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巧姐的描述那麼少,為何能進入金陵十二釵?

微影悼紅



巧姐是賈璉和王熙鳳唯一的女兒,也是榮國府長房唯一的第四代,前八十回,巧姐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嬰兒或者幼兒,在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時,巧姐給人的感覺也是一個小小的孩童,這個時候的她甚至還沒有名字,因為劉姥姥的到來,王熙鳳考慮女兒生日不好,一來想借劉姥姥這個貧苦的老太太給起個名字,怕是還壓的住;二來劉姥姥年高硬朗,也算是借壽。於是劉姥姥欣然應允,為她取名為“巧姐”。用的是以毒攻毒的法子,寓意遇難成祥、逢凶化吉,皆從這個“巧”字上來。

巧姐在前八十回的戲份雖然很少,大約總共出場不過三四次,也沒有一句臺詞的描寫,但巧姐很重要,她是嫡出,是十二釵裡結局最好的一個。而且巧姐的結局是曹雪芹最具積極性的一個。這與他動輒避世的做法有相當的反差。

讀者只要一提到巧姐,總是和“幸運”“善報”聯繫起來,這是與她的姑姑們相比,但巧姐她首先是位列薄命司裡十二釵之一。說到底,她的“薄命”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底色。巧姐的不幸。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幼年喪母

賈府被抄,鳳姐被休,哭向金陵繼而死去,巧姐被賣。這幾件事是在一個很短的時間段內密集發生的。參考眾小姐入住大觀園的第一年,也就是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巧姐還是一個沒有名字的幼兒,三年後大觀園諸芳離散,巧姐最多是個六七歲的孩子。鳳姐對女兒巧姐的愛是很深的,巧姐出花,作為母親的王熙鳳立刻安排五件大事:打掃房屋供奉痘疹娘娘;傳令廚房忌煎炒;與賈璉分房半個月;拿大紅尺頭給奶孃丫頭親近的人裁衣裳;打掃了淨室,款留兩個醫生,輪流斟酌診脈下藥,十二天不放回家。

巧姐是母親王熙鳳的心頭肉,對於這個女兒,鳳姐很用心思,劉姥姥為巧姐分析她所謂的不好的生日,又給她起寓意吉祥之名,鳳姐很是感激劉姥姥,吃的穿的用的,鳳姐送給劉姥姥半炕的東西,和第一次進榮府打秋風,鳳姐的應付相比,這一趟,王熙鳳不但喜歡上了這個村野老嫗,對她還有著一份感激之情,這種感情的建立,巧姐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紐帶。

真正愛巧姐的母親的去世,家族中的其他人自顧不暇,沒有人在乎巧姐的死活,親舅舅和族兄甚至還打起她的主意,拿她去換銀子呢。失去了母親,巧姐其實已經變成了真正的無依無靠的孤兒。



缺失父愛

雖說《紅樓夢》時代男最女卑觀念嚴重,但享受過高質量父愛的姑娘也不少,比如薛寶釵、香菱、林黛玉、妙玉等。包括王夫人和鳳姐在孃家也是很受父親重視的。可是賈府裡的姑娘雖說是金尊玉貴的嬌養著,賈母、王夫人也是很重視女孩兒的教育和養成,可是細細數來,賈府裡的姑娘貌似都是缺少父愛的,賈政對女兒算是稍微正常一點,迎春、惜春兩個完全是缺少親情的,更不要提父愛了。

年幼的巧姐也是一樣,父親賈璉完全無視她的存在,她出天花,性命危在旦夕,父親賈璉絲毫也不在意,只顧自己找多姑娘獵豔快活去了。人家多姑娘還提醒他你女兒在出花兒,家裡供著娘娘,你作為父親也該戒兩日。賈璉直接答覆,誰讓他快活他就認誰是娘娘,哪裡管得了什麼娘娘!巧姐的性命在賈璉的眼裡,根本比不上自己的慾望重要。若說賈璉最受詬病的地方,莫過此事,巧姐有父親,和沒有也差不了多少。

家族獲罪被抄

女孩兒不受重視,本來在封建社會也屬常態,以賈府的傳統,對待家族裡的姑娘是十分厚待的。不管怎麼樣,巧姐是榮國府長房嫡出長孫女,照樣的金奴銀婢。可是巧姐還未成年,賈家突遭大難,獲罪抄家,大廈傾覆,家族人等飛鳥各投林。母親死去,父親獲罪,有能力的大伯母李紈冷眼旁觀,眼睜睜的看著巧姐深陷泥坑而不伸與援手。年幼的巧姐如飄萍般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與地獄僅一步之遙。

被親舅舅王仁和族兄賣到煙花巷

“家亡莫論親”,家族敗落,舅舅王仁不顧骨肉親情,夥同賈族中人,竟將親外甥女賣到煙花巷。


巧姐最後成為紡績村婦並不是她薄命的落腳點,以上四點才是。

巧姐擠身金陵十二釵,和出場多少以及年齡關聯並不太大,關鍵在於她蘊含的信息量以及作者想通過她表達的主張。


屏山品紅樓


一、賈府嫡系千金小姐,金釵正冊名正言順。

《紅樓夢》人物眾多,長幼有序,男女老幼濟濟一堂。有老必有小,其中賈璉與王熙鳳,只有一個女兒,原名大姐兒,因為生在七月初七,劉姥姥為其取名巧姐,寓意七夕乞巧節,能遇難呈祥,逢凶化吉。巧姐從小多病長大多災多難,王熙鳳雖然為人狠辣,但是對女兒是真心的疼愛,萬千寵愛於一身。

“金陵十二釵”正冊裡面入選的都是四大家族或與四大家族有密切關係的千金小姐,巧姐是寧榮二府的第五代中惟一一個女孩子入選“金陵十二釵”正冊。她歷盡苦難,劫後餘生,也算是給寧榮二府留下了一點兒血脈。

二、為狠舅奸兄作鋪墊。

巧姐出生之日,正是賈府“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鼎盛時期,由於她年紀尚小,性格還未形成,所以在書中描寫不多,處於陪襯地位。

《紅樓夢》巧姐判詞“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脂硯齋批語表明,巧姐應在賈府事敗後為“狠舅奸兄”賣入青樓之地,後劉姥姥將巧姐救出,最後嫁給了劉姥姥外孫板兒。“那大姐兒因抱著一個大柚子玩的,忽見板兒抱著一個佛手,便也要佛手……將板兒的佛手哄過來與他才罷……”脂硯齋批語說:“小兒常性,遂成千裡伏線。”這也是曹雪芹預設的人物結局。

巧姐進入“金陵十二釵”,是為賈府“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到“樹倒猢猻散”後,一系列人物“亂哄哄你唱罷我登場”落井下石醜態惡行的延續作鋪墊,其“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卑鄙兇殘,令人髮指。無依無靠的巧姐被賣入青樓、淪為娼妓之時,被俠肝義膽的劉姥姥救出,“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是對其母王熙鳳“積陰德”的“善有善報”。

三、與劉姥姥命運相連。

賈府的“三春”都去了,賈府也完全敗落了,飛鳥各投林。賈府“家亡人散各奔騰”,“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樹倒猢猻散”面前,賈府主子們之間的勾心鬥角,骨肉相殘,人世冷暖,親人間落井下石,狠舅奸兄作惡多端,李紈對家族衰敗無動於衷,守著自家的金銀眼睜睜看著巧姐被賣入妓院,盡力相助的只有劉姥姥和被賈府嫌棄的一些小人物。

巧姐的命運是與劉姥姥的命運息息相關的。巧姐可能跟著從此板兒過上了雖貧苦卻真正幸福的生活,正如陶淵明的“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田園生活,她的活著也與遠嫁的探春一樣,不失為賈府寧榮二公血脈得以保存的最完美結局。


青山紅豆心


《金陵十二釵》正冊要與《紅樓夢十二曲子》對照來看。《紅樓夢》曲子警幻仙子明確說了“此或詠歎一人,或感懷一事,偶成一曲”,十二首曲子並不單單講了十二個人,有的曲子乾脆講了一件事。巧姐兒之所以進入金陵十二釵,恰因為曲子【留餘慶】就是講了一件事。

(一)

《紅樓夢》前八十回結束前,巧姐兒都是個孩子,出場更是了了,很多讀者覺得為何巧姐兒會進入《金陵十二釵》?原因很簡單,巧姐兒能進入金陵十二釵,主要歸功於《紅樓夢》曲子【留餘慶】講了王熙鳳偶然做了件好事,接濟了劉姥姥,給女兒巧姐兒留下了餘慶福報,最後賈家大廈傾頹,狠舅奸兄都不管巧姐兒的時候是劉姥姥收留了巧姐這件事!

【留餘慶】屬於“感懷一事”,與其相同的還有【枉凝眉】【晚韶華】都是以說事為主。其實《紅樓夢十二曲》都在敘事,是近代紅學非要將其與《金陵十二釵》對照,這才有了對應《金陵十二釵》正冊的說法。我個人認為並不妥當。


(二)

巧姐兒的故事應該在八十回後,當有幾個章節寫她如何被劉姥姥救助。歸功於通行本和八七版電視劇的演繹,巧姐被狠舅奸兄賣了,被劉姥姥傾盡家財千里迢迢贖回來被認定為實情,我卻並不同意。

首先,劉姥姥偌大年紀根本不可能千里迢去救人。古人出行是大事,行動範圍也受到政府嚴格限制,幾乎不會超出百里範疇,否則一律當流民處置。賈家,薛家,林黛玉等來往,一定會有齊全的手續“路引”才可以,而冷子興之所以被告“來歷不明,告到衙門裡,要遞解還鄉”,就是因為他本身就是非法流民,不過仗著賈家,才可以南來北往的跑來跑去,才可以京城定居!而劉姥姥一介老婦人,根本辦不下來那個遠途“路引”!

其次,“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有兩種解釋。第一,賈家敗了,巧姐兒不得已投靠舅舅王仁門下,結果舅舅將她僅有的一點生活費用金銀細軟貪墨了就不再管她。第二,奸兄(賈芹?)虛情假意說要幫她,實際是要賣了她,結果劉姥姥不知怎麼突然出現,要麼被賣後贖出了巧姐兒,要麼還沒賣成就救了巧姐兒。最後收留了她。但我認為劉姥姥絕無能力傾家蕩產救巧姐兒。她得自賈家的銀錢一定買房置地了,這都不是短期能脫手的東西。劉姥姥不可能靠自己救巧姐兒。十有八九還是王熙鳳賈璉想了辦法,劉姥姥是執行者,最後收留巧姐兒是一定的。但錢未必是劉姥姥傾家蕩產出的,也絕不可能奔波千里救人。



(三)

【留餘慶】講的就是福報的故事。王熙鳳一生不相信陰司報應,行事狠辣,不計後果。不給自己留福德,結果只做了一件好事,不過施捨了劉姥姥一次就得到了莫大福報,我相信最後王熙鳳一定會對自己的過往後悔不跌。

而巧姐兒能入金陵十二釵,全在於【留餘慶】所講的事。八十回後,她被劉姥姥救助的章回是作者宣揚因果報應至關重要的環節。巧姐兒的作用不下於秦可卿。所以巧姐兒進入《金陵十二釵》正冊實至名歸!至於《紅樓夢》曲子【留餘慶】我認為是巧姐兒與劉姥姥的合傳!

綜上,巧姐兒因為劉姥姥,必然可入《金陵十二釵》正冊且非常有警世的作用。巧姐兒作為應劫之人,劉姥姥是破劫之人。而《紅樓夢》曲子【留餘慶】才是令世人不斷玩味的精彩篇章。當然,我認為劉姥姥救巧姐兒絕不可能傾家蕩產奔波千里,更多是出力以及收留了巧姐兒。這也符合當時社會的實情以及劉姥姥的家庭現狀。

注:從曲子解釋巧姐兒為何入《金陵十二釵》正冊更容易。否則為何入《金陵十二釵》很難說,八十回夠故事應該更精彩。劉姥姥如何救了巧姐兒這事很關鍵!


君箋雅侃紅樓,多歧為貴。你的關注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關注一下,歡迎收藏轉發。非常感謝 !


君箋雅侃紅樓


巧姐,榮國府王熙鳳和賈璉的女兒,因為七月初七生日,王熙鳳覺得生的日子不好。脂硯齋有幾條批語,說:“小兒常情,遂成千裡伏線。”又說:“柚子,即今香圓之屬也,應與緣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兒之戲,暗透前後通部脈絡。”

巧姐,寄託了曹雪芹的一部分理想,所謂事事不可如意,月亮也不是日日圓,曹雪芹筆下巧姐的母親得意時好似鳳凰,賈家敗落以後,就是落地的鳳凰,民間有句俗語,這裡就不多作解釋了。王熙鳳自己是從來不相信陰司報應的,可巧,巧姐又常生病,自己又沒有生下個男孩,生怕巧姐有什麼不測。一個不相信神的人,卻要拜花神,說明王熙鳳也有心虛的時候,王熙鳳怕了,關係到自己最親,最重要的人的時候,王熙鳳害怕了。

提起 巧姐,不得不說劉姥姥,劉姥姥二進榮國府,因巧姐又病了,王熙鳳與劉姥姥閒話家常巧姐是如何又病的,王熙鳳說太太給了一塊糕風地裡吃了撲了風,受涼之意。劉姥姥說是小孩子家到了生地方,眼裡頭又幹淨,是見了什麼神,撞了客。最後劉姥姥建議,“富貴人家養的孩子多太嬌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兒委屈,再她小人兒家,過於尊貴了,也禁不起.以後姑奶奶少疼她些就好了。” 王熙鳳便說大姐兒還沒有名字,便請劉姥姥取一個,意在“一則藉藉你的壽,二則你們是莊家人,不怕你惱,到底貧苦些,你貧苦人起個名字,只怕壓的住她。”劉姥姥聽說大姐兒生日是農曆七月初七,便給她起名巧姐,“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後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從這‘巧’字上來”。名字來源於劉姥姥所賜。

不知道讀者有沒有注意到,劉姥姥講的一個典故,一個女孩大雪天抽柴火的故事,多半說是薛寶釵,又有說是王熙鳳等等,,,,,,我個人認為像巧姐,當然理由頗多,就不一一道來了。紅樓夢本是迷,還需要紅學朋友們不斷的深挖。

話歸正題,巧姐為什麼成為十二釵,原文是這樣表述的: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看到十數個大廚,警幻仙子對其說出了金陵十二釵正冊,並言及“貴省女子固多,不過擇其緊要者錄之。”可見“緊要者”三個字,即12個非常重要的女子,不一定才貌雙絕,如寶琴就沒入選。細看正釵裡面的人物都具備身份、地位、相貌、才華,等特點,巧姐有個巧字,經歷過逢兇遇難的波折,自身多災多病,不得不以貧苦來化解,正所謂“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關於巧姐,其實還有很多沒有解釋和抒發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只撿“緊要的”,說了一說。最後還是要說紅樓夢是一個謎,巧姐更是一個謎,等待著各位紅學朋友們多多指點,教導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