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霸弒母:怎樣才能培養,不會殺了父母的孩子?注意這3方面

北大學霸吳謝宇,殘忍的殺害了自己的母親,併成功潛逃3年。今年4月被捕後,8個小時的初步審訊,吳謝宇對於作案動機,作案經過和作案後自身情況等核心問題採取迴避態度,至今我們也猜測不出,他出於什麼原因會殺害母親。看著身邊牙牙學語可愛的寶寶,作為母親的我們不禁自問:我們付出心血和愛養育的孩子,只是為了讓他長大後殺了我們嗎?當然不是,但我們見過太多的案例,所以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怎樣做才能避免孩子殺了我們呢?

北大學霸弒母:怎樣才能培養,不會殺了父母的孩子?注意這3方面

第一、讓孩子養成正確的金錢觀,避免成為物質主義者,為了錢而殺了父母

一名從事快遞工作的父親,因為沒有給兒子買蘋果手機,被兒子語言羞辱,整個過程父親一言不發,兒子最後罵到:今年沒有蘋果手機,我沒你這個爹,聽見了沒?你給我跪下!父親真的雙膝下跪,並答應兒子今年一定買。

北大學霸弒母:怎樣才能培養,不會殺了父母的孩子?注意這3方面

我們生活在一個消費者時代,充滿了新鮮、刺激、精彩,孩子們很容易認為,如果他們沒有這些東西,就是被剝奪了。父母通常給予孩子的太多,他們錯誤的認為不應該讓孩子將就,父母也會聽信孩子的理由:我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父母自己本身就是物質主義者,他們會屈服於同齡人的壓力,不想與別人的父母不一樣。

北大學霸弒母:怎樣才能培養,不會殺了父母的孩子?注意這3方面

父母在生活中,教會孩子處理和金錢的關係

如果你有能力支付孩子想要的東西時,不要對孩子說:我買不起。可以說:我不願意把錢花在這個上面,等你自己可以掙錢的時,你可以決定如何花。

不要給孩子開放式的選擇,對於3到5歲的孩子,你可以選出兩雙你挑選合適的鞋子,讓孩子自己挑選一雙。對於5到8歲的孩子,要告訴他預算是多少,在預算範圍內選購。

告訴孩子你能為他提供所需要的質量最好的東西,但如果孩子要的不止這些(比如一雙名牌鞋),可以讓孩子自己做些什麼來彌補這其中的差額。可以是做家務、送報紙、節省零花錢等。

孩子再大一些,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報紙或者廣告,並一起討論廣告商是怎樣激起我們購買自己並不需要的東西的慾望的。

孩子們是通過觀察你是怎麼做來形成自己的價值觀的,而不是通過你怎麼說,如果父母本身就過著物質至上的生活,孩子學成你的樣子,也不要太驚訝。

北大學霸弒母:怎樣才能培養,不會殺了父母的孩子?注意這3方面

走進叛逆期孩子的內心,避免孩子叛逆期的衝動殺了父母

如果你的孩子喜歡爭辯,那是因為他的身邊有一個經常讓他爭辯的人。父母首先要審視自己的行為,叛逆,往往是孩子對過度控制型父母的直接回應。

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並做一些猜測,瞭解孩子叛逆背後的原因。例如:“你生氣是因為小寶寶得到的關注比你多嗎?”如果你猜對了,孩子會得到認可和理解,如果沒猜對,那就多猜幾次。很多時候,孩子叛逆是因為他們覺得父母對自己的愛是有條件的,要確保孩子知道你無條件的愛他們,並且你們能找到對雙方都尊重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很多孩子的獨立性都很強,別把他看作在違抗你,把他看作一個果斷自信的孩子怎麼樣?或許,孩子需要的只是多一點的空間,而你的無處不在讓他感到窒息。

北大學霸弒母:怎樣才能培養,不會殺了父母的孩子?注意這3方面

“望子成龍”是期望,但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善良,避免孩子壓力太大殺了父母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但並不強求他讀名校,成為“別人家的孩子”我們會陪他做開發智力的遊戲,但不會用打罵的方式要求他進步。我們創造條件讓你獲取更多的知識,結果怎樣我們並不苛求。相對於成績,孩子的健康、快樂、善良是更加重要的東西。

雖然我們的孩子還小,但北大弒母案讓我們早一點看到了警鐘,我們第一次當父母沒有太多經驗,但我們願意學習,不是嗎?怕的是,明知道自己做的不對,卻還擰著脖子倚老賣老,這樣的父母不僅自己痛苦,也是孩子一輩子的負擔。做父母,首先是自己的修行。


文章均為原創,歡迎評論轉發支持,每天分享實用育兒知識,關注 看更多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