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有德者居之——悼單書健

  • 生命是脆弱,但你沒有倒下。

天下事有德者居之——悼单书健

當檢查出直腸癌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並且肝轉移了,但是9個小時的切除手術,你挺過來了。

你的頑強抵抗迎來了新的奇蹟,沒有想到PD1讓你體內的癌消失了。哪怕暫時的消失,事情居然就朝著人們的擔心上面走:直腸癌腦轉移的概率很小,你遇上了。但誰又想到,轉移的腫瘤在腦部的位置恰好在非核心區,所以你的腦部手術做得乾淨漂亮,你又挺過來了。

所有人都在驚歎並祝福你頑強的生命力的時候,癌再次出現,此時,關心你的人的內心該是多麼的複雜:為一個頑強的生命所遭遇的不公平而憤怒?無奈的接受命運悲喜交集之後沒有準備好的死亡的安排?你也不甘心吧?儘管你說過多活一天都是老天的恩賜那樣的話,儘管你可能一開始就有所準備,但是,也許,也許你以你的智慧是早已超越了生死之線的。

天下事有德者居之——悼单书健

這至少是關心你的活著的人的尚未悲觀的邏輯,人類現存的智慧雖然至今尚未治癒癌症,但癌症也僅僅是在軀體上面偷襲繁衍,與人創造萬物的智慧作比較,癌症又是比芝麻還不知道小多少的東西。

人在,死不在。死在,人不在。

這是一部分人克服死亡恐懼的理論。我不知道你在那邊的世界是否都把自己做過什麼忘得一乾二淨,關心你的活著的人的這個世界,對你做過什麼說過什麼是終生銘記的,也就是說除非跟隨你到你的那個新的世界裡去了,我們這些人是記得的。

你青年時就才華橫溢,又遇到欣賞你的好領導,從東北入關獨闖北京掀開了中國醫藥傳媒的新時代。最難得的是你那麼有才,卻又那麼甘心情願的放棄自己在業務層面的親歷親為,從一名總編輯成功轉型為一名領導者,所以你的手下猛將如雲。什麼人你都敢用,什麼人你都要用,只要是厲害的角色,你都找得到,你都容得下。你是我所見過罕有或唯一的以德報怨的人,凡事都在替對方著想,凡事也不會說幾句過頭的話,我聽到你唯一講得有點氣憤但又是實話的話是:秦檜也會有幾個朋友。你對公司發展做了若干規劃,前途一片大好,但卻受困體制,意想不到地離開董事長崗位。但你開創了一個時代,《中國社區醫師》《醫師報》《中國醫院院長》《醫藥經理人》是你的傑出作品。

天下事有德者居之——悼单书健

天下事有德者居之,這是我在創業之初和很多朋友介紹我的領導單老師講的這句話。我相信憑著這句話,我們可以去改變格局,創建歷史。我們這群人總是被你忽悠得心服口服。看到我們辛苦的工作,你說:無論如何我很心疼你,但無論如何我們得堅持往前跑。當你我的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你說:無論如何你要大膽堅持自己的想法,但無論如何你也要大膽放棄自己的想法。

天下事有德者居之——悼单书健

你的人生高度和活出的寬度是讓人驚歎的。你著作等身,才華卓絕,但卻沒有半點桀驁,不僅如此,謙遜包容、德滿天下,從一個秀才轉型為一個將軍。你好酒,品酒,將酒的故事寫成了《國臺賦》,我的朋友只要和你吃頓飯,喝場酒就基本被你折服成為你的粉絲。你論茶,寫字,甚至做飯做菜都是專業級的。

天下事有德者居之——悼单书健

單老師,我一直和很多人說過,我想和你學做飯做菜,學得一手廚藝,請上三五好友邊吃邊喝,人生何其快哉!

你走了,我還有很多都沒有學會!

2019.5.3凌晨2點。

天下事有德者居之——悼单书健天下事有德者居之——悼单书健

單書健生平

單書健,生於1952年3月24日,吉林長春人。2019年5月1日病逝於北京。

書健自幼天資甚高,過目不忘,悟性極強,不數年,中醫古籍及中國文化哲理既能體會其精奧。

半個世紀前,少年書健開始師從吉林省著名中醫洪哲民老先生學習中醫。此後,風華正茂的青年書健,在長春中醫學校(現長春中醫藥大學)擔任教職,並在學校主辦的刊物《吉林中醫藥》擔任編輯,正所謂“教”“編”相長。此時的單書健已經開始埋頭整理和挖掘地區性名老中醫經驗,筆耕於本校期刊和《醫學與哲學》等刊物。

上世紀,80年代,在編輯出版界已嶄露頭角的單書健,進入吉林科技出版社任職。並在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了《吉林省名老中醫經驗選編》叢書。

單書健先生,40餘年來在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方面耕耘不輟,對當代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的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挖掘,由此成為中醫學界最具影響力的編輯家。

單書健先生一生可謂著作等身,先後著有《吉林省名老中醫經驗選編》、《中醫論文寫作教程》、《老中醫經驗整理方法的探討》、《古今名醫臨證金鑑》(30冊)、《當代名醫臨證精華》(8冊)及《重訂古今名醫臨證金鑑》(39冊)等著作和大型系列叢書,深受海內外中醫學界同仁讚譽。

國醫大師朱良春先生在《古今名醫臨證金鑑》序中,高度肯定了單書健先生的工作:“一卷在手,得益匪淺,如名師之親炙,若醍醐之灌頂,沁人心脾,開慧迪智,予人以鑰,深入堂奧,……乃近世不可多得之鉅著,振興中醫之輝煌樂章也。回顧單書健先生傾力一生的中醫編輯生涯,正如朱良春老先生所言,“一心為振興中醫事業而勤奮筆耕,其淡泊之心志,崇高之精神,實令人欽佩“。

2002年,單書健先生來到北京,著手創立卓信醫學傳媒集團,親任董事長、總裁,併兼任《中國社區醫師》雜誌社社長、《中國醫院院長》雜誌社社長、《醫師報》社長、《醫藥經理人》雜誌社社長,是“三刊一報”的創始人。

在北京,單書健先生白手起家,赤誠為公,窮盡畢生心血,為吉林出版集團在中國醫學傳媒領域打下一片大好江山。他親手締造的中國醫療衛生領域最著名的“三刊一報”,成為中國醫療衛生領域的各級醫院院長、專家、醫生的必讀書報,也是中國醫藥衛生領域企業各級領導的重要參考。單書健先生對中國醫學傳媒事業做出的傑出貢獻有目共睹,為人敬仰。

2013年初,單書健從卓信醫學傳媒集團退休,協助摯友天士力集團閆希軍先生進行大健康事業的理論建設和文化建設,與閆希軍先生一道完成了《天人合一的價值本原》、《大健康觀》、《大健康文化導論》及《現代中藥國際化研究》等系列專著。

單書健不僅在祖國中醫學經驗挖掘和整理方面眼光獨到,造詣深厚,而且他對中國傳統文化亦有深湛功力,這種能力在他早年撰寫醫學論文時,常常引用中國古典文學典故為醫學、醫事之論述作為別開生面的論點,已有跡可尋。1999年發表在新西蘭華文報紙《送昊兒》長詩,當屬單先生較早的詩歌作品,更是中國曆代教子詩當中的最長者,“二十七日徹夜無眠,寫此長句,一時竟近四尺中堂……”,殷殷父子情。

自書健先生從卓信醫學傳媒退休之後,閒暇時便可琢磨他所心儀的詞賦、嵌字聯創作。

單先生曾應閆希軍先生之請,為國臺酒業建廠十週年慶典創作了《國臺賦》。此賦是中國酒文化史的第一篇大賦,是描述酒的詩詞歌賦中篇幅最大者;也可以說,現代意義的酒的產品文化建設,始於國臺賦。如今,鐫刻《國臺賦》全文的廣場,已成為茅臺鎮的旅遊景點。此外,單書健先生亦有《百通圖賦》、《數字中藥都賦》和《人參賦》等作品,篇篇皆以中醫文化為底蘊,以才華凝練文字,仗胸懷磅礴氣勢。

單書健先生的一生都在中華醫學文化中浸淫,中華文明的理智、崇學、力行傳統,及他本人的天資、勤奮、永不停息地追求真理,融會貫通,鑄就了單書健先生的性格、人品和業績。

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這是愛因斯坦說過的話。今天,單書健先生已離我們而去,使我們失去了這樣寶貴的同道、朋友和師長。

書健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書健先生,安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