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本地人報考復旦大學是不是比外地人有優勢?

文史坊


不是有優勢,而是優勢大的不得了。。。



今天,⭐高校專業那些事⭐就給大家講一講這個復旦大學的故事,再談一談本地招生比例多高的事情,難度有多大。


因為復旦大學作為頂級大學,得益於當年院校拆分,浙江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的文理科全部給了復旦大學。從此復旦大學一躍從普通大學變成國內頂尖的大學。


從幾個方面來講這個故事。

  1. 復旦大學起源,歷史。
  2. 復旦大學過去實力,目前實力
  3. 復旦大學招生情況。本地外地比較,典型省份比較難度。

復旦大學的發源。



震旦大學,是中國第一所開展研究生教育並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私立大學,擁有中國第一家博物館“震旦博物院”,創辦人為馬相伯,當時受到了法國教會的大力支持。


後來,法國教會為了控制學校,讓馬相伯“養病”,講馬相伯架空


1905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學學生脫離震旦,擁戴馬相伯另起爐灶在吳淞創辦復旦公學。

復旦就是光復震旦的意思,沒有別的意思。

後來復旦大學和震旦大學同時存在了好久。

後來復旦大學的文人墨客為了顯示有文化,把中國典籍翻個遍,終於來個光環加身:

聲明校名擷取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卿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兩句中的“復旦”二字,本義是追求光明,寓含自主辦學、復興中華之意。

其實都是牽強附會。咱中國人就喜歡這一套。。

馬相伯、嚴復等先後擔任校長。逐漸發展成綜合性大學。

復旦大學過去實力,現在實力

1942年元旦復旦由私立改為國立,全稱為國立復旦大學,吳南軒、章益先後出任校長。

當時復旦大學是一所不咋樣等我國立大學。和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相比差距甚大,基本相當於一本和清華北大之間的差距。

1952年的院系調整促就了該校的超級大騰飛。浙大、交大、同濟、震旦、南大、聖約翰等10餘所高校對復旦進行了“瘋狂輸血”,這幾所頂級高校的文科,生物,數學,物理都幾乎打包給了復旦大學。

浙大原有正教授150餘人,調整後僅剩23人;震旦大學、聖約翰大學等名噪一時的高校則徹底消失。


調整後,原來綜合性大學的浙江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徹底變成工科院校。因為文理科都給了復旦大學。



可以看出,復旦大學的辦學經費不到zhongyang大學的十分之一。。

復旦大學成為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的全國重鎮,奠定了後50年學科發展的基本格局和師資基礎。



999年國家教育部、上海市政府簽定共建復旦大學的協議,復旦成為“985工程”的首批建設高校。2000年4月27日,復旦大學與上海醫科大學強強聯合,成立新的復旦大學。

當年復旦大學比上海醫學院實力差遠了。

現在復旦大學妥妥的江南第一名校。曾經的zhongyang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都。。。

復旦大學招生情況。。

毫無疑問,生源頂級水平。。。

那本地,外地差異呢。。。

2015年,復旦大學本科招生計劃總數3400人,外地生源總數1253人,佔36.9%,而上海本地生源比例達63.1%。"全國名牌"理應"聚天下英才而育之"。

本地招收2300人。交通大學本地4000人。上海市7000名可上覆交。。。

全國譁然。教育部不得不出政策。。要求部署院校本地生源降到1/3。

2018年,復旦大學在上海錄取人數110,在河南錄取141人。。

猛一看,差不多。

但是兩省人口的巨大差異。


河南高考考生98萬。錄取140人。

上海高考考生5萬,,錄取110人。

難度是20倍。。。。。。

其他省難度也不小。

北京考生6.3萬,錄取33人。難度是上海的3倍。

江蘇33萬考生。錄取211人。。難度也是上海的3倍。。

其實,上面的數據都是錯的。那是統考招生。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大頭在自主招生,綜合評價招生。



復旦大學在上海招生590多人。通過高考同意錄取的只有110人。剩下都是綜合評價。。。

上海5萬考生,錄取600人。

河南98萬考生,錄取150人。

難度是多少倍?65倍

復旦大學具體在上海各中學錄取人數

就這樣了。。.本地太容易了。

65倍。65倍,65倍。

你說本地容易不容易?

謝謝大家



高校專業那些事


一直看到各種文章,都說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學生考大學比外地的容易很多,各種怨聲載道,各種鳴不平。說實話,我以前也是這麼認為的,自從身臨其境,才知道這種人雲亦云的說辭是那麼的荒唐。先說說我的情況吧。我是江西的,2002年考到上海的一所普通大學英語專業,畢業後留上海工作,英語專業八級,高級口譯。畢業後,認識了老公,他大我5歲,是湖北黃岡畢業的,考到上海的一所211大學,畢業後也是留在上海工作。大家應該知道黃岡的,數理化很厲害,他當年高考,物理149分,數學143分,化學135分。要不是語文和英語拖後腿,絕對能考上985的。其實在生小孩之前,看到小區小孩的學習狀況,我們就開始懷疑之前的看法:上海的學生考大學很容易。等到自己的小孩開始上幼兒園之後,才發現之前的想法是多麼的可笑。其實上海的小孩讀書,辛苦的程度,競爭的激烈是很難想象的,至少比我們小時候強度大多了(我和我老公以前一直覺得小時候讀書好辛苦,特別是高中階段,早上天不亮就起床,晚上下自習之後,還要點蠟燭繼續學習,一個月只放一天假,可能正是因為覺得很苦,就想當然的覺得大城市的小孩考學容易吧)其實不然,我們居住的小區不算小,一共將近2000戶,所以學齡兒童特別多,但是小區裡基本上看不到小孩子玩耍。都幹什麼去了?都是在家做作業,外面上各種培訓班。就拿我女兒來說,幼兒園中班的時候,就報了凱頓英語培訓班,舞蹈班,手工班。現在是小學2年級,外面報了鋼琴培訓班,學而思的英語班,數學班,以及外面的素描班,書法班。培訓班的老師基本上都是上海師範大學的研究生,我全程陪女兒上英語課,我老公也陪不了,老師全程用英文,不說普通話的。還好我英文好,回家還可給女兒輔導答疑。數學課是我老公去陪,上課內容很多是奧數題目。要是我去陪,我也聽不懂。我每天6點鐘下班,吃完飯就陪女兒做作業(學校的和培訓班的),彈鋼琴,聽英語聽力。我老公下班後會輔導她數學。我們情況還算好,我英語好,老公理科強。培訓班上很多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陪的,回到家也輔導不了。在外面培訓班學習,當然會有效果,比如我女兒,現在已經考到的證書,就包括舞蹈2級,素描4級,鋼琴6級,樂理優秀,劍橋英語2級。其實上海的課外輔導班紅紅火火的,絕對的不用擔心生源,只會擔心報不上名。不管培訓班距離多遠,家長陪送都是風雨無阻的。 整體說我女兒報的班還不算多,但每年花銷在培訓班的錢也至少6,7萬。我知道我們小區有幾個小孩,最多有一個報了12個班,報6,7個的很多。上海的基礎教育在國內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再說,中考將近有40%的學生被分流,直接去讀職校了,最後能考上覆旦,交大,同濟等985大學的,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絕對不比外地的輕鬆。很多小孩這麼拼命的在外面學習,也僅僅是為了能上個好點的高中,將來能有機會上個好點的大學。北京上海的教育資源比外地差嗎?小孩的智商比外地差嗎?努力程度比外地差嗎?就拿黃岡中學來說吧,當年可是神話般的存在,現在有些沉寂了,為什麼?還不是好的老師都被武漢,北上廣深給挖走了啊,人家給的錢多,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很正常的,無可厚非。所以也不要懷疑這些大城市的師資力量,多問幾個為什麼,這些謠傳就會不攻自破的。當然,上海整體經濟強,很多家庭有錢,考大學之前就送小孩去國外讀書了。 說了這麼多,我也就是有感而發,看到那麼多以訛傳訛的說法,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大家參與討論,理性發表意見,不要人身攻擊,不喜勿噴!


幽若1760


我兒子今年高考,我對比了一下,山西(我老家)今年考生大約30萬人,上海考生大約5萬人。我兒子要想考進復旦,需要考進全區前20名。他們學校在本區排名第二的市重點。他在本校重點班,年級前30,考進復旦基本沒有希望,更何況不想考醫學專業。所以,親身體會,上海學生考復交還是很難得。但是,真的上了大學,上海的學生一般不會太差。


會飛的魚83466


每年高考放榜,在安徽的重點高中,錄取中科大的考生相比清華.北大.復旦等知名高校多的多。要知道,中國科技大學校址在安徽合肥。從公開的信息中,中科大招生數量在各大名校中排在首位。毫無疑問,名校招生有地域牲政策傾斜。

安徽蕪湖,籍貫上海的高中畢業考生,百分之百放棄在學習的城市參加高考,毅然決然去上海。特別是重點高中的學生,基本上都能考出好成績,上同濟.華東理工二流大學不成問題。如果在安徽蕪湖參考,那隻能是‘’上海大學‘’的命了。

上海考生考上海大學肯定有優勢,同樣的學分,外省市進上海讀大學很難的。上海只有二千多萬人口,從上海公佈的錄取名額中,不難看出,上海戶籍的考生佔比較大。

在上海人眼裡,‘’上海大學‘’是不入流的,建校歷史短,沒有拿出手的專業,學習成績較差的上海考生,一般都會選擇讀‘’上海大學‘’,重要點是離家近,畢業後好就業。但‘’上海大學‘’在外地考生眼裡是香餑餑,因為‘’上海‘’的含金量太高了,在上海讀大學,等於一隻腳跨進了上海的門檻,‘’上海大學‘’的研究生,落戶上海是板上釘釘。

上海的教育資源優勢明顯,上海人也非常重視對教育的投入,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興趣教育風起雲湧,這也為上海高校源源不斷輸送傑出人才。上海能成為國際大都市,也是上海人的教育理念分不開的,當然,也需要政策的扶持,這一塊,上海做的非常合適。


秋平171152879


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要說優勢也就是上海考生離復旦校區較近而已。至於在考分上決無優勢而言。首先上海考生用的是上海卷,外地考生用的是全國卷,兩者沒有可比性。其次上海考卷總分滿分為600分,而全國考卷滿分為750分,兩者起點不同。再次外地考生如要600分以上才能進復旦,那麼上海考生也要500分以上才能被複旦錄取。一個總分750分、考分600分對一個總分600分、考分500分,誰具有優勢?!應該是一目瞭然了!


風帆


肯定有,而且有很大的優勢。不只是體現在招生計劃的很大比重傾斜和增加,也體現在錄取分數的優惠,還有許多地方傾斜政策。其實,不光是復旦大學在上海市如此,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同濟大學,東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當地知名或著名高校亦然。其它知名高校在所在地區招生計劃的投放,招生政策的傾斜等方面,做法也一樣,目的是實施區域人才發展戰略,提升和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例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華北電力大學等,在錄取分數線,招生計劃的下達等方面,都會對所在地區傾斜。其它各省也都普遍一樣。廈門大學,福州大學對福建考生實施照顧性政策。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上海市本地人報考復旦大學是不是比外地人有優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只能讓數據說話。

以2018年為例,我們先來看看復旦大學在全國各省的招生計劃:

2018年復旦大學在全國共招生2215人,其中校本部招生1689人。校本部招生人數最多的省份是江蘇、四川、河南、廣東四省,這四省的招生人數都在100人以上;其次是安徽、福建、山東、江西。而在上海市的錄取人數為55人,僅此於湖北省,位於第13位。

復旦大學醫學院在全國共招收526人,其中招生人數較多的省市為:上海55人,江蘇41人,河南40人,安徽、福建各36人。

兩項合計,招生人數位居前八位的是江蘇、四川、河南、安徽、福建、山東、廣東、上海。相比於其他省份,上海市2018年考生人數只有5萬人,相對來說,復旦大學在上海招生的人數確實不少,特別是復旦大學醫學院,招生人數位居全國第一。

再來看看復旦大學2018年各省錄取分數線:

從表中可以看出,2018年復旦大學在全國錄取分數線理工類最高的是河北省703分,全省位次85名;湖南689分,全省位次117名;安徽686分,全省位次140名;湖北686分,全省位次150名;山東685分,全省位次202名;江西683分,全省位次96名。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其他省份考生想上覆旦大學大概分數在660分到690分之間,全省位次200名之前妥妥地可以被複旦大學錄取。我們再來看看上海市,上海市的錄取分數線588分,全市位次718名。

由此可見,上海市考生考復旦大學還是有一定優勢的。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歡迎評論!


靜等花開2579


不管怎樣,你都得足夠優秀!

復旦的上海生源怎麼樣,一句話,並不差,甚至很厲害。 當然,上海生源和外地生源一樣,進入復旦之後就基本都是一樣的身份了,也有學術達人,也有績點大神,更不乏那些社團牛人和方方面面讓人膜拜的大神們,當然,大部分人無論是上海生源還是外地生源,無非是加幾個社團做幾場活動考前看看書遊走在所謂名校光環和校園平凡人中間。

不過從一個從某小地方考入復旦的人來看,進入復旦的時候,我還沒來得及為自己比周圍大多數人的所謂優秀沾沾自喜,就馬上認清了與身邊人的差距。

英語課上,就算我有傲人的高考英語成績,但也分分鐘被上海同學們流利的對話碾壓;老師課上放的我聽起來吃力的英語影片,上海的同學告訴我,這是他們高中英語課的聽力材料;而我認真準備的四六級,有些上海的同學甚至高中的時候已經考過,不少人,高中的時候已經考到了很好的託福雅思成績。

我身邊的上海同學,大部分在剛進大學時就有了很明確的規劃,留學、保研或者直接工作,大幾齣去交換,大幾去哪裡實習,都有著自己的考慮,大部分人,也在這個預設的道路上走的很不錯。相反,作為從小縣城考入復旦的外地生,我甚至在進大學前根本沒聽過“諮詢”這個詞,不清楚快消是什麼,也不知道四大,我要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去學習,才能學會這些高中時沒有從同學家長父母那裡聽來的本不算知識的知識。

班裡默默無聞的同學,有一天竟然發現他或她在校十大歌手中得到了很好的名次,遂知道他原來學了十幾年的唱歌;見面打個招呼的同學,有一天竟然在權威的詩歌雜誌中發現她的名字,遂知道原來她已是小有名氣的90後詩人;看到校園新聞中某某同學代表學校去哪裡參加了比賽,遂知道原來她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是校交響樂團的首席……身邊這些讓我驚訝的同學中,大部分是上海人。

當然,我知道,其它地方的同學也不乏大神,上海同學也並不見得每個都出類拔萃。但是,若我以自己作為參照對象,我知道,這些上海的同學,絕對不差甚至要優秀得多。

沒錯,他們是有更好的條件,本身就站在了更高的起點上,但是,在同樣站在高起點的人中,他們絕對是足夠優秀的一群。而對於沒有擁有高起點我來說,我感謝身邊的上海同學,給了我更高的眼界,讓我看到各種類型的優秀,也給了我目標,去不斷的審視和完善自己。


天地網絡


這是非常肯定的事情!上海本地人報考復旦比外地人有優勢,毋庸置疑。

中國高考的這種地域照顧模式在各個省份都是存在。

這也是中國高考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不公平的一方面。

以前還看過一個類似這樣的歌謠:

山東的孩子在挑燈夜讀,北京的孩子在玩;山東的孩子在上輔導班,北京的孩子在玩

山東的孩子費勁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難去北京;北京的孩子稍微努力點,就去了北大。

我們不能單純的以分數來進行比較,比如很多省份的滿分是750分,而上海的滿分只有660分,所以呢,我覺得以位次來比較更為公平一些。不管分數如何,對於這種頂尖高校,如果各個省份都是排名前200的才能去的了,那基本是公平的,或者差距不大。如果有的省份排名800就能去,那這個省份對其他來說,顯然是更容易的。

以我們山東為例

按照高考裸考錄取來說

復旦大學2017年文科錄取14人,文科最低錄取位次79

理科錄取10人,理科最低錄取位次170

上海的考生

復旦大學有2個投檔線

577分投檔,最低錄取位次1003

580分投檔,最低錄取位次771

上海最低位次在1000名左右,就可以進入到復旦大學;而山東最低位次要在前200才更容易進入復旦大學

除了高考裸考,復旦大學還有針對上海考生的綜合評價招生和自主招生,有的是僅僅招生上海周邊的幾個省份,或者這幾個省份錄取名額特別多,比如浙江、江蘇,而其他地方的名額很少或者根本不招人,自然上海本地的考生在其他突進也更容易進入復旦大學的。不過這不是復旦大學一家這樣,其他的學校也是這樣,當地一定是有優勢的。


煮酒論高考


上海市政府給復旦上交同濟華東師範大學鄧部屬高校出錢出地,這些名校在招生時給予上海傾斜那是必須的,但也不是那麼的過份。以復旦為例復旦每年在全國的本科招生基本保持在3000人左右,其中給予上海300人左右,其它中等省份100名左右,在上海要進入復旦上交等高校並不是那麼容易,況且上海的學生素質比其它省份考進來的要高很多,尤其是英語方面。很多小地方考試時可以英語考150的人照樣被上海本地學生掠成狗。就算是全國一張試卷考試,北京上海等地的學生還是佔優勢,我始終相信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打地洞。如果全國一張試卷統一按分數錄取,估計很多省份清北復交的錄取人數是個位數甚至吃零蛋。畢竟大城市的教育資源要比小城市好太多太多。好比一個富二代,如果也和一個窮屌絲一樣努力,甚至更努力,就永遠不會有屌絲逆襲的事情發生。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全國一張試卷統一錄取分數,其它地方的人好像都能進入清華北大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