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下地做農活還能讓孩子得到怎樣的收穫?

儘管我長大在城市,但是我出生在農村。

再加上在那個時候父母都忙,忙於生計,所以帶我的時間就比較少,等到了寒暑假就乾脆直接把我送回老家,所以這也就讓我對農村的生活還是挺熟悉的(當然,莊稼這塊就比較弱了)。

我的孩子生在城市、想在城市,拜我的老家是農村所賜所以我也有很多次機會可以帶孩子回農村體驗不一樣的生活。

於是,我帶他回去種過花生,

於是,我帶他回去收花生,

於是,我帶他回去收玉米

……

其實這種類似農場體驗在城市花點錢也能獲得。

但是他體會不到從早上早早出門,一個上午都在勞作,中午只能簡單吃點飯又馬上投入勞作的緊張氣氛,農場是玩,回去是幹活。

帶孩子下地做農活還能讓孩子得到怎樣的收穫?

帶孩子下地做農活還能讓孩子得到怎樣的收穫?

手機裡只有兩張小時回去收花生的照片。

我清晰的記得,當時帶他回去的時候跟他講“你來感受一下當農民的辛苦……

這對一個連花生為什麼長在地下都不明白的孩子而言,我知道要求的有點高了。

也許是新鮮感所致,所以孩子的“戰鬥力”、“工作激情”比我還要旺盛,一邊吃著生花生,一邊幹活的體驗讓他在第一個上午毫無任何疲倦。

我知道,這個時候跟他講什麼道理都是沒意義的,因為他在享受“玩”。

下午繼續保持,直到快傍晚了,用坐在地頭上喝點水、休息的時候,

孩子突然來了一句“唉!當農民可真不容易啊!”

瞬間讓疲憊的我想起來我為什麼要帶他回來的初衷。

我沒說太多,只是簡單的告訴他,花生什麼時候種,要做哪些農活才能保證它的收成以及承諾下次種花生的時候也帶他回去……至於“道理”,我覺得讓他自己體會就好了。

再後來孩子大了,上學了,我們回去的次數就少了,而體驗豐收或者播種的機會也就更少了。前幾天霍啟剛和郭晶晶帶著孩子下地插秧一度成為大家的討論熱點。

帶孩子下地做農活還能讓孩子得到怎樣的收穫?

他們是豪門,我是普通家庭,但是我們的共同身份都是“父母”。

我給他們點贊!(實際上我已經為他們點過很多次讚了,他們值得!)

我先寫的我家,這不是為了“蹭熱度”,也不是為了炫耀什麼。很多人沒有這個務農體驗的條件這不是他們的錯,我只是想說明一點,金錢、財富可以改變我們,也可以提供不一樣的品質生活,但是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母們只是“愛於心”還不夠,還應該“踐於行”,如果能夠身體力行的帶孩子去體驗帶孩子一同去感悟,縱然你是“普通家庭”又何妨?

總有一天孩子會長大,無論我們自己有多少財富,他一樣也會通過自己的雙手、自己的頭腦,去創造自己的財富。而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所謂的成績,能力,還有很重要的是孩子在生活中學會的智慧——比如理解,比如尊重,比如禮貌,比如感恩,比如善良……

最後我想說的是,比我們有錢,比我們聰明,比我們有社會地位的人們,他們都在努力,我們有什麼理由放鬆、抱怨、漠視?

#扶貧達人在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