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有德者居之——悼单书健

  • 生命是脆弱,但你没有倒下。

天下事有德者居之——悼单书健

当检查出直肠癌的时候,已经是晚期并且肝转移了,但是9个小时的切除手术,你挺过来了。

你的顽强抵抗迎来了新的奇迹,没有想到PD1让你体内的癌消失了。哪怕暂时的消失,事情居然就朝着人们的担心上面走:直肠癌脑转移的概率很小,你遇上了。但谁又想到,转移的肿瘤在脑部的位置恰好在非核心区,所以你的脑部手术做得干净漂亮,你又挺过来了。

所有人都在惊叹并祝福你顽强的生命力的时候,癌再次出现,此时,关心你的人的内心该是多么的复杂:为一个顽强的生命所遭遇的不公平而愤怒?无奈的接受命运悲喜交集之后没有准备好的死亡的安排?你也不甘心吧?尽管你说过多活一天都是老天的恩赐那样的话,尽管你可能一开始就有所准备,但是,也许,也许你以你的智慧是早已超越了生死之线的。

天下事有德者居之——悼单书健

这至少是关心你的活着的人的尚未悲观的逻辑,人类现存的智慧虽然至今尚未治愈癌症,但癌症也仅仅是在躯体上面偷袭繁衍,与人创造万物的智慧作比较,癌症又是比芝麻还不知道小多少的东西。

人在,死不在。死在,人不在。

这是一部分人克服死亡恐惧的理论。我不知道你在那边的世界是否都把自己做过什么忘得一干二净,关心你的活着的人的这个世界,对你做过什么说过什么是终生铭记的,也就是说除非跟随你到你的那个新的世界里去了,我们这些人是记得的。

你青年时就才华横溢,又遇到欣赏你的好领导,从东北入关独闯北京掀开了中国医药传媒的新时代。最难得的是你那么有才,却又那么甘心情愿的放弃自己在业务层面的亲历亲为,从一名总编辑成功转型为一名领导者,所以你的手下猛将如云。什么人你都敢用,什么人你都要用,只要是厉害的角色,你都找得到,你都容得下。你是我所见过罕有或唯一的以德报怨的人,凡事都在替对方着想,凡事也不会说几句过头的话,我听到你唯一讲得有点气愤但又是实话的话是:秦桧也会有几个朋友。你对公司发展做了若干规划,前途一片大好,但却受困体制,意想不到地离开董事长岗位。但你开创了一个时代,《中国社区医师》《医师报》《中国医院院长》《医药经理人》是你的杰出作品。

天下事有德者居之——悼单书健

天下事有德者居之,这是我在创业之初和很多朋友介绍我的领导单老师讲的这句话。我相信凭着这句话,我们可以去改变格局,创建历史。我们这群人总是被你忽悠得心服口服。看到我们辛苦的工作,你说:无论如何我很心疼你,但无论如何我们得坚持往前跑。当你我的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你说:无论如何你要大胆坚持自己的想法,但无论如何你也要大胆放弃自己的想法。

天下事有德者居之——悼单书健

你的人生高度和活出的宽度是让人惊叹的。你著作等身,才华卓绝,但却没有半点桀骜,不仅如此,谦逊包容、德满天下,从一个秀才转型为一个将军。你好酒,品酒,将酒的故事写成了《国台赋》,我的朋友只要和你吃顿饭,喝场酒就基本被你折服成为你的粉丝。你论茶,写字,甚至做饭做菜都是专业级的。

天下事有德者居之——悼单书健

单老师,我一直和很多人说过,我想和你学做饭做菜,学得一手厨艺,请上三五好友边吃边喝,人生何其快哉!

你走了,我还有很多都没有学会!

2019.5.3凌晨2点。

天下事有德者居之——悼单书健天下事有德者居之——悼单书健

单书健生平

单书健,生于1952年3月24日,吉林长春人。2019年5月1日病逝于北京。

书健自幼天资甚高,过目不忘,悟性极强,不数年,中医古籍及中国文化哲理既能体会其精奥。

半个世纪前,少年书健开始师从吉林省著名中医洪哲民老先生学习中医。此后,风华正茂的青年书健,在长春中医学校(现长春中医药大学)担任教职,并在学校主办的刊物《吉林中医药》担任编辑,正所谓“教”“编”相长。此时的单书健已经开始埋头整理和挖掘地区性名老中医经验,笔耕于本校期刊和《医学与哲学》等刊物。

上世纪,80年代,在编辑出版界已崭露头角的单书健,进入吉林科技出版社任职。并在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吉林省名老中医经验选编》丛书。

单书健先生,40余年来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方面耕耘不辍,对当代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挖掘,由此成为中医学界最具影响力的编辑家。

单书健先生一生可谓著作等身,先后著有《吉林省名老中医经验选编》、《中医论文写作教程》、《老中医经验整理方法的探讨》、《古今名医临证金鉴》(30册)、《当代名医临证精华》(8册)及《重订古今名医临证金鉴》(39册)等著作和大型系列丛书,深受海内外中医学界同仁赞誉。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在《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序中,高度肯定了单书健先生的工作:“一卷在手,得益匪浅,如名师之亲炙,若醍醐之灌顶,沁人心脾,开慧迪智,予人以钥,深入堂奥,……乃近世不可多得之巨著,振兴中医之辉煌乐章也。回顾单书健先生倾力一生的中医编辑生涯,正如朱良春老先生所言,“一心为振兴中医事业而勤奋笔耕,其淡泊之心志,崇高之精神,实令人钦佩“。

2002年,单书健先生来到北京,着手创立卓信医学传媒集团,亲任董事长、总裁,并兼任《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社长、《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社长、《医师报》社长、《医药经理人》杂志社社长,是“三刊一报”的创始人。

在北京,单书健先生白手起家,赤诚为公,穷尽毕生心血,为吉林出版集团在中国医学传媒领域打下一片大好江山。他亲手缔造的中国医疗卫生领域最著名的“三刊一报”,成为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各级医院院长、专家、医生的必读书报,也是中国医药卫生领域企业各级领导的重要参考。单书健先生对中国医学传媒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有目共睹,为人敬仰。

2013年初,单书健从卓信医学传媒集团退休,协助挚友天士力集团闫希军先生进行大健康事业的理论建设和文化建设,与闫希军先生一道完成了《天人合一的价值本原》、《大健康观》、《大健康文化导论》及《现代中药国际化研究》等系列专著。

单书健不仅在祖国中医学经验挖掘和整理方面眼光独到,造诣深厚,而且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亦有深湛功力,这种能力在他早年撰写医学论文时,常常引用中国古典文学典故为医学、医事之论述作为别开生面的论点,已有迹可寻。1999年发表在新西兰华文报纸《送昊儿》长诗,当属单先生较早的诗歌作品,更是中国历代教子诗当中的最长者,“二十七日彻夜无眠,写此长句,一时竟近四尺中堂……”,殷殷父子情。

自书健先生从卓信医学传媒退休之后,闲暇时便可琢磨他所心仪的词赋、嵌字联创作。

单先生曾应闫希军先生之请,为国台酒业建厂十周年庆典创作了《国台赋》。此赋是中国酒文化史的第一篇大赋,是描述酒的诗词歌赋中篇幅最大者;也可以说,现代意义的酒的产品文化建设,始于国台赋。如今,镌刻《国台赋》全文的广场,已成为茅台镇的旅游景点。此外,单书健先生亦有《百通图赋》、《数字中药都赋》和《人参赋》等作品,篇篇皆以中医文化为底蕴,以才华凝练文字,仗胸怀磅礴气势。

单书健先生的一生都在中华医学文化中浸淫,中华文明的理智、崇学、力行传统,及他本人的天资、勤奋、永不停息地追求真理,融会贯通,铸就了单书健先生的性格、人品和业绩。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这是爱因斯坦说过的话。今天,单书健先生已离我们而去,使我们失去了这样宝贵的同道、朋友和师长。

书健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书健先生,安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