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驅使明朝自成祖後便放棄領土擴張甚至主動放棄部分領土?

唔知乜名好


從朱棣時代開始,主要放棄的一個是大寧及其周邊的朵顏三衛,一個是安南,這些都和朱棣的戰略錯誤有關。

第一,朱棣主動放棄大寧和朵顏三衛。

大寧是寧王朱權的藩地,也是北平行都司的所在地,控制著朵顏三衛的廣大地區,東接遼東,西連宣府。朱棣奪得皇位之後,在沒有任何外部壓力的情況下,為了報答朵顏三衛在靖難之役中對自己的幫助,主動把北平行都司南移到保定,改名為大寧都司,把大寧一帶分給了朵顏三衛。

朱棣的決策是相當矛盾的,他一方面遷都北平,將國家的戰略重心北移,一方面又放棄北平以北的大寧一帶,大幅向燕山以南收縮,讓北方防線變得扁平,毫無縱深。

朱棣的這種改變,導致後來明軍大力經營長城防線,龜縮在城牆之後,並在此基礎上演練戰術、配置裝備,投入大量財力,大批配備好看不好用的火炮,致使明軍的野戰能力快速退化,短短几十年之後就有了土木之敗。同時,長城防線讓明軍變得視野狹隘,自縛手腳,減少了從華北進入遼東地區的通道。結果就是明軍在戰略上越來越被動,最終在遼東地區陷入三面臨敵的不利局面。

第二,明宣宗被迫放棄安南。

明宣宗宣德二年十月,明朝廷決定放棄交阯布政司,此時,距離永樂五年設立交阯布政司還不到二十年。如此重大的決策轉變,只能說明朱棣當初的某些決定太過草率。

永樂初年,安南的黎季犛父子篡奪陳氏政權,不聽朱棣的訓誡,殺死陳氏後人。永樂四年七月,朱棣派朱能、張輔、沐晟率領八十萬大軍分路殺向安南,迅速平定局面,第二年乘勝設置了交阯布政司,下設十五府,分轄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縣,並設置明軍的衛所。

朱棣出兵教訓安南是必要的,但在那裡設置行政機構是錯誤的,步子邁得太大了。這樣的策略毫無彈性,不留一點餘地,實屬下策。說到底,朱棣太想證明自己的雄才大略,太想證明自己是開疆拓土的創業君主,是父皇最合格的接班人。

此後,安南反叛不斷,英國公張輔幾次帶兵征剿。而且蒙古方面又出了大問題,永樂七年,丘福等人在臚朐河慘敗,損失慘重。朱棣被迫從安南召回張輔,明軍面臨南北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而且張輔每次出征安南,路途遙遠,軍費浩大,這些都是兵家大忌。

朱棣時代,即使意識到這一點,他也不肯自我否定,只有強撐下去。明仁宗在位時間太短,所以到了明宣宗時代,不再繼續消耗國家力量,選擇放棄安南,集中力量應付北方的威脅。

個人認為,從朱棣時代開始的收縮政策,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受到國力的限制。同時,安南在經濟上與中原地區是相對獨立的,他們不與中原地區進行交往,也能夠生存。這和蒙古、女真是不同的。蒙古、女真距離中原腹地不遠,而且他們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他們離不開中原地區,如果不能順暢地進行商品的交換,他們就要襲擾。


於左


<strong>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準確,因為明朝放棄領土的做法,自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就開始了。

作為我國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明朝被後人賦予了太多標籤,那句氣壯山河的“不割地,不賠款,不稱臣,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所謂朱元璋祖訓,在讓某些人激動得熱淚盈眶的同時,也讓他們的智商一落千丈。

因為所謂的豪言壯語,根本就是捕風捉影的無稽之談。因為明朝在領土上的種種表現,足以將這些人的臉打得啪啪作響。

明朝和其他大一統王朝最大的區別在於:明朝太過著急,疆域面積在朱元璋時期就已經達到了頂峰,隨後便開始了急劇的縮水,直到明宣宗時期穩定為兩京一十三省。

1388年,明朝取得捕魚兒海之戰的勝利並降伏元朝丞相哈納出後,控制了蒙古高原南部及整個東北地區,疆域達到巔峰,但隨即便開始了大範圍收縮。

自1388年開始,明朝和高麗在朝鮮半島北部的矛盾日益白熱化,高麗甚至派出李成桂北伐明朝意圖奪取整個遼東區域,李成桂發動兵變建立李氏朝鮮後,上表對明朝稱臣。

為拉攏李氏朝鮮,朱元璋內遷鐵嶺衛,將鴨綠江以東所有區域劃給李氏朝鮮,開啟了明朝放棄領土的先河。

1398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打響了武裝篡位的第一槍。為增強造反實力,朱棣綁架寧王朱權,寧王朱權駐守的大寧城人去城空,後被蒙古趁虛而入;

1403年朱棣篡位成功後,將河套平原東北的東勝衛內遷,明朝對河套平原的管理名存實亡;

1427年,明宣宗放棄了經營20年的安南,朱棣開疆拓土的功績被抹殺殆盡;

1430年,明宣宗放棄北京以北的開平衛,標誌著自朱元璋時期構建的長城以北的衛所體系全面崩潰,明朝不得不退守長城一線;

1435年,明宣宗撤銷奴爾幹都司,明朝在東北的統治基本結束,明朝疆域只剩下兩京一十三省,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

隨後,明朝在嘉靖年間徹底放棄河套平原,並在萬曆年間丟失整個遼東地區。

明朝雖未割地,卻主動放棄土地。雖然匪夷所思,但卻符合我國曆史上所有漢家大一統王朝的演進規律。

事實上不僅是明朝,連唐朝的疆域在初期和後期也發生著劇烈變動,而這和小農經濟有直接關係。

作為帝國的經濟基礎,小農經濟雖然門檻低,生命力強,是統治者徵兵納稅的不二選擇。但小農經濟靠天吃飯的本性註定了它的適用區域不會超過長城以北,這使得包括明朝在內的漢家王朝對長城以北區域天然地缺乏征服的慾望。

而王朝前期對長城以北的大規模進攻,主要是出於安全目的,即打擊遊牧民族,保護中原周邊的安全。

而包括明朝在內的幾乎所有漢家王朝對如何有效統治長城以北區域都缺乏經驗,衛所制度更傾向於漢朝邊境屯田及隋唐府兵制的結合體,對付蒙古殘餘勢力自然無用。

所以隨著中原王朝國力的由盛轉衰,不管是屯田也好,衛所也罷,終逃不過主動放棄的結局。

家天下制度雖然保證了國策的傳承,卻不能保證國力的長盛不衰,尤其不能保證歷朝統治者都有相同的戰略眼光,所以崽賣爺田不心疼的做法並不稀奇。

但明朝似乎是個例外,因為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明朝的歷朝統治者在戰略眼光上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對疆域面積的不重視。他們始終沒有意識到:

明朝的疆域每擴大一分,周邊遊牧民族的區域就被壓縮一分,其威脅就小一分。

在明朝大量放棄邊疆的蠻荒之地後,被明朝打得落花流水的蒙古各部紛紛浴火重生,重新成為明朝邊境的重要威脅。這場戰爭從1367年朱元璋北伐元朝開始一直延續到1571年隆慶開關,前後歷時200多年。而當明朝解決北方蒙古問題並元氣大傷後,東北部的女生最終成為顛覆明朝的重要推手。

雖然是朱元璋時期開始就建立起了和歷朝相仿的朝貢體系,但這幾千年來從不與時俱進的體系,歷來是各王朝的吸金無底洞,除了給明朝統治者帶來精神上的享受外,必然毫無例外地成為明朝財政的沉重負擔,尤其是規模浩大的鄭和下西洋,搞得明朝地主階層天怒人怨,劉大夏焚燒航海圖就是最好的證明。

明朝的士大夫階層反對維持雞肋一般的朝貢體系,除小農經濟本身的封閉性決定了帝國沒有對外交流的必要,更重要的是明朝自朱元璋時期實行的“重農抑商”的基本國策。

由於大開歷史倒車,人為壓制工商業發展,明朝的財政收入為歷朝最低,可憐的財政收入除維持統治者的窮奢極欲外,連貪官汙吏的經費都不夠,何談供養軍隊,維持邊疆土地?

作為我國曆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王朝,明朝和所有漢家王朝一樣,因小農經濟的掣肘註定難逃疆域大幅度縮水的窘境。

但明朝統治者相比於其他王朝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地特點,導致明朝的疆域收縮比其他王朝更為劇烈。

正因為國界線的大幅度後退,作為都城的北京成為抗敵第一現,所以才有了被迫“天子守國門”的尷尬和走投無路的“君王死社稷”。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明朝主動放棄領土指的是明宣宗朱瞻基放棄了已經實行郡縣制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即當時的安南,也是今天的越南。

朱瞻基的這一舉動,也就意味著明太宗朱棣打造的海陸並進互為犄角之勢(陸指改安南為交趾省,海指鄭和下西洋),對西洋諸國形成巨大戰略威懾的意圖破產,使得明朝在中南半島上的影響力減弱,埋下了西洋朝貢體系崩潰的導火索。

而西洋朝貢體系的崩潰最具代表性事件就是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明朝使節林宵被滿剌加囚禁並餓死!

那麼明宣宗為什麼要放棄已經王化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呢?其實也是現實所逼,不得已而為之!

1.明朝在安南的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明廷承受的成本壓力極大!

朱棣在安南實施郡縣制後,明廷一直都在該省保持著高度的軍事戒備,這就導致每年都會支出大把的錢財維護地方的穩定!

據統計,明朝自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開始在安南實行郡縣制以來,每年都要投入近300萬兩的軍費支出,這都是因為交趾地區的原住民反抗明朝的結果,畢竟對交趾進行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的同化是需要時間的。

既然設置了郡縣,按照慣例,中央是要收取賦稅的。但可惜的是,明朝每年從交趾收上來的稅額不過區區7萬兩,這樣的經濟壓力讓明朝朝堂意識到交趾是雞肋。

2.雲南承宣布政使司已經穩定,明朝的戰略中心轉移北疆!

明朝在很長時間內一直對西南地區保持強有力的軍事威懾力,而云南、交趾也是明朝由陸路進入緬甸的兩條主要幹道,所以明廷在控制交趾時也是為了進一步穩固在雲南的統治,形成一東一西兩條陸路軍事戰線!

為了打通對印度洋的威懾力,明廷在雲南是付出了極大的心血,打造出了三宣六慰司。

但因為此前西南地區就已經被納入了元朝中央政府管轄,所以相對來說明朝在穩固西南反而比交趾容易得多。

宣德初期,因為永樂此前撤銷了大寧都司、開平、東勝等漠南衛所,導致北方蒙元殘餘勢力又開始侵擾明朝北疆,對明朝威脅極大。

因為西南土司三宣六慰大體上已經穩定,故而明廷將軍隊抽調北上,這讓許多朝臣認為再繼續在交趾無限制的投入根本沒有必要,放棄交趾也就成了主流。

3.交趾百姓反抗明朝的鬥爭激烈,明軍慘敗,安南復國!

事實上,永樂年間的中央流官,如張輔、黃福等對交趾的治理還是頗有成效的,但因為二人的調動太過頻繁,而鎮守將領李彬又死得早,無法對明廷派到交趾的徵稅宦官形成制約,導致課稅繁重,留下了很多疏忽和弊端,激起了交趾百姓的反抗!

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交趾叛軍勢力最強的一支,黎利(後黎朝開國君主)在倒馬坡擊殺明朝主將柳升,迫使明朝議和,並於宣德三年稱王,改年號順天,建大越國,自此明朝在交趾設立的郡縣全部喪失!

明宣宗不得不從交趾撤軍!

4.結語

明朝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存在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對於朱棣實現武力威懾西洋還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這一舉措,和鄭和的下西洋行成了有利的互補,鞏固了明朝的西洋朝貢體系,為實現“萬國來朝”作出了必要的貢獻!

朱瞻基放棄交趾,也不能說錯,但對於明朝後期的影響是極大的,不僅僅是失去朝貢體系那麼簡單,更深層次的是讓明朝失去了遠洋航海的勇氣,再也沒有在航海大時代發出強有力的聲音!

故而,江南的資本主義萌芽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發展,而無法向歐洲那樣形成一股足以和封建皇權相抗衡的政治力量,最後在戰火中被連根拔起,可惜!可嘆!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江東汪郎


佔領領土是要考慮收益和成本的,領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佔領的領土收益不能覆蓋掉佔領的成本,那麼主動放棄就是最佳的選擇。


具體到明朝,明成祖自己是一個有為的擴張君主,他在位期間一直對外追擊蒙古人,把蒙古人打擊到了草原深處,蒙古人走後,蒙古人留下的土地自然就屬於明朝。但是問題來了,如果要真正佔領這些土地,就要在這塊土地上築城,派遣官員和軍隊來治理和守護,還要移民過來開墾,這都是要花大量的財物的。

如果不做這些改造當地環境的事,漢族軍隊即使能一時打敗蒙古人,但打完之後又撤走了,蒙古人又會回到原地繼續休養生息,你會發現仗就白打了,所有的勝利都是無意義的。


可是如果派遣官員和軍隊築城佔領當地,草原上又土地貧瘠,當地的稅收根本不可能支撐這些外派人員的消耗,而且這些人還要不斷提防蒙古人的偷襲,這些都需要大量財物支撐,這些財物不可能從當地獲取,只能從國內源源不斷的運送。這個時候,佔領這些土地就是一筆賠本買賣。

家大業大的時候,國家可以為了面子承受這些消耗,但是一旦國力衰弱,這些沒有收益只有消耗的國土就是負擔,所以理智的統治者都會放棄,畢竟皇帝的錢也不是大風颳過來的,國家的財政收入要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戰略性的放棄是保存自己實力更高明的手段,什麼東西都不是越多越好。


當年日本侵華,日本人佔領華北每年要付出兩億日元的軍費成本,但是每年從華北能搜刮到的財富只有2000萬日元,日本佔領華北越佔領越虧,所以為什麼當時主席要打持久戰,就是一個道理。

當時看起來日本氣勢洶洶的佔領我國大片國土,但是實際上每寸國土都是日軍的負擔,時間一長,不用打就會把日本國內的經濟拖垮,讓日本人不戰而敗。


所以任何的歷史事件背後都是有經濟邏輯在支撐,找到經濟邏輯,也就能看透歷史事件背後的真實邏輯了。


西山講歷史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明白明成祖當時為什麼要開疆擴土,這跟後世放棄領土擴張,採取保守型淨土政策有很大的關係。

明成祖朱棣起兵成功當上了大明朝的皇帝,當時他的侄子建文帝生死未卜,他皇帝這個位置坐的並不安穩。由於他即位後對江南支持建文帝的士人階層大肆的屠殺,而建文帝在江南地區又有一大批的擁護者,所以說時局並不安穩。朱棣當時是面臨著很大的壓力的,他大搞特務政治不排除是出於穩固皇位,排除異己的目的。而這還遠遠不夠,那麼轉移國內大臣百姓的視線就成為首要之選了。開疆擴土就成為轉移注意力最好的選擇。



永樂七年(1409)七月,朱棣任命丘福為大將軍,率軍北征韃靼。但是由於丘福冒進,十萬大軍全軍覆沒。

永樂八年(1410)初,朱棣自己率領五十五大軍,進行第一次北征,大獲全勝,沉重打擊了韃靼部的勢力,使得韃靼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沒有能力頻道邊境。

這個時候,由於原有漠北韃靼部,瓦剌部,兀良哈部勢力發生了傾斜,這時候瓦剌部成為最強的部落,有了南侵的想法。永樂十二年(1414)三月,朱棣再率五十萬大軍親征,雖然不太順利,但也算是大獲全勝,從此瓦剌部受到明朝政府的管轄。



第二次親征後,漠北的各部落勢力大致平衡。但是朱棣仍然再次揮兵三次遠征漠北,並且在最後一次北征中死在了途中。原本最後兩次北征已經沒有必要,但是朱棣仍然固執的堅持下去,這一舉措極大的消耗了明初的國力,也與後世保守防守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而朱棣又在東北設置奴兒干都司,在西北設計哈密司,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改土歸流”,還封贈西藏當地宗教領袖,基本上對邊疆問題作了很好的解決。



後世繼位以後,由於朱棣時期國內皇位來源不正的問題已經解決,所以說沒有必要再靠開疆擴土來轉移國內矛盾。而且基本上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也已經基本確定,通過鄭和七下西洋與很多國家確立了友好的朝貢關係。再加上明初朱元璋明令禁止與一些國家大動干戈,所以說後世子孫基本上都奉行了保守的防禦政策。


聽歷史說話


明朝放棄明成祖擴張所得的領土主要說的是他的孫子明宣宗朱瞻基的政策。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初期的一代明君,他少年時期就被封為皇太孫,數次陪朱棣出征漠北。他繼位後勤政愛民,整頓吏治,被稱之為“仁宣之治”,據說堪比西漢的文景之治。


然而朱瞻基有三個失敗的地方:1.愛玩蛐蛐,竟被諷刺為蛐蛐皇帝,有可能是清朝抹黑,但這對國家沒有影響。2.徹底叫停了鄭和下西洋3.大規模收縮國土

一.放棄了下西洋也就放棄了南洋

明成祖去世後,明宣宗父子做起了守成之君。群臣包括三楊等重臣都反對下西洋,因此,在宣宗時期徹底廢除了下西洋的行動。

二.放棄了安南省,奴兒干都司以及三宣六慰

1407年,明朝為恢復陳朝,出師越南,推翻了胡朝,並在越南交阯布政使司地圖設交趾布政使司(永樂五年設立),對越南進行直接統治。然而在1427年朱瞻基廢止交趾。奴兒干都司也在宣宗是從外東北內移到遼寧地區,足足退了近千公里。此外明宣宗放棄了三宣六慰,範圍除了國內部分外,大致還包括今緬甸、泰國北部和老撾的中部,皆“滇中可以調遣者”。



為什麼朱瞻基要放棄這大片具有戰略意義的要地?

這些戰略要地都是明成祖時代鐵血經營出來的,因為明成祖是篡位登基,得國不正,所以成祖在位20多年可謂嘔心瀝血,立志要做一個有作為的皇帝,生怕被後人罵。所以他北擊蒙古,拓地千里。明朝最大的版圖就是在他任內。

明成祖的作為不遜於秦皇漢武,但他忘了一個問題:國家的承受能力。

打仗是需要錢糧支持的,下西洋也是需要財力支持的。徹底叫停鄭和下西洋是因為成祖的下西洋純粹是形象工程,20多年的航海只是為了宣揚明朝的強大與富裕,完全沒有去海外搜尋財富和殖民地。因此,明宣宗決定放棄下西洋,使明朝徹底走向了封閉。而安南地區自從迴歸以後,反抗不斷,不僅不能給明朝繳稅反而需要國庫補貼,這對於群臣來說也是不滿的。而三宣六慰純粹是鄭和下西洋的配套設施。所以,明宣宗都不要了。

朱瞻基放棄安南地區,奴兒干都司和東南亞的三宣六慰是被後世認為極其沒有遠見的愚蠢行為。其實在財政緊縮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擴大海外貿易,但宣宗直接放棄。放棄奴兒干都司導致了東北軍事空虛,造成了百年後努爾哈赤的最終崛起。放棄安南的惡果有兩點:1.主動放棄了明朝對東南亞的控制,安南是明朝控制的橋頭堡,一旦放棄明朝在這裡的存在就徹底消失了。2.安南獨立的惡果在現在成為現實,本來南海是中國的內海,現在就複雜多了。


所以說朱瞻基是一個毫無遠見的守成之君。他放棄的是開放,守著的是閉關鎖國。清朝之禍他難辭其咎。


米君說史


朱明仁宣兩帝,放棄大片國土和勢力範圍,重新龜縮於舊漢地兩京十三州。

一、是兩帝沒有長遠的戰略目光和應有的作為,以為退一步海闊天空,實則是龜縮了,從此再無振作。

二、是朱棣拉下來的爛灘子。朱棣先為報答蒙古支持其“靖難”,把長城外三衛分給蒙古部落,一下子就讓北京成為了國門,實際是為篡位賣國。朱棣在位二十三年,六伐蒙古。第一次由丘福領兵,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後五次朱棣領五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去蒙古示威,一無所得。

永樂僅共二十三年,六次伐蒙,加上南征安南,朱棣為只因為證明自己,比朱允文更合適當皇帝,可謂窮兵黜武,耗盡了國力,使後來的仁宣二帝,不得不龜縮。


安平144796971


我是老王我來回答~


說到明王朝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個詞就是“硬明”,因為明朝是歷代王朝中唯一一個沒有割地賠款和親的朝代,並且歷代君王準循著“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一祖訓,甚至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在面對敵軍的攻伐寧願選擇自縊也不選擇逃走遷都,以上種種事情使得大家對明朝的印象非常好,但是明朝自從明成祖朱棣後,便放棄了領土擴張甚至是主動是主動放棄部分領土,為何會這樣呢?其實這要從皇帝、制度、環境等因素說起。


皇帝


明朝自明成祖之後再無雄才大略的皇帝,明成祖朱棣是明朝最後一位擁有擴張疆土情節的皇帝,而明成祖統治時期也成為了明朝國力的鼎盛時期。當一個國家鼎盛過後就開始衰落,這是歷史的變化規律。而此後明朝的各個皇帝開始消極怠工,這就使得明朝衰落開始加快。

制度


明朝時期的政治制度已經相當完善了,就算皇帝不上朝也可以讓一個國家照常運轉。這種制度雖然有著一定的好處但是卻也造成了皇帝惰政,此時的文官集團開始做大,文官集團做大相對應的就是武將地位逐漸下滑,這就導致了明朝的軍事實力下滑。而皇帝由於惰政又造成了太監專權,明朝後期有些太監的權利是很大的。

環境

自然環境:明朝中期後,地球進入小冰河期,這一時期氣溫降低,國力開始衰退的明王朝更加無力經營北部邊疆地區,隨著奴兒干都司及安南的捨棄,明朝疆域開始逐漸退縮到長城一帶,而此刻明王朝是由文官集團所掌控的,文官集團對於邊疆之地根本沒有固守的意識,因此明朝疆域的縮小已成為必然。

社會環境:明王朝是漢人政權,而漢人政權的朝代這麼一個缺陷,那就是缺乏對遊牧民族所在地區的實際統治,因此國力衰退後的明朝面對北部邊疆的統治開始有心無力,在當時北元朝退居漠北後依然對中原虎視眈眈,後金建立後開始多次攻伐明朝,東南沿海地區則是倭寇盛行,而全部由文人掌控的國家對於兵力、疆域這種兵家之事不感興趣再加上還有宦官在其中興風作浪,這就導致明朝軍力大大下降,明王朝此刻已經疲於招架。

而此刻明王朝的內部土地兼併日益嚴重,階級矛盾也愈發激烈。無數百姓流離失所,使得起義之事屢屢發生,到了後期更是起義軍李自成滅掉了明王朝。

可見明王朝自朱棣後再無擴張版圖之心是多個因素所導致的,而這些因素最終也導致了明王朝的覆滅,正是應了那句俗語“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一個王朝只要開始出現衰退的徵兆,很快各種症狀都會病發,最終導致王朝覆滅。


以上就是老王的看法,如有錯誤還請指出,老王會加以改正~


散步的王富貴


我認為經濟基礎是國家最重要的指標,明朝後期出現的種種問題無不是財政崩潰造成的惡果,什麼戰鬥力下降,什麼貪汙腐敗橫行,什麼小冰河時代,等等。都是中央財政出了問題,說真的這和王朝的建立者有很大的關係,朱元璋說到底是農民出身,儘管成為了政治家,可骨子裡對經濟的認識非常有限,其稅收政策和生財手段非常有限。加上他是社會底層出身,成了封建階級社會最不符合階級的存在,所以其設立的祖制也最僵化,本意是穩定社會各階層,已維護社會穩定,可也成功的滅掉了資本主義存活的土壤。

開疆拓土是為了種地,種地的根本是為了收稅,(大明也就這麼一種有效的收稅手段)這才能反補國家讓國家越來越強。可當時的生產力土地產出已經到達了極限,帝國向各個方向的可耕種土地已經沒有了,再獲取已經是負擔了,不但沒有土地稅收,還要大量的消耗現有國力,這也是朱元璋設立不徵之國的初衷,所以既沒動力有沒能力,安於現狀是最好的👌


四海天驕


明成祖朱棣——永樂爺。永樂盛世時期的疆域在整個朱氏王朝疆域中是最廣闊的,永樂爺通過“靖難之役”奪得至高皇位。其人也是個有野心的皇帝,他的統治政策偏向殘暴,為了鞏固政權,他不斷征戰,四處擴充疆域,從而使明朝的領土大大地擴增。

永樂年間土地疆域到達過一千萬平方公里,其實在後來的人們很長一段時間來比較清朝明朝領土疆域和經濟問題。明朝在那個時期已經發展的很好了,在明成祖時期,明朝疆域算很遼闊了,鄭和下西洋就在這一時期,說明當時是很注重外交了。當時在世界地位已經很高了。你可以想像一下,要想維持這麼大的國土和軍隊日常開銷,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加大賦稅徭役,這都給平民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考慮當時生產力的情況和以上情況,已經很大的領土了,領土還能怎麼擴張,往北?物資匱乏,不適合種植糧食,還特別冷的天氣,後勤補給都成問題。得不償失啊。所以肯定不適合往北擴張了南,再往南去大海嗎?也不現實了。

說到明朝,都有一點就是說其儒家治國的觀念,這個我感覺也還好,不能全權表現在儒家治國這方面,比較漢武帝當時也是儒家治國打天下。不過在統治者眼裡,我自身已經是有錢人了,周圍全是窮人,我還有興趣搶他們嗎?從這出發還是可以說明一點問題的。

所以綜上所述,盲目擴張的後果是很嚴重的,既然都那麼大了,我也就不擴張了 我想可能永樂爺是那麼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