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沒有像《狼少年》那樣好看的電影推薦一下?

會說話的啞巴472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22年前的日本動畫電影,它是第一部改變了人們“動畫片是給小孩看的幼稚故事”觀點的作品。

“好片子,但不想再看第二遍”

它的名字叫《未麻的部屋》,是一部1997年在日本出品的動畫電影,全長81分鐘。也許你沒有聽說過,但是在1997年,它獲得亞洲奇幻電影節最佳亞洲影片獎,且至今仍保持著豆瓣8.9、imDb7.9的評分,在隨後的二十多年,一直作為學術界動畫電影的範本被講述。

這是一部純粹的女性電影,講述了偶像歌星未麻混亂不堪的生活。後來的許多著名影片,包括《黑天鵝》、《夢之安魂曲》、《假面》都深受其影響,有很多刻意模仿該作的橋段。

動畫是給小孩看的?不!

20世紀90年代初的日本動畫,雖有《機動警察2:東京保衛戰》這樣的深刻作品,但由於宮崎駿創辦的吉卜力工作室的宣傳口號深入人心,令觀眾對動畫還停留在“給小孩看的幼稚故事”的觀點上,不贊同宮崎駿動畫理念的的日本動畫人拍案而起:“動畫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押井守創造了《攻殼機動隊》,庵野秀明造就了——EVA——新世紀福音戰士,中村隆太郎與安倍吉俊在《黑客帝國》上映一年前搞出了比它更酷更萌更超前的《玲音》,今敏則在忙完了《回憶三部曲》的劇本與美術設定之後全力以赴《未麻的部屋》。

製作《未麻的部屋》,對於今敏來說是一場艱苦的戰役:與時間鬥——零基礎,一年內從無到有做一部動畫長片,與觀眾鬥——如何令觀眾欲罷不能。

“觀眾渴望被欺騙”這個道理適用於任何的影視作品。電影院之所以黑燈瞎火,就是為了觀眾更好的沉浸到那個一個半小時的銀幕裡的世界。如果你看電影的時候沒有被導演騙到,隔岸觀火,不能入戲,這顯然是導演的失敗。今敏在自己的第一部導演電影中就將騙觀眾的方法用到了極致:蒙太奇、夢境與現實的交叉、催眠、暴力表現、大量的性暗示。

這部影片徹底打破了“動畫是給孩子看的幼稚作品”的陳腐觀點。《未麻的部屋》完全是一部不輸給真人電影的懸疑鉅作,日本Amazon給出五星,給出“首次導演便有如此強的衝擊力”的評價。本片在美國劃分為R級(限制級)電影,存在大量的暴力和性愛鏡頭,這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成人動畫。

真正的女權電影

我們先來看看漫威今年3月上映的《驚奇隊長》中所謂的“女權”:

號稱“史上最強”的驚奇隊長,面對地球的慘狀,她驕傲輕蔑,復仇者的失敗對她好像只是一點兒戲, 他們搏命換取的機會對她來說輕而易舉,而她心懷宇宙,無暇玩他們這些小遊戲。她一頭短髮,眯著眼睛,吊著嘴角,高高在上俯視眾生,似乎將自己的女性特質模糊就能讓自己顯得更加堅不可摧。

復聯4全場醬油,結局突然打卡上班“隻身滅敵艦”。大戰時的一幕“婦聯”集合,她身處C位,後面站著各位女英雄,似乎她代表著女性的力量。但她身後每一個比她弱小的女性,都比她真實、飽滿得多,她們用自己的脆弱去承受痛苦,並在痛苦中堅強,不用說寡姐,即使殺死過去自己的星雲、失去一切的緋紅女巫,都比她更強大,更適合作為女性的標誌。

女權,不是剃了短髮,模糊性別標誌,自以為是高高在上的評判一切、操控一切,那不是女權,是對男權社會的報復性拙劣模仿。驚奇隊長是一個被物化的完美符號,是男性內心深處性幻想的變體,是銀幕上刻畫女性形象的一種倒退。

著名導演卡神卡梅隆(《阿凡達》、《泰坦尼克號》)對自己作品中的女角色這樣評價:他認為《終結者》裡的莎拉.康納不是一位完美的偶像,她有許多問題,她是一個糟糕的母親,但她熬過來了,她很堅強,她的堅韌和勇氣贏得了觀眾的尊重。這樣的角色才是真實且偉大、有血有肉的。

我們再回到《未麻的部屋》:一個涉世未深的女明星在遭遇強暴後陷入多重人格精神分裂的故事。

“美少女”對未麻來說,是她一開始的標籤,也是她的束縛,要想達成自己的理想,早晚要將這個標籤擺脫。但這個標籤曾經為未麻帶來了令人羨慕的名利,當她拋棄了這一點轉型,就必須在新的領域從零開始、披荊斬棘。

再次啟程的過程總是艱難曲折,何況在風雲變幻、魚龍混雜的娛樂圈。很快,一起離奇的連環兇殺案就和未麻扯上了關係。在表現未麻崎嶇、艱難、危機四伏的演員道路的過程中,今敏屢次使用蒙太奇營造驚人的場景反轉效果。觀眾一次次的對未麻的前程和遭遇進行猜測,又一次次被推翻。未麻在轉型過程中的心理壓力也生動的體現於亦真亦假的場景切換,觀眾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未麻因難以承受娛樂圈帶給她的傷害而徘徊於現實與幻覺之間的迷茫.....

撲朔迷離的虛實交錯之後,就是劇情的第二大反轉——連續殺害未麻身邊的人、讓未麻遭受非議的真兇,居然是她身邊最親密的經紀人留美。而留美殺害她的原因,僅僅是出於對未麻曾經的完美偶像形象的迷戀。影片在這裡就已到達了驚奇隊長不可能觸及的高度,驚奇隊長表現出的那個虛假、完美、力量無限的女性形象,在未麻的部屋中被輕而易舉的殺死了,因為那不是真實的女性,只是一個包裝精美的禮盒。

這個世界上也許有死磕到底的我行我素、特立獨行,但像彼得潘那樣永恆的童真是否存在於現實世界,小編持懷疑態度。每個人要經歷成長,只是各自成長的方向不同。成長的過程中付出代價是難免的,而且還不一定會讓人變得越來越好,但如果一個人拒絕成長,自甘墮落,那麼等待她的只有世界的遺忘。

影片的結尾——也就是劇情的第三大反轉,就體現了未麻經歷了這一切後的精神狀態。事業開始有起色、大紅大紫的未麻去醫院探望留美后,離開時在車裡對著鏡子微笑著說:

“我才是真的哦。”

她不再是那個脆弱的少女,變成了一條花紋豔麗的毒蛇。

這裡我們並不是說,影片中未麻的形象——一個經歷痛苦煎熬的少女最終成長為老練的名利場高手,戴著假面,百毒不侵的樣子就是女性完美的形象,但是這個故事象徵的——女性帶著天生的不可避免的種種劣勢條件,不是去逃避,不是去依附於男性,也不是粉飾自己、偽裝成一個無堅不摧的女神形象,而是勇於面對自我,接受自我,與痛苦搏鬥,不斷成長,為自己而活——才是真正的女權。


謎影人


我一個人比較喜歡懸類型電影,比如神探夏洛克,吾棲之膚都是口碑很好的電影


F娃君


復聯4,十年漫威,始於鋼鐵俠,終於鋼鐵俠,難說再見!愛你!豈止三千,謝謝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