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湯顯祖不棄官

假如湯顯祖不棄官

到遂昌金礦參觀,在明代金窟的坑道里,走近一處亂石堆積的地方,導遊給我們講了這裡曾經發生的一場悲劇。

這是一個塌陷的金礦遺址。災難發生在1597年前後,當時,這裡也是一個採金的礦洞。那時,開採含金的礦石,需要從山頂往下打洞,一直要打到海平線以下百餘米處。洞穴陡而深,但因為朝廷礦徵嚴苛,礦內防護措施嚴重不力,礦工作業條件差,且常有險情發生。時任遂昌知縣的湯顯祖,曾親臨礦區實地考察,看到礦工在十分危險的環境裡採礦,憂心忡忡。於是,上書朝廷,一面希望朝廷減免礦徵,一面希望加強礦區安全措施。但是,朝廷不僅不採納湯顯祖的建議,反而委派礦使太監,逼迫湯顯祖加重開採產量。朝廷置礦工生死不顧的做法令湯顯祖十分不滿,作《感事》詩一首,詩云:“中涓鑿空山河盡,聖主求金日夜勞。賴是年來稀駿骨,黃金應與築臺高”。將矛頭直接指向皇帝。不久,湯顯祖在忍無可忍的情形下,忿然離職,棄官返鄉。一年後,礦區發生石崩,百餘礦工埋於亂石之中。這個石崩倒塌的地方,就是我們看到的眼前這塊亂石堆積的地方。聽到這裡,想到這亂石之下還有百餘名礦工的屍骨與冤魂,禁不住毛骨悚然,陡生心悸。

假如湯顯祖不棄官

金礦不僅有神秘與傳奇,也有痛苦與淚水;金礦裡能冶煉出昂貴的黃金,卻也能崩潰淘金人的美夢。遂昌金礦裡見到的崩塌的礦洞,聽到的關於崩塌礦洞的故事,不僅讓我進一步瞭解了當年採金礦工人生的艱辛與苦難;更讓我意外的獲得了一段湯顯祖的仕途歷程。是的,在參觀遂昌金礦之前,我對於湯顯祖的瞭解,只侷限於作為古代戲曲家的湯顯祖,《牡丹亭》作者的湯顯祖,卻不知道,這位清遠道人還擔任過遂昌的知縣大人。原來,湯顯祖還是遂昌縣的老縣長啊!

興趣驅使,我查了一下有關資料,找到了湯顯祖擔任遂昌知縣的“履歷”。湯顯祖,34歲中進士,曾先後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禮部祠祭司主事。這樣的崗位,職級不高,正七、六品,基本上也是閒職,日子應該也是挺好過的。但是,這個出身書香門第,既精古文詩詞,又通天文地理醫藥卜筮的湯顯祖,曾經也是一個很有政治抱負、有憂國憂民之心的人。那年,讀到了一則萬曆皇帝批評官員的聖諭,湯顯祖以為這是一個針砭時弊、彈劾無行權臣的好機會,於是他上了一道《論輔臣科臣疏》。然而,只因這一道疏文,觸怒了神宗,皇帝一道聖旨就把湯顯祖放逐到雷州半島的徐聞縣。一年後,遇赦而到遂昌任知縣。到了遂昌,因為這知縣的崗位既可以直接面對百姓,又有一定權力可以為民辦事,十分符合湯顯祖的為官理想,便大刀闊斧,減科條,省期會,建射堂,修書院,政績斐然。可是,現實不是理想,偏偏又是殘酷的,湯顯祖的所作所為,既令豪強不爽,又讓權貴厭煩,受到了地方勢力的強烈反彈,來自上司的非議也不少。懷揣理想的湯顯祖實在與當年的封建官場氛圍格格不入,官做得不僅不痛快,反而十分壓抑,終於在萬曆二十六年(1598),憤而棄官,回到故里。

假如湯顯祖不棄官

讀著湯顯祖的履歷,我忽然有一種感覺,一個人的人生,或許是冥冥之中註定的,或許是個人性格使然,但在關鍵的時候,邁出的那一步,恐怕是決定人生結果好壞的最重要的一步。

假如湯顯祖當年不棄官,他的命運不會變得更好。一方面,他在遂昌知縣任上,得罪權貴太多,刺激上司太多,即便他不棄官,他面臨的也將是轉崗轉任甚至罷官;另一方面,他棄官一年後,遂昌金礦發生死亡礦工百餘名的重大礦難事故,若他還在任上,這礦難的責任,一定要追究到他的身上,即便不是他的責任,替罪羊一定還是他。

假如湯顯祖當年不棄官,拜皇帝開恩,或調任另縣任職,或再賦閒職,這還是不錯的命運。湯顯祖本人,或者總算吸取教訓,收了鋒芒,與專制統治同流合汙,成為一名連他自己都不滿意的官員;或許他沒被官場文化“同化”,既不貪也不腐,同時也不作不為……;或許還是堅持他的秉性,一見不平就義憤填膺,為民請命,上書檄文,以他那嫉惡如仇、鋒芒畢露的性格,終究要成為官場的“地雷”,估計,最終也無好的下場。

假如湯顯祖不棄官

假如湯顯祖當年不棄官,他就不會回到家鄉江西臨川縣的鄉村閒居,也就聽不到看不見民間的各種動人心絃催人淚下的故事;就是因為湯顯祖棄官回到了家鄉,家鄉青年男女的愛情遭遇才點燃了他的創作激情,才有了他可以集中精力毫無分心的寫出他的傳世名作《牡丹亭》。一部《牡丹亭》,“驚心動魄,且巧妙迭出,無境不新,真堪千古矣!”正是這部《牡丹亭》,在Daniel S.Burst編著的《100部劇本:世界最著名劇本排行榜》中,名列第32位,是唯一入選的中國劇本。

世間沒有假如,但有因果關係。想來,真的要讚賞湯顯祖當年義無反顧的棄官而去。從湯顯祖的一生來看,湯顯祖的棄官,於他個人,於中國文學,於世界戲曲,都是一件大好事。湯顯祖的生命沃土在民間,湯顯祖的生命價值在戲曲。湯顯祖的棄官,中國歷史上,少了一名朝廷官員,卻多了一位戲曲大家!因為有了湯顯祖當年的棄官,中國才有了作為偉大戲曲家的湯顯祖,人類才有了著名的經典之作《牡丹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