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讀過《第二次握手》這本書嗎?這可是暴露年齡的問題?

趙沐雨


讀過。

< 第二次握手>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作家張揚寫的小說。小說描述了醫學教授蘇冠蘭家和原子物理學家丁潔窮的愛情故事。

1928年在齊魯大學讀書的蘇冠蘭在去江南旅行途中。他奮不顧身跳水救了一個溺水的姑娘丁潔瓊,救命之恩和共同的科學救國志向,讓他們產生了愛情。在南京火車站蘇冠蘭與丁潔瓊第一次握手,立下了愛情的誓言。

之後,丁潔瓊與蘇冠蘭準備一起去美國留學。但是蘇冠蘭的父親從中作梗,不許蘇冠蘭出國,無奈丁傑瓊只好單身赴美國留學。丁潔瓊成了著名的原子物理學家。而留在國內的蘇冠蘭成了醫學教授。期間,蘇冠蘭的父親編造了丁潔瓊在美國結婚的消息,迫使蘇冠蘭和其父朋友的女兒葉玉菡結婚。而在一次事故中,深愛蘇冠蘭的葉玉菡擋住了射向丈夫的子彈,捨生忘死的救命之恩讓蘇冠蘭深受感動。

遠在美國的丁潔瓊,深深的愛著蘇冠蘭。她拒絕了所有男士的追求,堅守著與蘇冠蘭的愛情諾言。

後來。丁潔瓊回國報孝祖國,並尋找戀人蘇冠蘭,知道了這場愛情的悲劇是無法挽回的。就欲遠離北京去遙遠的邊疆搞科研,在組織的和友人的關懷下,在蘇格蘭和。丁玉菡夫妻的盛情挽留下,丁潔瓊拋開了個人的不幸,振奮起精神,留在北京搞科研,與蘇冠蘭《第二次握手》。

這本小說在那個時代曾引很大轟動,激發了廣大青少年的愛國熱情。


用戶7123075187600老


《第二次握手》這本書我搬家多次至今珍藏,小時看過多次,而且還看過電影。40多年前我上初一,看的是手抄本,而且是悄悄的看,內容至今記得說的是科學家蘇冠蘭5丁潔瓊,葉玉菡工作愛情的故事,上世紀七十年代文化沙漠此書悄悄流傳振動很大,特別是愛情的描寫對我等情術初開的人來說很是感動,在上課都在悄悄的躲著看,而且相亙傳抄,當年相亙傳抄的書抄本還有巜葉飛三下江南》《一雙繡花鞋》巜少女之心》等,巜少女之心》下流,記得當年學校公安機關在追查,誰看被揭發還要辦學習班,我愛看小說學校找到我,我恰沒有看到這本書,後來上了高中才看過此書。


王愛星83252767


我看巜第二次握手》時還是手抄本,那時男女人戀愛還是密秘的事,有很多男女戀愛了很久還沒拉過手,只不過是心心相應。

第二次握手讓我們心血潮湧,熱情滿懷,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真實感人,我永遠記得那離別相逢難分難捨又複雜的戀情和情景。

我想找到正夲的書卻始終沒能如願,後耒忙於工作漸漸淡忘。這次有人又談起這本書,我還真的要再看看。


用戶雙喜臨門


我讀《第二次握手》的時候,正在讀高中。那個時候感觸最深的是男女主人公相互變往的情書。

受此影響我參加過夲地方的情書大賽,並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尤其,我對其中的一句話印象最深:

真正的愛情一定能夠成功!

但她不等於結婚,她可以是心靈的撞擊,情感的昇華!


61934131815


讀過《第二次握手》。那時候《第二次握手》和《少女之心》是兩大禁書,是毒草,為了保證國人特別是“八九點鐘的太陽”不被毒害,是嚴禁出版發行的。《第二次握手》作者張揚,該書以丁潔瓊和蘇冠蘭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講述她的愛情經歷,這還了得?宣揚資產階級的那一套,且丁潔瓊還留學美國,那不是理通外國?因此,《第二次握手》一出版,立刻就被封殺。但是,封殺不等於滅絕,封殺抵擋不了八九點鐘的太陽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愛情的渴望,禁止出版發行,就自己手抄,抄《第二次握手》,抄《少女之心》,這兩個手抄本,我那時都看過了。這《第二次握手》根本就看不出毒在哪裡,丁潔瓊的愛國情懷,對感情的摯著,對年輕人都有很好的教育作用,當時為什麼要封殺它,可能是政治鬥爭的需要吧。這《少女之心》說它是毒草,還基本捱得上邊,那裡面對兩性生活有著比較詳細的描寫,拿到現在,還是對青年人進行性教育的好教材。那個時候,文化領域妖風肆虐,讓人不可思議,象曲波寫的《林海雪原》、《橋隆飆》都被封死,苦煞了我們這代人。精神饑荒,精神嚴重營養不足!改革開放後文化領域也漸漸解凍,《第二次握手》等一大批優秀小說得以從新出版發行,文化領域春天來了。81年我就買了一本《第二次握手》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從溫丁潔瓊和蘇冠蘭的愛情故事,體會她的愛國情懷,感受和讀手抄本很不一樣了。讀手抄本還是個懵懂無知的的青少年,對書中的愛情情節很是欣賞,讀中青版的時候,已結婚生子的成了而立之輩,對愛情再沒那時有興趣,而對主人公的愛國熱情倒是感興趣了些,退休後沒事,把這本小說再讀,只是對文字的表達有感覺了,只注重書中哪個角色刻畫得好些了,哈哈,年齡不同,讀《第二次握手》的感覺的確不一樣了!年齡問題暴露無遺。


用戶l4219045136


讀過巜第二次握手》的未必會暴露讀者的年齡,會暴露年齡的是讀該書的手抄本。同時期因為“文革”大革文化命的原因,正規出版的讀物屈指可數,倒是許多手抄本在民間流傳,悄悄地傳遞著文化,交流著文學藝術,如:巜一隻繡花鞋》、《綠色屍體》、巜少女日記》、《梅花黨案》、巜龍飛下江南》……這充分說明了廣大群眾對文化的渴求和渴望。其中不乏精彩的故事,有許多在結束“文革”後或正式出版發行,如:巜第二次握手》,並有續集出版,或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如:巜一隻繡花鞋》、巜霧都》……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呵呵,我就讀過這本書。這是作者張揚寫老一代科學家的事業、生活和愛情的小說。

作者通過蘇冠蘭、丁潔瓊、葉玉菡等人的不同境遇,反映瞭解放前,面對我國內憂外患、瀕於滅亡的現狀,他們憂國憂民,試圖走科學救國之路。然而,在那種社會制度下,他們的努力無補於事,只有在新中國成立後,他們的願望才得以實現。

張揚在這部小說後記中說:這部小說一九七零成稿,約6、7字,當時書名叫《歸來》,是一些文學愛好者傳抄流傳出去的。在傳抄過程中,大約於一九七四年被北京某廠工人改名為《第二次握手》,並以這個書名傳向四面八方。“四人幫”把此書列為禁書,下令搜捕作者,並收獄改造,直到一九七九年才平反出獄。

全書共分三十八個章節,通過發生在知識分子階層中曲折的生活經歷,成功刻畫了蘇冠蘭、丁潔瓊、葉玉菡等愛國科學家的感人形象。本書還熱情歌頌了黨,歌頌了周總理,歌頌了新中國的社會制度。



沙漠雨


《手抄本》

上世紀七十年代文化荒漠,當時還是文革中後期,很多古舊書籍都被列為禁書。而剛創作出來的某些作品,也只能在民間悄悄地流傳,轉閱。

《第二次握手》就是那個時期的手抄本,作者張揚。主要內容描寫的是醫學教授蘇冠蘭與物理學家丁潔瓊以及葉玉菡三人之間曲折離奇,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

當年流行傳抄的手抄本還有《一雙繡花鞋》、《紅都女皇》、作者曼娜的《少女之心》等。而其中《少女之心》全篇都是淫穢露骨的性生活場面及情節的描寫。

那時候我們正年少,而且缺少娛樂,精神空虛,所以對這類書趨之若鶩,一睹為快。

當然還有很多連環畫以及《我的大學》、《在人間》、《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不知從什麼渠道流入的香港版豎排繁體字中國四大名著等書可供閱讀。

回想起來,那個七十年代怎麼會有如此奇葩的手抄本作者,也不知道源出何處,已無從考究。


冰刀冷箭l328


讀過《第二次握手》。

《第二次握手》是一本以愛情為主線的小說。作者是張揚。

小說把曲折的愛情故事與對知識分子的歌頌以及愛國主義的主題融合在一起,情節悽美,動人心魄。 這部小說有三個與眾不同的特點。

其一,《第二次握手》是張揚在“文革”時期創作的,一開始是以手抄本形式出現。 “文革”時期形形色色的手抄本有100多種,流傳最廣的有《第二次握手》、《綠色的屍體》、《梅花黨》、《一隻繡花鞋》、《龍飛三下南京》等。而《第二次握手》堪稱這些手抄本的代表作。

手抄本《第二次握手》導致了牽涉面極廣的文字獄。 作者張揚被捕入獄,並被內定死刑,他的母親等親屬被定為“教唆犯“。小說《第二次握手》被全國範圍內查禁。全國各地凡閱讀和傳抄過《第二次握手》的人,幾乎都被公安機關傳訊、搜查過,有的還遭到了拘留。

其二,《第二次握手》發行量極大,1979年7月正式出版後,累計印數近430萬冊,至今居新時期以來中國當代長篇小說發行量之最。

其三,《第二次握手》在當代文學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義:小說上承新文化傳統,下啟文革後中國文學中的許多重要現象:如以傷痕文學、知青小說為代表的人性、人道主義復歸潮流,具有存亡續絕的作用。


桐丫


上中學的時候讀過,印象中讀的是手抄本。還有不少同學傳抄了這部作品。內容是描寫丁潔瓊和蘇寇蘭的愛情故事。不過最終兩個有情人沒有走到一起,結尾有點悲情。


好在丁潔瓊最終聽從了周總理的勸說,沒去邊疆,而留在北京工作,為我國核工業的發展,出力獻策。愛情無果雖有遺憾,為國奉獻事業也算圓滿。

七八十年代,手抄小說很流行。記得還讀過《303號房間》《三朵梅花的密秘》《一把鋼捲尺》等等,比較黃一點的是《少女之心》,這在當時是禁書了。至今也弄不明白,當時為什麼有那麼的手抄小說,也可能稿費太低,印書發行要賠本或者受政治氣候、技朮條件或者經濟條件制約。如今自媒體如此發達,手抄本徹底絕跡失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