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宮殿、壇廟、陵墓是我國古代最隆重的建築物。歷代朝廷都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使用當時最成熟的技術和藝術來營建這些建築。因此,這三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個時期的建築成就。同時,宮殿、壇廟、陵墓又是帝王權威和統治的象徵,具有明顯的政治性,社會的統治思想和典章制度對它們的佈局有著深刻的影響。

宮殿

一、古代宮殿建築四個發展階段:

1)“茅茨土階”的原始階段:夏商時期

無瓦,茅草蓋頂,夯土築基,結構已初步完整,軸線開始應用於群體組合。

實例:河南偃師二里頭夏代宮殿遺址、安陽殷墟商代晚期宗廟遺址等。

2)盛行高臺宮室的階段春秋戰國時期

夯土高臺,臺上木架建築是一種體型複雜的組合體,而不是庭院式建築。西周時瓦開始應用於簷部和脊部,春秋戰國時期廣泛用於宮殿,此時建築色彩已很富麗,配以灰色的簡瓦屋面,使宮殿建築徹底擺脫了“茅茨土階”的簡陋狀態。

實例:春秋時晉故都新田、戰國時齊故都臨淄、趙故都邯鄣、燕下都、秦咸陽等,都留有高四五至十多米不等的高臺宮室遺址。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秦咸陽一號宮殿遺址復原

3)宏偉的前殿和宮苑相結合的階段:秦漢時期

前殿規模宏大,形式隆重。宮城中各宮殿之間佈置有池沼、臺殿、樹木等,林苑格局較自由,富有園林氣息。

實例:秦咸陽宮、阿房宮、上林苑;漢未央宮、建章宮等。

4)縱向佈置“三朝”的階段:隋以後

根據周禮制度,沿軸線縱向佈列“三朝”。但有受地形限制,三殿前後不在同一條軸線上者,如北宋元豐後汴京宮殿。

實例:隋大興宮、唐大明宮、明南京宮殿、明清北京宮殿等。

三朝五門:

三朝:外朝,治朝,燕朝。五門:

外曰皋門,二曰庫門,三曰雉門,四曰應門,五曰路門。

明清紫禁城大體沿襲了上述“三朝五門”制度,清代三朝對應的是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五門”則是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和乾清門。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二、漢、唐、明三朝宮殿建築發展的趨勢:

1、規模漸小。

2、宮中前朝部分加強縱向的建築和空間層次,門、殿增多。

3、後寢居住部分由宮苑相結合的自由佈置,演變為規則、對稱、嚴肅的庭院組合。漢未央宮、唐大明宮臺殿池沼錯綜佈列,富有園林氣息,不似明清故宮森嚴、刻板。

三、宮殿代表建築:

1、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

河南偃師縣二里遺址是夏代都城—斟尋,遺址為一殘高約80cm的夯土臺,臺東西寬約108m,南北約100m,近於方形,夯土臺基上有面闊8間的殿堂,從殿堂柱列整齊、前後左右相對應、各間面闊統一等來看,木構架技術已有了較大提高。

周邊環廊,形成庭院, 南面有門的遺址,反映了我國早期封閉庭院(廊院)的面貌。這是我國最早的規模較大的木架夯土建築和庭院的實例。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2、唐長安大明宮

大明宮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經唐高宗等陸續擴建修治,成為唐代主要的朝會之所。大明宮總平面呈南寬北窄的不規則梯形,總面積約3.27平方公里。

全宮分為外朝、內廷兩大部分,是傳統的“前朝後寢”佈局。外朝三殿在同一條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佈置,分別為:含元殿為大朝,宣政殿為治朝,紫宸殿為燕朝。紫宸殿後面是以太液池為中心的內廷,採取的是宮苑結合的佈局方式。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1)含元殿

位於大明宮的主軸線上,是三朝中的外朝,是舉行元旦、冬至、大朝會、閱兵、受俘、上尊號等重要儀式的場所。

含元殿基址高出平地15.6m,殿前空間廣闊、深遠,有長約70m的“龍尾道”。殿前左右有闕樓一對相向而立,有飛廊與殿身相連,形成環抱之勢。殿身平面近似“雙槽副階周匝”,殿身面闊11間,加副階共13間,單層殿,上覆重簷廡殿頂。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2)麟德殿

位於大明宮太液池西部隆起的高地上,是宮內一處規模龐大的宴樂場所,賜宴群臣、觀賞百戲、接見蕃臣等都在這裡進行。這組建築底層面積大約5000㎡,相當於太和殿的3倍,是中國古代最大的殿堂。

根據遺址復原圖,這是一組前後殿閣相連,兩翼樓亭連接的宮殿組合體。南北主軸上串聯著前、中、後三殿。殿平面進深17間,面闊11間,中後殿的上層是景雲閣。主軸線兩側,對稱地聳立著鬱儀樓、結鄰樓和東亭、西亭,它們都坐落在高臺之上,以架空的飛閣與景雲閣相連。

三殿串聯、樓臺簇擁、高低錯落的組合形象,是從早期聚合型的臺榭建築向後期離散型的殿庭建築演變的一種中介形態。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3、明清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m,東西寬753m,四面圍有高10m的城牆,城外有寬52m的護城河。四面各有一座門,南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紫禁城內由外朝、內廷兩大部分組成。

外朝是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太和殿最為高大、輝煌,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等都要在這裡舉行盛大儀式。太和殿後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則是皇帝賜宴和殿試的場所。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後半部在建築風格上不同於前半部,建築多是自成院落。坤寧宮是明朝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后寢宮,兩頭有暖閣。清代改為祭神場所。雍正後,西暖閣為薩滿的祭祀地。其中東暖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緒三帝,均在此舉行婚禮 。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1)太和殿

俗稱“金鑾殿”。供天子登基、頒佈重要政令、元旦及冬至大朝會及皇帝壽慶等活動之用。太和殿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

太和殿各方面均採用最高形制,上承重簷廡殿頂, 上簷十一踩斗拱,下簷九踩斗拱,3.4m高正吻,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面闊11間,進深5間,裝飾採用金龍和璽彩畫。殿下為高8.13m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杆。欄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千龍吐水的奇觀。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仙人走獸:

仙人走獸又稱走獸,蹲獸,是古代中國宮殿建築廡殿頂的垂脊上,歇山頂的戧脊上前端的瓦質或琉璃的脊獸。分仙人和走獸兩部分,其數量和宮殿的等級相關,最高為11個,每一個獸都有自己的名字和作用。

太和殿上的仙人走獸,是最高級別的(10個走獸) 。垂脊上的仙人走獸左起第一為騎鳳仙人,其次為龍、鳳、獅子、海馬、天馬、狎魚、狻猊、獬豸、鬥牛、行什。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龍:是一種能興雲作雨的神奇動物,它是皇權神聖的象徵。

鳳: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常用來象徵祥瑞,也比喻有聖德之人。反映了封建帝王至高無上的尊貴地位。

③ 獅子:代表勇猛、威嚴。《傳燈錄》記載:"獅子吼雲:'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獅子作吼,群獸懾伏。"

④ 天馬:象徵著威德通天入海,暢達四方。

海馬:中國古代神話中也是吉祥的化身。

⑥ 狻猊(suān ní):古書記載是與獅子同類的猛獸,也有說為龍的九子之一。

狎魚(xiá):是海中異獸,傳說和狻猊都是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神。

獬豸(xiè zhì):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猛獸,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徵。

鬥牛:

傳說中是一種虯龍,是一種除禍滅災的吉祥雨鎮物。

行什:一種帶翅膀猴,背生雙翼,手持金剛寶杵,傳說寶杵具有降魔的功效。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

2)中和殿

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各為3間,四面出廊,金磚鋪地,建築面積580㎡。屋頂為單簷四角攢尖,屋面覆黃色琉璃瓦,中為銅胎鎏金寶頂。殿四面開門,正面三交六椀槅扇門12扇,東、北、西三面槅扇門各4扇,門前石階東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中間為浮雕雲龍紋御路,踏跺、垂帶淺刻卷草紋。門兩邊為青磚檻牆,上置瑣窗。殿內外簷均飾金龍和璽彩畫,天花為瀝粉貼金正面龍。殿內設地屏寶座。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3)午門

午門是故宮的正門,俗稱五鳳樓。午門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襲了北魏洛陽閶闔門和唐朝洛陽應天門的形制基礎,是從漢代的門闕演變而成。

午門分上下兩部分,下為墩臺,高12m,正中開三門,兩側各有一座掖門,俗稱“明三暗五”。墩臺兩側設上下城臺的馬道。五個門洞各有用途:中門為皇帝專用,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時,皇后乘坐的喜轎可以從中門進宮,又通過殿試選拔的狀元、榜眼、探花,在宣佈殿試結果後可從中門出宮。東側門供文武官員出入。西側門供宗室王公出入。兩掖門只在舉行大型活動時開啟。

墩臺上正中門樓一座,面闊9間,進深5間,重簷廡殿頂。墩臺兩翼各有廊廡13間,俗稱“雁翅樓”。廊廡兩端建有重簷攢尖頂的方亭。正樓兩側有鐘鼓亭各三間,每遇皇帝親臨天壇、地壇祭祀則鳴鐘,到太廟祭祀則擊鼓,每遇大型活動則鐘鼓齊鳴。午門整座建築高低錯落,左右呼應,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鳳樓”之稱。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4、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是清朝入關前創建的宮殿,具有滿族的特色。全宮分為三部分:東部大政殿和十王亭,是清帝舉行大典及王公大臣議政之處。中部

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等,崇政殿是日常朝會和處理政務之處,清寧宮是寢宮。西部戲臺、嘉蔭堂、文溯閣和仰熙齋等, 文溯閣是乾隆時為存放四庫全書而建造的藏書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1)大政殿

大政殿俗稱八角殿,始建於1625年,初稱大衙門,1636年定名篤恭殿,後改大政殿。八角重簷攢尖式,八面出廊,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明間面闊2.65m,次間面闊各1.84m,各面均等,均為“斧頭眼”式隔扇門。下面是一個高約1.5m的須彌座臺基,繞以雕刻細緻的荷花淨瓶石欄杆。殿頂滿鋪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正中相輪火焰珠頂,寶頂周圍有八條鐵鏈各與力士相連。殿前的兩根大柱上雕刻著兩條蟠龍,殿內有精緻的梵文天花和降龍藻井。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2)崇政殿

崇政殿在瀋陽故宮內的中路前院正中,是清太宗皇太極時期的“金鑾殿”,是瀋陽故宮等級最高、最重要的建築。此殿是清太宗日常臨朝處理要務的地方,公元1636年,後金改國號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舉行。

整座大殿是全木結構,五間九檁硬山式,闢有隔扇門,前後出廊,圍以石雕的欄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頂蓋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殿柱是圓形的,兩柱間用一條雕刻的整龍連接,龍頭探出簷外,龍尾直入殿中,實用與裝飾完美地結合為一體,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氣魄。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3)鳳凰樓

鳳凰樓建造在4m高的青磚臺基上,樓分三層,上為三滴水歇山式頂,樓周圍有廊,頂鋪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此樓為瀋陽故宮最高建築。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壇廟

中國古代建築中的壇廟建築起源於遠古時代的祭祀活動,在進入封建農業經濟社會之後,得到了強化,壇廟建築成為中國古代建築中重要的建築類型。祭祀活動中對象的多樣性決定了祭祀建築—壇廟的多樣性。

古代帝王親自參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活動有三項: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廟。所謂壇廟,主要指的就是天壇、社稷壇、太廟;還有其他一些祭祀建築。它們都各有自己的形制演變。

明堂:

古代帝王所建最隆重的建築物,用作朝會諸侯、發佈政令、秋季大享祭天,並配祀祖宗。漢長安南郊的明堂辟雍,是早期的大型建築遺存。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漢長安明堂辟雍平面圖

一、我國古代壇廟建築的三種類型:

1)祭祀自然神:

其建築包括天、地、日、月、風雲雷雨、社稷、先農之壇、五嶽、五鎮、四海、四瀆等等。其中天地、日月、社稷、先農等由皇帝親祭,其餘遣官致祭。

中國古代認為天圓地方,故分別築圓壇、方壇舉行祀典。 最隆重的祭祀是祭天。皇帝於每年冬至祭天;皇帝登位也須祭告天地,表示“受命於天”。祭天起源很早,《周禮.大司樂》雲:“冬至日祀天於地上之圜丘”;但是採取周制祭天,其實是很晚以後魏晉時的事。明清北京,宮殿前左祖右社,郊外祭天於南,祭地於北,祭日於東,祭月於西。

社稷壇祭土地之神,社是五土之神,稷是五穀之神,諸侯王國和府縣也有,只是規制低於京師的太社和太稷。先農壇是皇帝祭神農和行藉田禮之處。五嶽、五鎮是山神;四海、四瀆是水神。

2)祭祀祖先:

帝王祖廟稱太廟,臣下祖廟稱家廟或祠堂。帝王宗廟仿宮殿前朝後寢之制:前設廟(前殿),供神主,四時致祭,後有寢(後殿)。

廟有兩種形制:一種是分別建立7所或9所建築,每一所奉一祖先;另一種是在一座建築中設7室或9室,每一室奉一神主。當神主超過7或9數時,則按功德大小和與在位皇帝的親疏關係決定去留,殿內只留7或9個神主,其餘的遷至殿東西夾室供奉,所以歷代太廟殿宇以7間或9間加兩夾室為基本形式。

3)先賢祠廟

如孔子廟、諸葛武侯祠、關帝廟等。

二、我國古代壇廟建築代表:

1、北京天壇

天壇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與故宮同時修建,位於北京城的南端。南有圜丘壇、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座高2.5m、寬28m、長360m的甬道,把這兩組建築連接起來。

祈年殿大祀殿初為三重簷,上簷青色表示天,中簷黃色表示地,下簷綠色表示萬物。嘉靖時,改大祀殿稱祈谷壇,降為雩(yú )祭(求雨、求豐年)之所,另設圜丘為祭天之壇,形成今天所見的平面佈置。在城北增設地壇,實行天地分祭。嘉靖時,建朝日壇及夕月壇分別位於北京東郊和西郊。

在主軸線的西側,有一組供皇帝齋戒的齋宮。它坐西朝東,由兩重宮牆、兩道禁溝和163間迴廊圍成正方形宮院。在位於兩道壇牆之間的主路南側,是神樂署和犧牲所,負責演習禮樂以及飼養祭祀用牲畜。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1)祈年殿

祈年殿在天壇的北部,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建為三重頂圓殿,名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繕後,改名為"祈年殿"。光緒十五年(1889年)毀於雷火,數年後按原樣重建。

祈年殿是一座直徑32.72m的圓形建築,鎏金寶頂藍瓦三重簷攢尖頂,層層收進,總高38m。祈年殿內有28根金絲楠木大柱,裡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間一圈12根寓意十二個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十二時辰以及周天星宿。

祈年殿的殿座就是圓形的祈谷壇,三層6m高,氣勢巍峨。壇周有矮牆一重,東南角設燔柴爐、瘞坎、燎爐和具服臺。壇北有皇乾殿,面闊五間,原先放置祖先神牌,後來牌位移至太廟。壇邊還有祈年門、神庫、神廚、宰牲亭、走牲路和長廊等附屬建築。長廊南面的廣場上有七星石,是嘉靖年間放置的鎮石。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2)皇乾殿

皇乾殿是一座廡殿式大殿,覆蓋藍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漢白玉石欄杆的臺基座。它是專為平時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3)皇穹宇

皇穹宇位於圜丘壇以北,是供奉圜丘壇祭祀神位的場所。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稱皇穹宇。

皇穹宇殿高19.5m,直徑15.6m, 磚木結構,殿內沒有橫樑,全靠8根簷柱、8根金柱和眾多的斗拱支託屋頂。南向開戶,菱花格隔扇門窗,藍琉璃檻牆,東西北三面封以磚俱幹擺到頂。殿內穹窿圓頂,正中貼金盤龍藻井,貼金雙龍天花,金柱貼金纏枝蓮,內外施金龍和璽彩畫。三層天花藻井,層層收進,極有特色,為古建築中少有。殿簷覆蓋藍色琉璃瓦,簷頂有鎦金寶頂。

三音石位於皇穹宇殿前的甬道上。站在三音石那裡擊掌可以聽到三聲回聲,這種現象叫做人間私語天聞若雷。寓意著人間言行都被天神所洞察。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4)圜丘

圜丘是皇帝在冬至日祭天的場所,嘉靖9年(1530年)初建,乾隆14年(1749年)擴建,其主體為“壇而無屋”的三層露天圓臺,臺高1丈6尺,共分三層,每層四面各有九級臺階,周邊均有漢白玉欄杆(初建時為藍色琉璃),每個欄杆和欄板都有精雕細刻的雲龍圖案。周邊環繞著兩重低矮的院牆。

圜丘的設計極具象徵性,它以圓象天,以“陽數”象徵“天數”,以九象徵“極陽數”。壇體3層,壇面直徑為9丈,15丈,21丈,全部符合陽數。壇面的環形鋪面石,除圓心用1塊圓石外,每層都鋪9環,每環用石從1x9,2x9,一直到最外環的27x9,都是9的倍數,三層欄板的數目為36,72,108,也全是9的倍數。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2、社稷壇

北京社稷壇制度也是仿自南京舊壇。其主體建築是一座方形的壇和兩座5間的殿。壇2層,上鋪五色土,象徵東西南北中天下五方之土都歸皇帝所有,五色土按方位鋪成方回形平面,東方青龍位用青土,西方白虎位用白土,南方朱雀位用赤土,北方玄武位用黑土,中心部分用黃土。壇外設壇牆一週,牆上顏色也按方位分成四色。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3、北京太廟

始建於公元1420年的北京太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場所。太廟位於天安門東側,西側是社稷壇。這種對稱佈局標準地反映了《周禮·考工記》關於古代王城"左祖右社"的建築規制。

北京太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祭祖建築群。主要有犧牲所、神廚、神庫、井亭、燎爐、配殿等。最為重要的是大戟門和三重殿堂。即享殿、寢殿、祧廟。俗稱大殿、二殿和三殿。

建築採用中軸對稱式佈局,琉璃門、漢白玉石拱橋、戟門、三大殿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井亭、神廚、神庫配殿依次排列於兩側。前殿面闊11間,進深4間,重簷廡殿頂,周圍有三重漢白玉須彌座式臺基,四周圍石護欄。其主要樑柱外包沉香木,其餘木構件均為金絲桶木,天花板及柱皆貼赤金花,製作精細。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4、太原晉祠

太原晉祠是為奉祀晉侯始祖叔虞而立的祠廟。全祠依山傍水,風景優美,具有園林風味,不同於一般的廟宇。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1)晉祠聖母殿

聖母殿創建於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2年),崇寧元年(1102年)重修,是晉祠的主體建築。現存宋代建築中惟一用單槽副階周匝的實例,可視為宋代建築的代表作。

聖母殿坐西朝東,平面採用單槽副階周匝的形式,殿身面闊5間,進深4間,四周環繞深1間的迴廊,重簷歇山頂。為加深前廊,構架使用了減柱造。殿身4根前簷柱不落地,將前廊4道樑架加長到4椽,梁尾插到身內單槽縫的內柱上,並將殿身正面的門窗檻牆也推到單槽縫上,從而取得深2間的分外寬闊的前廊空間。整個內殿空間無內柱,徹上露明造。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5、曲阜孔廟

曲阜孔廟是祭祀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廟。始建於魯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歷代增修擴建。現存的建築群絕大部分是明、清兩代完成的,佔地327畝。

孔廟平面呈長方形,佔地14萬㎡ ,南北長0.7公里 。孔廟沿一條南北中軸線展開佈置,左右對稱,佈局嚴謹,共有九進院落。

從大中門起,建築分成三路:中路為大成門、杏壇、大成殿、寢殿、聖蹟殿及兩廡,分別是祭祀孔子以及先儒、先賢的場所;東路為崇聖門、詩禮堂、故井、魯壁、崇聖詞、家廟等,多是祭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地方;西路為啟聖門、金絲堂、啟聖王殿、寢殿等建築,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地方。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1)大成殿

大成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築,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高32m,長54m,深34m,重簷九脊,周環迴廊。擎簷有石柱二十八根,高5.98m,直徑達0.81m。兩山及後簷的十八根柱子淺雕雲龍紋,每柱有七十二團龍。前簷十柱深浮雕雲龍紋,每柱二龍對翔,盤繞升騰,似脫壁欲出,精美絕倫。

殿內高懸"萬世師表"等十方巨匾,三副楹聯,都是清乾隆帝手書。殿正中供奉著孔子的塑像,七十二弟子及儒家的歷代先賢塑像分侍左右。殿下是巨型的須彌座石臺基,高2m,佔地1836㎡,殿前露臺軒敞。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陵墓

秦始皇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帝王埋葬制度和陵園佈局的先例。漢制,皇帝登位第二年開始營造皇陵。漢武帝在位年久,陵墓特別宏偉,殉葬品也最多。其後如唐太宗、明成祖等,都親選塋地,擬就終制。

一、墓室

商周陵墓,地下以木槨室為主,其東、南、西、北四向有斜坡道由地面通至槨室,稱“羨道”,天子級用四出“羨道”,諸侯只可用兩出(南北兩向)。木槨室四壁用原木交叉成“井”字形向上壘築,槨底和槨頂也都用原木鋪蓋。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西漢以前,帝王、貴族用木槨作墓室,其構造有二種:一為用木枋構成箱形槨室1至數層,內置棺;另一種是用方木壘成墓的“黃腸題湊”,內置棺及葬品。以後由於木材逐漸稀少,且木槨不利於長期保存,所以逐漸發展了石墓室和磚墓室。石墓室又分有崖墓、石拱墓和石板墓數種。

戰國末年,河南一帶開始用大塊空心磚代替木材作墓室壁體。西漢時甚至用這種磚作墓頂的蓋板,在中小型墓中,大塊空心磚墓盛行一時。但是空心磚體型過長過大,用作墓頂板梁也易於折斷。因而東漢以後逐漸淘汰,代之而起的是小磚與拱頂墓室。拱頂墓室在西漢中葉開始發展起來,東漢以後,成為墓室結構的主流。

西漢末年的墓中產生穹窿頂,以後,穹窿發展成為獨立的結構由於提高墓室空間和無模施工的需要,穹窿頂的矢高逐漸增大,外形接近於陡峻攢尖頂。由此進一步發展,就出現了疊澀砌的穹窿頂。並在唐、宋墓中廣泛應用。

明、清兩代,墓室以中間3進為主,用石作拱券結構,形成豪華的地下宮殿,且更講究棺槨的密封與防腐措施。

黃腸題湊:

漢代帝王墓用短方木(方約30cm,長約90cm)疊成槨牆,牆內置棺槨,短方木端部均指向棺槨。其結構是“以柏本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內向,故曰題湊”(《漢書·霍光傳》顏師古注)。此法耗費木材數量巨大,東漢以後已不再使用。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二、帝王陵寢封土製度

從今天保存的帝王陵墓來看,封土的發展過程,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

1、方上:就是在地宮之上用土層層夯築,使之成為一個上小下大的尖錐體,而錐體的上部好像截去尖頂成一方頂,故名之為方上。陝西的秦始皇陵和漢代諸陵大都是這種封土形式。

2、因山為陵:就是利用山丘作為陵墓,把地宮掘進山裡去,如像西安附近的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則天的乾陵就都是這種形式。

3、寶城寶頂:在地下宮殿上起圓形墳,稱寶頂,以適應南方多雨的地理氣候,便於雨水下流不致浸潤墓穴,且用牆垣包繞,稱為寶城。南側建方城明樓。明十三陵、清東西陵都採用了這種形式。

三、陵園建築

除了封土墳頭之外,一般分作地面建築(享堂)、神道和地宮三部分。陵地有佔地數里、甚至數十、百里的,陵園建築以祭祀的大殿為主,稱作陵恩殿或隆恩殿。在它的前後四周有各種門和配殿,形成了一個地面宮殿建築群,規模十分龐大。神道即墓道,帝王陵的神道規模很大,兩旁有石人石獸等雕刻。這種石雕稱為“石象生”,以其好像生前的儀仗隊一般。地宮是埋葬死者的地方,是帝王陵的主要部分,又稱為幽宮、玄宮等等。

商代陵墓不起墳,深埋,但墓頂可能有享堂。戰國墓上有墳丘,墳頂有享堂遺蹟。

漢陵園建制基本依襲秦制。陵中設廟和寢兩部分,仿宮中前朝後寢之制。墓前或置石享堂、石碑、石獸、石人、石柱、石闕。

南朝帝王陵墓神道兩側立碑、神道柱、麒麟或辟邪各一對,享堂已不存,規模僅及漢代貴族、官僚的墓制。

唐代因山為陵,將獻殿建於陵園南門內,相當於廟,稱上宮,而在山下設下宮,成為上、下宮制。繼承漢代陵門四出的格局,但陵前神道加長,門闕及石像生增多。

宋代帝陵規模遠不及漢、唐。北宋各陵佈局大體是:陵臺四面有陵牆、門、角闕,南面為神道,神道兩側有闕兩對以及石望柱、石人石獸,相對而立。陵臺到神牆南門中間的空地為獻殿的遺址,也稱之為上宮。陵的西北,是皇帝死後供其靈魂衣食起居的地方,稱為下宮。

明代陵墓繼承唐宋而又有創新:陵體、祭祀建築串聯在軸線上,且致祭區形成院落2進或3進,更加突出了朝拜祭祀儀式的重要性。明樓是明代陵墓的獨創。清陵陵制大體沿襲明制。

四、陵墓代表建築:

1、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約120平方公里。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樂七年(1409年)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明帝陵規制:

帝陵平面佈局呈前方後圓形狀。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後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第一進院落,前設陵門一座又稱重門,其製為單簷歇山頂的宮門式建築。其左右各設有隨牆式掖門一道。院落之內無建築設施,院落之前(外羅城之內)左側建有神廚三間,右側建有神庫三間。

第二進院落,前面設殿門一座,名為祾恩門,單簷歇山頂形制,面闊五間,進深二間,下承一層須彌座式臺基。臺基之上龍鳳望柱頭式的石欄杆及大小螭首設置齊備。前後還各設有三出踏跺式臺階。祾恩門臺階的形制為“中平(指雕刻圖案的御路石)外墄(指臺階),中為御道”。祾恩門左右各設隨牆式掖門一座。院內建左右配殿各七間(《昌平山水記》記為七間,《帝陵圖說》記為九間,本書據遺址分析從前者)及神爐左右各一座。

第三進院落,前牆間建有陵園最主要的殿宇——祾恩殿,嗣皇帝祭祀前君,後的場所。其形制為重簷廡殿式頂,面闊九間,進深五間,下承須彌座式臺基三層,金磚鋪地。圍欄雕飾同祾恩門。臺基前部出有月臺。月臺前設三出踏跺式臺階,左右各設一出。殿有後門,故臺基的後面亦設踏跺式臺階一出。其中,後面一出踏跺及月臺前中間一出踏跺設有御路石雕。刻龍鳳戲珠(左升龍,右降鳳)及海水江牙圖案。祾恩殿左右各設隨牆式掖門一座。

院內沿中軸線設有兩柱牌樓門(欞星門)一座、石几筵一套。牌樓門的兩柱作出頭式,白石雕成、截面為方形,頂部雕坐龍,前後戧以石抱鼓。石几筵,由石供案和石供器組成。石供案作須彌座式,石供器由香爐(一座)、燭臺(二座)、花瓶(二座)組成。形制如長、永等陵。

偏後部位為寶城。其平面接近標準圓形。寶城牆的前部設有城臺(又稱“方城”),城臺下承石刻須彌座,上建重簷歇山頂式的明樓。樓內採用磚券頂,無木構樑架,其餘全用巨石雕刻拼砌而成,其上油飾油漆彩畫,酷似木構建築,然實無片木寸版。

樓壁前、後、左、右四面各闢券門,樓內樹聖號碑一通,碑首為方形,前後刻雙龍戲珠圖案。城臺的下部無券門之設,但城臺左右各有冰盤簷式石刻門樓,由門樓進入,有礓石察道由城前上達寶城、明樓。寶城之內封土滿填,中部有三合土夯築而成的上小下大圓柱形的“寶頂”。

方城明樓:

明清帝陵墳丘前的城樓式建築,下為方形城臺,上為明樓,樓中立廟諡碑。此式始於安徽鳳陽明皇陵。皇陵有內外三重陵牆,中間一道陵牆四門如城樓,分別稱南、北、東、西明樓,及至南京明孝陵,僅有一座明樓。以後明清各帝陵均大致沿襲孝陵方城明樓形制。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明永陵平面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1)明長陵

明長陵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主峰南麓。明長陵建於永樂七年(1409年),在十三陵中建築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早,是十三陵中的祖陵。長陵的陵宮建築佔地約12萬㎡。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長陵祾恩殿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長陵祾恩殿立面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長陵祾恩殿平面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長陵祾恩門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長陵明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2)明定陵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的陵墓。這裡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孝端、孝靖)。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建於1584~1590年(萬曆十二年至萬曆十八年)。

地宮是定陵的主要部分,深27m,由前、中、後、左、右五座石結構殿宇組成,其頂部均為條石拱券,斷面呈尖頂、兩弧相交的“鍋底券”形制。建築面積1195㎡。其中左、右配殿是相對稱的兩個殿,中間各自有一個用漢白玉壘砌的棺床,兩配殿有甬道與中殿相通。中殿內有3個漢白玉石座,並擺放皇帝和皇后的五供和長明燈。後殿是地宮內最大的一個殿,殿內棺床正中央放置有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棺槨。棺槨周圍放置有玉料、梅瓶及裝滿殉葬品的紅漆木箱。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地宮平面

2、清東陵、清西陵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佈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築群。

清東陵於1661年開始修建,歷時247年,陸續建成217座宮殿牌樓,組成大小15座陵園。陵區南北長12.5公里、寬20公里,東陵包括5座帝陵:順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豐定陵、同治惠陵;4座後陵和5座妃園寢。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清西陵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城西,始建於1730年(雍正八年)。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時起四位皇帝的陵寢之地。

清西陵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泰陵、嘉慶昌陵、道光慕陵和光緒崇陵,還有3座後陵。其建築形式體現著封建的典章制度,帝陵和後陵均用黃色琉璃瓦蓋頂;妃嬪、公主、王爺園寢則以綠琉璃瓦或灰布瓦蓋頂。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清帝陵規制:

自順治皇帝的孝陵在昌瑞山下落成以後,清代皇帝陵的規制就已基本形成。其佈局可分為三個區,即神路區、宮殿區和神廚庫區。

孝陵的神路區建築配置最為豐富,自南至北依次為石牌坊、東西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供謁陵者更換衣服、臨時休息的殿宇)、聖德神功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東西下馬牌、三路三孔橋及平橋。

宮殿區按照前朝後寢的格局營建,自南至北依次為:神道碑亭、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焚燒紙、錁的場所)、東西配殿、隆恩殿、陵寢門、二柱門、石五供、方城、明樓、琉璃影壁及月芽城、寶城、寶頂,寶頂下是地宮。宮門以北部分環以圍牆,前後三進院落。

神廚庫區位於宮殿區前左側,其建築有:神廚(做祭品的廚房)、南北神庫(儲存物品的庫房)、省牲亭(宰殺牛羊的場所),環以圍牆,坐東朝西。圍牆外建井亭。

三個區的所有帶屋頂的建築(包括牆垣)除班房覆以布瓦外,全部以黃琉璃瓦覆頂(包括牆頂)。其中大紅門為單簷廡殿頂建築;聖德神功碑亭、神道碑亭、隆恩殿、明樓和省牲亭為重簷歇山頂建築;具服殿、隆恩門、配殿、燎爐為單簷歇山頂建築;朝房為單簷硬山頂建築;神廚、神庫為單簷懸山頂建築;陵寢門為琉璃花門;井亭為盝頂建築;班房為單簷捲棚頂建築。

1)清慕陵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2)清景陵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建築史》— 宮殿、壇廟、陵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