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下地做农活还能让孩子得到怎样的收获?

尽管我长大在城市,但是我出生在农村。

再加上在那个时候父母都忙,忙于生计,所以带我的时间就比较少,等到了寒暑假就干脆直接把我送回老家,所以这也就让我对农村的生活还是挺熟悉的(当然,庄稼这块就比较弱了)。

我的孩子生在城市、想在城市,拜我的老家是农村所赐所以我也有很多次机会可以带孩子回农村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于是,我带他回去种过花生,

于是,我带他回去收花生,

于是,我带他回去收玉米

……

其实这种类似农场体验在城市花点钱也能获得。

但是他体会不到从早上早早出门,一个上午都在劳作,中午只能简单吃点饭又马上投入劳作的紧张气氛,农场是玩,回去是干活。

带孩子下地做农活还能让孩子得到怎样的收获?

带孩子下地做农活还能让孩子得到怎样的收获?

手机里只有两张小时回去收花生的照片。

我清晰的记得,当时带他回去的时候跟他讲“你来感受一下当农民的辛苦……

这对一个连花生为什么长在地下都不明白的孩子而言,我知道要求的有点高了。

也许是新鲜感所致,所以孩子的“战斗力”、“工作激情”比我还要旺盛,一边吃着生花生,一边干活的体验让他在第一个上午毫无任何疲倦。

我知道,这个时候跟他讲什么道理都是没意义的,因为他在享受“玩”。

下午继续保持,直到快傍晚了,用坐在地头上喝点水、休息的时候,

孩子突然来了一句“唉!当农民可真不容易啊!”

瞬间让疲惫的我想起来我为什么要带他回来的初衷。

我没说太多,只是简单的告诉他,花生什么时候种,要做哪些农活才能保证它的收成以及承诺下次种花生的时候也带他回去……至于“道理”,我觉得让他自己体会就好了。

再后来孩子大了,上学了,我们回去的次数就少了,而体验丰收或者播种的机会也就更少了。前几天霍启刚和郭晶晶带着孩子下地插秧一度成为大家的讨论热点。

带孩子下地做农活还能让孩子得到怎样的收获?

他们是豪门,我是普通家庭,但是我们的共同身份都是“父母”。

我给他们点赞!(实际上我已经为他们点过很多次赞了,他们值得!)

我先写的我家,这不是为了“蹭热度”,也不是为了炫耀什么。很多人没有这个务农体验的条件这不是他们的错,我只是想说明一点,金钱、财富可以改变我们,也可以提供不一样的品质生活,但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们只是“爱于心”还不够,还应该“践于行”,如果能够身体力行的带孩子去体验带孩子一同去感悟,纵然你是“普通家庭”又何妨?

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无论我们自己有多少财富,他一样也会通过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头脑,去创造自己的财富。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所谓的成绩,能力,还有很重要的是孩子在生活中学会的智慧——比如理解,比如尊重,比如礼貌,比如感恩,比如善良……

最后我想说的是,比我们有钱,比我们聪明,比我们有社会地位的人们,他们都在努力,我们有什么理由放松、抱怨、漠视?

#扶贫达人在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