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奇葩鱼雷:人为操控的自杀式武器

二战时期,日本海军一面建造巨型战舰,如大和、武藏这样的超级战舰,一面也在开发微型对舰兵器,既想在正面作战中占据上风,也想剑走偏锋,以较低的投入获得较大战果。这一时期,日本研发了一些堪称奇葩的武器。

二战日本奇葩鱼雷:人为操控的自杀式武器

第一种列装部队的特种兵器是名为“甲标的”的微型潜艇。日军计划派这种潜艇潜入港内偷袭目标,完成后自行撤退至指定海域等待潜艇救援。想法是好,但在严密设防的美军眼皮子底下搞事,风险极大自不用说,仅有的几次出击几乎都以失败告终。

比较典型的一次行动是日本偷袭珍珠港时,曾经派出5艘“甲标的”。但是比较搞笑的是,依靠罗盘进行导航的潜艇,在罗盘出现故障后,很快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在水底迷路。5艘潜艇的10名艇员只有一人逃到岸上被美军俘虏,所乘潜艇也被美军打捞出水,战后又陆陆续续在海底发现了其它潜艇的残骸。

二战日本奇葩鱼雷:人为操控的自杀式武器

日本海军为了掩人耳目,把这种微型潜艇称为“反潜轰炸目标”,即“甲标的”。它全长23.9米,直径1.8米,最高处3米,排水量47吨,乘员2人,共制造了101艘。武器为前部并列安装的两具鱼雷发射管,发射450毫米鱼雷。

二战日本奇葩鱼雷:人为操控的自杀式武器

搁浅在珍珠港瓦胡岛的“甲标的”微型潜艇。艇长酒卷河和男被美军俘虏,他是二战中第一个被美军俘虏的日本军人。这种潜艇参与了偷袭珍珠港、澳大利亚悉尼港等作战行动。击沉若干运输舰,甚至重创了英军战列舰,但总的来说效果远不如预想的好。

此时,负责“甲标的”乘员培训的是黑木博司海军中尉。在他对微型潜艇部队的现状不满,正愁如何解决时。1943年10月15日,比他小一届的同学仁科关夫海军少尉调到他手下做教员,两人一拍即合开始研究新兵器和新战法。

二战日本奇葩鱼雷:人为操控的自杀式武器

二战日本奇葩鱼雷:人为操控的自杀式武器

黑木博司(上图),仁科关夫(下图左)。

他们认为如果让人驾驶鱼雷的话,命中率应该可以提高。所以把目光投向了日本海军的“骄傲”:九三式氧气鱼雷。

二战日本奇葩鱼雷:人为操控的自杀式武器

九三式氧气鱼雷。

他们设想在九三式鱼雷的基础上加装人员舱,里面设置操纵装置和潜望镜等设备。以人为制导装置驾驶鱼雷直接撞击敌舰。

这种重型鱼雷的战斗部里装有500千克炸药,以最高航速50节航行时射程22千米;如采用36节经济航速,则可以达到40千米。而且它以氧气为燃料,这样一来发动机只会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两者都溶于水所以航迹很难被观察到。这些特点使这种鱼雷可以从远处发射并隐蔽地接近对方舰队,达到奇袭的效果。

两人激动地做好了计划书上交给海军军令部,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时任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搬出东乡平八郎元帅的遗训:“海军不许使用自杀式兵器!”拒绝了他们的提议。

他们还不甘心,从1943年末开始冒着背上以下犯上罪名的风险,拿着血书找军务局和军令部的长官进言,甚至跑到了东京去找岛田繁太郎海军大臣说情。对此海军高层回复道:“该方案暂不采用,但可以考虑”。

很快,到了1944年年初战局变得对日本极为不利,被逼到墙角的日本海军高层想起了黑木和仁科的设计,1944年2月,军令部责令吴海军工厂开始研制人操鱼雷。并要求必须配备弹射逃生装置,以便乘员在鱼雷加速冲向目标前脱离,但该装置直到战败也没有搞出来,所以“回天”实质上就成了自杀式兵器。

考虑到大量生产的便利性和降低成本,简化了改装程序。只留下九三式鱼雷的发动机段并加上外壳,前部设置战斗部和储气罐。中间则空出来设置乘员坐席、潜望镜、罗盘、操纵装置和一个带舱门的小型指挥台。

二战日本奇葩鱼雷:人为操控的自杀式武器

“回天”人操鱼雷的指挥台(其实是舱门整流板),伸出来的长杆为潜望镜。整流板上涂有“菊水”纹样。

以生产量最大的“一型”为例,改装完的鱼雷长14.7米,直径1米,排水量8吨,战斗部填充1.5吨炸药是一般鱼雷的3倍,最快航速30节航行时航程为23000米。

二战日本奇葩鱼雷:人为操控的自杀式武器

回天”一型剖面图。“回天”有一型、二型、四型和十型四种型号,其中最大的二型计划采用以德国技术为基础研制的的新发动机,航速预计高达40节,而且体型更大。但直到战败也只有一型进入量产。

出击前,将3-6枚人操鱼雷固定在潜艇甲板上。刚开始乘员先搭乘潜艇,潜艇上浮至水面再进入鱼雷,但这样容易暴露。所以后来就改为出击前直接坐在鱼雷里,潜艇到达目标附近后释放鱼雷,乘员升起潜望镜确认目标方位后驾驶鱼雷撞击目标。

二战日本奇葩鱼雷:人为操控的自杀式武器

二战日本奇葩鱼雷:人为操控的自杀式武器

“回天”一侧放着发动机,直接取自九三式鱼雷。

1944年7月第一条人操鱼雷完工,实验运行顺利。但作为一种应急武器,它的缺点十分明显。

首先,鱼雷壳体最多只能承受水下80米处的压强。潜艇当然潜的越深越好,但没办法只能维持在这一潜深之上,如果碰到反潜攻击将会陷入被动。而且美军也喜欢集中火力打掉搭载潜艇来个“一锅端”,结果就是共16艘搭载潜艇中8艘被击沉。

二战日本奇葩鱼雷:人为操控的自杀式武器

二战日本奇葩鱼雷:人为操控的自杀式武器

日军潜艇搭载“回天”人操鱼雷。

其次还有驾驶舱废气集聚、乘员与潜艇沟通困难、夜间敌我识别不良、操纵困难等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但火烧眉毛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1944年8月人操鱼雷被采用为正式兵器,取“挽天业于即倒”之意命名为“回天”。

因为国内资源紧缺,加上美军天天狂轰乱炸。“回天”的量产很不顺利,每天最多能生产三条。

氧气鱼雷发动机的维护要求较高,一次发射需要准备长达三天。而且经常出现故障,该项目的发起者黑木博司就死于训练事故。

这样“需要六手六眼才能驾驶”(驾驶员语)的“回天”,得到确认的战果少得可怜。仅为击沉3艘,击伤4艘,多为运输船或登陆艇。

其中,1944年11月20日人操鱼雷的另一名发起者仁科关夫驾驶“回天”撞沉了美国油船“密西西尼瓦”号(USS Mississinewa AO-59),这是“回天”的第一个战果。

二战日本奇葩鱼雷:人为操控的自杀式武器

浓烟滚滚,即将沉没的美国油船“密西西尼瓦”号。

同时发射的5条“回天”中的1条击中了该船右舷前部,当时该船载有16930升各种燃料,爆炸引起大火浓烟滚滚。这让日本潜艇艇长误认为取得了“巨大战果”,并在返航后上报“至少击伤3艘航母!”

另一个值得一说的战果取得于1945年7月24日,击沉了美国海军驱逐舰“昂德希尔”号(USS Underhill DE-682)。

撞击位置位于右舷舰桥下方附近。数秒后前部弹药库爆炸,舰桥被直接炸飞,舰体断成两半。残骸最后被友舰击沉,攻击共造成112名美军船员阵亡、约100人负伤。

二战日本奇葩鱼雷:人为操控的自杀式武器

美国海军“昂德希尔”号驱逐舰。

到战争结束,共生产420余枚“回天”,累计1375名志愿者接受了相关训练。但其中只有87人真正驾驶“回天”出击(全部战死),战死者的平均年龄为21.1岁。这种拿人当制导部件的武器,在当时落后的技术条件下,除了浪费宝贵的年轻人的生命,可以说一无是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