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法門寺


法門寺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城北10公里處的法門鎮,法門寺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

法門寺佛塔被譽為“護國真身寶塔”。據傳始建於東漢明帝十一年,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木塔4層,塔下設有地宮,地宮中存放著用紫檀香木做成的棺槨,內以金瓶盛放佛祖指骨舍利。

法門寺保持了塔前殿後的格局,以真身寶塔為寺院中軸,塔前是山門、前殿,塔後是大雄寶殿,這是中國佛教寺院的典型格局。

真身寶塔因塔下藏有佛祖真身舍利而得名,初為“聖冢”,唐代建四級木塔,明代改建磚塔。明清以後,法門寺逐漸衰落。明隆慶三年,鳳翔府發生地震,歷經數百年曆史的唐代四級木塔崩塌。

1981年8月24日明塔的一半崩塌,剩下半壁殘塔。1988年四月按坍塌前的明塔實測圖施工復原,以鋼筋水泥為骨架,青磚砌色而成。形狀與明塔相同,八卦定向,十三級,四十七米高,雄偉壯觀。

法門寺地宮,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在清幽燈光照射下,尤顯神秘。

在法門寺中感受中華佛教文化聖地的厚重魅力,領略世界唯一指骨舍利及法門寺地宮中諸多盛唐奇珍異寶的風采,探訪中華佛文化的源遠流長與歷史傳承。

遠遠望去,直通合十舍利塔,是眾生不斷攀登,不斷昇華的過程。佛光大道分為主道和輔道。佛光大道分為主道和輔道。主道上陳列的是十尊菩薩和經幢。

法門寺合十舍利塔始建於2004年,由臺灣著名建築設計大師李祖原策劃設計。塔高148米,呈雙手合十狀,中間有安放佛指舍利的寶塔型建築,塔內供奉著舉世聞名的佛祖釋迦牟尼真身舍利。舍利塔總投資超過五十億人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