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新警“小江”:22歲的城市守護者

22歲進入案偵“攻堅組”,“新警小江”叫江兆程,是江北區公安分局觀音橋商業區派出所的“青頭”。從小,小江樹立了警察夢。他說,青春就是離夢想更近。而警營,就是他嚮往的城市守護者聯盟。


重慶新警“小江”:22歲的城市守護者


江兆程

人生“第一件案”

“對於別的新警來說,可能接觸這個工作的時間很短。但我可是為了這一刻,準備了十年。”為了迅速適應環境、進入角色,江兆程拒絕了傳統“一對一”的老帶新模式,而是將“攻堅組”的所有前輩都尊為自己的老師。無論是哪位老師出現場、問筆錄、調監控,小江都會跟著一起去看、去聽、去學習。唯一的空閒時間他也會泡在派出所的檔案室裡,來回翻看以前的案卷卷宗,為大腦儲存更多的辦案“原料”。2個月,他成了派出所能夠獨立辦案最快的青年民警,讓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那是去年10月,一位年輕女子報案稱其在觀音橋步行街行走時手機被盜。案情並不複雜,但要想追回手機卻像大海撈針。得知女子丟失手機大致的時間和地點,小江調取了沿線監控開始細細查看。繁華的商業街人來人往,摩肩接踵,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目標人物並提取關鍵信息,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

反覆翻看監控視頻,來回走訪調查,小江很快鎖定了手機的下落,並將犯罪嫌疑人的行為軌跡摸了清楚。儘管第一次獨立辦案,小江卻並未緊張怕錯,而是異常地興奮。他下定決心,無論犯罪嫌疑人多麼狡猾,他都會將訊問計劃和提綱部署周密,牢牢牽住證據鏈條這個制約犯罪嫌疑人的“牛鼻繩”,不怕他不交代。


重慶新警“小江”:22歲的城市守護者


審訊嫌疑人

兩個多小時的詢問交鋒,年輕的小江屢次直擊要害,最終成功破案,一旁目擊全程的“老師”頻頻點頭,暗贊不已。

“哇,才一天半的時間就幫我把手機找回來了,真的太意外了,謝謝你們!”手機物歸原主,小江青春的面龐上全是笑意。

夜晚,倒在辦公室沙發上,小江的緊繃的神經才得以舒緩下來。“辦案雖然辛苦,但卻是甜大於苦。不僅能看到群眾失而復得的喜悅,連我睡覺認床的毛病也一併改了。”對於這連續30多個小時的連續奮戰,他的疲憊中卻透著幸福。

“新江”也挺辣

江兆程之所以是小江,還有一個原因:他家裡還有一個貨真價實的“老江”,是一個資深老警。老江開始是反對他考入警校的。在老江看來,多年的從警經歷讓他覺得虧欠了家庭、虧欠了孩子很多時光,如果小江也走上從警路,以後兩父子相處的時間更少了。擔心孩子吃不下這份苦,老江對小江說,“你,我瞭解,小毛孩,幹警察不合適。”

也許是賭這一口氣,也許是透過父親更瞭解乃至於愛上了這個職業,小江沒有跟父親辯駁,而是沉下心來,埋頭苦學苦幹。他不僅以優異的成績從警校畢業,更在任職案偵民警後高歌猛進、表現出眾。

今年3月,分局刑偵支隊重案組牽頭調查一起公安部督導的大案,因案件紛繁複雜,涉案人數較大,需要在各基層單位抽調人員奔赴全國展開調查。儘管這次行動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辦案難度很大,但是小江卻主動請纓,毅然加入此次專案。

與嫌疑人鬥智鬥勇,贏得時間便是勝利的關鍵。小江同“老師”即日出發,驅車趕往廣西省柳城縣。數10小時的長途跋涉,車內便成了臨時的辦公場所,沿途時間被利用起來同當地警方對接工作,制定詳細的作戰計劃。

夜以繼日的調查走訪,不辭辛苦地摸底排查,僅用了原計劃五分之一的時間,師徒兩人便圓滿完成了組織交代的兩起任務。為了協助戰友,分擔其他小組的工作,兩人又主動聯繫刑偵支隊,先後奔赴廣東、海南、湖南、湖北等地追查涉案信息,搜查可疑房間,盤問涉案人員,掌握關鍵證據。


重慶新警“小江”:22歲的城市守護者


記錄資料

3月下旬,海口市悶熱潮溼,為了抓捕一名反偵察能力極強的犯罪嫌疑人,小江和老師可謂是吃盡苦頭。在確定對方當日會回到家中的前提下,小江與“師父”提前設伏,隱蔽在嫌疑人家中對面的小山坡上。山上雜草叢生,為兩人提供了絕好的躲藏條件,但同樣也為兩人招來了“蚊蟲之禍”。3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小江一面觀察著對面的情況,一面忍耐著全身傳來的疼痛瘙癢,終於等到了回家的嫌疑人。前進、加速跑、追趕、一個縱身飛撲!衝在最前的小江迅速控制住犯罪嫌疑人,將其帶回當地派出所。

走出所裡,抬頭已是滿天繁星,時間已經來到了凌晨兩點。同往常一樣,如果工作結束的時間太晚而附近又沒有旅館,江兆程便和“師父”在車裡休息,爭取更多的睡眠時間。

“今日平安,放心。”小江按照父親的要求,習慣性地在當日工作結束後給家人報平安。

就這樣,他們驅車北上陝西西安榆林,南下貴州貴陽遵義,西至四川閬中蓬溪,東南至廣東深圳清遠。14天時間,6個省市,7000公里路程,小江與“師父”累計查實查獲涉案罪證數百件,為案件的順利告破打下了堅實基礎。

“你這個小子,幹警察還是塊好料。”面對著又一次的成績,父親“老江”收回了之前的話。他的一句肯定,讓跑南闖北都沒有喊一句苦的小江眼圈都紅了。

青頭迅速成長

從理論學習到案件實戰,江兆程彷彿是圈在池塘裡的魚兒越過了水壩,進入了江河。“任職民警以來這大半年,比我過往22年加起來的經歷都要豐富,每天都是實戰。”

這半年來,江兆程在飯店頂樓勸回過輕生女子,“少年老成”地告訴對方生命只有一次,一切都會過去;在下班途中“愛管閒事”,成功解決了一起消費糾紛,讓怒不可遏的買賣雙方握手言和;他也曾在處置突發警情時被一名精神病患者抓傷流血,卻仍然堅持將對方安置妥當後才進行包紮;他還有幸參與央視報道的涉案金額高達百萬的美容詐騙案,負責抓逃和審訊工作……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幹了警察,江兆程對這個職業有了更深的認識。

工作之餘,江兆程喜歡做統計。他主動了解觀音橋商圈的地理環境特點,統計各時間段人群分佈,分析評估反恐防範風險指標,最後結合專業所學,從多個方面對觀音橋商圈反恐形勢進行闡述,並提出相應的防範對策。他的研究為商業區及周邊反恐防控提供了新思路,被全區公安機關推廣學習。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email protected]

——END——

上游新聞 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彭光瑞 受訪者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