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一個縣,人口超20萬,名字取“福壽安寧”之意!

福建省,簡稱“閩”,位於中國東南沿海, 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福建省是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的起點,也是海上商貿集散地。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內地客家地區是農業文明。截至2018年底,福建省下轄9個省轄市,12個縣級市,44個縣,29個市轄區。其中,就壽寧縣來說,人口超20萬,隸屬於寧德市。對於寧德縣來說,地處福建、浙江兩省交界處,其名字取“福壽安寧”之意!

福建省一個縣,人口超20萬,名字取“福壽安寧”之意!

首先,壽寧縣隸屬於福建省寧德市。在地理位置上,壽寧縣東北接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西北靠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縣、慶元縣,東接福建省福安市,南南鄰福建寧德市周寧縣,位居閩浙兩省交界,素有“兩省門戶,五界通衢”之稱。就壽寧縣的歷史來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福建省壽寧縣一帶屬閩中郡。西漢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今寧德市壽寧縣一帶屬會稽郡冶縣(今福州)。東漢時期,該地區屬會稽郡侯官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該地區成為東吳的疆域。公元260年,東吳設立建安郡,該地區屬之。

福建省一個縣,人口超20萬,名字取“福壽安寧”之意!

晉朝時期,今壽寧縣一帶屬晉安郡溫麻縣(今連江)。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屬晉平郡,齊屬晉安郡,陳光大二年(568年)屬豐州。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今壽寧縣一帶屬豐州。唐朝建立後,該地區屬福州連江縣。五代十國時期,今壽寧縣一帶分屬長溪縣與寧德縣,仍隸福州。宋朝,鹹平三年(1000年),寧德縣的關隸鎮升為關隸縣,該地區屬之。南宋時期,今壽寧縣一帶屬福州府福安縣。由此,在歷史上,該地區因為建縣相對較晚,所以建制和歸屬變化較為頻繁。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升建寧府為建寧路,今壽寧縣一帶屬之。

福建省一個縣,人口超20萬,名字取“福壽安寧”之意!

最後,那麼,問題來了,對於壽寧縣這一建制,開始於什麼時候呢?對此,根據史料記載,公元1455年,明朝正式在該地區設立壽寧縣,屬建寧府。就壽寧縣這一地名,名字取“福壽安寧”之意,也即具有十分美好的寓意。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福寧州為福寧府,壽寧縣劃歸福寧府。到了1914年6月,壽寧縣屬閩海道。1925年,壽寧縣直屬於福建省。2000年10月,撤銷寧德地區,設立地級寧德市,壽寧縣屬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壽寧縣總面積達1425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26萬人,也即為福建省人口較少的一個縣。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