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小學、初中、高中教師補課後,誰才是最大的贏家?

小mi先生


禁止小學、初中、高中教師補課,誰是最大的贏家?很多人說是校外補課機構,其實不是,應該是“告贏”教師補課的家長和孩子。下面我說一下我的看法。



一、最大的贏家也成了最大的輸家。最大的贏家當然是“贏官司的人”,就是那些不用上法庭就把“不準教師補課”官司打贏的學生和家長。雖然他們贏了“官司”,卻也成了最大的輸家。據瞭解,當初“告”不準小學、初中、高中教師補課的家長和孩子,大多數是家境一般或比較差的家長居多。他們的想法是:一、老師已經拿了工資,老師給學生補課,是天經地義的,不應該收費。如果告贏了補課的老師,那麼老師將給自己的孩子免費補課;二、他們認為老師為了讓學生來補課,把教學精華都留再課後講。結果卻事與願違,最後老師不收費補課了,也不能補課了。這些家庭經濟不好的家庭,由於校外補課收費高,他們再也補不起課了,貽誤了孩子的未來,影響了家庭未來。所以他們成了最大贏家,也成了最大輸家。



二、真正的最大贏家當然是補課機構。由於老師不能補課,出來補課的學生自然就多。現在補課機構猶如雨後春筍增加,收費也增加。但有的補課機構不但師資力量令人堪憂,同時對學生個體情況也不瞭解,所以學生補課收效不大。同時,有的補課機構為了吸引學生來補課,討好學生,往往課堂紀律一塌糊塗。耽誤學生未來。


教育之靈


談談我孩子的真實經歷。我孩子今年讀高一,英語成績差點,於是我聯合了班裡的幾個有補課意向的家長找到孩子的帶課老師,請求老師給孩子補課。可是好景不長,教育局查在職老師在外有償補課,幾個老師都不敢給孩子補課了。我們再三要求,但老師還是沒有補課,但是孩子英語差呀,不補課高考要吃大虧。我只好在外面的補課機構給孩子補課,我們這是一個小縣城,一學期15節課1800元,最後我給孩子報了數學、物理、英語三科,給了個優惠價5000元。

所以我覺得最大的贏家就是培訓機構。由於禁止在職教師有償補課使得原來在在職老師那兒補課的一部分學生轉至培訓機構,使其生源大增。由於生源增加而使補課價格猛漲,以我的孩子為例:去年初三每學期也就一千多點,今年開始在老師哪兒補課一學期也就1000左右,現在被迫來到補課機構一門課成了1800。

其次我認為贏家二是有錢人的孩子。一學期5000我是咬著牙給孩子補課的,我們縣打工工資一般也就每月一千五六,如果一般的農民家庭孩子面對如此高昂的補課費只能望而卻步。而有錢的人你就是一學期一萬我也要補,這樣無形之中,是窮人家的孩子處於劣勢地位。

最後我要說教育部門不管處於什麼目的禁止在職教師有償補課,該補的孩子仍舊會補,不存在你說的減輕孩子學業負擔之說;在職教師該怎樣上課還是怎樣上課,不存在你說的上課不講補課講。


桃子老師tz


我同學很多再在高中任教,暑假聊天聽他們說,自從禁止在職老師補課後,在職教師都不敢再給學生補課了,在河北這邊查的非常嚴,暑假的時候教育局就會派人去各個輔導機構去檢查,檢查有沒有在職老師在那補課。所以說現在在機構補課的老師都不是學校的在職老師,個別機構打著在職教師的名號招攬學生。實際上課的老師都不是在職的老師,再說即使沒有禁令,也沒有在職老師在機構補課,在職老師又不缺生源,為什麼去你輔導機構上課,讓輔導機構抽大部分上課費?我同學在高中教課,禁令出現之前,每到暑假的時候就會自己單獨開班兒,但是沒有那麼大的教室,他就會向培訓機構借教室,給機構一部分佔地費,培訓機構也樂意他在培訓機構那兒開班,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可以吸引1對1的學生。

那誰才是最大的贏家?我認為有下面幾個:

第1個贏家:輔導機構。由於禁令,原來在在職教師那補課的一部分生源沒有老師敢給他補課了,但他們還時有補課需求,只能流向補課機構了,由於供求關係,補課機構價格猛漲,以我所在的河北地級市為例,對高三年級,輔導機構每小時收300元。這個價格大部分家庭都吃不消,所以我認為培訓機構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第2個贏家:我認為是還在持續補課的學生。補課禁令出來之後。補課市場是有很大的影響,但想補課學生通過各種方法該補課還在補課,根本沒有落下。這樣補課的和不補課的學生之間就會產生很大的差距。所以說我認為第2個贏家就是還在補課的學生。

第3個贏家:線上輔導機構。隨著禁令的出現,線下這種面對面補課方式風險非常大,在職老師是不敢在補課了,再者線上輔導突破了空間時間的限制,非常方便,收費還低,很多學生都轉到線上電腦手機前補課了,現在線上輔導軟件很多,例如作業幫、學霸君什麼的,暑假期間有的班幾十萬人報名,所以說線上輔導機構也成了很大的贏家。


老彭談教育


現在的教師腐敗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中華民族因為教師腐敗也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孩子從上一年級開始,他們的老師就開始辦校外輔導班,七、八歲的兒童從下午2點上課直到晚上七點才能回家(包括校外輔導班),你不參加校外班,目前孩子在課堂上一般聽不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也都知道他們的教員都在想方設法抓經濟,就是不能制止也無法制止這種怪現象,這是一般的公立學校出現的問題。

那麼私立學校就沒有問題了嗎?有、私立學校教師有他的經濟收入開發模式,有一次我去一個老同事家串門,發現他桌子上擺放著幾盒二、三十元的香菸,根據我們的收入,我說你可以呀!現在吸上這幾十元一盒的好煙了,他說我能買起這煙嗎?這都是我外孫女給我買的,我說你的外孫女不是上大專嗎?他講早已畢業,現在一私立學校任初中教師,除正常工資以外,還有很多家長為了能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特殊照顧一下,給他們發一些紅包,金額的數量三百、五百、最高一千不等,這都是什麼社會現象,真是經濟時代呀,社會各界都在抓經濟,這樣的經濟能這樣抓嗎?

根據以上列舉的大量事實,本人認為就目前的社會風氣來說,教師補課根本禁止不了,教師和校外的各種輔導班還是最大的贏家。









開拓進取創新篇


禁止學校教師補課後,最大的贏家就是各種培訓班,輔導班。

就我們中山市來說,就一條人民路,輔導班多如牛毛。以前,我搞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人上培訓和輔導中心?我孩子上學後,我算徹底明白了。一節課45分鐘,全班50人,平均每人分不了1分鐘。課堂上沒認真聽的,搞不明白的,回家家長輔導不了,補習社是最好的選擇。

我有個朋友,她孩子上初二,她就很痴迷給她孩子補課。據我瞭解,她孩子從小學4年級開始語文,數學,英語,一直都在補課。有的課程是在輔導班,但英語是找學校的英語老師補的,每個星期到老師家裡上一節課。老師也不是傻子,不是誰家的孩子都給補,給你孩子補課的前提是他和家長是相熟,覺得你是可信的,可靠的,不會到外面張揚。這年頭,考上在編老師不容易,大家都很愛惜自已的羽毛。

別以為只有中小學的老師才會秘密地給補課,我朋友的女兒在一所公辦幼兒園上學,每個週六都會帶女兒到班主任家裡學鋼琴,45分鐘200元一節課。朋友說班上好幾個小朋友都是到老師家裡學鋼琴的。

相關文件是禁止老師有償補課,但實現中能禁止得了嗎?真的沒有老師在校外給學生補課嗎?有求必有供,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老師在輔導班上課,可能會遇上教育局嚴查,但在家裡誰管得著呢?教育局還會查到家裡嗎?萬一真的查到家,老師和家長雙方矢口否認是有償補課,找不到證據,教育局也沒辦法處理。所以我認為,所謂禁止小學、初中、高中教師補課的規定,家長們作為飯前茶後話題聊聊就可以了,不要真當回事。


小陳談教育


一條禁令下來有人歡喜,有人愁。我覺得收益最大的是校外輔導機構。為什麼這麼認為呢,這是我在輔導班親身感受到的。

記得我們那時哪有課外輔導,上初中時發現幾個學生有校內老師輔導。後來越來越多,現在發展為不補課的已經少見了。高考在那裡,中考在那裡,小升初在那裡,不補課怎麼上好學校,難道讓自己的孩子眼睜睜上職高嗎?所以補課市場是越來越大的。這樣的一條禁令能阻止學生補課嗎?家長是不會同意的。那麼這樣的一條禁令之後,家長會怎麼對待孩子的補課問題,市場會發生什麼變化,從而對誰更有利。

我感受到的是家長對孩子的補課依然很瘋狂,尋找一切途徑給孩子補課。學校老師不能補課,就會去輔導班補課,去網上教學補課,請家教等等。我有朋友在學校教書瞭解到,很多家長還是依然請學校老師來給孩子補課。

那麼學校老師就不敢補課了嗎?確實如此,很多老師不會再給學生補課了,但還是有不少老師在家長的配合下偷偷的補課。這樣的話,必然有不少學生轉移到其他地方去補課。

那麼首選就是校外輔導機構,確實這樣,我在輔導班感受到了校外輔導機構受益特別大。之前我們經常去學校門口發傳單,也引來不了多少家長諮詢,這條禁令之後,來諮詢的家長就越來越多了。之前我們輔導班收費:小學一對一190元/課時,還經常有打折優惠。後來每一個年級都有對應的價格,年級越高收費越多,在200~300元/課時。收費大漲!我覺得就是這樣的禁令引起的市場價格上漲。

其實一般的輔導機構得益並不多,最多是要數大型輔導機構,上市公司。他們不僅有實體輔導班,還有很多網上教育輔導,APP。他們才是利益最大者,才是最大的贏家!

大家認為誰是最大的贏家呢?你在這條禁令之後是得益者,還是受害者,歡迎交流、評論。




徽鄉小居


禁止中小學在職教師補課後,誰才是最大的贏家?

如果說以賺錢來衡量,顯然是中小學在職教師的補課競爭對手是贏家。

道理很簡單,一塊蛋糕,本來兩幫人吃,現在封了其中一幫人的口,不許吃了,蛋糕還是那麼大,甚至還在增大,那剩下的一幫人當然吃得更痛快啦!

中小學在職教師的補課競爭對手也不是單一的,主要有4類:

其中佔市場份額最多的是校外輔導機構,分合規的和不合規的,合規的大多已經做大做強,成了行業領軍人物,他們的老闆早就實現了財務自由。不合規的多是散兵遊勇,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撈一把就走的,也是本輪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的重點。他們也不怕取締,今天在A地被查處了,明天在B地又換個馬甲出來了,就像地鼠,打而不絕;

第二類是一部分大學教師,他們也開始插足中小學生的家教市場,有的進場早的,已經成功地分了一杯羹,賺到了第一桶金;

第三類是中小學退休教師(含提前退休),他們在家裡辦個小輔導班,每次十個人以內,每週一到五晚上輔導,雙休日再搞個幾輪,錢也是掙到不少,就是身體恐怕有些吃力;

第四類是大學畢業生,尚未謀職成功的,他們會採用上門搞一對一家教的方式,來掙個生活費。

但如果不以賺錢來判斷,最大的贏家應該是禁止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教育行政機構。

從教育部到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因為他們的禁令得以實施,對上對下都有了交待。在這個過程中,只有減負成績,沒有其他損失。

除此之外,再無贏家,都是輸家。

學生家長會花更多的錢把孩子送去補課,而補課的不是瞭解孩子們情況的老師;孩子們並沒有因為不許老師補課就解脫了,補課班照樣一個接一個,而家長花的錢越多,越會逼他們出成績,孩子們就越辛苦;在職中小學教師雖然人輕鬆了,心卻更累了,生活壓力一點沒減,靠知識創造財富的路卻被堵死了,他們鬱悶,他們想不通,他們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有人說,成績差不補課的孩子,家裡窮補不起課的孩子是贏家,其實,這樣的孩子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里多半已經輸掉了未來。

補課不從減少需求入手,而從減少供給入手,結果會怎樣,大家有目共睹。


劍客談教育


據我瞭解,還是教師是最大贏家。

一是,已經明令禁止了,但大多數教師還在家中暗暗的為孩子們補課。一天4次或5次,每次1到2個學習,每次一小時,每小時200元。這是絕對準確的。

二是,某縣一中,據暗中瞭解,春節休假期間,有30多人在給學習補課,這部分人都是中學的高級教師,相當於付教授級。

三是,對這個問題,要有明確規定,我認為還不如放開這個禁令,叫其公平合理化,這樣更有利於市場化管理。

總之,限制就限制死了,不然就放開。



英莫問667


當然是教育培訓機構了。

但是培訓機構的所聘請的老師不一定擁有教師的資質。師資力量良莠不齊,所以孩子們到底能不能有收穫,是要拭目以待的事情。

有些人對於教師有偏見,說什麼課上不講課下講。我本身就是一名教師,對這句話特別反感。現在的老師和古代的武打教師不一樣。武打老師們最後都是要留一手的關鍵時候可以制服學生,但是現在的老師們恨不得把所有的本事都交給自己的學生,為了讓學生學會,拖堂也要講,自習還要講,儘管不受待見,還是講講講。

畢竟教師也是人,也要吃飯穿衣養活家人,如果自己的工資不是很高,又沒有其他掙錢的門道假期裡,通過補課掙一些收入我認為還是可以的,畢竟比那些沒有資格證的人更專業,家長也放心。事實是很多家長求著老師給孩子輔導。誰敢啊?!


八月楓楊


以往的教師,發現某些家境貧寒,成績好的學生。教師往往會給予經濟上的幫助。教師可以說是某些人的恩人。可以想想這種師生情。

現在的教師,一切以利益為上。是教師錯了嗎?不!全球拜金,教師也是人,也想賣房子,也想更好的解決子女問題,也想過更好的生活。……全民都在讀書,本沒有錯。全民智商雖然提高了,但是修養,道德沒跟上。人人都是無神論者,除了死,沒有什麼可怕。沒有敬畏。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中國人,表面上看有幾個錢。但是要想達到真的富裕還有很長一段路。一個人有了錢他會去吃轉基因打農藥的食品嗎?都不吃不安全的食品。哪生產打農藥的食品在中國還有市場嗎?不知有沒有人算過在中國吃綠色無害的農產品,一家人需要花多少錢啊!

窮!窮怕了,窮則變。富!富得太突然,不心安理得。

全民皆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