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日記寫得較差,如何教孩子寫好日記?

來者千尋


日記如果是寫給自己看的,容易寫好;但要是寫給別人看的,比如家長看、老師批閱的,則多半寫不好。原因無他,不想袒露心裡的穩秘唄。



寫給別人看,孩子們喜歡兩種寫法:

一是通篇流水賬,比如,從早上起床吃飯一直寫到晚上上床睡覺,每一件事都提到了,每一件事都沒有展開,全部是一筆帶過;二是滿篇講假話,全是大道理,做表態,看不出半點真情實感。

第一種寫法等同於告訴家長或老師,我的今天和昨天沒啥不同,你愛看我就讓你翻來覆去地看,看到你厭,看到你吐為止!第二種寫法實際就是揣摩大人心理,你們不是喜歡這一套麼?我也給你來這套。假大空、偉光正的話怎麼著我聽也聽會了許多,應付兩句也沒什麼問題。


但是,日記這樣寫下去可就危害大了去了!

第一,孩子會越來越敷衍。一件事情若是變成了例行公事,就會毫無價值。比如說單位的考勤,若不與獎懲結合起來,而是簽到、打卡了事,這種考勤豈不是形同虛設?反而會讓人反感。

第二,孩子會越來越虛偽。天天逼著孩子寫假話,寫無聊的話,他們肯定會戴上面具,不以真面目示人。言為心聲,心裡想什麼,語言裡就表達什麼,這樣的人真誠;反過來,嘴巴上文字上經常說假話謊話的人,他們的心也會逐漸失去誠意。


所以,與其讓孩子為了完成任務而寫,不如干脆不讓孩子寫!而如果又希望孩子能每日練筆不輟,家長或者老師就不要去看孩子的日記,給他們保留一份個人的隱密空間,讓他們可以痛痛快快地不加掩飾地說一些心裡話。

特別是家長,一定要說到做到,不能嘴上說不看,背地裡又偷看,偷看到了孩子心底的小秘密還要往外說就更是不應該。而有的家長偷看到孩子某種傾向譬如說早戀時,立刻大發雷霆,自己不痛快,還鬧得孩子傷心反感,實屬不智。


記日記有兩個誤區:

一是每日都記,這其實大可不必。不說孩子了,就是大人,每天的生活與前些天也大抵相似,並沒有太大差別,每天都記確實沒什麼必要;二是事事都記,這更是沒有意義。很多事根本不值一提,記它幹嘛?胡適也有無聊的時候,在日記中記上一條某日與某幾位打一夜麻將。很無趣不是?

記日記一定是心裡有話要說,但當時又不想對人說時主動記下的才能痛痛快快。被人逼著記,記了還要讓人看,誰願意?這就剝奪了孩子們跟自己說話的興趣了。有話連自己都不好說,還會跟外人說麼?更何況,有的家長或老師還要限制字數。這就更離譜了,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又不是自媒體文章、考試作文,非得限制字數,否則不評優評獎、不給高分。

想讓孩子寫好日記,其實特簡單,就兩招:

第一,告訴他們自己寫給自己看,想寫什麼寫什麼,怎麼舒服怎麼寫,寫完了上鎖也好,撕毀也行;第二,一事一議,只寫值得思考、評論、總結的事,長短由心,事、理講清楚了就完事。

關於孩子的日記,您有何高招?歡迎留言。


劍客談教育


我覺得日記就要有日記的特點,真實。而讓學生孩子天天寫你們還要看(哪有看別人的日記),還覺得寫的流水賬,有的時候真把孩子的感情想的比成人豐富,這樣你們感覺滿足的其實都是不真實的。

還不如讓孩子寫2-3百字的隨筆家長老師可以看評論,也不是孩子的隱私。

我小時候就是特別討厭寫日記,我就沒幹什麼還要我瞎編,我瞎編的你們覺得好,寫的不錯,那還是日記麼?




劉大仙家


孩子的日記寫得較差,如何教孩子寫好日記?孩子日記寫得較差,一般是沒有培養起好的閱讀習慣,缺乏對於生活點滴的細心觀察,更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

那麼如何去改變這一現狀呢?下面山村老師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愚見!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寫作的基礎,對寫作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幫助,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就很難積累大量的文學素材,也沒有辦法去汲取優秀作家的寶貴文學財富。因此,身為家長,要培養好孩子好的閱讀習慣。

在家時,可以在作業完成之後陪著孩子一起閱讀孩子喜歡的書籍,每天不用太長時間,半個小時就好。先把習慣培養起來,為了讓孩子有效閱讀,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分享所讀內容(讓孩子給家長講自己讀的書講了什麼)這樣做即培養了孩子的總結歸納能力,又培養了孩子的表達能力。同時,也積累了寫作素材!

二、培養孩子嘗試用多感官來寫日記


什麼是多感官?多感官指的就是——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耳朵、眼睛、鼻子、嘴巴、手或皮膚)。有時候,很多孩子在寫日記時,寫完一句話或一段話後就不知道該怎麼往下寫了。這時候我們可以引導孩子運用多感官來寫。舉個例子:今天天氣很好,我很開心!但我們用多感官來寫就可以寫得很多了!今天天氣很好,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吃到了什麼?摸到了什麼?把這些感官用起來,孩子的日記內容就多了,而且內容也不會太單調!如果再加入一點修辭,那很有可能會變成美文哦!

三、抓細節


當孩子的日記內容寫得多起來以後,就應該注重細節問題。如果日記內容多,而全是口水話,這樣的日記也不行。所以,細節很關鍵。比如:我今天早上很早就起床去上學,在校門口吃了個早點才進學校。中午放學時奶奶來接我回家吃的午飯。下午放學後奶奶有事,換爺爺來接我回家,這就是我的日常。顯然,這樣的日記就是在記流水賬。如果能抓住這其中的一件事來寫詳細了,這就不再是流水賬。

比如早上的時候,我很早就起床,自己起床的時候爸爸媽媽都還沒有起床。在學校門口吃早點時看到了什麼,吃早點時什麼味道怎麼樣。早起能吃到早點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在寫的時候要能立一箇中心!如果寫感受就重點寫感受,如果寫事就抓住一件有特點的事來寫!

當然,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愚見,希望對各位家長有幫助。如有說得不對之處,歡迎各位留言指正!謝謝!!


山村老師看教育


培養孩子寫日記可分幾個階段,首先就是習慣的養成,這個過程一般的經歷一兩個月,在這個過程中,不強調孩子寫日記的好和壞,哪怕是流水賬,也讓他記,目的就是培養他寫日記的習慣,讓他每一天都寫點記點,哪怕是自己的一句話,老師的幾句話,或者是父母的言行舉止或是自己今天干了什麼,大概這些都是流水賬的形式,但是你也不要過分的要求,只要他天天寫天天記就行了,希望他在這階段把日記寫的特別完美,那是不現實的。

第二個階段就是,培養孩子觀察事物,感知世界的能力,在這個階段就要求孩子每天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記下來,在這個階段對孩子而言還是感覺到比較枯燥的,因為他們不留心自己周圍的一切,常常感覺到沒有什麼可寫的,那麼,這就需要我們當家長的去幫助孩子,讓孩子把自已聽到的,同學或小朋友的一句話或者是上學放學路途中的,自己突然想起來的某件事,或是感悟和觀察到的事情記下來, 這個階段孩子寫日記就是讓他天馬行空,什麼都可以記,什麼都可以寫,哪怕自己孩子對別的同學對老師發的牢騷,懷恨咒罵的話也可以寫,就是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這時孩子可能寫的比較粗糙,有時幾句話,有時自己的感想,談的不周到,有時觀察事物觀察的也不仔細,這就需要家長指導,告訴孩子感想是從哪裡開始,觀察具體觀察到什麼?

第三階段是孩子寫日記的重要階段,在這階段就是通過前兩期的培養的基礎上,孩子已經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和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在這基礎上的,強化孩子的歸納性,說白了就是,對孩子觀察事物和敘述一件事情的總結性訓練,讓孩子加強練筆的提升,這裡的練筆不僅僅是如何去記錄某件事情,還要如何學著去寫一些自己的感想?還要把各種事物的敘述按著邏輯思維前後順序寫出來。在這階段還要強化孩子多閱讀課外讀物,什麼作文,小說,漫畫,動畫片都讓孩子去看,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多接觸課外讀,多接觸一些知識,一些名著經典以及精優美的句子能背就背下來,讓孩子進行自己的知識積累和沉澱,讓孩子自己慢慢的悟感別人是如何寫的,這裡的感悟是指孩子的悟性,以及家長幫孩子或者是引導孩子從哪方面開始感悟,在這階段有的孩子寫出的日記就是一篇優秀經典的作文。這個階段對孩子寫作能力的訓練特別特別重要。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培養孩子寫日記的習慣,對孩子的寫作有著極大的幫助。

給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可以陪伴孩子的一生,培養孩子寫日記的習慣,可以使孩子的寫著水平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我們不一定就希望孩子將來成為什麼名家,作家,但是我們最起碼希望孩子在以後的事業中,對文筆的需求能夠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達到信手捏來的程度就行了。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偉人名人將自己人生的每一步,每一個腳印都是用日記的形式,清晰地流傳下來,當走到人生黃昏之際,回味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次感慨,感嘆自己的一生沒有虛度。

我這些都是一家之談,有不足之處多包涵啊。😂


海納百川1210


孩子日記寫得不好,如何提高。說實話真的沒有好方法。有人說,讓孩子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多看別人寫的日記佳作,孩子寫的日記要多點評,其實說的不錯,真正做到是很難很難的。每一個人的觀察能力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寫作手段不同,同一個命題寫出文章也不同。讓孩子寫日記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寫作水平,豐富語言表達能力。題目中說孩子日記寫得不好,說明還是肯寫的,教師與家長不要多過問,讓他寫。有一段時間了,把每一天寫的日記讓他讀給大家聽,他不讀教師或家長代讀給大家聽,看看孩子有什麼反應,讓孩子說說為什麼好笑或難過。再讓別的孩子談談對這種日記的看法,不怕場面亂,大家七言八句的:,教師或家長從心靈上點撥一把,使其感覺到寫作有:如此學問,有話說,有事寫,從而打開心扉寫好文章。我女兒在小學是我的學生,她也每天寫日記,知道寫不出東西也不去管她,因為你跟她講她聽不進,講多了嫌煩。過了些日子和利用一個下午兩節課時間把全班學生所有日記收上來進行講評,讀了幾遍別的同學的好日記,全班同學表情正常,開始讀我女兒的日記,除了日期不變都是一個內容,今天我和XXX揹著書包高高興興上學校。我讀了五六遍她臉紅了,其他同學也坐不住了。大家都說天天都是高高興興上學校。我看火侯上來了,我突然提出-能不能不用高高興興這個詞也能表達出上學路上愉快的心情呢。大家進入沉默後紛紛發言,接著又問是什麼事情讓你高興呢。就這樣把一句話拓展成一篇大作。以後再看她的日記有了變化,漸漸感到有話寫了,有了人物對話,還能運用提示語,有時還能用:環境襯托人物心情。我教六年級語文,為了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讓他們寫連續日記,小組每日循環日記,帶他出去勞動寫勞動細節日記,在家裡注意父母的對話寫對話日記等,千方百計地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主動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寫作水平高的一個學生三篇大作就寫完一本作文簿。


葉老翁620


不同年齡,孩子的日記要求也是不一樣的。

可以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最初可以是看圖說話,慢慢的可以讓他把生活中一些記憶猶新的事情記下來。這個事情你可以邊做的時候別人跟他講。然後讓他口述,口述,然後到下筆去寫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就不停的通過多次的練習,才能夠完成這個過程的轉過渡。在教孩子寫日記,過程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讓他留心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無意識的滲透一些。比如說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多給孩子們講解。增加他們活動的認識。

2.但發生的這些事情後讓孩子們敘述一下,然後說一下自己內在的一些感受。這一點非常的重要。因為在小學生的作文中,感受類的作文是最難寫。

3.回到家以後,要立馬將說的,寫在紙上。一定要立馬,而不要拖的時間長。

4.寫完以後讓孩子通讀,修改。

這是針對剛開始寫的日記的學生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幫到您。


吐納佳蘭


小孩子寫日記,其實就是日常小練筆。孩子往往言之無物,不知寫什麼,這就需要教孩子做個有心人,學會觀察周圍的事物,剛開始,特別低年級的孩子,家長領著孩子有目的地觀察,指導,組織語句,把話說明白為止。有意識地佈置觀察任務,由簡單到複雜,養成善於觀察的習慣。再就是找一些貼近語文課本的讀物來豐富詞彙,語句,加強語言組織能力。

寫文章不是一天半天的功夫,要持之以恆,只要堅持,總有收穫


落桐2


好像看到有老師寫過這個話題,教小孩寫日記,仔細觀察外界的一切,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山川河流,每天接觸到的任何事情,東西,都可以記錄下來,有什麼用途,有什麼意義,形狀色彩,性質,自己的感受等等,甚至可以發揮腦力風暴,無限擴展開來…但是要有一箇中心。


霧溼枝頭


日記的寫作要逐漸的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一點點的讓其從記錄自己每天感興趣的事情開始,再逐漸的開始記事。重要的事培養孩子的興趣。


COOL28813


要先講解下寫作文的基本結構,如總分總3大段落,找一些好的作文,針對性點評每一段。

再分別學習各種體裁,先從記敘文練習起,寫事,寫人,寫景都要涉及。

雜誌“意林”也需要定,多看多讀多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