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現在依然很強嗎?

浩林943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到今天為止,至少發展了三型。分為Flight Ⅰ/ⅠA(21艘)Flight Ⅱ(7艘)Flight ⅡA(34艘)等多種構型,現役共計62艘。



整個阿里波克級到IIA,都還採用“四面被動相控陣雷達”+“3部照射雷達”的組合模式。96個垂直髮射單元,但是不能發射魚叉反艦導彈,但是能發射“戰斧”巡航導彈。

雖然指標看起來老了一點,但是這三代艦的技術進步一直在更新,目前還有一種最新版的III型還在設計建造當中,也具有了雙波段主動相控陣雷達技術。

阿利伯克級發展了這麼多年,整個戰艦的系統逐步完善,上能中段攔截彈道導彈,反衛星,下能反潛,反艦,對陸打擊,可謂海戰對面手,是世界海軍的標杆!


所以至今雖然不再是頂級戰艦,但也是最尖端的海戰武器了!


今年我國052d/055大驅的出現,雖然一定程度搶了一些眼球,但是整個戰艦的武器系統完善度,還遠不如阿利伯克。比如:一坑四彈,比如中段反導,比如反衛星,這些還是空白,未來中國海軍肯定也會擁有這些神器,但是還需要幾年成熟的過程,到那時阿利伯克iii也就裝備了!

如果說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有什麼問題,小編覺得有以下幾點OUT:

1,雙波段雷達系統(未來的iii型會裝備)的欠缺,目前阿利伯克級的an/spg62照射雷達由於採用了間歇照射的方式,每部SPG-62能在“”一定扇區”內輪流給3~4枚導彈提供照射,也就是全艦同時對空交戰時,理論上可同時跟12~16個目標交戰。

這一點上哪怕是我國的054a的海紅旗16都比它強(主動雷達導引頭,間隔引導,自主攻擊),更別提海紅旗9了,因為我國使用的都是主動導引頭的導彈,中段引導只需要c波段的間隔目標指示,導彈就會自主飛向目標,到達目標範圍,導彈自身雷達開機自主攻擊目標,不再需要引導!所以火力通道問題比阿利伯克的標準導彈要靠譜多了。



2,艦體隱身設計,雖然早期的阿利伯克級外形混亂,到了後期還是好了很多,但是跟055這種最新戰艦比,還差的太多。


不要跟我提什麼朱姆沃爾特,這貨現在改的面目全非,以後還有沒有量產價值都很難說,不代表美國最新戰艦水平!

3,反艦武器系統。眾所周知美國的海戰還是以航母為中心的艦隊作戰,單艦的反艦火力從來不是重要的手段,因此阿利伯克的反艦導彈從來都是很OUT!從魚叉導彈的100多km亞音速到現在的亞音速“隱形”反艦導彈,進步的就是射程和隱身了。


話說導彈隱身這玩意兒看起來高大上,也卻實有實戰的特定價值,比如在800km外來個火力齊射,聽起來挺嚇人的。但是這些小導彈都是高空亞音速飛行,雖說隱身。。好吧我信了~但是你當反隱身雷達是擺設嗎?軍艦上能遠程發現所謂隱身目標的雷達種類可是太多了~從052d的l波段警戒雷達,到ku/ka波段雷達,到光電探測器,難道發現不了一個在一萬米高空亞音速飛行的“海鷗”?!

就算你真的隱身,海天線40km就是死區,只要跳出海天線,強大的雷達系統和紅外光電系統就會第一時間發現和摧毀這些“亞音速”的導彈,畢竟現在打亞音速的武器太多了,哪怕是主炮都能打這種亞音速目標,這簡直是給戰艦展示全部火力通道的表演場!很尷尬的說。。。





反艦導彈這東西還是唯快不破是真理!
四馬赫的超視距打擊和末端機動變軌,是任何防空導彈的噩夢!


綜上所述,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還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驅逐艦之一,它代表的是美國海上力量的象徵和美國海戰理論。不論早期的還是末期的,他們都將代表美國在海上行使維護美國利益的工具,仍然是最強驅逐艦的代表。


知識就是力量啊


首先是肯定了,如果不強美國早把它盤了。現役應該有60多艘,現在應該還在建造升級中阿利伯克三。本級艦以宙斯盾戰鬥系統SPY-1D被動相控陣(無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結合MK-41垂直髮射系統,96個垂髮系統,將艦隊防空視為主要作戰任務,是世界上最先配備四面相控陣雷達的驅逐艦,伯克級掀起了世界防空驅逐艦發展的新篇章,而後世界各國發展的新銳防空驅逐艦無一例外都借鑑了伯克級的設計思想。比咱國052D就排水量能大點,垂直髮射彈坑能多點,其餘咱們都有後發優勢,不管是外形還是電子系統都有優勢。現在戰爭打的是科技,講究聯合作戰,你可以說阿利伯克不行了,但是還要相信人家還有別的東西小心回手掏。5年陸軍,10年空軍,百年海軍,所以咱們國家在今年才70個年頭,接下來的30超美不是問題,咱火箭🚀軍也不是擺哪看的00544,我們只需把自己做好,為國家多納點稅,加油中國🇨🇳,時刻準備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