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震木
就市值來說,阿里的目標不是超越騰訊,而是超越亞馬遜!
對於處於成長期的阿里巴巴而言,找一個更強大的對手,遠比找一個實力差距不是很大的對手,要更具挑戰性和意義。畢竟這是一個要活102歲的企業!就在這個月的某幾天,騰訊市值超越阿里重登亞洲第一。這句話其實透露出了兩個信息:1.騰訊曾經是個王者,後來阿里巴巴的市值比騰訊高出很多。2.阿里市值較穩定,騰訊市值波動較大。
再來對比分析阿里和亞馬遜的差距。在市值方面,數據顯示,截止2019/04/23 16:00:00,阿里巴巴市值為4854.90億美元(美股),亞馬遜市值為9465.98億美元。在營收方面,數據顯示,亞馬遜2018全年營收2329億美元(約15662億元),阿里收入4052億元,騰訊收入3127億元!鑑於電商並不是騰訊的核心業務,所以這裡淘寶店鋪轉讓服務商易佰店取“雲計算”業務做對比:2018年,全球雲計算市場,亞馬遜AWS佔據了市場第一的份額,阿里雲居第三位。國內雲計算市場,阿里雲排第一,亞馬遜雲排第二。由此可見,騰訊已經喪失成為阿里對手的資格。
阿里和騰訊合則共贏,爭則同損!
除了雲計算和支付業務,阿里和騰訊的業務重合度並不高,發展方向也有著很大不同。阿里的目標是未來成為全球五大經濟體,而騰訊的使命是成為各行各業最貼身的數字化助手。
阿里的強項是電商,騰訊的強項是社交。目前,微信內不能打開來自阿里系應用分享的鏈接,阿里系應用也無法通過qq和微信完成授權登陸。阿里嘗試自己做社交產品,即便有了一個成功的產品釘釘,但依然無法與騰訊兩大社交產品的相抗衡。騰訊嘗試自己做電商,拍拍失敗了,此後騰訊轉換策略,投資了多個電商平臺,包括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
當然,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阿里和騰訊的合作並非不可能。此前,騰訊和阿里等多個公司投資成立了共享汽車公司。阿里和騰訊還有一些共同投資的企業,比如小紅書、趣頭條和百望等。可以說,兩者之間的關係並不像外界想象中的那麼勢不兩立,而是盤根錯節的複雜關係。
淘寶店主的八卦
大佬來說說關於這件事的看法。
一、馬雲:找不到對手?!
在很多人的眼裡,阿里跟騰訊勢同水火,屬於那種不打死對方不肯罷手的關係。但這僅僅是把中國兩大互聯網公司作為比較的、主觀的想法。
阿里巴巴,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發家,自始自終,無論是支付寶、淘寶、天貓、釘釘等等產品,都在為商家服務,並且為社會大眾的生活產生了非常大的正面影響。大家開始使用花唄、芝麻信用、網上購物,並且在最近幾年,阿里一直把眼光放到了全球上,不僅是中國的商家,還有其他國家,比如去年為非洲盧旺達的咖啡打call,幫助非洲的貧困農民開始賣貨。可以說,阿里的眼光一直是放在的全球化上,朝著當年那個“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目標一直前進。並沒有像大家想象中的,跟騰訊去較勁。有的只是學習對方企業的優點。
記得馬雲說過一句話,他說”我打著望遠鏡都找不到對手!“這句話讓很多人開始興奮,覺得馬雲開始膨脹了。但斷章取義非常可怕,馬雲壓根還沒說完,下一句是”因為我要找的不是對手,而是榜樣!“
瞧瞧吧,榜樣!
即便是對手,馬雲也把對方當成學習的榜樣,無論是什麼人,他的身上總會有我們值得去學習的地方。
二、保持學習,才能讓企業充滿活力
吃瓜群眾們,總喜歡把很多人對立起來,如果他們之間沒點矛盾,那生活不就少了很多樂趣。所以大家開始喜歡扒各種場合,各個人的話,然後斷章取義去解讀。
其實企業之間,特別是像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他們的眼裡只有學習。今天有個能力很強的企業,嗯,學習他強的地方,看到他不足的地方,然後提醒自己的企業,能做和不能做的地方,這才是真正的企業家。
你什麼時候看過,企業家跟小孩子家家一樣,總是對著其他人懷著不友善的眼光,如果真的有,那麼你就該懷疑,這個人,這家公司,它的目的到底是做好自己的事業,還是純粹來使絆的。
不用普通人的眼光去解讀一些事情,多用大局觀去看待,這樣你不僅能看到更多普通人看不到的,還能提升自己,不再是”吃瓜群眾“了!
大佬頻道
- 中國互聯網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騰訊和阿里作為中國數字經濟的代表,依託中國龐大的市場,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中國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就像航運和鐵路樣的誰也不可能取代誰。
- 騰訊和阿里,二者作為中國互聯網企業中的殿堂級企業,都分別擁有對方所不具備的核心競爭力,二者在資源及能力方面相當,誰也不可能打敗誰。
- 正如馬化騰說的那樣,巨人倒下的時候,身體還是溫。騰訊和阿里,誰也不可能取代誰,誰也不可能打敗誰,但如果誰固步自封、沾沾自喜,不思進取,面對新技術新需求的出現渾然不覺、麻木不仁,誰就有可能被新的更能代表消費者需求的第三方所替代。
部落酋長劉飛洲
阿里和騰訊體量的公司,在投資和實際經營業務領域的確有很多交叉,比如在支付、社交、新零售、雲計算、智慧城市等領域的佈局,雙方的競爭是真實存在的,可以說競爭不可避免。但問題是,雙面有沒有共同的利益呢?其實,就當前的數字經濟發展階段而言,雙方共同利益大於競爭。
1.智能經濟剛剛起步,現在的市場就像是地理大發現時期,到處是機會。所以雙方共同的利益是挖掘各行業智能化的積極性和潛力,是放下恩怨搶地盤的階段,而不是短兵相接拼刺刀的階段,舞臺那麼大,機會那麼多,大家沒有必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2.阿里和騰訊現在都是國內最大的投資集團,雙方共同投資了很多獨角獸公司,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雙方投資時有交叉,雙方既是對手,又是隊友,在滴滴和快的合併時就能看出來,合則兩利,鬥則兩傷,這仗還能打嗎?
3.其實,馬雲和馬化騰一直沒有交惡,關係可以說很好,劉強東奶茶妹妹事件,馬化騰親自給馬雲電話問是不是馬雲乾的,關係基礎還是在的。兩個人作為兩家最大民營公司的老大,英雄相惜,唇亡齒寒,就算是從給互聯網行業做一個正向的表率出發,馬雲也該這麼說。
商業創見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在兩個角度闡述我的想法。
騰訊和阿里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騰訊旗下都有哪些產品。
微信、QQ、騰訊視頻、騰訊遊戲、騰訊新聞等等,涵蓋了各種方面。
我們再來看看阿里巴巴。
淘寶、天貓、支付寶等,涵蓋了各種電商平臺。
兩者有相同點,有不同點。總的來說不同點偏多。
為什麼馬雲這麼說
就拿阿里巴巴來說吧,他是一個很少和別的企業合作的公司,他的所有東西都是自己的,這就造成了一個信息的不流通,外界進不去,裡面出不來,這對於阿里巴巴的發展是不利的。
阿里和騰訊是否合作,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都是一次大的衝擊,不管怎樣,和則兩利,鬥則俱傷。
所思所想,皆在文中;歡迎關注,海右雜談。
海右說
被邀請過來了,那咱就發表一下個人的看法,畢竟咱沒當過大佬也不知道,馬爸爸是怎麼看法?
個人覺得商業中存在這種相愛相殺的一個夥伴是一個很好的事兒,畢竟有競爭才有進步。商業中存在良性競爭,是大大可以提高社會的經濟水平。如果固步自封,閉關鎖國的話,早晚會被別人淘汰掉。
雙方業務有交集,所以才會產生競爭,只有競爭才會促使成長,競爭對於兩家企業來說,就像是營養劑。促使著兩家不斷的進步,社會,中國才會越來越強大。
所以我認為馬爸爸說阿里和騰訊是發展中的伴侶,這話沒有錯。至於。相不相互廝殺,這個問題就不好說了。
就這些,歡迎大家來批評,
青春墮
馬雲大大說這話是從他自己的角度出發,肯定有他的道理。常說一句話就是屁股決定腦袋,我們沒有達到他那個地步就沒必要去揣測他是怎麼想的。🧐
按照我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馬大大既有憂患意識又對自己有絕對的自信。阿里老爸自信馬可不是白叫的!
縱橫商場十餘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他比誰都懂。同時,阿里集團的發展支撐了他野心的膨脹,他曾說,我拿望遠鏡都找不到一個對手!😎換句話說他從不認為京東是他的對手,他的眼光也不僅僅限於中國。這個男人正用它獨特的魅力改變著世界的一切……
我自己是一名淘寶電商.從我自身來說,我對馬雲以及阿里都保持深深的感激,因為如果不是他的淘寶我現在也許在家種地了🤣也許有人會反駁說還有京東和拼多多呢,我只想說都是扯淡,沒有阿里的先驅前行哪有後面的小魚小蝦(๑>
店群模式培訓師
我認為現階段說的沒錯。互聯網發展已經5年,成了基礎設施。格局依然形成,各自都有自己主戰場跟核心。這個時候大家只要合作跟結合好(在不暴露用戶隱私情況下,雙方公司數據完全可以打通跟對接)才是未來。而絕不是戰略防禦跟抵制。任何一方要是還想著戰略格局重塑都是不太現實,也不客觀。
總之兩個公司後數據可以合作協調統一,前方數據獨立核算我覺得挺好。用戶也能更好體驗跟應用。客戶價值才是公司價值。在資本市場任何孤立的絕緣體是無法生存的。
一個公司從成立,到逐漸壯大過程中,核心領域逐漸形成前提下,慾望驅動下跑馬圈地很正常,在邊緣領域奔跑中擦槍走火,說一些狠話也屬於正常,何況針對性的言語。
回到目前狀態,格局已定,誰也無法入侵替代各自核心領域,合作才是事實真相,其餘都是情緒真相。
陽光有墨
阿里和騰訊都是當今社會最靠前的高科技互聯網公司。它們為中國乃至世界互聯網革命和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引領作用。這是中國人的驕傲!阿里的主攻方向是購物、轉賬、支付及互聯網金融等,直白說有點像圍繞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開展的,屬於物質方面;騰訊則以微信、qq、新聞、視頻等為方向。它讓整個世界變得互聯互通,各種資訊和信息以及相互交流只要在騰訊的app上手指一點即可獲得,完全滿足了人們精神方面的追求。兩家公司相互的交叉業務幾乎沒有,所以基本不存在競爭。不存在競爭就不是對手更不是行業敵人,只要不是對手和敵人後面也許會成為合作伙伴也未可知。作為中國人的我真心希望兩家公司能有合作,互通有無,研發出一種超級產品,把整個世界再次帶入一個更加先進的領域!
20W電烙鐵
阿里花了半年時間黑京東,投入之巨大,為什麼?真相是,業內人都知道京東未來會衝擊萬億市值,阿里水分太大。把京東做死了,馬蔡就可以繼續維持高身價了,京東已經成阿里套現的最大威脅,必須除掉,須不知,阿里面臨的最大的是信用危機,因為沒有不透風的牆,做局者百密也有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