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在京閉幕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在京閉幕表決通過新修訂的法官法、檢察官法等 習近平簽署主席令予以公佈 慄戰書主持會議並講話戴佳 謝文英本報北京4月23日電(全媒體記者戴佳 記者謝文英)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23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會議經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法官法、新修訂的檢察官法、關於修改建築法等八部法律的決定,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簽署第27、28、29號主席令予以公佈。慄戰書委員長主持會議。

常委會組成人員170人出席會議,出席人數符合法定人數。

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巴多斯關於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關於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塞拜疆共和國關於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接受賀一誠辭去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職務的請求的決定。

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關於個別代表的代表資格的報告。

會議經表決,任命夏光為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會議還表決通過了其他任免案。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曹建明、張春賢、沈躍躍、吉炳軒、艾力更·依明巴海、萬鄂湘、陳竺、王東明、白瑪赤林、丁仲禮、郝明金、蔡達峰、武維華,秘書長楊振武出席會議。

國務委員趙克志,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國家監察委員會負責人,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成員,各省(區、市)人大常委會負責人,部分全國人大代表,以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等列席會議。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23日下午主持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閉幕會。在會議完成有關表決事項後,慄戰書作了講話。

慄戰書說,本次會議共審議8件法律草案,通過了其中的3件。會議表決通過的法官法修訂草案和檢察官法修訂草案,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黨中央關於建設高素質法治專門隊伍的要求,鞏固和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成果,有利於推進法官、檢察官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建築法等八部法律的決定,有利於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會議對藥品管理法修訂草案和疫苗管理法草案進行了第二次審議。常委會組成人員指出,要堅持重典治亂,把“四個最嚴”寫進法律,建立覆蓋全過程全鏈條的法律制度,確保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有效、可及。

慄戰書指出,編纂民法典是黨中央確定的重大立法任務。本次會議審議了民法典物權編草案、人格權編草案,要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意見和各方面意見建議,抓緊修改完善各分編草案,精雕細琢,確保在今年年底前將各分編草案連同民法總則合併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由常委會審議後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

慄戰書說,本次會議審議了國務院關於2018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關於醫師隊伍管理情況和執業醫師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關於鄉村產業發展情況的報告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研究處理對解決執行難工作情況報告審議意見的報告。常委會組成人員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用好法律武器,促進全社會共同行動、共同治理;要全面落實法律關於醫師准入、執業、考核等規定,引導醫師力量向基層、鄉村下沉,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的優質醫療服務;要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要鞏固和深化現有成果,健全長效機制,確保實現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切實解決執行難”目標。

慄戰書指出,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一府一委兩院”工作報告,是法定的監督形式,充分體現了“一府一委兩院”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的憲法原則。改革開放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已聽取審議有關報告400多個,有力促進了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推動解決了一批實際問題,保證了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要堅持以往的好經驗好做法,繼續創新完善,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報告審議質量,抓好落實問效,發揮好這一法定監督形式的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