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评郡主
自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学而优则仕”就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亘古不变的准则。他们数十年的寒窗苦读,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光宗耀祖,为的就是效命于帝王家,为的就是以文入仕,出将入相。“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就是读书人穷其一生都想达成的目标。
事实上“状元”的称号也的确值得古代读书人为之奋斗一生。自武则天开启殿试之后,一旦进士们在殿试夺的第一名,吏部就会当场给予其官职,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总之就是瞬间成为天之骄子,人中之龙,其荣耀,其声望,其尊贵,在那个时候将是登峰造极,人尽皆知。
可以在古代大多数的“状元”只要情商够高,他的仕途将是一片光明,多数的状元都能在晚年获的高位。如在唐朝史书有记载的29位状元中,就出现了5位宰相,8位尚书。又比如在清朝有名有姓的114位状元中,就由20位以一品的尚书以上帝王官职致仕,而其余也有一半官至总督、巡抚和布政使等。
正如宋朝著名的理学大家吕祖谦所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想想看历朝历代的进士大多都能荣升高位,那么更何况是进士中的头名“状元”呢?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当时只要中状元,他的起点就要比其他的进士都要高,而升官的速度也都要比其他人快。比如明成化二十三年状元费宏,20岁中状元的他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就三次入阁为宰相,最终官至武英殿大学士。
当然也并不是每位状元都能走上人生最巅峰的时刻,毕竟人无完人,不是每位状元都是高情商,也不是每位状元都有较高的政治能力,总之有些状元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比如明嘉靖二十年状元沈坤,他因行事过于疏忽最终被奸臣所害,落了个“拷死于狱中”的下场。又比如清康熙三十年状元戴有祺,他因政治能力太差,最终以区区儒学训导的小官致仕。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状元的难考是世人皆知的。毕竟中国历史上一千余年的科举史,有名有姓的文状元也就只有大概551位。正如苏洵所说“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这数百位状元可都是从童试、乡试、会试这一路杀过来的全国最顶尖的读书人,并且在艰难的通过万中取其一的会试之后,他才在殿试中获的头名。
而事实上在当时考到满头白发都还是个“童生”的是屡见不鲜的,而以五六十岁中状元的更是时常有之。那么这么一个看似很难考的状元到底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位呢?其实古时候大多数的状元放在现在已经是不能用硕士、博士这样的学位来表示了,如果硬要把他们拿来跟现在的某个东西挂钩的话,那我想就只能用如瑞典文学院院士这样的学术称号来比吧。
可以说古代大多数的状元他的文化水平和素养都是非常高的,对于诗赋、经义、四书、五经、试帖诗这些东西完全就是信手拈来,其造诣恐怕就是当代的文学大家也比不上吧,毕竟在当时这些都是科举考试必考的东西,如果这些不过关你一辈子都别想当状元。比如在唐朝,整个会试中考试必须通过贴经、诗赋、试策这三关才能考取进士,而这三场都是采取淘汰制,只要有一关不过,你连进士都考不上,那么也就更别提之后的殿试中状元了。
就是在这样魔鬼式的科举考试下,古代的状元即使再不堪,他的文学才华也是当时最为顶尖的一批。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比如明正德六年的状元杨慎,他十一岁就能做诗,十二岁就能拟作《过秦论》。又比如唐开元十九年状元王维,他是被誉为“李(白)杜(甫)而下,当为第一”的诗赋大家。也就是如此,如果把这些状元放在当代,我想在文学的成就上,恐怕这世间少有匹敌者。而且我们别忘记咯,在书法上那些状元写的字可是堪比印刷体的存在,就单凭这点大家觉得当代哪位书法家能比呢?
当然我们并不能说古代的状元就是当时最有才华的人。实际上在当时很多的状元之所以能考中很大原因是因为皇帝的关系。比如洪武十七年的状元丁显,以他的才学当年本轮不到他当状元,毕竟在殿试中他只排在百名后,但是因为在殿试的前一晚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中朱元璋见“殿前一巨钉,缀白丝数缕,悠扬日下”,而白显的名字刚好应了这个梦,于是“圣主推才,期于佐辅”,就硬生生的将他提为状元。
亦如康熙三十年的科举,原本状元预定是吴昺,但是因原榜眼的戴有祺在试卷上写的书法字让康熙十分喜欢,于是他就被提为状元。所以可以说在古代状元并不能说就是当世最有才华的人,实际上在当时状元、榜眼、探花这三甲的人选极易受到皇帝个人意志的干扰,简单的说皇帝喜欢谁谁就能当状元。
当然不管如何,想当状元你起码得通过会试,如果会试都通过不了,恐怕你永远都没有机会当状元。所以不管怎样这个状元即使再不堪,他也是从童试、乡试、会试这一步步杀过来的,他的才华是经过残酷的考验的。不过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大部分的状元其实就是个书呆子,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在当时只要你八股文写的好,你就有机会当状元。
而所谓的八股文就是“必须从四书五经取题,然后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而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字数的多少等都要按照模板来。”,你说就这样考出的状元能有多好呢?不就是书呆子一个吗?所以说实际上我们并不能将状元放在现在与现在的学位等做比较,简单说就是“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一切都不一样了”。
此外需注意以上我说的都是文状元的事情,并不包含武状元,至于武状元是什么学历,只能说大概就是现在的中国武术段位中的九段金龙吧,甚至是更高,当然在当时还会考一些军事策略方面的事情,但是大多都是纸上谈兵,没啥用处,所以无从比较。
澳古说历史
诚邀,如题。“十年寒窗苦,一朝金榜题”,在古代,若想当官,读书是出身寒窗之人的最好选择,于是每年会试,多少人挤破脑袋想要博取头名以光宗耀祖,如能考上个探花,榜眼,状元,那就更是三生有幸了,那么古代考个状元有多难呢?
状元起先称为“状头”,因为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天考试报时填写材料的情形相同。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居首者因曰状头,亦曰状元。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但是要注意,虽然古今都有考试,但是古代的考试与现在大大的不同,古代的状元更像是一种行政级别,与现在的学历完全不同
前几天小编看到一个说法,来自湖南大学李冰教授的分析认为,古代举人相当于硕士生,进士相当于博士生,至于殿试上考中名次的,则相当于中科院的院士。但是这种硕大也不准确,因为古代的状元是在成千上万的学子中脱颖而出的第一名,而现在的学历只是比较优秀科目的人,没有排名先后所以二者是不能比较的。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类似问题回答过不少,状元不是学历,不是学位,因为科举考试不是学历教育,而是官员选拔制度,跟学历学位没有可比性,勉强可以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比较。如果硬是要比较的话,博士学位也仅能和举人相提并论,跟状元差的太远。
现代的学历学位教育
现代教育是普惠制的,公民皆可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学校培养的人才是社会性的,从学校毕业后可以从事各种工作,学历只是对某一教育经历的证明,学位则是对专业知识水平的认证。
获取毕业证和学位证只是一个开始,毕业生还要进入社会寻找工作,而且他们的工作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不一定非要当公务员。想做公务员,还需要参加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跟古代的科举考试很相似。
学位授予的条件是通过学位答辩,没有名额限制,各个学校自己组织。
据统计,我国每年通过学士学位答辩获取学位的人,全国至少也有几百万,就是博士学位一年也有4、5万人,大学毕业甚至博士毕业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大有人在。
古代的科举考试
古代科举考试一定程度也是培养人才,但这种培养是定向培养,培养的是国家公务员,而且这种培养主要靠自学,政府主要负责组织考试,选拔人才,选拔出来的都是公务员,不是商人、农民、手工业者,等等。
科举考试的状元是全国范围的,而且每次考试全国只有一个状元。宋朝时,殿试每年举行一次,每年都有一个状元;到明清时期,殿试每三年一次,状元更稀缺了。
据统计,中国有史以来的状元,包括那些割据政权的状元,有明文记载的一共还不到800人,而我国现在最高的博士学位,每年就毕业5万人,大家说这含金量怎么比?
其实,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是和州县官办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考生必须在州学县学全日制学习,才能报考科举,所以说古代科举考试是现代公务员考试和学校教育的结合,但明显更接近于公务员考试,而不是高考。
所以说,以后不要总把学历学位和进士状元比较了。如果硬要比较古代科举考试和现代学位的含金量,以相应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例计算,现代博士学位大体可以跟古代的举人平齐,连进士的含金量都达不到,更遑论状元了。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古代科举考试不是学历考试,而是选拔官吏的考试,就如同今天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科举考试中把第一名称为元,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所以说状元其实代表着殿试中最高水平,是一种名次,而不是学历。
苏洵有诗云:“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现今史料能查证的状元共有599人,其中唐代最多141人。在历朝历代的发展中,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才记录下了不到600状元,所以说一个人能考上状元是相当困难的,那么古代一个人考状元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呢?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古代不是谁都有资格读书的,首先女人就不行。另外读书人并不是谁都有资格参加乡试的,因为科举制度规定,参考者必经各级学校方可参加科举,不接受在家自学者报名参加考试。各级学校属于公共教育机构,我们熟知的私塾也包括在内。幼童在经过私塾或者地方书院学习后毕业,才能获取参加科举考试第一阶段的资格。这第一阶段的考生主要是私塾或地方书院毕业的童生,他们想更进一步进入官学,就得参加官办学校的入学考试,考试合格方可进入官学读书。通过考试者被称作生员,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秀才。
一个人考上秀才就算有了功名,虽然不能做官,但可免除劳役,有着见知县不跪、不被轻易用刑的特权。其中秀才中成绩最好的“廪生”每个月还有粮食补贴。读书人在取得秀才资格后,还经过三年学习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合格后才能可参加乡试,来考取举人。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所以又称作“秋闱”, 其第一名称作解元。乡试由各省组织实施,本省秀才参加,每个省都有名额限制,一般情况下每次乡试每省考中举人人数不会超过一百人,所以能考取举人实际上难度很大。
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范进在考中举人后疯了是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考了多年终于中举,二是因为举人有做官资格,尽管举人能做的官官职不高。在取得举人功名之后,就可以参加礼部组织的会试。全国的举人一起在京师参加考试,会试通过者称贡士,一般情况下贡士名额不到300人, 其第一名称“会元”,能够成为贡士的人,每人至少干掉了上千竞争者。贡士还要继续参加考试,先是礼部组织的复试,通过复试者被分为一二三等,列入此三等者方可参加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实际上能参加殿试均可通过,只是根据成绩由高到低分为三甲:一甲共3名,第1名称作状元,第2名称作榜眼,第3名称作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朝廷会对这些取得进士功名的人直接授官,但会根据官职的空缺情况来定。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知, 状元不是学历,而是一种名次.。是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的象征,是有治国安邦才能的体现。能够考上状元要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精力准备各种考试,要挫败数十万的竞争者,这种难度和如今的高考国考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状元相当于什么学位...
emm,这个其实不是特别好类比。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学习能力证明和官吏选拔考试的混合体。
孔子说,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习有余力就应该做官,当官有余力就应该继续学习。所以作为科举考试第一名的状元,实际上既是学历证明,同时还是一张政治通行证。
科举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很不一样。公务员考试是针对具体的职位,来“应聘”的考试。比如我考的是环保局的一个办事员,那我考过了就去环保局当办事员。科举考试则是一种证明——这个人有资格当官,考过了得到的是“功名”,而不是具体的职位。
比如,科举考试殿试的前三名(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一般就派到翰林院去修订史书和儒家经典,当官也往往在首都当京官,相当于重点培养的政治人才。
而科举的二甲“进士出身”,往往外放到各地当县令,之后升官也就是地方官里流转。而三甲“同进士出身”相比就惨些了,往往只有个虚头衔,要等到地方有了空闲官位,才能排队上任。
那些没有考上进士,只有“举人”功名的,则得排在“同进士”之后,或者去特别边远,大家都不愿意去的县当县令,或者只能暂时给其他官员当幕僚,也就是“师爷”,如果那位官员飞黄腾达了,自然也就能鸡犬升天,让这位幕僚当上官。
现在的时代,官员选拔和学习能力证明则分开了
在现在这个时代,学历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已经分离得很开了。学习能力是高考和研究生考试;官员选拔是公务员考试。
我们好像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学位”,能和状元相提并论。
学历很高的专家,不一定有很大的政治潜力;
蒸蒸日上的政治新星,往往是有作为、有能力的官员,学历则不一定非得是博士硕士。
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找到类比的对象,我们可以换个思路。
进士、状元的实质是什么?
进士,就是科举选拔出的一群最牛的人,
而状元,就是牛人中最牛逼的一个。
因为你特别牛,所以朝廷认为应该重点培养你当官,来治理国家。
现在,最牛的人在哪里?
-我国最好的大学里呗。
那牛人中最牛的是谁?
我国最好的大学,这些大学里的学生干部、尤其是高学历学生干部,如果有意从政的话,往往能成为国家重点培养的政治人才。
比如,如果你担任过北京大学的团委副书记,或者北大研究生会的主席,等等学生干部职务,无论是进入体制为国家工作,还是进入企业建设经济,都会被格外青睐。
高考/研究生考试能考上北大、清华,证明了你学习能力出众;在北大清华能竞争成为学生干部,则证明你比其他牛人还牛。你就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就是世界五百强需要的人才!
既有学历证明,又有能力证明,两个加在一起,不就相当于“状元”了嘛。
所以,如果硬要比的话,我认为“状元”应该相当于现在最一流大学的学生干部,尤其是高学历学生干部。
文青二哈与青蛙
古代考个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位?这个问题感觉没什么意义啊!就好比你将一名大学生放到小学中,问他与全班同学相比大概处在什么层次。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状元”这个头衔的概念吧,何为状元?状元又称“鼎元”“殿员”,指的是在所有的考试以及最后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称谓。简而言之,就是在每一届科举制度中拔得头筹。这样的人物,全国只有那么一位,试问,要是放到现在的社会,什么样的学位能配得上?
目前我国最高的学位也只是博士后而已,博士后学位虽然很难获得,但对于整个诺大的国家而言,每年诞生的博士后还是有一些的,可古代的状元呢,就只有那么一位,而且科举还不像高考,数年才会有一届。
真要强行对比的话,可以有如下的比较。
古代秀才等同于现在的本科大学生。
举人等同于现在的研究生。
进士等同于现在的博士生。
进士前十名等同于现在的博士后。
至于状元郎,那真的没有可比的必要。
综合各种因素,哪怕古代人口基数较少,状元也不是现在的什么学位可以相比的,大家也不要再纠缠这个问题了。
感谢您的观看,欢迎点一下关注哦。
叶落临秋DX
古代能中状元已经不是学位的问题了,而是公务员考试第一名,而且直接进国务院那种。
关于考状元的难度,我们现在中考高考都没法和科举比,因为高考在本地都有录取,而科举你得一路杀出去,从乡里、县里、省里你都得是前1%,而我们高考你能到省里10%已经可以上211/985好专业了。
科举考出省外才不过是举人,然后才能进京赶考。就是把全国各省高考状元集中起来再考二轮,第一轮会试,通过会试又刷掉无数高考状元。
下一轮殿试,皇帝亲自出题,亲自面试,这样考出来第一名才是状元、榜眼、探花。
就这样学霸中的学霸,官位品阶多少呢?状元也就只有从六品,榜眼和探花只有正七品。看起来是个芝麻绿豆的官阶,但状元进的部门高级,翰林院。
翰林院是培养未来国家干部的地方,相当于现在中央书记处,每天跟着部级干部干活,处理的都是国家大事,掌握整个天下的动态。我们现在讲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信息不对称”,不管从商也好,从政也好,当然能力是基础,但信息会影响你的判断和选择。
所以啊,进了翰林院,未来的最低下限已经有了,情商高点,努力一点,很大可能性就是宰相的候选人,所以啊,科举已经不是学位的问题,不要说考中状元,哪怕是进士及第,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已经是没问题了。
我是ChrisQu,C叔讲历史,有趣有料有思考,关注我,可以看到更多有趣又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交流讨论。
C叔聊历史
古代不是谁都有资格读书的,首先女人就不行。另外读书人并不是谁都有资格参加乡试的,因为科举制度规定,参考者必经各级学校方可参加科举,不接受在家自学者报名参加考试。各级学校属于公共教育机构,我们熟知的私塾也包括在内。幼童在经过私塾或者地方书院学习后毕业,才能获取参加科举考试第一阶段的资格。这第一阶段的考生主要是私塾或地方书院毕业的童生,他们想更进一步进入官学,就得参加官办学校的入学考试,考试合格方可进入官学读书。通过考试者被称作生员,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秀才。
事实上“状元”的称号也的确值得古代读书人为之奋斗一生。自武则天开启殿试之后,一旦进士们在殿试夺的第一名,吏部就会当场给予其官职,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总之就是瞬间成为天之骄子,人中之龙,其荣耀,其声望,其尊贵,在那个时候将是登峰造极,人尽皆知。
可以在古代大多数的“状元”只要情商够高,他的仕途将是一片光明,多数的状元都能在晚年获的高位。如在唐朝史书有记载的29位状元中,就出现了5位宰相,8位尚书。又比如在清朝有名有姓的114位状元中,就由20位以一品的尚书以上帝王官职致仕,而其余也有一半官至总督、巡抚和布政使等。
关于考状元的难度,我们现在中考高考都没法和科举比,因为高考在本地都有录取,而科举你得一路杀出去,从乡里、县里、省里你都得是前1%,而我们高考你能到省里10%已经可以上211/985好专业了。
科举考出省外才不过是举人,然后才能进京赶考。就是把全国各省高考状元集中起来再考二轮,第一轮会试,通过会试又刷掉无数高考状元。
下一轮殿试,皇帝亲自出题,亲自面试,这样考出来第一名才是状元、榜眼、探花。
就这样学霸中的学霸,官位品阶多少呢?状元也就只有从六品,榜眼和探花只有正七品。看起来是个芝麻绿豆的官阶,但状元进的部门高级,翰林院。
一般中状元后,马上便会由吏部分配其职务,作为天子门生,一般为翰林院修撰、著书郎或天子侍讲。起步就是六品官。可不是今天的某个学位能够比拟的。
倘若真的要对照一下今天的学位,那状元在学识上,一定是轻轻松松取得了今天的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而在待遇上,应该相当于享受着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文史专家,或者办公厅秘书,是国家最为重要的储备干部。
电力工程技术
古代状元的价值是现在任何学位都比不了的,博士学位很牛吗?这都9102年,还有谁家小区里没住着博士,还有谁家村子里没出过博士?都这种普及率了,还有什么好牛的?
但是古代的状元就不同了,有许多州府县在1300年的科举历史上都没出过一个状元,其数量上的稀有程度直逼今日的大熊猫,一千多年里的累积状元数量只有700多人。
在古代科举制度出现之前,社会各阶层之间几乎是不流动、不变化的,周代礼制基本上把下层进入上层的通道锁死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完全是这样。天子是老大,下面是诸侯阶层,再下面是卿阶层,再再下面是士阶层,最后是平民和奴隶。
各阶层之间原则上只允许横向流动,下级阶层向上级阶层的跃迁最好想都别想。平民和奴隶要想改变命运只有一个办法,祈祷吧,祈祷彩票开奖时能选择你投注的号码。
这种状况直到汉朝时期才有所改变,从民间底层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开始实行,举孝廉、举秀才这样的上升通道开始运转,虽然其公平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很差的,但聊胜于无吧。
可是就这也好景不长,魏文帝曹丕搞出了一个叫做“九品中正制”的名堂,把人的家世背景作为首要的选拔标准,由此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一品压一品,阶层上升的通道又被锁定了。
这种局面直到隋朝建立才得到改变,皇帝为了加强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入囊中,用“科举制”替代“九品中正制”,考试这种唯成绩论、无差别对待、至今广泛沿用的极端公平的方式,才第一次在古代全面确立了起来。
科举制度中的秀才、举人、进士,都有各种名堂的特权。
秀才、举人可以免交税粮、免服徭役,犯了罪还享有豁免权,要到省里请学政把他革除功名才能进行刑罚。现在数以千万的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拥有者,如果给他们这些特权,社会就乱套了。
进士的特权就更大了,一般是正县级(县令)起步,二甲进士大部分留京做官。一甲状元、榜眼、探花铁定进翰林院,将来的上限是宰相、首辅、大学士,最差也是侍郎、巡抚一级的大员。
这么来比并不是讲现在的学位没有意义,只是说现在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了,人才成长的路径越来越多元,像状元这种集大成者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读历见闻
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其实比现代中国的义务教育和应试制度要苛刻得多。虽然现在很多人都抱怨应试制度的各种不完善,素质教育的缺失。但相对比科举制度,高考制度的那些所谓的弊端就又显得有些不够看了。简而言之,现代的高考选拔制度,应试教育让每一个人都能从小到大受到教育,都能获得相应的改变机会。但科举并不然,在小农经济的社会格局里,能读上书的人,在人口比例中万分之一都不到,可一旦考取功名,那含金量也不是现代那些高端学位可比拟的。
博士在目前的考级制度中,应该可以说是公认的最高学历标准。但在古代,博士的学位和意义,仅仅只能和科举制度第一关乡试之后的解元或者亚元相当。古代的学历制度难以和现代的学历制度进行等量的换算和对比,因为在古代获得功名即获得一切,现代的世界则是,拥有了知识文化和学历,还要通过孜孜不倦的印证和创造来实现价值。虽然古代状元颇有一步登天的意味,但状元在每一次的考试之中,也只能有一个,可想而知,偌大个华夏文明,只有一个状元,那般地位难以揣度。
现在随着科技文化,知识教育的持续进步,最高学历也并不止步于博士,所谓学海无涯,总有人在文化科技多个领域坚持不断向前,于是现在还有着所谓的博士后。博士后是指在博士学位的基础上,持续在领域深耕,意义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博士。那这种地位还算是在学术圈内比较高的了,而在古代,这种学历地位就相当于科举考试中第二关会士中的贡士,这就相当于在各省最优秀的那些个学子之中,汇聚一堂,从这里再进行一次选拔,来争取殿试的名额。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会试制度就是文化的一种持续开发。它并不止于获得某种虚名,而是把握本质地专研领域深层次内涵,这种精神是一样的。通过了乡试,就能有机会在省城获得官职,成为地方官员了,而通过了会试,那就代表已经可以成为朝廷的中层官员,这种影响是深刻的。在现代,博士后往往都是科研领域的带头者,机构或者单位的领导,这些都是在一群优秀的人之中,脱颖而出,于是又凌驾在这群优秀的人之上,并且带领他们完成文化和科研使命。
科举制度最后一关,那就是殿试了。作为科举意义的至高峰,殿试选出状元,榜眼,探花。毋庸置疑,这三人无论谁先后,都必然是未来的人中龙凤。殿试除了笔墨的考核,特色点更是在于皇帝的亲自监考。到了审核完毕笔试后,还有着类似现在HR面试一样的面对面考核,那就是皇帝问,你来答。通过综合评价,就会产生相应的排名和人选。那这个时候,殿试选拔出来的人才,就已经可以说是成为皇帝左膀右臂的雏形了。科举制非常难,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都还不及万分之一,但一旦成功,便又一飞冲天。
和科举不一样的是,现代更加看重能力的运用,才能获得相应的地位和权财,但古代科举,虽看似繁琐严谨,但在培养和磨练上,缺少了重要的过程。不过也不能否认,古代科举也让中华文化发挥过极致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