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與許鹿希的曠世愛情!網友刷屏:真的真的爆哭

邓稼先与许鹿希的旷世爱情!网友刷屏:真的真的爆哭

May.

3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

如果你愛一個人,思念一個人,那麼他就活著,活在你的心裡。

作者 | 王荊棘

邓稼先与许鹿希的旷世爱情!网友刷屏:真的真的爆哭

就在昨晚,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文藝晚會上,由王洛勇與劉琳老師跨越時空情景演繹的《等待》刷爆了微博熱搜榜。

邓稼先与许鹿希的旷世爱情!网友刷屏:真的真的爆哭

來看完整視頻↓↓↓

這段追憶與致敬“兩彈元勳”鄧稼先與其夫人許鹿希的激情演說,讓現場觀看的觀眾被感動的熱淚盈眶。

邓稼先与许鹿希的旷世爱情!网友刷屏:真的真的爆哭

微博上,網友也看哭了!

@老實說不想改名:真的真的爆哭

@胡亂歌唱紫因有你:這個節目真心棒,看得我眼淚汪汪,向科學家致敬!

@蕊希芸wxr:聽哭了都,特別棒

@枕了八年的校服依舊清香:真的超感人

@Shophia_26:

@Vision-茜茜:聽得熱血沸騰,看得稀里嘩啦,我將無我,不負青春!

整段節目約有10分鐘的時間,劇本先後修改了16次,但節目導演組最後依舊堅持,一秒鐘都不願意剪短......

01

王國維先生曾以三句詩詞囊括了人生的三個不同境界。

倘若在一個人的思想之初便有“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已是十分難得。

而在苦苦追尋之後,或許會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執著。

當一個人歷經世事,看透了許多東西,最後會帶著“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領悟,捨棄自己,來換取一些更為重要的東西。

以這三句詩詞來形容兩彈元勳鄧稼先與他的愛人許鹿希之間的愛情故事,自然也是極為貼切的。

所謂前世註定的姻緣,或許說的就是鄧稼先與許鹿希之間的愛情吧。在二人的家中,有一張許鹿希與鄧稼先的結婚照,他們的神態是那樣地默契,他們的家世、個人的特質、長相是那樣地般配。

在漫長的人生之路上,他們點燃了彼此的生命之光。

許鹿希說,我母親和我父親在鄧稼先很小的時候見過他。因為鄧稼先是他家裡4個孩子裡第3個,他有兩個姐姐,大姐比他大10歲,二姐比他大8歲,他和弟弟之間差6歲。

他在家裡頑皮得不得了。一次,我母親從他家裡回來就笑說,鄧家這個男孩子簡直頑皮,家裡請客兩個姐姐都是穿得整整齊齊招待客人,鄧稼先卻坐在家裡大門的門框上。

所以說,許鄧兩家是多年來的世交,許鹿希的父親許德珩是北京大學的教授,鄧稼先父親鄧以蟄先生也是北京大學教授。他們是在北京大學的校園中就認識的,而且兩家早有來往。

鄧稼先的媽媽人好又賢惠,燒得一手好菜,所以先生鄧以蟄經常在家裡請客吃飯,在這份客人名單中,許鹿希和爸爸許德珩自然就成了飯桌上的常客。

而鄧以蟄夫婦也是打小看著許家的女娃娃長大的,對許鹿希也是非常疼愛。

02

1936年鄧稼先考入崇德中學,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也曾就讀於此中學,而鄧稼先也與大他兩級的楊振寧成為了知交好友。

1947年鄧稼先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學習。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

此時的鄧稼先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在去美國學習之前,鄧稼先已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領導他的人叫袁永厚,解放以後曾經是北京工業局的一位老領導,也是鄧稼先入黨時期對他思想產生巨大影響的人之一。

1948年鄧稼先到美國去的時候,袁永厚說很快天就要亮了,你先別走。

彼時的鄧稼先明白老領導的意思,他只堅定地講了一句:將來國家建設需要人才,我學成以後一定回來。“

當然,祖國的這一邊不只有等待他的領導,以及那完全未知尚待開創的事業,還有一個喜歡著他的姑娘,人在等,心也在等。

03

鄧稼先進入美國普渡大學研究生院核物理專業攻讀博士學位,他僅用了23個月就完成了題為《氘核的光致蛻變》的博士論文,於1950年8月20日獲得博士學位。

懷揣著科技報國的遠大理想,鄧稼先決定回國建設祖國發展。

就在歸國3年之後,鄧稼先終於和戀愛許久的許鹿希成婚。

遠在鄧稼先還沒有接受國家“機密任務”之前,兩人的婚後生活也是非常甜蜜幸福。

許鹿希回憶說:“鄧稼先總能有意無意地為家人創造這種幸福感。”

有一次,鄧稼先知道頤和園有一個菊花展覽還可以去看,4點鐘會開完了,他又趕緊叫上許鹿希直奔頤和園。那天他們倆拼命地往頤和園趕,趕到那兒,菊花展覽室剛好要關門。

對於執著的人來說,困難是一定能克服的。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他們就跟辦展覽的管理人員求情、磨蹭。什麼也經不起磨呀,辦展覽的管理人員也只好讓他們進去了。

那天,菊花展覽破例為他們延長了一小時。有的時候,一個什麼展覽關門了,實在磨不進去,他們乾脆就在公園裡走走。特別是頤和園,是他們經常去的地方。萬壽山上是他們經常眺望的好地方。站在萬壽山上眺望昆明湖,讓人浮想聯翩。

許鹿希和鄧稼先都非常喜歡月亮,尤其喜歡那一彎新月,他們覺得那一彎新月簡直令人如醉如痴。

許鹿希知道,鄧稼先最喜歡丁香花。她對鄧稼先說,我們去看看,哪裡的丁香花這麼香?

一對年輕人就這樣尋著花香在月光下相依而行。許久,鄧稼先說:“我們如果永遠這樣多好。”聽著愛人的話語,許鹿希覺得一種幸福感湧上心頭。

04

1958年秋,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徵詢他是否願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

1958年8月的一天, 34歲的鄧稼先被選為中國研製第一枚原子彈的主攻手。也就是這一天,他自己的人生軌跡以及他家人的生活都發生了重大轉變。

許鹿希在1950年上大學期間加入了共產黨,用那時候的話說,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的追求,讓這一對搞科學的夫婦又多了一層同志關係。

同樣也是在1985年盛夏的這一天,隨著鄧稼先工作的突然轉變,他們二人的夫妻生活也開始進入了一段寂寞人生。

那天晚上,一切似乎和平常一樣,鄧稼先草草吃過飯,沉默地坐了一會兒,就獨自上床休息了。

許鹿希隨口問了一句:“今天怎麼晚了?”

他只點了點頭,沒有回答。

在床上,他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窗外還是兩個人最喜歡的那輪月亮。

鄧稼先望了望窗外的月亮,翻起身對許鹿希說,我要調動工作。

許鹿希問,調哪兒去?

他說,這不能說。

許鹿希又問,做什麼工作?

他說,這也不能說。

許鹿希說,你給我一個信箱的號碼,我跟你通信。

他說,這不行。

此刻,許鹿希忍不住哭了出來,“你幹嘛去,做什麼事情要下這個決心?”

鄧稼先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家裡事情我都管不了了,一切都託給你了。”

那個晚上,夫妻二人誰也沒有睡覺,這注定是一個不眠之夜。

05

錢三強跟鄧稼先談的時候,實際上他們已經決定了,這是調令,其實並非是完全徵求個人意見。

那個時候,組織紀律觀念在人們心中自然很強。嚮往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鄧稼先當然也是無條件服從組織調動。

也是從接受調令的那一刻起,鄧稼先沒有個人的行蹤,他不能發表學術論文,不能公開作報告,不能出國,不能與朋友隨便交往,工作成績再大、功勞再大都將無人知曉。

就連深愛他的妻子許鹿希也不知道他的去向,他在做著什麼工作。

直到為了這個機密任務死亡的那一刻,也只能默默離開。以身報國,是他最後的選擇。

當時蘇聯、美國、法國相繼宣佈擁有核武器,中國想要在世界立一席之地,不受外強凌辱,建造自己的核武器是當務之急。

在剛剛接受任務的那些日子裡,鄧稼先一天到晚就想著怎麼搞研究。他就怕研製不出來無法交代,所以當時他的負擔太重了。

接受任務一年後,鄧稼先就與妻子許鹿希匆匆一別,在荒涼的大漠上開始了研究和試驗。

後來的故事,正如那朵響徹世界的蘑菇雲,早已家喻戶曉。

美國從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到爆炸第一顆氫彈用了7年零3個月;英國用了4年零7個月;蘇聯是6年零3個月;法國是8年零6個月。

中國只用了2年零8個月。這一速度當時在全世界引起了轟動。

後來在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後,鄧稼先進京彙報工作,終於見到了魂牽夢繞的妻子。

許鹿希見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突然出現在面前,她自己也不知說什麼好。好一會兒,才趕緊去給丈夫倒水喝。

鄧稼先則在每個屋裡東看看,西看看。他還沒有向妻子仔細詢問,電話又響了。鄧稼先對依依不捨的妻子擺了擺手,什麼也沒說,就隨警衛員又走了。許鹿希含著眼淚追出門,追到樓下,鄧稼先停住腳步,用安慰的口氣說:“你自己要多保重!”

06

1986年6月24日,坐落在北京各處的許多大小報刊亭生意異常的火爆,這一天的《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在頭版頭條刊登了“兩彈元勳——鄧稼先”的長篇報道。

報道介紹了兩彈元勳鄧稼先為了研製我國原子彈、氫彈等核武器,與愛人許鹿希分別28年,隱姓埋名,艱苦奮鬥,為祖國奉獻了一生的光輝歲月。

而此時,在解放軍301醫院南樓5層的16病床上,虛弱的鄧稼先正躺著接受輸血。他的生命已經進入最後階段。

許鹿希在病床邊,為鄧稼先念著刊登了他奮鬥歲月的特別報道,念著念著,她的聲音哽咽了,鄧稼先的身體在床上縮成一團,許鹿希知道,晚期癌症疼痛的頻繁複發,像個惡魔一樣又開始折磨自己的丈夫了。

而作為醫學教授的她,對此卻束手無策......

1986年7月29日,著名科學家、兩彈元勳鄧稼先因癌症晚期全身大出血逝世。

許鹿希緊緊地抓住丈夫鄧稼先的手,悲痛地說:

“你的血流盡了!”在她絕望的哭泣中,丈夫鄧稼先的手慢慢地冰涼了。她不相信地問:“20多年的等候,就是這樣嗎?”

那一年鄧稼先62歲。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他一生真實的寫照。

多年之後,許鹿希和她的孩子們主導出版了一本《鄧稼先傳》,1998年到2003年,她又用了5年的時間, 2003年12月出版了《鄧稼先圖片傳略》。

以此來紀念愛人,在整理和修改《鄧稼先圖片傳略》的日子裡,許鹿希在鄧稼先曾經用過的桌子上,她彷彿感覺到鄧稼先就在她的身邊。

難道不是嗎?如果你愛一個人,思念一個人,那麼他就活著,活在你的心裡。

— THE END —

作者:王荊棘,生活裡總是充滿荊棘。

MORE

灼見熱文

◐◑24歲毛澤東:我放長假,主要幹這三件事

◐◑親歷奪命12小時:極易被忽視誤診卻高發的病,每個女孩子都來看看啊!

◐◑廢掉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這可能是顏值最高的快閃!中戲版《我愛你中國》

◐◑被贊“帕瓦羅強”!成都市長羅強唱響《我愛你中國》,唱出氣勢磅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