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主要國家的壟斷技術有哪些呢?

古歌風流


隨著高新技術的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技術被研製出來,不過當今的很多技術會出現被一些國家壟斷的局面,這些擁有高新技術的國家就能夠利用該技術賺取大量的外匯,那麼目前世界上主要國家都壟斷了那些技術?其實美國的英特爾、AMD公司生產的CPU,中國的特高壓輸電技術,俄羅斯和美國製造的飛機發動機等都屬於壟斷技術,別的國家目前發展的不是很好。

首先來介紹一下芯片的製造,目前對於CPU芯片的製造美國的英特爾和AMD公司都是非常厲害的。現代CPU芯片的製造是一項需要積累的技術,如果想要一蹴而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當然對於CPU芯片的研製投入的成本也是巨大的。因此說它所要求的基礎設備也就比較龐大,只有一個具有實力的國家才可以製造出來。

中國目前的特高壓輸電技術是非常成熟的,已經領先世界平均水平很多。特高壓輸電一般指的是1000千伏之上的高壓,超高壓的水平是在330千伏以上,1000千伏之下,超高壓的技術都是不容易掌握的,那麼對於特高壓來說就更加的困難。特高壓需要擁有換流閥、換流變壓器,這些原件的製造中國目前是最頂尖的。

中國對於特高壓的制定標準是很具有話語權的,目前針對國際標準擁有14項左右,國家標準擁有50項,企業標準也達到了180多項,全世界都在使用這些標準進行工作。當然中國對於氫彈的研製也是很深入的,氫彈的保存方式在全世界具有很先進的方式,別的國家根本不知道如何進行保存的。

對於飛機發動機的研製,美國和俄羅斯的起步比較早,相應的研製也就比較成功。同時美國和俄羅斯的軍事工業基礎是比較完善的,因此在進行新型發動機的研製時也就擁有更多的資源,一旦進行發展就比較容易成功。西方國家很多的飛機發動機都是進口美國的,而俄羅斯的發動機經常賣給印度這些國家,他們每年都能夠賺取大量的外匯。

總得來說,雖然現代技術不斷的在發展,不過有的國家面對一些高新技術起步太晚,早就失去了先機,發展起來太困難。


霹靂火軍事


一、高端軸承——美國、日本、德國、瑞典

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儘管中國現在發展迅猛,各項技術都有了研究成果,但是軸承領域中國和很多國家都無法攻破。世界上會做高端軸承的,只有美國,日本,德國,瑞典這四個國家。軸承看似簡單,但卻非常精密,汽車、飛機、火車、火箭、航母等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戰爭機械全都少不了它。

二、工業機器人——日本、德國、瑞典

在這個時代,工業機器人的作用不容小覷,作為未來50年全球大力發展的產業之一,製作工業機器人的三大核心技術——控制器、減速機、機器人專用伺服電機都在日本、德國和瑞典的手中攥著。

三、碳纖維——日本

碳纖維在高端軍事、工業、汽車飛機和日常生活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可惜這項技術一直被日本的三家企業壟斷,據悉,碳纖維在飛機上的應用領域日本企業佔了足足七成的市場份額。不過壟斷並不可怕,就在前不久中國也掌握了這項技術,雖然剛剛處於起步階段,但也是可喜可賀的一件事。

四、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中國

最厲害的當然要放在最後說,中國海軍艦艇的實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動力與電氣工程專家馬偉明博士的這項尖端技術領先了美國十年以上,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毫不誇張的說,馬博士的這項研究為國家省下了十個億不止。


鎂客網


不得不承認,世界尖端的芯片技術一直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壟斷。

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拿電腦芯片CPU來說吧,雖然我們有國產的龍芯、飛騰等品牌,但比起英特爾、AMD的技術水平來說,國產芯片至少落後了二十到四十年的水平。


既然說到芯片了,我們就不得不聯想起光刻機了。可能很多朋友對光刻機不是很瞭解,但光刻機一直是製造CPU時不可或缺的機器,該技術卻一直被國外壟斷。如今荷蘭ASML生產的光刻機可以說是世界最好的了,但我國一直拿不到最先進的光刻機。按手機CPU最頂尖的七納米工藝製成來算,國內的水平還在三四十納米的水平。就連華為七納米工藝水平的麒麟980芯片,也只能由臺積電代工加工,自己並沒有生產該芯片的設備。

除了芯片領域,航天航空領域的技術也被壟斷著。要想製造出好的航天器,首先要能有一個好的航空發動機。但如今世界上能製作航空發動機國家就中美俄烏克蘭幾個,尖端技術還被美國掌握著。

不過我們也並不需要為之擔心,高科技這些行業,本身每個國家的起步時間就不同。希望中國人在不久的將來,打破這些壟斷!


還有哪些尖端技術一直被壟斷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如果覺得小編說的在理,請點贊轉發關注我哦!


科飛貓科技公社


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領先世界行業系列:

1、中國載人空間站。

2、中國振華巨型龍門吊。

3、中國人造太陽。

4、中國模壓機。

5、中國天鯨號絞吸式挖泥船。

6、中國七軸六聯動螺旋槳加工機床。

7、中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

8、中國時速高鐵。

9、中國貴州超大型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 。

10、中國造世界最大水輪發電機組。

11、中國火箭炮。

12、中國寂靜狩獵者 激光防禦系統。

13、中國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

14、中國DCY900L輪胎式運梁車。

15、中國龍門吊“宏海”號是世界上最大的22000噸起重機。

16、中國塔式起重機。

17、中國量子通信衛星。

18、中國掘進機。

19、中國人工智能。

20、中國於敏機構氫彈。

21、中國三利電機。5年包換10年保修。

22、中國三利水泵。5年包換10年保修。

23、中國三利無吸程水泵。5年包換10年保修。

24、中國三利智能電機。5年包換10年保修。

25、中國三利無負壓供水設備。

26、中國華為科技。

27、中國導彈。

28、中國橋樑……


餛飩影視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CPU(特指家用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

為什麼被壟斷呢,我國也有類似的cpu生產商,如龍芯、申威、飛騰,但是他們為什麼沒有達到英特爾、AMD(太難)的級別呢?我簡單說三個原因:技術,環境和市場

1、技術

X86、X64這些CPU架構就不說了

目前最流行的cpu製作工藝14nm(納米),你們知道是什麼概念嗎?

當製程工藝的每一次提升,代表的都是性能的增強和功耗的降低。

為什麼?通常CPU內的組件(晶體管、電阻器、電容等等)間的距離通常用毫微米進行衡量,為了更好的描述這個距離,業內統一單位為“納米”(nanometers),也就是nm.其實就是組件距離間的大小。後面就可以比較好理解:間距越小,芯片上的元器件就可以越多,性能就可以更強大。

2、環境

以研發環境來說,國內不算惡劣,中國的集成電路市場規模早已成為全球第一,但是這只是極少的基礎條件。

第一老美的IT行業的基礎設施太多了(IC設計的前端、後端,芯片內部的總線、接口;PCB的設計;基礎軟件編譯器、操作系統等等)整個生產研發環境極度良好,FPGA、仿真驗證,流片,太多了,暫時比不了。

第二,供應商。我從網上找到一份2016年英特爾的部分供應商名單

一顆強大的芯片需要的不僅是優越的架構,還需要整合各種製作工藝技術。英特爾的CPU絕對不是英特爾他自己一家公司可以製造出來的。

3.市場

CPU現在的市場價(幾百塊到幾千塊),但是請別以為就把它看成跟同等價值的產品。CPU算是人類最強的黑科技沒有之一。

為了這個黑科技,人類歷史上所有偉大的科技家都作出了貢獻。為什麼?

曾經有人花一輩子,把圓周率算到了707位,然而其中只有530位是對的;

而現在我用我一個幾年前的CPU,可以在20秒鐘的時間內算到100萬位。

CPU不但可以用來刷頭條,玩遊戲,看愛情動作片,而且現代人類社會文明與它息息相關。正因為如此重要了,需求量極大,全球CPU產量數以十億計,從而其研發成本被大大攤開了。否則,你集中幾個首富的身家財產也無法正製造一個CPU。

所以不是說國產芯片現時難以趕上英特爾和AMD,也別說人家技術壟斷,這是技術壁壘好嘛!!!產品市場不買賬,你的研發經費何來。

完!

最後說一句,請支持國產!


黑喵


其實沒有什麼是最難的。芯片難嗎?不難,70nm的芯片,中國好多企業可以造。操作系統難嗎?不難,深度都可以做自己的操作系統了。原子彈也不難。難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難的是做精,做細,做強。7nm的芯片,不光中國造不出來,外國也沒有,因為這個精度的光刻機還沒出來。芯片領域,如何製造高精度的光刻機才是難點?可惜這些都掌握在歐美日手裡。軟件也不難,看看阿里,百度,騰訊,網易,多牛逼的企業。但是工業級軟件又有多少,autoCAD.matlab,等等,都是人家歐美的。哪天美國不提供這些工業軟件了,這幫牛逼工程師,院士,教授,都要用手算。

本人做通信領域硬件設計,工作中用到的幾乎所有工具都是老外的,PCB,CST,ADS,離開這些,就成了文盲。同樣一款設計,同樣的工藝,老外做,精度就跟的上,國內卻死活不行。哪怕花大價錢。

我覺得,中國應該在基礎領域多下些功夫,不能什麼都拿來主義。簡單的,誰都能做。把簡單的做到極致,日本人確實做的很不錯。不是崇洋媚外,國人還是要多學學日本。日本在工匠精神上,不知要超越我們多少。就連一項謹慎的歐美人,都對日本的工藝歎為觀止。

當然,我們有我們的拿手絕技,那就是便宜。但是,為何是有些東西已經不便宜了,難道不能把工藝改善一下?


高爾基斯


我們新中國從49年成立到現在,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無論農業、工業還是科學技術,都有長足的進步。當然,近200年來,世界工業發達國家基本沒有變化,依然是後來命名的七國集團。世界上掌握壟斷技術的還是七國集團加上幾個新晉國家集團。我們來看看這些主要國家都有哪些壟斷技術呢?

我們來看美國,美國科技很發達,尤其是在信息技術上,真的是獨步全球。芯片設計與製造,這個技術目前還壟斷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手裡。片上系統Soc,包括芯片材料,包括光刻機,等等這些芯片設計製造生態鏈技術,都掌握在美國,日本,荷蘭國家的公司及其控股公司手裡。還有美國和英國及俄羅斯的軍用和民用發動機技術等等。

日本和德國的機器人技術。目前機器人核心技術基本掌握在日本的安川、發那科,瑞士的ABB和德國的庫卡四家公司手裡。儘管我國事機器人大國,但是核心部件的60%是需要進口的。

至於AI芯片組,人臉識別的底層技術等也掌握在美國手裡。

當然,我們國家的特高壓電力輸送技術也是獨步全球。還有馬院士的中壓直流綜合電力集成技術,估計很快就會在艦船及潛艇上應用。總之,我們科技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也要看到和一些領域的差距。只有奮力拼搏,努力彌補或者縮小這些差距。

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無憂精英網


中國主要壟斷了量子技術,現代戰爭又被稱為信息化戰爭,講究的是海、陸、空、宇四面相互配合,從機械化作戰的立體面又上提了一維空間。而這些空間作戰單位作戰協同度確離不開通信,從簡單的文字、電碼到全息圖像傳輸,語音加密傳輸、導航信息傳輸,都離不開:快、遠、準。而中國的量子技術就是加快無線數字信息傳輸的,不但可以快速傳輸還可以抗干擾。我國最先進入大數據網絡5G時代,都與我國的量子技術分不開,可以說中國已經在信息戰場上有了統治的地位。


疾風之狼狂


很多人會選擇芯片,可芯片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操作系統。

蘋果憑藉移動iOS系統,APP應用,賺了全世界手機行業80%以上利潤,三星,臺積電,都要為蘋果打工,說明系統決定生產手機芯片企業命運。

微軟操作系統賺走了電腦行業80%利潤,英特爾都要為微軟打工,生產適用微軟操作系統的芯片。

華為敢叫板高通,蘋果也在於有自己的操作系統,芯片,才能在5G世界標準中佔有一席之地。

阿里也一樣,有自己的操作系統,雲計算,APP,才不怕蘋果卡阿里,騰迅沒有操作系統,蘋果就敢卡騰迅。

操作系統相當於人的大腦,控制人的喜怒哀愁,行為舉止,思想,芯片只不過是身體的一部分,有很多公司可以作。

而操作系統是玩腦子的活,不是天才做不出。


光芒萬丈34957


就用你這個帖來說吧:

前一陣子的Windows系統自動省了事件,一個明顯的改變就是

之前是年月日在雙數的情況下,是會獨立成一行的!

今天剛看到的是華為手機終於把音樂庫的信息修改功能給取消了

歌曲信息欄目變成“相似歌曲”

這是在有修改歌曲信息功能的時候,俺自行修改的。是不是整潔,明瞭的咧😄

知道現在陰政府依然猖狂的原因了嗎?因為它們以為我的一切都掌握在它們的監控範圍。知道2016年7月份的時候,我為什麼在開戰信裡,只是開戰預言,沒有其它內容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