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起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後,終於有人給出瞭解決辦法!

據公安部統計:2018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61萬輛,比2017年增長70%,近五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年均增加50萬輛,呈加快增長趨勢。

北京小客車指標辦也公佈了小客車指標申請審核結果,北京新能源汽車指標已經排到2026年。

新能源汽車一片欣欣向榮的大好前景,但是……根據統計,2018年全年,新能源汽車著火事件已經發生40餘起!這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了,如此高頻率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事故引發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數十起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後,終於有人給出瞭解決辦法!

一方面是公眾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在不斷增長,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車在安全領域的事故頻發。為什麼新能源汽車這麼不讓人省心呢?


汽車自燃主要就是電池急速發熱導致的,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在接受記者採訪中表示,電池熱失控的因素可能有很多,"有電化學原因,如電池包本身溫度不均勻、局部區域溫度高等。同時,也有機械原因,如電池進水、受到碰撞等。"但是這些都可以在技術上進行克服,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生產企業對安全的忽視,為了縮短生產週期,有些企業可能把隔膜變薄,這樣能夠使電量增多,但是就非常有可能造成安全問題。

數十起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後,終於有人給出瞭解決辦法!

針對這個問題,很多領域的專家都在思考對策。鋰電子動力電池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但是目前鋰電子動力電池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國外有人表示可以用固態電池替代液體電池,但是固態電解質電池並沒有建立很好的生態鏈,也只是望梅止渴。

數十起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後,終於有人給出瞭解決辦法!

上海覺雲創始人常偉提供了另一個解決辦法,可以使用AI + IoT的思路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可以使用AI來監控電池的狀態,在電池失控的時候,提前預警,這樣就留給車主足夠的時間來熄火、採取外界物理措施降溫,或者及時逃離等事情,極大降低車上人員受傷的可能。

數十起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後,終於有人給出瞭解決辦法!

使用AI + IoT也許是目前最好的解決新能源汽車失控問題的辦法。常偉表示,他們公司已經開展了相關業務,和很多新能源汽車廠商建立了合作,包括北汽、廣汽、宇通、滴滴、泰雷茲、上海電巴,並在一期計劃內,將他們公司的數據監控產品部署在5萬臺設備中,並隨時監控這些設備的狀態,通過這樣一款產品,能夠至少為車主留下20分鐘的逃離時間。

儘管產品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採用AI + IoT只能說是一種補償辦法,真正的根源還是在於汽車自燃問題。所以問題的關鍵還是需要汽車廠商和監管部門通力合作,生產有質量保障的產品,這樣才能夠讓用戶更加放心的使用新能源汽車,而這也是這個行業發展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