方政府和軍隊動用大批機械,設置了以公里計的隔離帶,在環形區域內,把方圓幾公里的林木隔離,工作量可想而知。

最大問題在於風向!!!風向一轉,前功盡棄。

我們在撲救山火時,已經把火圍在山頂,只等它燃盡即可。但是海風一轉,山火馬上變向,直接朝我們撲過來。山火還有一個特點,很難徹底燃盡,看似撲滅的火苗,地下還有很長的根部可以燃燒;已經撲滅的枯樹,一轉眼又是一棵火樹,一旦因為風向變化被包圍其中,凶多吉少。

在被山火包圍時,自救手段極為有限!山火的溫度極高,火焰極大,即便你拼命衝過第一道火線,面臨的還是四處起火與滾滾濃煙。面對火焰可以躲閃,但是濃煙只能忍耐,不出五分鐘便會暈頭轉向。而且在火場體力消耗很快,一會就精疲力盡了。

2014年清明節,也就是前面附圖展示的,我參與過撲救的最大一次山火發生時,我正帶著約12人撲火,火勢不大,很快就把燃點逼在鞍部附近。但就在那時,海風吹來,風在山谷裡變向,直接導致山火撲向我們,左右兩側的火苗也開始燃起,堵住了我們的退路。我想試著從火力比較小的東側突圍,但是嘗試之後才知道是痴人說夢:火焰雖然不高,但是第一道火線之後也是四處起火,闖出去也無路可退;濃煙很快就覆蓋在頭頂,咳嗽兩聲就開始缺氧!

我讓大家把毛巾打溼圍住口鼻,之後順著當時的風向點燃了腳下的可燃物,最後把水倒在燃過的地方,捂住口鼻趴在地上。因為沒有可燃物,火焰順著我們身邊燒過。我以為安全了,剛一抬頭又被濃煙嗆到,咳嗽了一會就有缺氧的症狀,頭昏腦脹地趴在地上堅持了一會,最後帶著大家安全返回。

二、山火的起因和預防

雷電、地礦引發的多一些。

而我當年所在的邊防海島,則是因為陋習太多。逢年過節放煙火,清明逢七上墳燒紙,直接就在森林邊引燃,引發火災之後就瀟灑離開,等著我們去救火。

天災沒法預防,人禍可以,但是難度大,最關鍵的就是加強觀測巡查,爭取在第一時間撲滅。

  知乎@潦水盡而寒潭清:森林火災到底有多恐怖?

生活在城市的人們,恐怕很難理解,或者很難想象一個問題。到底是為什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甚至是身體素質強於常人、受過專業訓練的滅火人員在森林火災中顯得那麼弱小,無法逃離,不幸遇難。

森林火災到底有多恐怖?有人說,他們不會跑嗎?他們不會找個地方躲起來嗎?他們不能挖一個隔離帶嗎?政府為什麼不多出動幾架直升機?為什麼不進行人工降雨?

在火場,一切都瞬息萬變!火借風勢,一陣強風颳過,風帶來氧氣,火勢將以“摧枯拉朽”的速度蔓延。

倘若風向驟然改變,滅火人員只有跑。可是,高山原始森林不同於平原熱帶雨林,後者往往遍佈參天大樹,茂密的樹冠下,由於缺少陽光,森林底部植被較少較為開闊,跑動阻礙相對較小。而高山森林地勢陡峭複雜,由於水分、氣候、海拔的原因,樹木往往較為低矮,灌木雜草叢生,成為逃生時的阻礙。但是,這也僅僅是一小部分因素。

更為重要的是,森林大火,常常會碰到爆燃!爆燃,在一瞬間,對,一瞬間,所有的枯枝落葉,包括長出的綠葉,在霎那間,“轟”的一下,化為火海……

為什麼會這樣?發生山火的地域空氣溼度往往很低,氣溫長期偏高,頭年枯萎的植被無人打理,積落在地或者掛於樹枝。發生火災時,植被的水分被火烤著不斷蒸發,當溫度不斷逼近、達到著火點時,一個小小的火星,可能就會引發爆燃。此時,倘若加上風勢,充滿了有害氣體的灼熱煙霧,加上熊熊烈火的合圍,滅火人員凶多吉少。

再說挖隔離帶,此次著火點海拔高度較高,而隔離帶一般是在居民區附近建造,更多的是防患於未然。在交通不便,植被複雜的山區,無法動用大型機械設備,在火災發生後建造隔離帶,僅憑滅火人員的一鋤一斧,於事無補。

至於為什麼政府不多派出幾架直升機滅火,如果日常對新聞有較多的關注,會發現不同大小的火災,每年在世界上的不同角落不斷髮生著。美國加州山火常年肆虐,天上的直升機飛著,水一“桶”接一“桶”地撲著,但是對比下方遼闊的火場,無異於杯水車薪。

此次四川涼山著火點海拔高度過高,直升機不便高空作業。再者,長期的晴朗天氣,萬里無雲,沒有合適的積雨雲,無法人工降雨。

有人說為什麼要去救火,是人重要還是林業資源重要?在火災還只是一個初級階段的時候,出動隊伍滅火是必要並且有效的,而大多數情況下,滅火隊伍能在沒有人員犧牲的情況下及時控制火情,將國家財產損失挽回到最小程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任由火勢的蔓延顯然是不理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