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了夫人又折兵?甩賣阿拉斯加為何成了俄羅斯最後悔的決定?

今天的俄羅斯,從未想到在揮淚甩賣阿拉斯加後,這塊面積達17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僅為對手美國提供了海量的資源,更讓美國從瀕臨兩洋的國家一躍成為三洋之國,打破了俄羅斯在北極事務中一家獨大的局面,且淺淺的白令海峽根本無力阻擋美國的強大威脅,賣掉阿拉斯加的俄羅斯不僅沒有實現確保遠東安全的作用,反而讓自己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尷尬局面。

賠了夫人又折兵?甩賣阿拉斯加為何成了俄羅斯最後悔的決定?

特別是作為對領土有著無窮慾望的國家,任何一塊土地的失去都會讓俄羅斯肉疼不已,何況是面積達172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

從這個角度上看,阿拉斯加的出賣足以讓歷代俄羅斯領導人痛定思痛,深刻反省。

但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任何脫離歷史背景的討論都是空洞和片面的,放在1867年的歷史背景中,阿拉斯加不僅要賣,而且要快刀斬亂麻的賣,即便不給錢也要瘋狂甩賣。

因為如果不賣掉阿拉斯加,俄羅斯的遠東地區也難以保全,出賣阿拉斯加,是俄羅斯棄卒保車的無奈選擇。

賠了夫人又折兵?甩賣阿拉斯加為何成了俄羅斯最後悔的決定?

1854年的克里米亞戰爭是俄羅斯近代以來最大的慘敗之一,可以說這場俄羅斯與西歐國家的死磕徹底終結了自拿破崙帝國覆滅以來俄羅斯苦心孤詣樹立的“歐洲憲兵”地位,俄羅斯元氣大傷,在黑海地區失去了戰略主動權。

但這場戰爭產生的影響遠不止於此,通過這場戰爭,世界再一次看透了俄羅斯外強中乾的本質,在英法等國陸續完成工業革命的背景下,農奴制盛行的俄羅斯早已危機四伏、步履蹣跚。在這樣的情況下,英法等世界大國開始對俄羅斯偷來垂涎三尺的目光。

雖然俄羅斯在1861年進行了農奴制改革,但這種應急式的自我改良只能緩解尖銳的社會矛盾,無法帶領俄羅斯脫胎換骨重新走向富強。所以俄羅斯在克里米亞戰爭後,面臨的國際環境始終沒有得到有效緩解。

賠了夫人又折兵?甩賣阿拉斯加為何成了俄羅斯最後悔的決定?

尤其是遠東和亞太地區,作為列強爭奪的新焦點,正一步步讓俄羅斯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此時的俄羅斯已經在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建立了殖民地,但阿拉斯加東部的加拿大卻是英國的殖民地,如果英國攜勝利之威,通過加拿大進攻阿拉斯加。雖說作為俄羅斯的殖民地,阿拉斯加丟了並不可惜,但白令海峽對岸的西伯利亞卻是俄羅斯絕不能出現閃失的。

俄羅斯之所以能成為世界大國,和1200多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有直接關係,而這也是俄羅斯最穩固的大後方,如果西伯利亞有失,則俄羅斯必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在這樣的情況下,走投無路的俄羅斯,只能以通過引進第三方的辦法來緩解困境,最終俄羅斯想到了美國。

賠了夫人又折兵?甩賣阿拉斯加為何成了俄羅斯最後悔的決定?

但此時的美國剛剛打完南北戰爭,雖然版圖重新歸於統一,但超過60萬人的巨大傷亡迫使美國不得不停止了在北美大陸大規模領土擴張。雖然此時的美國和俄羅斯關係較好,但俄羅斯不想要的阿拉斯加,美國更不想要,畢竟當時的阿拉斯加除了面積廣大,真的就是一無是處,雖然美國不懼怕英國,但此舉確實對美國沒有現實效益。

如果不是美國總統約翰遜和國務卿西華德力排眾議將阿拉斯加買下來,今天的美國不會這般強大。

720萬美元,在美元通貨膨脹的今天顯得太微不足道,但是在當時的美國,這些錢相當於11.52噸黃金,對於剛剛打完仗的美國而言並不是小數目,尤其是面對遠在天邊且毫無價值的阿拉斯加。

雖然當時的美國怨聲載道,並對西華德冷嘲熱諷,但隨著阿拉斯加石油和黃金等資源的陸續開發,阿拉斯加成為美國的寶庫,美國也因此成為北極圈事物直接參與國。

賠了夫人又折兵?甩賣阿拉斯加為何成了俄羅斯最後悔的決定?

再加上美俄對峙,阿拉斯加可成為威脅俄羅斯的前站,這是最讓俄羅斯後悔的地方。

雖然在甩賣阿拉斯加之前,俄羅斯從清朝手中奪取了外東北和外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比阿拉斯加土地更為肥沃,實現了俄羅斯向南擴張的目標。

但俄羅斯奪取的海參崴雖然緯度較低,但受千島寒流影響,這裡依然有超過3個月的封凍期。反觀阿拉斯加,雖然緯度較高,但因北太平洋暖流的影響,阿拉斯加南部港口常年不凍,如蘇厄德港。

所以,賣掉阿拉斯加的俄羅斯在太平洋地區再無取得不凍港的可能。加上北起阿留申群島的一系列島鏈,俄羅斯被美國堵得嚴嚴實實,這也是俄羅斯對南千島群島寸步不讓的重要原因。

所以,甩賣阿拉斯加對俄羅斯而言,是真正的作繭自縛,那是個說多了都是眼淚的痛苦歷史。

賠了夫人又折兵?甩賣阿拉斯加為何成了俄羅斯最後悔的決定?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