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除潛意識的“濾鏡”,改寫你自己的人生“故事”

心理學從不高深,它就隱藏在你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裡,不管你發現沒有,它時時處處在你身邊。就像榮格所言: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將其稱為“命運”。

祛除潛意識的“濾鏡”,改寫你自己的人生“故事”

最近開始學習的敘事療法令我耳目一新。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在用自己的感受和經歷描繪自己的故事,從某種意義上說,你眼裡的故事是什麼樣的,你就會過成什麼樣的人生。而我們故事藍本的最初雛形,一般是我們的養育者 書寫(塑造)的。

敘事,"是我們解釋世界的源泉",是"技術或設計以表達所發生的事情的前後聯繫的例子",敘事的本意,是指行為和具有連續性的體驗。

分組討論時,同學A說出了她的"故事"。過去十年,她一直很痛恨自己的老公,恨他軟弱、愚蠢,沒有原則和底線,和人做生意經常被坑,"害"的她們家這麼多年經濟上都翻不了身。"真是爛泥扶不上牆",她恨恨的說道。這些年來,她的"火眼金睛"和"諄諄教誨"在老公身上並沒有起任何作用,老公還是那麼"蠢",被人坑而不自知,這一切,都令她感覺絕望。在她眼裡,世間沒有好人,尤其是在利益面前,人性醜惡,人善必被人欺

以上,是她對自己人生描繪的故事,但是事實的真相果真和她認為的一樣嗎?

通過了解的深入,作為旁觀者的我們有了和她完全不同的感受,例如,她的老公宅心仁厚,忠厚老實,人緣頗好,他的確被合夥人"坑"的經歷,但十年過去,他還依然存活在這個行業裡,同時,因為很多人認可他的人品,會主動幫助他,提供工程給他做。而他自己,也並非如A所說,爛泥扶不上牆,他對自己的"挨坑"經歷有所總結,知道自己有邊界不清和過度擔當的問題,現在再與人合作時,"說話也比以前硬氣"了。

這就像敘事療法裡描繪的"故事"一樣,我們對自己"故事"的解讀,往往受限於自己特別關注的部分,無形當中,會放大自己認為重要的部分,選擇性的忽略其餘的部分事實。這樣做的結果,是會造成自己視野的狹窄和認知的偏頗,更為可怕的是,對這一切,自己還渾然不覺。帶著有色眼鏡看世界,眼鏡是紅色,眼裡就是紅色,但是真實的世界,卻是祛除濾鏡的的顏色。若沒有接觸真實的能力,沒有面對真實的勇氣,自己的人生故事,又怎麼可能恣意的書寫呢?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對世界的解讀能力,趨向真實的探索能力,決定了一個人認知、感受、品讀人生的水準。

祛除潛意識的“濾鏡”,改寫你自己的人生“故事”

1.認知升級,從變化、發展和全面的角度看問題

從縱向的維度來看,世界是變化的,唯有變化才是永恆。我們和我們所處的位置,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改變。同時,變化和發展密不可分,縱觀歷史的長河,人類社會的整體趨勢都是在變化當中不斷向前發展的。

從橫向的維度來看,盲人摸象式的侷限性思維是我們需要避免的。任何一個事物,看待它的角度越豐富,可看到的視野越全面,我們對它的認知就越準確。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也需要這樣一個多維的觀察和認知角度。但是在現實世界中,很多的人卻習慣使用"刻舟求劍式"固定、僵死的思維方式看待問題。

比如說,一個人曾經這樣,或者多次這樣,那麼就意味著他一輩子都是這樣、永遠不可改變嗎?比如說,一個人的同一個性格特質,在不同的環境下,很可能出現淮南為橘,淮北為枳的現象,情境不同,結果很可能也會不同。再比如,兩個人比賽跑步,一個人爆發力好,前期跑得快,而另一個人耐力更強,那麼最終結果到底誰勝誰負,實際上很難斷定,如果僅從前期誰跑得快就對最終對結果妄下判斷,則不一定是準確的….

人的心理活動可以分為外顯和內潛兩種。其中,我們不能直接觀察到的,如思維、想象、情緒、動機、信仰等,都屬於內潛的心理活動。而認知,則是內潛心理活動的綜合反應。在心理學的領域裡,認知心理學已成為行為科學中最具活力和影響力的研究領域之一。

認知體系的升級更新,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學會改變原有認知圖式,以多角度、更全面、更有深度,更具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圖式",它是人們為了應付某一特定情境而產生的認知結構。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每個人的認知都是具有一定的偏頗性的,因為我們的認知都是基於自己曾經的經驗,也就是認知圖式決定的。而我們的經驗,因為帶有主觀性以及受到當時情境的影響,所以經常會帶有一定程度的偏頗。這種偏頗,如果不加以修正,就會影響我們日後的判斷力。

祛除潛意識的“濾鏡”,改寫你自己的人生“故事”

① 傷害優先原則

心理學的研究顯示,相比較令我們愉快的事,我們更容易記住那些帶給我們"傷害感"的事,並依此構建我們的認知系統。

比如,做生意時我們遇見了人品不好的合作伙伴,對方惡意的侵吞了我們的利益,這會帶給我們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傷害。於是我們可能以後再和別人合作時,眼裡都會帶著狐疑的目光,要通過反覆驗證,才能相信對方。

這種傷害性的感受和體驗,是一種人類的自我保護本能,它會避免我們在同一個"坑"裡反覆跌倒,但同時,如果我們過度依賴自己的這種"經驗",則會使我們生活在濃厚的防禦心理,而防禦大部分時候是消極心理的表現,總帶著防禦心生活,無形當中會對我們自身造成很多內耗。這對自己是極為不利的。

正因為如此,斯科特·派克才說出了非常富有哲理的一句話:

從本質上講,寬容是一種非常自私的行為,因為它最大的價值在於治療自己內心的創傷,因此,寬容的第一受益者是寬容者自己,而不是寬容的對象。

從"傷害優先"的魔咒中解脫出來,看到事物的更多角度,這樣就可以升級我們自己的認知體系了。

② 遠離盲人摸象式的思維模式

因為傷害優先原則,我們常常過分執著事物的某個方面,犯了盲人摸象式的以偏概全的思維錯誤

自己遭遇了幾個人渣,受到了一些經濟上的損失,就認定人性黑暗,所有的人在利益面前均會不擇手段。自己遭遇了幾個渣男,就斷定天下男人均是黑渣,沒有一個好東西。自己犯了一個錯誤,造成了一些損失,就斷定自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蠢蛋…..

類似這種以偏概全的思維模式雖然躍然呈現於紙上時非常容易發現其中的漏洞,但是當"此緣身在此山中"時卻渾然不覺,造成了自己注意力的狹窄

自己在生意上遇到了一些更追求利益的人,那是因為你還未遇到人品好的人,自己遇到了渣男,實際上世間還有大把三觀端正的良家公子你沒遇見。自己犯了個錯誤,承擔這個錯誤帶來的結果便是,把自己貶的一無是處不但對當下這個錯誤無益,對自己的將來也毫無用處。

所以,摒棄這種摸到一根腿,一隻耳朵就誤以為自己摸到了整頭大象的思維,對於認知系統的升級大有裨益。

③ 全面看問題,除了看自己,還要看別人,看情境。

還以這個故事舉例,A只看到老公被人坑,付出和所得不成正比,人善被人欺,但是卻沒看到老公這麼做必然有他的原因。

一個人的行為必然受到動機和強化的雙重作用。A的老公之所以形成這樣的一種肯吃虧,肯忍讓的人格特質,必定是在其成長環境下,多次因為這個特質受益。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動物,如果知道對自己只有壞處,不用你說,ta自己就改了。Ta之所以能繼續"保持",除了強大的慣性,還有其獲益的強化作用。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

一味的強調別人的"錯",實際上是一種典型的自我中心式思維方式——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另外,世界是變化和發展的,人也是。雖然人的固有圖示非常牢固,一旦形成就很難做出根本性的改變,但是這並不意味著ta不會微調。事實上,A的老公的人格底色是好的,正如她自己也承認的那樣,老公非常宅心仁厚,這個大的人格基調讓他自己受益,讓身邊的親人朋友受益,至於遭受損失,只是底色上面的"小黑點",加以修正即可。

一個人,在自己的人格特質沒有受到"教訓"之前,恐怕很難改變,但只要有好的底色在,做出微調也不是難事。而A放大了瑕疵,忽視了底色,並對老公絕望,甚至認為他爛泥扶不上牆,這實際上是A自己認識問題的偏頗。

祛除潛意識的“濾鏡”,改寫你自己的人生“故事”

2. 吸引力法則

吸引力法則,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他吸引而來。在心理學上,著名的墨菲定律,就和吸引力法則非常類似。

墨菲定律中提到的"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深刻的說明了這一點。

關注本身,就是一種負性強化的過程。正如A所說,她越罵老公愚蠢,想讓他改變,他反而變得更差了。這讓她更惱火,陷入到一個惡性循環。

這個定律不僅在A和老公身上如此,在家庭教育中更是比比皆是。父母對孩子的叮囑,嘮叨,其背後隱藏著對孩子的不信任,事實證明,嘮叨越多,叮囑越多,孩子表現的越差。不但逆反,而且一定會"如你所願",按照你擔心的方向發展。你越想讓ta下學後趕緊做完作業,ta寫作業越拖拉磨蹭,你越叮囑ta千萬別忘了什麼,ta偏要忘。

遺憾的是大多數家長都不懂這其中的心理學原理,反倒認為孩子是故意作對,於是加大"整治"力度,結果,自然是事與願違。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的嘮叨叮囑,過分擔心,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詛咒,它背離了信任原則,也必然會招致惡果

我們對別人如此,對自己也是如此。越擔心什麼越來什麼,越恐懼什麼越遭遇什麼,專注和強化,就像一道魔咒,在無形當中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軌跡。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防禦心越重的人,眼裡越沒有好人,而周圍也反倒聚集了大量"惡人",這同樣是因為吸引力法則在起作用。

祛除潛意識的“濾鏡”,改寫你自己的人生“故事”

3. 積極關注和消極關注

對人對事的積極關注和消極關注,其實代表了兩種人格類型。就像著名的瞎婆婆的故事一樣:瞎婆婆有二個兒子,一個賣傘,一個賣草帽,下雨天她擔心賣草帽的兒子生意不好,晴天又擔心賣傘的兒子生意不好,於是日夜哭泣,直到把自己的眼睛哭瞎了。後來有個人跟她說:雨天賣傘的兒子生意好,晴天賣草帽的兒子生意好,所以不管雨天晴天,你都應該高興啊。

同一件事情,兩種角度,其實也反映了兩種廣義的不同的人格類型所關注的"點"的區別。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人更是如此,一個真正的人,肯定是立體而豐富的。抓住其中一面大做文章,顯然是一種認知的偏頗。

在心理學的人格理論中,比較著名的"大五人格模型",分別從一個人的開放性、盡責性、外傾性、隨和性、神經質性這五個維度來考察一個人的人格特質。顯然,

越積極、正面的人,其大五人格模型越趨向於各自領域中正面的定義:例如開放性裡所包含的"有創造性"、"聰明"、"開放";盡責性裡的"有組織性"、"負責"、"謹慎";外傾性中的"健談"、"精力充沛"、"果斷";隨和性中的"有同情心"、"善良"、"親切";神經質性中的"穩定"、"冷靜"、"滿足"。

我想起愛迪生髮明電燈的故事——愛迪生髮明電燈做了1500多次實驗都沒有找到適合做電燈燈絲的材料,有人嘲笑他說:"愛迪生先生,你已經失敗了1500多次了。"愛迪生回答說:"不,我沒有失敗,我的成就是發現1500多種材料不適合做電燈的燈絲。".

愛迪生的回答是一種典型的逆向思維,同時也顯示了他的積極關注,即他在看問題的時候,更傾向於看到問題有積極和建設性的一面。與防禦型的人格類型相比,這類人顯然更加開朗、積極,遇事更容易有正向解讀。具有這種人格特質的人,自然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不止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好妻子、好老公、好員工…都是誇出來的,當總被自己和周圍的人關注到正向積極的一面,一個人的自我潛能就會爆發,自我掌控感和目標感也會越來越清晰明確,自然,人生的效率也會更高效,產生的效能也會更充分

事實證明,A在改變心態之後,也同時改變了對老公的態度,她的眼睛不再只盯著老公的"問題",而是更耐心的給出自己的意見,對老公少指責和咒罵,多了一些尊重和理解。隨之而來,A和A的老公的人生"故事"也開始重新書寫,向更具建設性的方向書寫。

這就是心理學上積極關注產生積極結果的一個生活中的典型例子。

祛除潛意識的“濾鏡”,改寫你自己的人生“故事”

4. 關注自我投射

說了這麼多,在沒學過心理學的人看來,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已經探討的差不多了。但是事實上,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們還需要看到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A為什麼會對老公產生這麼多的抱怨和情緒。這一點,其實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① 安全感的匱乏和依賴型的人格特質

我們常抱怨別人干擾了我們的情緒(例如惹我們生氣),而且這種對對方的指責,我們認為非常有道理,因為"本來就是"ta做的不好/不對,所以我才會生氣。

如果對A的心理尋根溯源,會發現A其實是一個內心安全感極具缺失的人,她雖然嘴上對老公恨鐵不成鋼,其實內核是深深的依賴。依賴型人格的典型特徵是:我自己沒能力為自己的安全感做主,所以我需要向"外"尋找能滿足我這種缺失的人。這個人,在孩童時期是父母,長大後,則是理想父母——一般都是自己的配偶或重要他人。

A為什麼安全感缺失我們先不去探討,僅從這個結果來說,可以看得出,之所以A對老公那麼憤怒,其背後是一種深刻的焦慮,它的潛臺詞是:我自己都靠不住,所以,你可得千萬能讓我"靠得住"啊!如果你讓我發現你身上有什麼瑕疵、錯誤,那我是無法接受和麵對的,因為你有瑕疵就意味著你不夠安全,我依靠你就有可能"靠不上",所以,你不能犯錯。

有這種心理機制的A,就會像抓住老公脖子的吸血鬼一樣趴在老公身上,警惕的看著他可能和已經發生的錯誤,因為在A的潛意識中,老公和自己是一體的,老公危險,意味著自己也不保,所以,她必須扼制老公犯錯的可能。

人格的完善是一個終身成長的過程,心智的成熟並不以年齡推論,事實上,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正在於充分體驗人生的不安全感。換言之,一個人的成熟,不在於你是否西裝革履、談吐文雅,而在於你是否面對問題和痛苦而不迴避。敢於直面自己內心的安全感的匱乏,敢於自己承擔自己的責任,自己修復自己的安全感,而不是將其轉移到別人身上,由別人揹負我們安全感缺失的陰影,這其實是一種深刻的勇氣

② 對別人的憤怒源於對自己的投射

A在描述老公時,反覆提到幾點,第一,個子矮;第二,窩囊,被人欺負卻說不出什麼來。用A自己的話說:一看見他那個樣子就來氣!

事實真的如此嗎?

小時候看過一個動畫片,一個小兔子在山谷裡罵人,結果山谷的迴音自然是它自己的聲音,它被罵了很不開心,於是兔子媽媽告訴她,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對待你。於是小兔子使用了文明語言,自然也收穫了別人(山谷)的尊重。

這個動畫片當然是說我們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麼對待自己。但實際上,我們每個人在對待別人的時候,自己與對方發生什麼"反應",經常是因為把自己的投射放在了對方身上。

A對老公的外貌嫌棄,實際上根源是對自己自卑的不接納。A對老公"軟弱"的憤怒,實際上源自於對自己"軟弱"的憤怒。雖然成年後的A表現的很"厲害",不吃虧,但實際上這種厲害是"外厲內荏",她對於自己曾經顯性的軟弱和自己現在隱性的軟弱深惡痛絕,因為"軟弱"這個特質給她帶來了深刻的不良體驗,她非常痛恨自己的軟弱,當她看到老公身上也有這種特質時,無法對內攻擊的憤怒就對著老公傾瀉而出了。

而且,這種對外傾瀉同時也是一種無法面對真實的迴避——無法面對和修復自己的軟弱,於是將對自己的憤怒"合理化"的發洩到別人身上。

從這個意義上說,能激發我們憤怒的人,ta身上一定有我們對自己嫌棄和不接納的影子。當我們從對方身上感受到這個特質時,我們就開始攻擊對方。所以,接納這個詞,如果不從自身開始,就絕無可能做到真正的接納——一個連自己的"缺點"都無法接納的人,談何去接納別人呢?哪怕這個"別人",是我們最親近的人。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就像生活在蛋殼裡,我們被這種自以為是的安全感填滿周身,而會不自覺的忽略真實的世界。然而,對於一個雞蛋來說,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如此。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 如果你等待別人從外打破你,那麼你註定成為別人的食物;如果能讓自己從內打破,自己的成長則相當於一種重生。所以,拉近自己和真實的距離,放下自己的防禦和投射,完成自身的成長和人格的完善,實際上是解決外部世界對我們心理打擾的根本途徑。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每個人的“故事”都完全可以換一個角度重新書寫。

祛除潛意識的“濾鏡”,改寫你自己的人生“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