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個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位?

羽評郡主


自漢武帝聽從董仲舒的意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學而優則仕”就成為中國曆代讀書人亙古不變的準則。他們數十年的寒窗苦讀,為的就是金榜題名,為的就是光宗耀祖,為的就是效命於帝王家,為的就是以文入仕,出將入相。“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就是讀書人窮其一生都想達成的目標。



事實上“狀元”的稱號也的確值得古代讀書人為之奮鬥一生。自武則天開啟殿試之後,一旦進士們在殿試奪的第一名,吏部就會當場給予其官職,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書郎,或掌修國史,或做天子侍講,總之就是瞬間成為天之驕子,人中之龍,其榮耀,其聲望,其尊貴,在那個時候將是登峰造極,人盡皆知。



可以在古代大多數的“狀元”只要情商夠高,他的仕途將是一片光明,多數的狀元都能在晚年獲的高位。如在唐朝史書有記載的29位狀元中,就出現了5位宰相,8位尚書。又比如在清朝有名有姓的114位狀元中,就由20位以一品的尚書以上帝王官職致仕,而其餘也有一半官至總督、巡撫和布政使等。



正如宋朝著名的理學大家呂祖謙所說“進士之科,往往皆為將相,皆極通顯。”。想想看歷朝歷代的進士大多都能榮升高位,那麼更何況是進士中的頭名“狀元”呢?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當時只要中狀元,他的起點就要比其他的進士都要高,而升官的速度也都要比其他人快。比如明成化二十三年狀元費宏,20歲中狀元的他在短短數十年的時間就三次入閣為宰相,最終官至武英殿大學士。



當然也並不是每位狀元都能走上人生最巔峰的時刻,畢竟人無完人,不是每位狀元都是高情商,也不是每位狀元都有較高的政治能力,總之有些狀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最終沒有取得多大的成就。比如明嘉靖二十年狀元沈坤,他因行事過於疏忽最終被奸臣所害,落了個“拷死於獄中”的下場。又比如清康熙三十年狀元戴有祺,他因政治能力太差,最終以區區儒學訓導的小官致仕。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狀元的難考是世人皆知的。畢竟中國歷史上一千餘年的科舉史,有名有姓的文狀元也就只有大概551位。正如蘇洵所說“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這數百位狀元可都是從童試、鄉試、會試這一路殺過來的全國最頂尖的讀書人,並且在艱難的通過萬中取其一的會試之後,他才在殿試中獲的頭名。



而事實上在當時考到滿頭白髮都還是個“童生”的是屢見不鮮的,而以五六十歲中狀元的更是時常有之。那麼這麼一個看似很難考的狀元到底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位呢?其實古時候大多數的狀元放在現在已經是不能用碩士、博士這樣的學位來表示了,如果硬要把他們拿來跟現在的某個東西掛鉤的話,那我想就只能用如瑞典文學院院士這樣的學術稱號來比吧。



可以說古代大多數的狀元他的文化水平和素養都是非常高的,對於詩賦、經義、四書、五經、試帖詩這些東西完全就是信手拈來,其造詣恐怕就是當代的文學大家也比不上吧,畢竟在當時這些都是科舉考試必考的東西,如果這些不過關你一輩子都別想當狀元。比如在唐朝,整個會試中考試必須通過貼經、詩賦、試策這三關才能考取進士,而這三場都是採取淘汰制,只要有一關不過,你連進士都考不上,那麼也就更別提之後的殿試中狀元了。



就是在這樣魔鬼式的科舉考試下,古代的狀元即使再不堪,他的文學才華也是當時最為頂尖的一批。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比如明正德六年的狀元楊慎,他十一歲就能做詩,十二歲就能擬作《過秦論》。又比如唐開元十九年狀元王維,他是被譽為“李(白)杜(甫)而下,當為第一”的詩賦大家。也就是如此,如果把這些狀元放在當代,我想在文學的成就上,恐怕這世間少有匹敵者。而且我們別忘記咯,在書法上那些狀元寫的字可是堪比印刷體的存在,就單憑這點大家覺得當代哪位書法家能比呢?



當然我們並不能說古代的狀元就是當時最有才華的人。實際上在當時很多的狀元之所以能考中很大原因是因為皇帝的關係。比如洪武十七年的狀元丁顯,以他的才學當年本輪不到他當狀元,畢竟在殿試中他只排在百名後,但是因為在殿試的前一晚朱元璋做了一個夢,夢中朱元璋見“殿前一巨釘,綴白絲數縷,悠揚日下”,而白顯的名字剛好應了這個夢,於是“聖主推才,期於佐輔”,就硬生生的將他提為狀元。



亦如康熙三十年的科舉,原本狀元預定是吳昺,但是因原榜眼的戴有祺在試卷上寫的書法字讓康熙十分喜歡,於是他就被提為狀元。所以可以說在古代狀元並不能說就是當世最有才華的人,實際上在當時狀元、榜眼、探花這三甲的人選極易受到皇帝個人意志的干擾,簡單的說皇帝喜歡誰誰就能當狀元。



當然不管如何,想當狀元你起碼得通過會試,如果會試都通過不了,恐怕你永遠都沒有機會當狀元。所以不管怎樣這個狀元即使再不堪,他也是從童試、鄉試、會試這一步步殺過來的,他的才華是經過殘酷的考驗的。不過從另外一方面來說,大部分的狀元其實就是個書呆子,尤其是在明清時期,在當時只要你八股文寫的好,你就有機會當狀元。



而所謂的八股文就是“必須從四書五經取題,然後內容必須用古人的語氣,而且絕對不允許自由發揮,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高低、字數的多少等都要按照模板來。”,你說就這樣考出的狀元能有多好呢?不就是書呆子一個嗎?所以說實際上我們並不能將狀元放在現在與現在的學位等做比較,簡單說就是“時代不同,環境不同,一切都不一樣了”。



此外需注意以上我說的都是文狀元的事情,並不包含武狀元,至於武狀元是什麼學歷,只能說大概就是現在的中國武術段位中的九段金龍吧,甚至是更高,當然在當時還會考一些軍事策略方面的事情,但是大多都是紙上談兵,沒啥用處,所以無從比較。


澳古說歷史


誠邀,如題。“十年寒窗苦,一朝金榜題”,在古代,若想當官,讀書是出身寒窗之人的最好選擇,於是每年會試,多少人擠破腦袋想要博取頭名以光宗耀祖,如能考上個探花,榜眼,狀元,那就更是三生有幸了,那麼古代考個狀元有多難呢?

狀元起先稱為“狀頭”,因為參加考試的士子,經由各州貢送到京城,在應試前需遞送“投狀”,即類似今天考試報時填寫材料的情形相同。考試結束之後,將最高的成績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狀頭”。居首者因曰狀頭,亦曰狀元。明清兩代,殿試一二三名,確定其名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

但是要注意,雖然古今都有考試,但是古代的考試與現在大大的不同,古代的狀元更像是一種行政級別,與現在的學歷完全不同

前幾天小編看到一個說法,來自湖南大學李冰教授的分析認為,古代舉人相當於碩士生,進士相當於博士生,至於殿試上考中名次的,則相當於中科院的院士。但是這種碩大也不準確,因為古代的狀元是在成千上萬的學子中脫穎而出的第一名,而現在的學歷只是比較優秀科目的人,沒有排名先後所以二者是不能比較的。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類似問題回答過不少,狀元不是學歷,不是學位,因為科舉考試不是學歷教育,而是官員選拔制度,跟學歷學位沒有可比性,勉強可以和現在的公務員考試比較。如果硬是要比較的話,博士學位也僅能和舉人相提並論,跟狀元差的太遠。

現代的學歷學位教育

現代教育是普惠制的,公民皆可進入學校接受教育,學校培養的人才是社會性的,從學校畢業後可以從事各種工作,學歷只是對某一教育經歷的證明,學位則是對專業知識水平的認證。

獲取畢業證和學位證只是一個開始,畢業生還要進入社會尋找工作,而且他們的工作是多種多樣,各不相同,不一定非要當公務員。想做公務員,還需要參加公務員考試,公務員考試跟古代的科舉考試很相似。

學位授予的條件是通過學位答辯,沒有名額限制,各個學校自己組織。

據統計,我國每年通過學士學位答辯獲取學位的人,全國至少也有幾百萬,就是博士學位一年也有4、5萬人,大學畢業甚至博士畢業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大有人在。

古代的科舉考試

古代科舉考試一定程度也是培養人才,但這種培養是定向培養,培養的是國家公務員,而且這種培養主要靠自學,政府主要負責組織考試,選拔人才,選拔出來的都是公務員,不是商人、農民、手工業者,等等。

科舉考試的狀元是全國範圍的,而且每次考試全國只有一個狀元。宋朝時,殿試每年舉行一次,每年都有一個狀元;到明清時期,殿試每三年一次,狀元更稀缺了。

據統計,中國有史以來的狀元,包括那些割據政權的狀元,有明文記載的一共還不到800人,而我國現在最高的博士學位,每年就畢業5萬人,大家說這含金量怎麼比?

其實,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是和州縣官辦學校教育結合在一起的,考生必須在州學縣學全日制學習,才能報考科舉,所以說古代科舉考試是現代公務員考試和學校教育的結合,但明顯更接近於公務員考試,而不是高考。

所以說,以後不要總把學歷學位和進士狀元比較了。如果硬要比較古代科舉考試和現代學位的含金量,以相應人數佔全國總人數的比例計算,現代博士學位大體可以跟古代的舉人平齊,連進士的含金量都達不到,更遑論狀元了。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古代科舉考試不是學歷考試,而是選拔官吏的考試,就如同今天的國家公務員考試。科舉考試中把第一名稱為元,殿試第一名稱為狀元。所以說狀元其實代表著殿試中最高水平,是一種名次,而不是學歷。

蘇洵有詩云:“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現今史料能查證的狀元共有599人,其中唐代最多141人。在歷朝歷代的發展中,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才記錄下了不到600狀元,所以說一個人能考上狀元是相當困難的,那麼古代一個人考狀元需要經歷怎樣的過程呢?下面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

古代不是誰都有資格讀書的,首先女人就不行。另外讀書人並不是誰都有資格參加鄉試的,因為科舉制度規定,參考者必經各級學校方可參加科舉,不接受在家自學者報名參加考試。各級學校屬於公共教育機構,我們熟知的私塾也包括在內。幼童在經過私塾或者地方書院學習後畢業,才能獲取參加科舉考試第一階段的資格。這第一階段的考生主要是私塾或地方書院畢業的童生,他們想更進一步進入官學,就得參加官辦學校的入學考試,考試合格方可進入官學讀書。通過考試者被稱作生員,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秀才。

一個人考上秀才就算有了功名,雖然不能做官,但可免除勞役,有著見知縣不跪、不被輕易用刑的特權。其中秀才中成績最好的“廩生”每個月還有糧食補貼。讀書人在取得秀才資格後,還經過三年學習和歲考、科考兩級考試,合格後才能可參加鄉試,來考取舉人。鄉試一般在八月舉行,所以又稱作“秋闈”, 其第一名稱作解元。鄉試由各省組織實施,本省秀才參加,每個省都有名額限制,一般情況下每次鄉試每省考中舉人人數不會超過一百人,所以能考取舉人實際上難度很大。

吳敬梓的《范進中舉》中范進在考中舉人後瘋了是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考了多年終於中舉,二是因為舉人有做官資格,儘管舉人能做的官官職不高。在取得舉人功名之後,就可以參加禮部組織的會試。全國的舉人一起在京師參加考試,會試通過者稱貢士,一般情況下貢士名額不到300人, 其第一名稱“會元”,能夠成為貢士的人,每人至少幹掉了上千競爭者。貢士還要繼續參加考試,先是禮部組織的複試,通過複試者被分為一二三等,列入此三等者方可參加殿試。

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實際上能參加殿試均可通過,只是根據成績由高到低分為三甲:一甲共3名,第1名稱作狀元,第2名稱作榜眼,第3名稱作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朝廷會對這些取得進士功名的人直接授官,但會根據官職的空缺情況來定。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得知, 狀元不是學歷,而是一種名次.。是學富五車,博古通今的象徵,是有治國安邦才能的體現。能夠考上狀元要花費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精力準備各種考試,要挫敗數十萬的競爭者,這種難度和如今的高考國考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狀元相當於什麼學位...

emm,這個其實不是特別好類比。

古代的科舉考試,是學習能力證明和官吏選拔考試的混合體。

孔子說,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學習有餘力就應該做官,當官有餘力就應該繼續學習。所以作為科舉考試第一名的狀元,實際上既是學歷證明,同時還是一張政治通行證。

科舉考試和公務員考試很不一樣。公務員考試是針對具體的職位,來“應聘”的考試。比如我考的是環保局的一個辦事員,那我考過了就去環保局當辦事員。科舉考試則是一種證明——這個人有資格當官,考過了得到的是“功名”,而不是具體的職位。

比如,科舉考試殿試的前三名(一甲),狀元、榜眼、探花,一般就派到翰林院去修訂史書和儒家經典,當官也往往在首都當京官,相當於重點培養的政治人才。

而科舉的二甲“進士出身”,往往外放到各地當縣令,之後升官也就是地方官裡流轉。而三甲“同進士出身”相比就慘些了,往往只有個虛頭銜,要等到地方有了空閒官位,才能排隊上任。

那些沒有考上進士,只有“舉人”功名的,則得排在“同進士”之後,或者去特別邊遠,大家都不願意去的縣當縣令,或者只能暫時給其他官員當幕僚,也就是“師爺”,如果那位官員飛黃騰達了,自然也就能雞犬升天,讓這位幕僚當上官。

現在的時代,官員選拔和學習能力證明則分開了

在現在這個時代,學歷考試和公務員考試已經分離得很開了。學習能力是高考和研究生考試;官員選拔是公務員考試。

我們好像很難找到一個確切的“學位”,能和狀元相提並論。

學歷很高的專家,不一定有很大的政治潛力;

蒸蒸日上的政治新星,往往是有作為、有能力的官員,學歷則不一定非得是博士碩士。

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找到類比的對象,我們可以換個思路。

進士、狀元的實質是什麼?

進士,就是科舉選拔出的一群最牛的人

而狀元,就是牛人中最牛逼的一個。

因為你特別牛,所以朝廷認為應該重點培養你當官,來治理國家。

現在,最牛的人在哪裡?

-我國最好的大學裡唄。

那牛人中最牛的是誰?

我國最好的大學,這些大學裡的學生幹部、尤其是高學歷學生幹部,如果有意從政的話,往往能成為國家重點培養的政治人才。

比如,如果你擔任過北京大學的團委副書記,或者北大研究生會的主席,等等學生幹部職務,無論是進入體制為國家工作,還是進入企業建設經濟,都會被格外青睞。


高考/研究生考試能考上北大、清華,證明了你學習能力出眾;在北大清華能競爭成為學生幹部,則證明你比其他牛人還牛。你就是國家需要的人才,就是世界五百強需要的人才!

既有學歷證明,又有能力證明,兩個加在一起,不就相當於“狀元”了嘛。

所以,如果硬要比的話,我認為“狀元”應該相當於現在最一流大學的學生幹部,尤其是高學歷學生幹部。


文青二哈與青蛙


古代考個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位?這個問題感覺沒什麼意義啊!就好比你將一名大學生放到小學中,問他與全班同學相比大概處在什麼層次。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關於“狀元”這個頭銜的概念吧,何為狀元?狀元又稱“鼎元”“殿員”,指的是在所有的考試以及最後的殿試中獲得第一名的稱謂。簡而言之,就是在每一屆科舉制度中拔得頭籌。這樣的人物,全國只有那麼一位,試問,要是放到現在的社會,什麼樣的學位能配得上?



目前我國最高的學位也只是博士後而已,博士後學位雖然很難獲得,但對於整個諾大的國家而言,每年誕生的博士後還是有一些的,可古代的狀元呢,就只有那麼一位,而且科舉還不像高考,數年才會有一屆。

真要強行對比的話,可以有如下的比較。

古代秀才等同於現在的本科大學生。

舉人等同於現在的研究生。

進士等同於現在的博士生。

進士前十名等同於現在的博士後。

至於狀元郎,那真的沒有可比的必要。

綜合各種因素,哪怕古代人口基數較少,狀元也不是現在的什麼學位可以相比的,大家也不要再糾纏這個問題了。

感謝您的觀看,歡迎點一下關注哦。


葉落臨秋DX


古代能中狀元已經不是學位的問題了,而是公務員考試第一名,而且直接進國務院那種。

關於考狀元的難度,我們現在中考高考都沒法和科舉比,因為高考在本地都有錄取,而科舉你得一路殺出去,從鄉里、縣裡、省裡你都得是前1%,而我們高考你能到省裡10%已經可以上211/985好專業了。


科舉考出省外才不過是舉人,然後才能進京趕考。就是把全國各省高考狀元集中起來再考二輪,第一輪會試,通過會試又刷掉無數高考狀元。


下一輪殿試,皇帝親自出題,親自面試,這樣考出來第一名才是狀元、榜眼、探花。


就這樣學霸中的學霸,官位品階多少呢?狀元也就只有從六品,榜眼和探花只有正七品。看起來是個芝麻綠豆的官階,但狀元進的部門高級,翰林院。

翰林院是培養未來國家幹部的地方,相當於現在中央書記處,每天跟著部級幹部幹活,處理的都是國家大事,掌握整個天下的動態。我們現在講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信息不對稱”,不管從商也好,從政也好,當然能力是基礎,但信息會影響你的判斷和選擇。


所以啊,進了翰林院,未來的最低下限已經有了,情商高點,努力一點,很大可能性就是宰相的候選人,所以啊,科舉已經不是學位的問題,不要說考中狀元,哪怕是進士及第,光宗耀祖,衣錦還鄉已經是沒問題了。


我是ChrisQu,C叔講歷史,有趣有料有思考,關注我,可以看到更多有趣又發人深省的歷史故事,歡迎在評論區與我交流討論。


C叔聊歷史


古代不是誰都有資格讀書的,首先女人就不行。另外讀書人並不是誰都有資格參加鄉試的,因為科舉制度規定,參考者必經各級學校方可參加科舉,不接受在家自學者報名參加考試。各級學校屬於公共教育機構,我們熟知的私塾也包括在內。幼童在經過私塾或者地方書院學習後畢業,才能獲取參加科舉考試第一階段的資格。這第一階段的考生主要是私塾或地方書院畢業的童生,他們想更進一步進入官學,就得參加官辦學校的入學考試,考試合格方可進入官學讀書。通過考試者被稱作生員,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秀才。

事實上“狀元”的稱號也的確值得古代讀書人為之奮鬥一生。自武則天開啟殿試之後,一旦進士們在殿試奪的第一名,吏部就會當場給予其官職,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書郎,或掌修國史,或做天子侍講,總之就是瞬間成為天之驕子,人中之龍,其榮耀,其聲望,其尊貴,在那個時候將是登峰造極,人盡皆知。

可以在古代大多數的“狀元”只要情商夠高,他的仕途將是一片光明,多數的狀元都能在晚年獲的高位。如在唐朝史書有記載的29位狀元中,就出現了5位宰相,8位尚書。又比如在清朝有名有姓的114位狀元中,就由20位以一品的尚書以上帝王官職致仕,而其餘也有一半官至總督、巡撫和布政使等。

關於考狀元的難度,我們現在中考高考都沒法和科舉比,因為高考在本地都有錄取,而科舉你得一路殺出去,從鄉里、縣裡、省裡你都得是前1%,而我們高考你能到省裡10%已經可以上211/985好專業了。

科舉考出省外才不過是舉人,然後才能進京趕考。就是把全國各省高考狀元集中起來再考二輪,第一輪會試,通過會試又刷掉無數高考狀元。

下一輪殿試,皇帝親自出題,親自面試,這樣考出來第一名才是狀元、榜眼、探花。

就這樣學霸中的學霸,官位品階多少呢?狀元也就只有從六品,榜眼和探花只有正七品。看起來是個芝麻綠豆的官階,但狀元進的部門高級,翰林院。

一般中狀元后,馬上便會由吏部分配其職務,作為天子門生,一般為翰林院修撰、著書郎或天子侍講。起步就是六品官。可不是今天的某個學位能夠比擬的。

倘若真的要對照一下今天的學位,那狀元在學識上,一定是輕輕鬆鬆取得了今天的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而在待遇上,應該相當於享受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文史專家,或者辦公廳秘書,是國家最為重要的儲備幹部。


電力工程技術


古代狀元的價值是現在任何學位都比不了的,博士學位很牛嗎?這都9102年,還有誰家小區裡沒住著博士,還有誰家村子裡沒出過博士?都這種普及率了,還有什麼好牛的?

但是古代的狀元就不同了,有許多州府縣在1300年的科舉歷史上都沒出過一個狀元,其數量上的稀有程度直逼今日的大熊貓,一千多年裡的累積狀元數量只有700多人。

在古代科舉制度出現之前,社會各階層之間幾乎是不流動、不變化的,周代禮制基本上把下層進入上層的通道鎖死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完全是這樣。天子是老大,下面是諸侯階層,再下面是卿階層,再再下面是士階層,最後是平民和奴隸。

各階層之間原則上只允許橫向流動,下級階層向上級階層的躍遷最好想都別想。平民和奴隸要想改變命運只有一個辦法,祈禱吧,祈禱彩票開獎時能選擇你投注的號碼。

這種狀況直到漢朝時期才有所改變,從民間底層選拔人才的察舉制開始實行,舉孝廉、舉秀才這樣的上升通道開始運轉,雖然其公平性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很差的,但聊勝於無吧。

可是就這也好景不長,魏文帝曹丕搞出了一個叫做“九品中正制”的名堂,把人的家世背景作為首要的選拔標準,由此出現“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一品壓一品,階層上升的通道又被鎖定了。

這種局面直到隋朝建立才得到改變,皇帝為了加強集權,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入囊中,用“科舉制”替代“九品中正制”,考試這種唯成績論、無差別對待、至今廣泛沿用的極端公平的方式,才第一次在古代全面確立了起來。

科舉制度中的秀才、舉人、進士,都有各種名堂的特權。

秀才、舉人可以免交稅糧、免服徭役,犯了罪還享有豁免權,要到省裡請學政把他革除功名才能進行刑罰。現在數以千萬的本科碩士博士學位擁有者,如果給他們這些特權,社會就亂套了。

進士的特權就更大了,一般是正縣級(縣令)起步,二甲進士大部分留京做官。一甲狀元、榜眼、探花鐵定進翰林院,將來的上限是宰相、首輔、大學士,最差也是侍郎、巡撫一級的大員。

這麼來比並不是講現在的學位沒有意義,只是說現在的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了,人才成長的路徑越來越多元,像狀元這種集大成者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基礎。


讀歷見聞


科舉制作為中國古代的人才選拔制度,其實比現代中國的義務教育和應試製度要苛刻得多。雖然現在很多人都抱怨應試製度的各種不完善,素質教育的缺失。但相對比科舉制度,高考制度的那些所謂的弊端就又顯得有些不夠看了。簡而言之,現代的高考選拔制度,應試教育讓每一個人都能從小到大受到教育,都能獲得相應的改變機會。但科舉並不然,在小農經濟的社會格局裡,能讀上書的人,在人口比例中萬分之一都不到,可一旦考取功名,那含金量也不是現代那些高端學位可比擬的。

博士在目前的考級制度中,應該可以說是公認的最高學歷標準。但在古代,博士的學位和意義,僅僅只能和科舉制度第一關鄉試之後的解元或者亞元相當。古代的學歷制度難以和現代的學歷制度進行等量的換算和對比,因為在古代獲得功名即獲得一切,現代的世界則是,擁有了知識文化和學歷,還要通過孜孜不倦的印證和創造來實現價值。雖然古代狀元頗有一步登天的意味,但狀元在每一次的考試之中,也只能有一個,可想而知,偌大個華夏文明,只有一個狀元,那般地位難以揣度。

現在隨著科技文化,知識教育的持續進步,最高學歷也並不止步於博士,所謂學海無涯,總有人在文化科技多個領域堅持不斷向前,於是現在還有著所謂的博士後。博士後是指在博士學位的基礎上,持續在領域深耕,意義已經超越了普通的博士。那這種地位還算是在學術圈內比較高的了,而在古代,這種學歷地位就相當於科舉考試中第二關會士中的貢士,這就相當於在各省最優秀的那些個學子之中,匯聚一堂,從這裡再進行一次選拔,來爭取殿試的名額。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會試製度就是文化的一種持續開發。它並不止於獲得某種虛名,而是把握本質地專研領域深層次內涵,這種精神是一樣的。通過了鄉試,就能有機會在省城獲得官職,成為地方官員了,而通過了會試,那就代表已經可以成為朝廷的中層官員,這種影響是深刻的。在現代,博士後往往都是科研領域的帶頭者,機構或者單位的領導,這些都是在一群優秀的人之中,脫穎而出,於是又凌駕在這群優秀的人之上,並且帶領他們完成文化和科研使命。

科舉制度最後一關,那就是殿試了。作為科舉意義的至高峰,殿試選出狀元,榜眼,探花。毋庸置疑,這三人無論誰先後,都必然是未來的人中龍鳳。殿試除了筆墨的考核,特色點更是在於皇帝的親自監考。到了審核完畢筆試後,還有著類似現在HR面試一樣的面對面考核,那就是皇帝問,你來答。通過綜合評價,就會產生相應的排名和人選。那這個時候,殿試選拔出來的人才,就已經可以說是成為皇帝左膀右臂的雛形了。科舉制非常難,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形容都還不及萬分之一,但一旦成功,便又一飛沖天。

和科舉不一樣的是,現代更加看重能力的運用,才能獲得相應的地位和權財,但古代科舉,雖看似繁瑣嚴謹,但在培養和磨練上,缺少了重要的過程。不過也不能否認,古代科舉也讓中華文化發揮過極致的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