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具體是什麼意思?

色影君


首先很高興的回答你的提問,04-25 00:00

在農村時間長了,總會學到一兩句諺語,就算是現在,也有很多的諺語,流傳了下來,就比如說在農村關於男人和女人的俗語有很多,比如“好男有女別有三,好女有膘別有四”“男兒難得正當午時,女兒難得半夜子時”、“男怕八月,女怕臘月”,今天,我們要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的意思。這句話究竟什麼意思呢?

顧名思義,男人怕八月,女人怕臘月,可是,背後蘊含著什麼道理呢?這兩個月究竟有什麼特殊呢?小編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男怕八月,女怕臘月

農村老話兒,男怕八月,女怕臘月。生活在農村的農民朋友都知道。農曆八月前後是一年當中最忙的農忙時節。莊稼地裡天氣炎熱,還要澆水施肥。剛收割完上半年的莊稼,秋季的莊稼又要補上。這段時間家裡的男丁是最辛苦的。這就是所謂的男怕八月。

到了農曆臘月份,馬上又要迎接新年了,臘月女人需要乾的事情特別多。這時候裡裡外外的張羅又要靠女人了忙活了,特別是之前,家裡還有紡線機織布機。新一年的全家的衣服全靠出自家裡的農婦了。還有給過年準備的好吃的,炸油糕,蒸花饃。家庭主婦在一年中相對這段時間最忙。

而且到了臘月紅白喜事特別多,女人們得跑來跑去幫忙,一點都是閒不住的。在家自己的活都幹不完了,還要去別人家幫幹活的,真的是十分忙。

總之,這句農村俗語說的挺符合實情的,也確實這樣就是男人八月累,女人臘月累。大傢什麼看法呢?





農民冬梅


八月差不多是收玉米的時候,以前沒有機械化的時候,收玉米真是一個力氣活。我記的我小得時候,收玉米要一棵一棵的用專門的工具把它扳倒,然後再一個個的把玉米穗掰下來,最後在裝車拉回家,那個時候差不多都用三輪車,我們那叫三馬😂️玉米收完,還要把玉米秸稈打捆從地裡面運出去。這些都收好,緊接著就是澆地,犁地,然後就是種麥子。這些力氣活差不多都是男人幹,整個八月都沒有閒的時候,我覺得男怕八月就是這個意思吧。而女怕臘月呢,我覺得臘月就該準備過年的事了。忙忙活活一整年,進了臘月女人們就開始準備各種過年的事了。現在過年人們經常說沒有一點過年氣氛了,其實就是現在的生活條件提高了,差不多都是買的,省事多了,不用提前很多天就開始準備,少了過年忙忙碌碌的氛圍。我小時候那會,真的是一進入臘月,每家每戶就開始忙活起來了。要給孩子做鞋子,做新衣,打掃衛生,蒸饅頭,炸丸子,殺年豬,煮年肉等等,還有好多事記不起來了。這些細活一般都是女人做,一個臘月不閒著。我覺得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吧😄


請叫我辣媽xiaochen


農村的老話真的是特別的多,不過以前的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他們留下的這一句句的老話,全是從自己幾十年的生活經驗中得來的,並且一輩傳一輩一直傳承了幾千年,那麼農村有這樣一句老話,叫做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這又是什麼意思呢?惠農圈對此有這樣的解答。

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樣的,男的怕八月我們大家也知道八月份正是最忙的時候,在那個時候農村要收麥子種玉米,還有割棉花等等,而這些活呢基本上都是男人們在幹,這樣以來男人們最怕的就是八月份了,這個月就是再年輕再壯的男人,也是經不住這一個月活都得累的瘦上好幾斤,但是基本上忙完這一個月男人們就會特別的輕鬆了,而女人怕臘月的意思是這樣的!

臘月其實就是快過年的時候,不是有那句話講的特別好嗎就是進了臘月以後這天天都是過年,這就充分的說明了臘月的重要性,而到了快過年的時候基本上最忙的不是男人了,而是女人們這些女人每天要做很多的菜,甚至還要和麵炸丸子甚至蒸大白饅頭,在這個臘月最累最累的就是女人們,她們基本上要忙完整個年,一直過了元宵節以後,她們才能夠真正呢喘口氣,這種情況就是農村比較真實的情況,有不同看法的可以留言,謝謝大家!


惠農圈


農村老話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具體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關於男人和女人的俗語有很多,比如“好男有女別有三,好女有膘別有四”“男兒難得正當午時,女兒難得半夜子時”等等,以及題中所說的“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那麼為什麼男人怕八月,女人怕臘月呢?

男怕八月

農曆的八月是一年中農民最忙碌的一月,既是收穫的季節,也是播種的季節。農曆八月的天氣雖然早晚變得涼快起來,但是到了正午陽光還很強烈,也很容易將人的皮膚曬傷。但是農民卻不能在天氣熱的時候歇息,因為田間的莊稼已經成熟,如果不僅早收割不僅會耽誤下一季莊稼的播種,還會因為突然來的暴雨導致一年的收成化為虛有,所以大多數農村男人都害怕過八月,八月是男人最累的一個季節。

女怕臘月

進了臘月,離過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小孩子們盼著過年,但是對於家庭主婦來說卻害怕過年,過年前不僅要忙著置辦年貨,還要打掃衛生,現在還好,有吃不完的糧食,在以前一到了冬天糧食就吃沒了,都說巧婦難做無米之炊,事實就是這樣,在心靈手巧的主婦在沒有糧食的時候也做不出來美食,但是在到了過年家家戶戶都吃好的,所以家庭主婦只能硬著頭皮上。以前人們穿的衣服都是手工做的,到了臘月天氣越來越冷,家庭主婦不僅要張羅著做飯,還要給一家老小縫棉衣,所以主婦害怕過臘月,因為臘月是一年中最忙的季節。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農業機械越來越完善,雖然八月依然是農村中最忙的時候,但是在農業機械的幫助下,男人不再像以前那麼辛苦。現在家家戶戶的日子好過了,人們都是買新衣服穿,不用像以前穿手縫的衣服,主婦們再也不用擔心沒有糧食,也沒有以前那麼辛苦了。


悠悠鄉村路


農村人說農村事。大家好!秀美張橋與你分享農村那些事!



農村老話兒,男怕八月,女怕臘月。生活在農村的農民朋友都知道。農曆八月前後是一年當中最忙的農忙時節。莊稼地裡天氣炎熱,還要澆水施肥。剛收割完上半年的莊稼,秋季的莊稼又要補上。這段時間家裡的男丁是最辛苦的。這就是所謂的男怕八月。到了農曆臘月份,馬上又要迎接新年了。這時候裡裡外外的張羅又要靠女人了忙活了,特別是之前,家裡還有紡線機織布機。新一年的全家的衣服全靠出自家裡的農婦了。還有給過年準備的好吃的,炸油糕,蒸花饃。家庭主婦在一年中相對這段時間最忙。


所以啊,過日子每個家庭都要靠勤勞到雙手。男人女人都有自己的貢獻。少了誰都不行。

如果您認同我的看法或者想談自己的看法,歡迎在留言區互動!


秀美張橋


金秋八月,稻穀金黃,萬里沃土,禾熟飄香。這正是農民喜氣洋洋的季節,所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擔谷”,收穫的季節裡,種田的農民自然是打心眼裡高興,但這也是農民一年勞作最辛苦最忙碌的時節。由於過去的農村是男耕女織,所以田裡的活多是由男人來完成。農曆八月是收穫的季節,田裡的活又多由男人來完成,這也就成了一年中男人最辛苦的季節,每天披星戴月,起早貪黑,很是勞累,許多農民的腰腿疼病的根也就是這時留下來的,所以有“男怕八月”之說。

農曆臘月,就要過年了,過去的農民是非常重視過年的,家家戶戶都會準備過年的食品和衣服。過去的農民是非常節儉的,常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就是換件新衣服,也是在過年前才縫製,而過去縫製衣服,都是家裡的主婦手工製作,手工製作一件衣服需一針一線來做,是很費時費力的。由於過去農村過年前要準備過年的食品和供品,象我們那家家戶戶都要蒸年糕、做豆腐、蒸饅頭、有的還自醞些酒等,這些首先得磨面,而磨面過去都是用石磨來磨,這也是很費力的,由於磨面的主角是女人,會費去好時間和體力。縫縫新衣服,準備過年的食品和供品,需早早進行,也是非常辛苦的事情,所以有“女怕臘月”之說。

“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過去農曆八月是農村男人最辛苦的時候,農曆臘月是女人最辛苦的時候。幸福的時子,是靠辛勒勞動得來的。



春日之虎


農村老話俗語絕大多都是先輩根據社會生活經歷一步一步總結出來的經驗之理。而農村老話俗語裡,也有很多關於天氣的變化,對我們身體健康影響的。我們都知道天氣有兩個極端,一個是三伏天的酷熱,另外一個是冬季臘月的三九最冷了。一冷一熱的極端變化,讓很多人在習以為常勞作中悟出很多常規的變化道理。


就比如問題中的農村老話“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這句農村老話也是從生活中的天氣變化的來。那麼這句農村老話是什麼意思呢?跟天氣變化有什麼關係呢?相信很多人都想要知道原因,大家繼續往下看,下面就有答案啦。

一.“男怕八月”的理解。

“男怕八月”,就字面意思就很好理解了,男人最怕的就是在八月份。因為在農曆的八月可以說是一年中農民最忙的了,這個月它既是收穫的季節,也是播種的季節。儘管農曆八月的早晚是變得涼快了,但是中午時分的陽光還非常強烈,容易將人的皮膚曬黑、曬傷。
有人說,農民傻吧,不會歇息嗎。可農民就是不能歇息呀,因為田間的莊稼已經成熟,不趕緊收割完就會會耽誤下一季莊稼的播種,假如突然來的暴雨,壓垮了,一年的收成不得化為虛有了呀,所以農民才不傻。
以前農村的耕種方式還是非常粗糙和費力的,落後的農業工具直接阻礙了耕種的效率,哪有現在的用機器代替省事,哪個農民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農作呀。累的像頭牛一樣,實在夠嗆。
記得特別清楚,小時候幫忙農忙時,早上五點鐘左右,天才露出絲絲白,就被父母拉起來,去幫忙收割了。我問父母,就不能晚點?7點不剛剛好嗎,也不熱。他們給的回答是,你個孩子,7點去,到地裡,你就喊著回來了。那會到10點,父母就放我回來了。中午大夥都回來吃飯休息,下午3點才又出發。想想我家還挺幸福的,畢竟地不多,夠養活自己......
哈!扯得有點遠了,迴歸正題。
所以很多農村男人都害怕過八月,因為八月是男人最累的一個季節。現在挺好的,加入了機器化的使用。累還是有,至少不會類的像頭牛一樣,還提高了效率。

二.“女怕臘月”的意思。

“女怕臘月”,字面意思就是說,女人是最害怕臘月時分。為什麼女人害怕臘月呢?因為臘月天寒地凍,是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特別是在臘月中的三九四九階段,冷得都不想出門,天氣的寒冷使得飯菜也很容易涼,特別麻煩,還得加熱。

再者進入臘月之後,那離過年還遠嗎,以前過新年還需要準備很多東西,食物的準備、新衣物的準備,這些東西誰準備呢?自然就落到了女人的身上啦。而且的衣服可都是手工做的呀,大冷天,女人不僅要給一家子做飯,還要給縫棉衣之類的,所以女人害怕過臘月就不無道理的了。
現在生活越來越好,水平不斷提高,現在也很少有人會自己動手做衣服,而且食物也充足,在商場裡都買得到。在現在是很少見到“女怕臘月”的現象了,而且過節什麼的,男人也加入幫忙,女人幾乎都不擔心過臘月的到來了。
儘管一些農村老話俗語,在現在的社會中多多少少有點不適用了,甚至其中一些農村老話俗語還帶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或許用現代科學難以解釋,但隨著農民的素質水平提高,他們對比較偏向於迷信的習俗會懂得分辨的,再說,農村老話俗語有它一定道理的,畢竟都是先輩從生活當中日積月累中得到的。
從那些農村老話俗語當中,可以讓現在的我們清楚瞭解到,過去的先輩在為過上幸福生活的路上,是付出了極大辛勞的。特別的,我們還可以從中瞭解到了一些農村地區舊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節奏,因此也就是在給了我們瞭解過去先輩們的生活場景的機會。
農村老話俗語萬萬千,每一句都有它特定的含義。不管它是否還適用,作為後輩的我們,需要做的的是承認其傳統文化、維護其深刻意義,又分明對待。基於農村老話俗語是傳統文化,最明智作為的就是取其精華、剔除糟粕啦。

<strong><strong>


B居居Y


這是一個偽命題,北方農村八月份是收割玉米、高粱、穀子、糜子的季節,八月份收割完莊稼不能復播當年農作物,只能播種第二年的冬小麥,收割到播種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並不是最忙的季節。所以也用不著拍。女人怕臘月更是無稽之談 ,女人為一個家庭所做的一切是有目共睹都,一家人的鞋子、夾衣、棉衣早有準備,不可能臨陣磨刀,何怕之有?我知道一個諺語比較貼近實情:男人怕割麥子、女人怕坐月子。割麥子季節才真正是當年復播的季節,麥子割了復播玉米、油菜、秋紅薯、白菜等。割麥子正當酷暑的“芒種”季節,炎熱、搶種、收割騰地都趕到一起,有一個環節失誤就會影響全局,你不怕嗎?女人怕坐月子大家都明白,坐月子是女人的生死關頭,這就不用多說了。


巴山夜雨14966677


農村老話俗語絕大多都是先輩根據社會生活經歷一步一步總結出來的經驗之理。


而農村老話俗語裡,也有很多關於天氣的變化,對我們身體健康影響的。


我們都知道天氣有兩個極端,一個是三伏天的酷熱,另外一個是冬季臘月的三九最冷了。


一冷一熱的極端變化,讓很多人在習以為常勞作中悟出很多常規的變化道理。

就比如問題中的農村老話“男怕八月,女怕臘月”。


這句農村老話也是從生活中的天氣變化的來。


那麼這句農村老話是什麼意思呢?跟天氣變化有什麼關係呢?


相信很多人都想要知道原因,大家繼續往下看,下面就有答案啦。

一.“男怕八月”的理解

“男怕八月”,就字面意思就很好理解了,男人最怕的就是在八月份。


因為在農曆的八月可以說是一年中農民最忙的了,這個月它既是收穫的季節,也是播種的季節。


儘管農曆八月的早晚是變得涼快了,但是中午時分的陽光還非常強烈,容易將人的皮膚曬黑、曬傷。

有人說,農民傻吧,不會歇息嗎。


可農民就是不能歇息呀,因為田間的莊稼已經成熟,不趕緊收割完就會會耽誤下一季莊稼的播種,假如突然來的暴雨,壓垮了,一年的收成不得化為虛有了呀,所以農民才不傻。

以前農村的耕種方式還是非常粗糙和費力的,落後的農業工具直接阻礙了耕種的效率,哪有現在的用機器代替省事,哪個農民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農作呀。


累的像頭牛一樣,實在夠嗆。



記得特別清楚,小時候幫忙農忙時,早上五點鐘左右,天才露出絲絲白,就被父母拉起來,去幫忙收割了。


我問父母,就不能晚點?


7點不剛剛好嗎,也不熱。


他們給的回答是,你個孩子,7點去,到地裡,你就喊著回來了。


那會到10點,父母就放我回來了。

中午大夥都回來吃飯休息,下午3點才又出發。想想我家還挺幸福的,畢竟地不多,夠養活自己......

哈!扯得有點遠了,迴歸正題。

所以很多農村男人都害怕過八月,因為八月是男人最累的一個季節。


現在挺好的,加入了機器化的使用。


累還是有,至少不會類的像頭牛一樣,還提高了效率。

二.“女怕臘月”的意思

“女怕臘月”,字面意思就是說,女人是最害怕臘月時分。


為什麼女人害怕臘月呢?


因為臘月天寒地凍,是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特別是在臘月中的三九四九階段,冷得都不想出門,天氣的寒冷使得飯菜也很容易涼,特別麻煩,還得加熱。

再者進入臘月之後,那離過年還遠嗎,以前過新年還需要準備很多東西,食物的準備、新衣物的準備,這些東西誰準備呢?自然就落到了女人的身上啦。


而且的衣服可都是手工做的呀,大冷天,女人不僅要給一家子做飯,還要給縫棉衣之類的,所以女人害怕過臘月就不無道理的了。

現在生活越來越好,水平不斷提高,現在也很少有人會自己動手做衣服,而且食物也充足,在商場裡都買得到。



在現在是很少見到“女怕臘月”的現象了,而且過節什麼的,男人也加入幫忙,女人幾乎都不擔心過臘月的到來了。

儘管一些農村老話俗語,在現在的社會中多多少少有點不適用了,甚至其中一些農村老話俗語還帶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或許用現代科學難以解釋.


但隨著農民的素質水平提高,他們對比較偏向於迷信的習俗會懂得分辨的,再說,農村老話俗語有它一定道理的,畢竟都是先輩從生活當中日積月累中得到的。


從那些農村老話俗語當中,可以讓現在的我們清楚瞭解到,過去的先輩在為過上幸福生活的路上,是付出了極大辛勞的。


特別的,我們還可以從中瞭解到了一些農村地區舊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節奏,因此也就是在給了我們瞭解過去先輩們的生活場景的機會。


農村老話俗語萬萬千,每一句都有它特定的含義。


不管它是否還適用,作為後輩的我們,需要做的的是承認其傳統文化、維護其深刻意義,又分明對待。


基於農村老話俗語是傳統文化,最明智作為的就是取其精華、剔除糟粕啦。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課堂


要說農村文化博大精深的話,這農村的俗語就應該是這農村文化的瑰寶了,過去沒有現代文明科技的時候,人們都是通過一些祖祖輩輩留下的俗語來判定天氣、農耕、婚喪嫁娶這些事,俗語是人們通過對生活經驗的總結而歸納出的一些理論,雖然有些俗語的話語說起來特別粗糙,但是道理卻是實實在在,讓人很容易就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像題主今天提出的這個“男怕八月,女怕臘月”,在農村這句俗語其實有兩種說法,下面咱們就來說一下這兩種說法都是什麼:

一,八月秋忙,臘月年忙

其實這句“男怕八月,女怕臘月”一般都是指在八月的前後正是一年當中最忙的農忙時節。而且八月的天氣炎熱太陽毒的要命,不管幹什麼都是汗流浹背,難受至極,但莊稼活還特別多,土地要澆水施肥,有蟲子還要打農藥,尤其是剛收割完上半年的莊稼,秋季的莊稼又要補上。這段時間家裡的男人是最辛苦的,所以一到八月農村男人就非常犯愁,這也是男怕八月的由來。在臘月前後正是快過年的前後,辛苦了一年的男人到了休養生息的時候了,一般家裡的大大小小瑣事都會被女人們所承攬下來,如果家裡人少還行,如果家裡人多,一到臘月就要準備過年的東西,準備一些臘肉還有過年的蒸糕什麼的,尤其在過去農村新衣服都是手織或者手縫的,做起來特別麻煩,所以女人一道臘月是最忙最累的時候,這也就是女怕臘月的原因。

二,農村結婚忌諱男八月女臘月(這是農村老人們傳下來的,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大家就當看樂子看就可以了哦)

這是一種封建思想的說法,過去農村結婚都是講究“門當戶對”,而且在年齡上也是有些講究,比如“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二,金滿罐;女大三,抱金磚;女大四,福壽至, 女大五,賽老母,女大六,樂不夠;女大七,笑嘻嘻;女大八,準發家;女大九,樣樣有; 女大十,樣樣值“這句俗語的流傳。其實這都是人們一些主觀想法,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但在男女出生的月份也關乎了結婚的結果,比如這句”男怕八月,女怕臘月“說的就是男人出生在八月、女人出生在臘月這兩個月份的男女相生相剋,在婚姻上會有很多挫折,不適合在一起結婚。當然這都是過去的農村人認為的,現在是現代文明社會,已經沒有那麼多說法了,只要合適就行。

以上是對這句”男怕八月,女怕臘月“的俗語的解釋,農村的俗語多數都是一直被大家認真貫徹著,而且俗語背後的內涵十分經典,有很多都是值得人們深思的,那麼你們是怎麼來理解這句”男怕八月,女怕臘月“的俗語呢?可以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