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雞的大腸桿菌為什麼這麼難治?

有溫度的愛


雞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各種急性或慢性細菌性傳染病的總稱。各年齡段的雞均可感染此病,發病率、死亡率都較高,一旦救治不及時,就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大腸桿菌病常易成為其他疾病的併發病或繼發病,難以徹底根除!

下面農家營為你介紹如何有效的預防和治療雞大腸桿菌!

一、如何防治

科學規範的管理,做好定期消毒工作是預防本病的基礎。

1、種雞場、孵化場

大腸桿菌可因種蛋帶菌而垂直傳播,因此種雞場必須做好種雞群大腸桿菌病的淨化工作,及時發現和淘汰病雞,加強種蛋收集、存放和整個孵化過程的衛生消毒管理。

種蛋產出後2小時內應用藥物燻蒸消毒或用0.3%的過氧乙酸進行帶雞噴霧消毒。淘汰破損或明顯有糞跡汙染的種蛋,搞好孵化車間的環境衛生,對種蛋及孵化設備進行嚴格消毒,防止經種蛋傳播及初生雛的水平感染是預防大腸桿菌病發生的重要環節。

2、 雞舍衛生良好

加強飼養管理,定期對雞舍及其周圍環境進行消毒是防治大腸桿菌病的有效措施。雞出欄後要對雞舍進行徹底清掃、沖洗、噴灑消毒藥或燻蒸消毒,空欄期間可用2%-5%燒鹼或15%-20%的生石灰水等進行消毒,定期更換消毒藥。對雞場的環境和雞舍定期噴霧消毒,可交替使用葵甲溴銨溶液、雙季銨鹽絡合碘和聚維酮碘等消毒劑。保持雞舍內適宜的溫溼度,防止空氣、飼料及飲水汙染。

3、雞舍空氣狀況良好

合理控制養殖密度,做好通風換氣,降低雞舍內氨氣濃度(氨氣的濃度1-3周應低於10ppm,4周-出欄應低於20ppm),保持雞舍空氣狀況良好,尤其在冬季,注意早、中、晚溫差較大,既要保持通風良好,也要保證雞舍溫度正常。

4、免疫接種

由於大腸桿菌血清型較多,型與型之間不產生交叉免疫,疫苗防治難度大。大腸桿菌苗有多價苗(以油佐劑滅活苗為主)和亞單位滅活苗,為確保菌苗的預防效果,一般需進行兩次免疫。

養殖戶應正確選擇合理的疫苗,避免只追求免疫效果而選擇較強毒株的疫苗。“場內自家苗”(從本場發病雞群中分離菌株,鑑定其血清型後,據此製成的菌苗)的預防效果相對最佳。

實際生產中,採用疫苗廠的標準株防疫大腸桿菌的效果並不理想,所以,很多普通養雞戶和出欄週期較短的肉用商品雞場很少使用該類疫苗,多數是以藥物預防為主。而在目前食品安全監管的高壓態勢下,很多大規模的種禽場和商品蛋禽場等為了最大限度的解決藥物殘留問題,多采用自家苗用於大腸桿菌的預防。

5、飼料和飲水方面

營養全面、均衡,飼料和飲水安全、充足,可以使雞群體質健壯,增強機體抵抗力。飼料的採購、貯存和加工等環節要加強衛生管理,防止發黴、變質,減少大腸桿菌的汙染。對水井、水塔和水箱等儲水設施以及輸水管道要經常清理、適時消毒。

6、全進全出

全進全出的飼養方法是預防該病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避免不同日齡、不同批次雞群間的交叉感染。

7、降低應激

在受到應激如斷喙、接種、轉群、冷熱應激等造成雞體抗病力下降時,可在飼料中添加魚肝油或飲水中添加維生素C,也可以使用複合維生素降低雞群應激反應,增強免疫力,預防繼發感染。

8、預防投藥

(1)雛雞開口藥

在實際生產中,對2-6日齡的雛雞進行開口藥預防,能有效控制雛雞大腸桿菌的發生。常用的開口藥有:頭孢噻呋鈉、阿莫西林和恩諾沙星等,如果生產有機產品(如有機土雞、有機土雞蛋等),可以選用白頭翁散或益生菌做開口藥。

(2) 定期投藥預防

在飼養過程中,雖然雞群沒有發病症狀,但部分或大部分雞可能帶菌,一旦受到外界應激就很可能發病,可以採用定期投藥預防。

在傳統養殖觀念的影響下,養殖戶多采用抗生素或化學合成藥物進行預防,存在濫用抗生素和化學藥物的現象。這不僅容易導致細菌的耐藥性問題,也很容易出現藥物殘留,威脅到食品安全。

農家營建議使用中藥製劑進行定期投藥預防。常用的中藥製劑有:鬱金散、四黃止痢顆粒、四味穿心蓮散、白頭翁口服液(散)、楊樹花口服液等,可任選其一。

(1)β-內酰胺類抗生素

主要包括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等。臨床上常用的有: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頭孢噻呋鈉等。

(2)氨基糖苷類

本類藥物一般與頭孢菌素類、青黴素類聯合,對大腸桿菌等多種革蘭氏陰性菌具協同作用。本類藥物獸醫臨床上常用的有:慶大黴素、丁胺卡那黴素、新黴素、大觀黴素等。

(3)四環素類

臨床上常用的有土黴素、四環素、金黴素、多西環素。前三種因臨床應用時間較長,細菌產生了耐藥性而影響其療效,目前主要應用多西環素用於治療禽大腸桿菌病有較好效果。

用藥的原則:及早治療、聯合用藥、輪換用藥,用藥時注意觀察,治療效果不顯著及時換藥。

(1)病情嚴重

病情嚴重的臨床可以採用:氟苯尼考+多西環素或者選用頭孢菌素+恩諾沙星,為了增強治療效果,可以在兩種方案中都加入氨基糖苷類藥物(如丁胺卡那黴素、硫酸新黴素等)。給藥方式一般通過集中飲水和拌料飼餵,病情嚴重時或雞數量較少時才使用肌肉注射。

緊急情況下或危害嚴重時,可以採用頭孢噻呋鈉+黃芪多糖注射液或干擾素(稀釋後)混合肌肉注射。

有條件的最好進行藥敏試驗,根據實驗結果擇優選用藥物和治療方案,這也是最科學的治療方法。

(2)病情較輕

病情較輕的臨床上可以採用中藥製劑治療,以清熱利溼為主。常用的中藥製劑如:鬱金散、四黃止痢顆粒、四味穿心蓮散、白頭翁口服液(散)、 楊樹花口服液等,可任選其一。

三、大腸桿菌防治注意事項

1、耐藥性問題

不同的地區用藥習慣不同,大腸桿菌致病菌對藥物的敏感性可能不同,耐藥菌株普遍存在。有條件的養雞場治療雞大腸桿菌之前最好根據藥敏試驗結果確定用藥。另外應注意,即使是同一種成分的藥物,由於其劑型和加工工藝不同,應用效果也各不相同。

2、 加強管理

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應注意改善環境、加強管理、做好消毒工作,這樣才能“標本兼治”。治療的康復期,可用微生態製劑(酶製劑或益生素)拌料3-4天,以增加腸道有益菌的數量,調整腸道益菌群。在日糧或飲水中,可針對性的補充魚肝油、維生素B族、維生素E、電解多維或複合多維等,可以促進康復。

3、保肝護腎

養殖戶用藥前須注意,如前期用過其他藥物,糞便呈灰白色,應先選用小蘇打進行通腎,再使用治療藥物,在治療過程中有時也要配合一些保肝護腎類的藥物。

4、繼發感染

在實際生產中,單一的大腸桿菌感染較少,大部分都是繼發或混合感染,所以應辯症施治,需選擇對另一種或多種病原體同時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

相信看完今天的文章,大家對雞大腸桿菌病已經有一個全面而系統的瞭解,如果您有什麼疑問可以留言諮詢。瞭解更多土雞養殖技術,關注農家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