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鄉愁?鄉愁如何用詩詞表達?

XL74228458


鄉愁就是當一個人背井離鄉後,來到一個陌生的土地上,對家鄉萌發的思念之情,這源自於我們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也是鄉愁的起因。

1、李覯的《鄉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詩人一個人遠離家鄉,在一天下午他遙望故鄉,雖然他知道落日之處就是故鄉,但他明明白白的看見了落日,卻仍然沒能看到家鄉。這兩句把思鄉的愁苦表現的很深刻。

後兩句寫詩人的感受,之所以看不到故鄉,不僅僅是因為距離遙遠,而且還有青山的阻隔,所以他通過一個“恨”字來表達自己心情,已經是無限感慨在其中了。但故鄉被青山阻隔已經令人恨恨不已,何況眼下碧山又被暮雲遮掩,凝重壓抑感也就更加強烈了。

2、宋之問的《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這首詩前兩句追敘到自己被貶謫嶺南的情況,本來被貶到蠻荒之地已經夠悲苦的了,何況又和家人音訊隔絕,在歷經了幾個春秋之後,詩人對家鄉和親人的狀況一無所知,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歷歷可見。

後兩句描寫詩人逃歸途中的心理變化,詩人愈接近故鄉,離家人愈近,擔憂也愈厲害,簡直變成了一種害怕,怕到“不敢問來人”。這是因為詩人貶居嶺外,又長期沒有家人的任何音訊,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時刻擔心家人的命運,怕家人由於詩人的牽累而遭到不幸,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下詩人竟然都不敢打聽家人的消息了。

3、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這首詩緊扣一個“聞”字來抒寫詩人聽到笛聲的感受,那個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打動了許許多多的聽眾,第二句是詩人的想象,在他的想象中笛聲散入春風之中吹遍了整個洛陽城。當寄宿於洛陽的客商們聽到這首表現離情別緒的《折楊柳》詩,哪個能不被引發思念故鄉家園的情感呢!

有過長期在外地的朋友都應該有這種感受,因為離家太久任何一點點不經意的引導都會勾起我們的思鄉之情,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多歲就離家東遊,後長期居住湖北、山東,春夜聞笛《折楊柳》曲,觸發深長的鄉思當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最美詩畫


鄉愁

鄉愁

(獻給從家鄉走出來的同學們)

鄉愁是一首歌

隨著母親的聲聲呼喚

傳得很遠很遠

鄉愁是一幅畫

隨著那縷傍晚的飲煙

在落日的餘輝中揚揚灑灑

我們也有鄉愁

我們的鄉愁是龍頭山下的山泉水

飲一口甘甜無比

我們的鄉愁是紅石砬上的杜娟花

聞一下便美不勝收

或許歲月已過得太久

冬天的雪已染上我們的鬢髮

再回首

轉眼已過了青春年頭

曾記得

我們的孩童時代

萌噠噠的故事都發生在鄭家

龍頭山

小河沿

大豬圈

紅砬後

一個個浸著泥土芳香的名字

西街

后街

河西

小溝

一聲聲聽著多麼親切的地方

龍頭山下的小河裡

承載了多少我們這幫發小嬉戲歡笑

沙窩子旁的田野上

留下我們一串串歪歪斜斜的小腳丫

鄭家小學

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學校

那可是我們人生起航的起點

65年開學為啥66年才上課

文革滄桑寫就了我們這段人生“不凡”

跳忠舞寫大報呈紅小兵之威武

宣傳最新指示經批林批孔沖刷

一段段不平常的經歷

一個個別樣的人生年華

啊,鄭家

你見證我們多少童年的風風雨雨

你創造了多少偏僻山村的傳奇佳話

嚐盡甜酸苦辣又經風吹雨打

誰敢說我們是未見世面的拙女憨娃

啊,鄭家

你收藏了我們那麼多的故事

你從此成了我們一生的牽掛

如今,經日月輪迴看物是人非

我們已是兒孫滿堂雪染白髮

如今的鄭家

雖然工廠掩沒了村落

雖然早已見不到豬羊雞鴨

曾經喧鬧歡快的小山村

但只看禿了的龍頭山和汙了的小河水

可是鄭家

你依舊是我們眷戀的地方

你仍是我們心中那首最美好詩、那幅最美的畫

於是

我們有了鄉愁

我們常去說那山去看那水

常去追憶我們曾經的苦樂年華

儘管家鄉已沒了過去的模樣

漂落四方的鄭家人啊

再回望故鄉已是淚眼嬤莎

啊鄉愁

你是一首眷戀故鄉的人唱也唱不完的曲

啊鄭家

你是一段我們永遠說也說不完的話

我們訴說鄉愁

讓留戀故鄉的人常在一起續說心裡的故事

我們懷念鄭家

等夕陽西下

讓心裡的故鄉永伴我們的暮年生涯



龍頭山15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鄉愁。

當我們離開故鄉,踏上一片陌生的土地時,鄉愁就開始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

一個生命從蘊育時就已經開始吸吮著一個地方的營養,那兒的水,哪兒的山,那兒的空氣,那兒的風土人情,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這個生命。

這就是我們對故鄉無比深愛的原因,也是鄉愁的起源。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鄉愁是那些能沉澱歷史的風景畫一一那些老屋、古橋、古樹、古廟……和那些能留存歲月的殘痕地無情被銷蝕,而引發的心頭的痛楚。


鄉愁是那些曾經觸摸過、參與過的活動和場景,是曾經燃起過青年時代激情的觸點,和少年時代稚嫩惜懂的回憶。


鄉愁是那揮不去的悵望

遠離家鄉的人時常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正像思念中的親人的音容最容易出現在眼前一樣,故鄉的聲音、故鄉的容貌時時縈繞在遊子的腦際。


“鄉愁”這個詞似乎總是很難形容,席慕蓉在詩中刻畫的“一種模糊的悵望”,揮之不去久久縈繞於心:


《鄉愁》席慕蓉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彷彿霧裡的揮手別離
離別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strong>


回不去到不了的才是鄉愁!

在我讀過的詩詞中,印象比較深的描寫濃濃的鄉愁的是這首韋莊的《菩薩蠻》:


《菩薩蠻》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韋莊是晚唐至五代時期的著名詩人、詞人,他的一生可以分為仕唐和仕蜀兩個階段。

韋莊生不逢時,無論是晚唐還是五代他都顏沛流離在亂世之中。廣明元年(880),韋莊到長安應試科考適逢黃巢攻入長安,他一度與家人失散,為躲避戰亂逃到了江南。


六十六歲的韋莊應王建之邀,入川為官。907年,朱溫篡唐,建梁,大唐滅亡。韋莊力動西川節度使王建稱帝,王建為前蜀皇帝,韋莊為宰相,遂終身仕蜀,七十五歲卒於成都。



瞭解了這些背景以後,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解這首詞,才能體會韋莊濃濃思鄉之情


這篇詞,韋莊真的在勸大家珍惜眼前的美景美人,不要回鄉嗎?


其實從韋莊的另一篇詞《秦婦吟》中所寫的:“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我們可以看到,皇家倉庫中的錦繡衣服被燒成了灰,京城處處橫屍街頭的是公卿大臣。


和江南如詩如夢的生活相對應的是,陷於戰亂中的故鄉正處在水深火熱當中,這樣的家鄉如何回得去呢?


他書寫的這一個個色彩明快的字眼的背後,正是對家鄉哀愁而焦慮的無限思念之情,“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表面上勸說:你回家鄉就後悔吧!實則正是“斷腸”二字,凸顯了韋莊回不去的家鄉的惆悵!


韋莊晚年協助王建建立前蜀政權,位高權重,當是生活很安逸的了,可是那藏於心中的鄉愁卻始終未變。

<strong>

每個人對故鄉的懷念,絕不會因為人生的順利或困頓而有所差別,流落江南也好,安於蜀中也罷,韋莊渴望的,仍是那

一個熟悉的故鄉啊!


真可謂:回不去到不了的才是鄉愁!


Cheers船長


鄉愁是什麼,

我文化低不是很懂,

鄉愁是不是家鄉的那生生不息的豐富而又開著四季不同的野山花鳥兒歡唱兔跑蛇遊豺狼嚎的綠林大山

鄉愁是什麼,

我文化低不是很懂,

鄉愁是不是家鄉的那條河河裡的小魚小蝦我小時候夏秋光著身子在河水中抓魚捉蝦嬉水玩耍的河魚蝦

鄉愁是什麼

我文化低不是很懂

鄉愁是不是家鄉的鄉音鄉知鄉識見面盡是憨厚善良的臉瞠全是質樸全是鄉土方言老三三叔三爺爺你好

鄉愁是什麼

我文化低不是很懂

鄉愁是不是我遠離的那座山那條河是我從小到大的鄉親左鄰右舍叔公叔婆叔叔嬸嬸兄弟姐妹啊姨的家

鄉愁是什麼

我文化低不是很懂

鄉愁是不是生我養我的爹和媽還有活潑可愛的兒和女我現在七十多歲才方知一二原來鄉愁是家鄉的山和水家鄉的人家鄉的音家鄉的參娘做的飯菜還有心上可愛的他呀。

萬仁壽寫於南昌2019年5月4日


仁壽955


鄉愁是那掛在空中的明月,看的清楚卻無法摸到,每在這個時候總是找三五個好友打上一壺好酒圍在一起談起小時候在家裡調皮打鬧的趣事,可是說著說著眼角就不由自主的流出了眼淚。落葉歸根?老家裡出來的幾個人偶爾相遇在一起了那會比中了百萬大獎一樣開心😊!鄉愁也是一首傷感的歌,為了家裡的生活能好點所以才忍著心中的疼痛離開家鄉去往別處打工,可是人是感情動物啊,對於生我養我的地方怎麼能忘記呢?這才有了傷感的歌!!











自力更生1514


我參軍離家46年了,曾寫了不少思念故鄉的詩歌,時常隔海東望,老淚暗流,猛覺的只用筆書寫思念,不如多回故鄉幾趟。近幾年,每年回鄉三次,山區條件很差,夜晚陪90歲老孃同睡大火炕,談資多是憶村史,從村最北頭的龍頭村到南邊的西粉房,講我離家46年來村中人情事故,一說就是下半夜二點。好象短時間補回半個世紀的親歷。春天我還要回去,幫老孃把菜種上,順去大山遊賞,體味兒時打柴的樂趣。


用戶4502031166467


鄉愁是對生我養我故鄉的眷戀

是對親人不捨的牽掛

是人在他鄉

喝著幾杯老酒

偶聽到幾囗鄉音

幾口老歌

不由濁淚縱橫

城市通明的燈火

抬頭一輪紅月亮

問月是否照故鄉

老屋子燈火是否還在點亮

半夜傳來老父親的夜咳聲

母親的呢喃聲

夜的一頭細牽著丈夫

另一頭細數妻子嗔怒聲

一部手機屏上閃爍兒子可愛的頭像

和兒子奶聲奶氣的語音

一個偌大的城市連接著家鄉窄窄淺淺的小河

豐美的鮮草氣息掛滿了種默然的惆悵

鄉愁擠得我法呼吸

只能撈起家鄉那口甜甜的水井中清涼的月牙

捂在心口,留作記憶



初心未改1234


每次談起鄉愁二字,腦海裡就會不自覺念起余光中的這首簡單又意味悠長的詩歌: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鄉愁,是指對家鄉、親人、過往的一種念想的情感。孩子念想家裡的飯菜、父母的和藹可親,青年懷念家鄉的景色、也許有淡淡的愛情,中年遭遇外界的壓力想念家鄉的單純、親人的絕對信任,而更大了,走得更遠了,可能則會想起自己的祖國,以往的歷史……

現代的交通這麼方便,人與人之間的聯絡方式多種多樣成本及其低廉,還能有鄉愁嗎?蘇先生前不久回家做好事,所到之處,農田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商品房、古色古香的祠堂被翻新後富麗堂皇、家門口的玉蘭花樹,早已經不見了;

日子的確是變好了,環境建築都更漂亮了,也許,我們懷念的,只是那種年少可以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感覺吧?


蘇烏愛


當我第一次離家出走 , 回望故鄉的叉道口 , 一個瘦弱的身影 , 努力睜著眼睛抬著頭。 望著遠去的敞蓬車, 向離鄉遠去的兒子輕輕揮手。 幾年後 , 當我返回家門口,一個敞胸露懷的老農, 弓身馱著大背婁, 在盤山小路上艱難行走。 我的心宛如故鄉哽咽的小河 。 而今, 我再次踏上故鄉的熱土,再也看不到 , 媽媽的身影站在 村口等候 , 父親的駝背在田間小路行走。 我跪爬在長滿荒草的墳頭, 任淚水溼透金黃的泥土 , 這便是我揮之不去的鄉愁。


風雲劍90031177


鄉愁即鄉戀。走的時候一步三回頭,你的模樣是窮是富,窮,我心酸。富我留戀。可是腳步不能停,心也留不下。回的時候半憂半喜,喜的是我又要回到你的懷抱,憂的是蒼老的父母一見淚要流,家是那樣的荒涼…。與外面繁華不能比,然而外面沒有我兒時的影子。生命的起源在這裡。一輩子也無法忘懷,人越大越懷念,因為,我是在這裡長大,每一處都是那麼親切。這情感動著我。想起回憶起就傷心,啊我的家,我的故鄉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