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政道,丘成桐,王貽芳主張建造大型對撞機,而楊振寧極力反對?

科教發達地區


①楊振寧這個歲數,看得開放的下,敢於說實話。而另外幾個院士需要學術資本。

②對撞機以前對物理學基礎理論有指導意義,但是過於標準的粒子模型化,已經偏離了方向,這個,提出並完善了規範場理論的楊振寧最有發言權,他說高能物理學可能走錯了方向,已經說的很明白了,難道非要他說,根據對撞機撞出的粒子進行推理建模的理論是錯的?這個不能說是錯的,而是有進了死衚衕,走進了誤區了,對撞機撞出來的東西比母體質量還大的多得多了?還去為了自洽而自洽的強行推理,結論只能離自然,離事實越來越遠。

③建了對撞機,我們這些個言之鑿鑿的專家,都不會利用,還是要人家來操作。對撞機不是按下電鈕讓他撞,看誰會撞,看誰運氣好,更多是設備自身的優化和能力,更多的是對撞出來的結果的理論解讀,支持對撞機項目的院士們有機械理論做出粒子速度可以超光速的對撞機?哪怕你設計個圖紙和理論支持讓人做!還不是人西門子做啥樣用啥樣的?天天用蘋果砸自己的頭,就可以比牛頓對萬有引力的解讀更科學些?

④對撞機粒子加速接近極限,0.9c撞出來的現象和0.999c,有本質區別嗎?

作者語:

①對撞機項目據說已經上馬,這裡僅做討論。

②評價一個人一定要客觀,對於楊振寧先生,不能因為國籍問題,和感情生活問題帶有色眼鏡看人家,這不是科學範疇內的問題。

③楊振寧先生說的方向錯了,很有道理,但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理解。簡單比方,一個槓桿,一個支點,一個地球,阿基米德就可以用這個經典力學體系翹起地球完成自洽符合哲學邏輯的物理體系。60多種基礎粒子,各種變量函數關係,各種推理下所謂標準準確的數學建模,原子裡的世界什麼樣還是沒有明確真正的答案。近代物理學仍然頭頂烏雲,亞原子領域依然充滿神邏輯,難道真的對撞機可以撞出真像?是不是方向錯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程俊傑70559097


對撞機已經不是新玩意了,對於不建的觀點應該還是正確的。我們國家的天眼,港珠澳大橋,應該是燒錢買的“胸針”,光好看,意義不大。美國曾經世界最大的天眼有照片,幾乎已經放棄;一看港珠澳大橋的電視節目,橋上行駛的車輛密度不如內地省級公路密度大,不知已經有陸地相連的地方投資那麼大建橋幹什麼?中國當前有兩個錢,最重要的應該還是投教育!全民普及自幼兒至大學的高等教育(像日本鬼子正在乾的那樣)。總結德國、日本為什麼20年左右,又可以在戰敗的一片廢墟上建設成為世界大國?普遍都知道是這兩個國家的勞動者普遍受教育的程度高。中國今天經濟後發優勢,應該也是止步在勞動者綜合素質問題上。我們應該像高層提出的那樣做——補短板。


szs17246139221


很多人覺得楊振寧到老年了才回來是回來養老佔便宜的,其實這種想法真的是無知的一種表現,楊振寧的成果和地位就不用多說了,楊振寧跟錢學森是同一個時期的人,一起出國深造留學,這是1945年的事情了,當時的國民黨蔣介石在那個時候已經在計劃讓國內的一些人才出去學習一些科學技術,用於回來發展自己的原子彈,但是由於美國對先進技術的封鎖,國內留學生沒有能接觸到核心的領域。

最後楊振寧改學理論性物理學領域,而錢學森選擇了實用性物理方面,在後來發生的解放戰爭國民黨敗退臺灣,身為國民黨高級將領女婿的楊振寧由於政治方面的原因沒有回國,在那個年代的政治身份可是非常敏感的,因為楊振寧的國內老師一個無黨派學者被劃定為反動派,在晚年的時候流落街頭,而在這種背景下楊振寧曾經在回國的條件上提過要見自己導師一面被拒絕,這種背景下他沒有選擇回國也不奇怪。

再者錢學森學的是實用性物理方面的知識,對發展原子彈和火箭很有幫助,而楊振寧學的是理論性物理,在1957年的時候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國家的確是邀請他回國,由於自己的政治身份不一樣,加上那個時候美國方面對他沒有一絲放行所以沒有回來,而錢學森的回來其實已經大費周章了,美國方面也是很無奈,而對於楊振寧我們沒有多餘拿得出手的條件跟美國人談,這是歷史方面的原因,並不是說你想回來就可以回來的,政治身份影響很大,加上成就和影響力的對方不放手。

當然楊振寧並不是到80歲才回國的,而是在中美關係正常化的時候他就已經多次回國了,而且還跟我們的一些領導人有過會面和交談,而且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就已經開始為我們國內物理知識方面做一些貢獻了,陸陸續續直到2002年的時候才正式定居北京,在清華北大這些學府掛職受教,只是這些事情現在的許多人根本不知道,因為不瞭解歷史所以不知道這些,就認為楊振寧沒有為國家做任何貢獻。

而在楊振寧改回中國國籍以後就說明了國家認可楊振寧的貢獻,這些貢獻一般人根本不會知道,畢竟他這種身份其實就算不回國在美國也一樣獲得非常好的待遇,而國家為什麼會接受他還給他這樣的待遇和身份地位,就說明了他其實並不是一般人說的沒有一點貢獻,畢竟他曾經的歷史政治背景,想要改變其實並不容易,沒有突出的貢獻想要獲得認可而不被一大群人反對那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國內學術界沒有人反對,足以說明了他在國內並非一無是處並非沒有一點貢獻,只是這種貢獻是隱形的而已,從國家對他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了問題,根本不用懷疑。

迴歸到這個問題的本身,首先楊振寧在物理方面的成就那是沒話說,是國內無人能及的,對於大型對撞機這種用於研究新型物質的機器設備,其實本身跟楊振寧的專業方向是類似的,屬於理論物理方向,而這個東西在幾十年前歐美國家都已經在玩了,在上個世紀美國對對撞機的實驗非常多,到後來由於投入巨大也沒有獲得太突出的成果而選擇了廢棄。

現在美國的對撞機基本上都早已經廢棄不用,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對撞機是德國西門子公司製造的,而我國並不是沒有對撞機,在北京就有投入建造了一臺小型的對撞機,投入巨大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獲得什麼實驗成果出來,而現在一些科學家又想花大量的財力去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對撞機,這個做法有點跨大步了,小的都沒有研究出來一點成果就急於投入幾百億美元去建造一個最大的,這種做法本來就非常的衝動,畢竟你要有拿的出有說服力的東西來再說投入建造啊,但是什麼也拿不出就靠一張嘴巴。

畢竟這麼大的投入是需要一些實際的成果來做說服力的,問題是我們的科學傢什麼也拿不出,北京的那臺小型對撞機使用了那麼久,研究出什麼來了嗎?而楊振寧的意思反對那麼大的投入去建造一個他國研究多年都沒有什麼實際效果的東西,還不如把這些錢用在一些新的領域去研究和發現,對於這種說法他是從科學專業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的,而我們國內的專家是從集體利益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的。

立場不一樣所以觀點不一樣,國內的專家想要的是國內建造出來比別人更好的,就像現在的世界上最大的天眼貴州天眼,投入那麼多但是現在卻成為了旅遊景點了,而且現在好像也沒有發現什麼宇宙中新的東西,這個天眼到現在為止並沒有起到當初要求建造時說的那樣的成果,其實為什麼那麼多人反對其實就是害怕變成闌尾工程,一些人只是在意建造的過程而不去注重結果,最終導致勞民傷財,其實建設科學用的東西我們不反對,我們擔心的是一些人利用科研的名義中飽私囊,因為這種事情有非常多的現實例子,而現在的一些科學亂像也讓很多人看清了現實。


無法超越的足跡


我覺得:科學家也是人,也有各種各樣的性格。就拿在中國建大型對撞機這件事來說吧,就可以看出楊振寧教授與其他幾位科學家之間的性格不同。

總的來說,楊振寧教授是現實主義者,屬於比較有生活氣息的科學家,知道過日子是需要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改革開放初期,花200億元來建立大型對撞機,進行純物理理論方面的研究,是划不來的。所以,他反對。

而以李政道教授為首另外幾位科學家,屬於理想主義者,有著獻身科學研究,不惜一切代價的崇高理想。他們也不是經濟學家,也不知道建大型對撞機的錢從哪裡來?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不關心國家的經濟狀況。只因為他們是純粹的科學家,注意力都集中在學術上而已。所以,他們贊成。

兩種態度,代表了科學家們不同的性格,無所謂對錯,出發點都是好的,他們都是令人尊敬的科學家。



臨時客


反對的人一直拿200億美元說事,拿民生,福利說事,今天的中國這些是事吧?麻煩你們說也應與時俱進吧。針對錢來說,造原子彈時中國更缺錢,但一定要造,必須造。建高鐵時,也有人說費錢,沒有效益,虧本。5G時說,沒有必要,有蘋果可以用。要講沒有社會效益,射電望遠鏡即使幾十,幾百光年的東西,也沒有現時的社會效益,但我們中國人就需要建。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幾十年後的我們,以及中國人的子孫後代活得更好,活得更有尊嚴。所以,有一部的反對者其實就是看到這一點,才加以反對的,但他們只能用200億和民生。福利來說事,絕不會明說是為美國的利益來阻止中國的進步和發展的。最後,再說一遍,這一切就是為了我們的未來和子孫後代。


手機靜哥in


這其實就是建一個國家級的實驗室,就如同超算,天眼工程一樣,完善推動國家基礎學科建設,培養鍛鍊科研隊伍。建大學,不但要建校舍圖書館,更要建實驗室。小的實驗室,大學自己可以建;大的實驗室,就要集全國力量建一個共享的實驗室。你反對建實驗室,還有欺騙性,老百姓好忽悠。換個說法,就是反對建設大學,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還有貧困戶,社會保障還不完善,花那麼多錢建大學,那不是浪費錢💰嗎……。不得不提醒一下,有些人就是不希望我們基礎學科,高精尖學科有突破,有大發展。除了陰謀論還有自己的小九九,中國科技相對落後,某些人就可以繼續保持相對優勢,就可以招搖撞騙。看看吧,有些人這些年來,回到國內,對國內的科研和教學都做過什麼貢獻?吃老本,把國內人當凱子,頤養天年,不做貢獻也就算了,還要阻礙別人做貢獻。真是可惡!


走路過橋翻山


我未必同意楊的看法,但論政不誅心,學術討論亦然,楊無論說的對不對,他是從學術層面說的,反駁也應當從學術層面反駁,更何況,楊絕對有從學術層面評論這事的資格,國人喜歡討好賣乖,好大喜功,極端民族主義的劣根性不應當帶入學術圈。網友的所謂劣評多半隻會從道聽途說的個人為人,花邊新聞等來評論,其實毫無任何意義,也從學術上駁不到楊。最後我想說,我個人相信楊的判斷,出成果的可能微乎其微,性價比極低,而中國人好大喜功的特點決定了,不吃這幾百億美金的虧是不會吸取教訓的,看看網友的態度就知道,他們贊同的原因其實是楊反對,而大家不喜歡楊,根本不懂,也不關心裡面的學術問題。如果不信,大家想一下,如果反過來,邱反對,而楊支持,同樣一個問題,面對鉅額的幾百億美金,大家會不會覺得楊在給垃百姓的血汗錢稅收挖了個大坑?幾百億美刀,還不如拿出來搞免費醫療。。。所以,問題的內容,網友不關心,他們只是討厭楊而已。。。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決策,少參言,至少在物理學上,楊比邱專業。而且對楊來說,早就不缺名也不缺利了。


程序銳


沒有對與錯的觀點之掙,只有時間節點的解讀,科學家考慮成本搞不出前沿研究,國家不均衡考慮資金走向會被玩死,看看美國一個很早火星人搞笑連續劇‘馬丁叔叔’對空間投入那一段也許客觀,要清醒看到當前我們國家處於什麼狀態、二十多年什麼教育環境、人文環境下全民什麼心態、基礎科學與基礎工業積累差距、科技未來走向等,以上綜合評定後在考慮對撞機投入是否合理可行,國人好大喜功的毛病根深蒂固,自卑心態老想展示自己牛逼世界之巔的一面,看不到另一面!貪婪的本性比世界他民族更巨,造成即聰明又不務實只圖眼前的表現,過十年也許科技的體現是另一個樣子,如數字電視替代模擬電視的一場革命,思想的革命會天翻地覆,對撞機真不算什麼!思想的固化讓我們很執著,這也是老科學家們固執的一面,也是投機者喜好的一面!清醒清醒吧


路人過來看看


我以小人之心分析下。

為什麼在位的科學家支持。大項目呀大項目。1000億呀1000億。這麼大的項目想想都激動,能在我的引領下建設,(ಡωಡ) 意思就是那個意思。

領先全球的科學項目,肯定能出N篇論文。

名與利雙收。所以大聲呼籲,國家需要,趕超,發展,領先,等等,不上就對不起全國人民對不起黨是對科學進步的壓制。

為什麼有人反對?因為沒有利益相關,所以可以找出事物的反對面比較得失。

當年黃萬里反對建三峽水庫。有人極力贊成建,功勞大,政績高,並且,利已子女。

當然,嘛都不懂的吃瓜群眾該幹嘛幹嘛。拍桌子一簽字說上,肯定有上的道理,證明高瞻遠矚雄心偉大;事情重大再緩緩再仔細論證論證,說明謹慎簡省節約不勞民傷財千古聖明。


臨風2018


各位好:正因為這半個世紀來高能物理獲得那麼多的諾貝爾獎,才預示著當前的理論與方法帶來的盛宴已過、CEPC不太應該實施了;對當前的大中國200億美元不算多也出得起,但是這200億美元應該培養我們自己的頂級科學家,而不是為他人做嫁衣、成為他人的工具。楊老號召大家多做一些新理論、新方法的研究(這不是楊老的原話,只記得是這個意思),而不是繼續沿著老路子走下去啊(大中國也號召國家創新啊),楊老這個指點還是很正確的。就憑楊老幾十年的研究沉澱和第六感而言,楊老的建議還是應該被我們認真考慮的。多看看哲學,再與楊老討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