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老師補課後,各種校外培訓機構多了起來,該不該上特長班?

有寶


以現在的情況看可能不是報不報特長班而是報幾個的問題了


時代在變化,今後的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多元的,我們的孩子不是隻有高考這一條獨木橋了,更多的選拔人才的途徑以及維度才是今後社會發展的方向,以前說一技傍身,今後得多技傍身了,所以興趣班一定要報。

不過報興趣班也要考慮實際情況,孩子4歲到8歲這個階段可以多報多嘗試多挖掘多培養,因為這個階段孩子基本沒有學習方面的壓力,對於各種興趣班也會有很強烈的嘗試心態而且精力充沛。我們可以通過這個階段瞭解到孩子在哪個領域更有天賦,對哪個領域更有興趣,9歲到14歲可以根據之前的瞭解留一到兩個興趣班堅持下去。鼓勵孩子在這個領域學的深一些,最好能學到專業程度成為今後生存的一種技能。或者是陪伴一生的興趣愛好。

14歲以後根據孩子的情況選擇今後的發展方向,建議多以文化課為主。


典型二帶六


特長班有沒有用?不上特長班會不會對孩子前途有大的影響?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嗎?

作為小學生,假日期間,參加音樂、美術、體育的“特長班”,對小孩子長大以後的生活有一定的幫助。一個人有愛好廣泛,生活會多姿多彩;在單位搞活動的時候就可以大展身手,容易引起領導的注意;還可以通過自己的特長廣交朋友,獲得很多信息。

不上特長班不會對孩子的前途有很大的影響。教書30年,學習成績的好壞與上不上“特長班”沒有直接關係。我正在教的初二平行班的學生曾金卓就是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沒有上過什麼特長班,成績居然全校第五名,要知道還有兩個尖子班啊!不過她有一個優點,就是不懂就問,同樣的題不會錯第二次。

上不上“特長班”還要看家裡的經濟基礎。家庭經濟好的,可以在假期讓孩子參加一兩個“特長班”,不能面面俱到。如果面面俱到,反而不是什麼特長了。如果家庭經濟不好的,我認為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吃苦耐勞的精神,這就是“特長”,有了吃苦耐勞的“特長”,長大以後,做任何工作都會有成就。

最後我想說,小學生不必要參加補課;初中生如果有短板科目,可以補課,但95%的知識得在學校完成,補課只是5%的補充。孩子的品格才是重要的,吃苦耐勞的精神才是重要的,什麼“特長班”都是次要的。


平淡是真oymlq


適度的上特長班是應該的。

特長班應該根據孩子的愛好興趣選擇,培養孩子的興趣,對於孩子的成長很有助益。

但是不能多,一兩個就可以。一是如果太多,貪多嚼不爛。二是孩子會產生厭學心理,這樣的結果是花了很多錢,效果甚微。

現在的學生,誰沒一兩個才藝或者特長,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學生。就算學習很好,也會被冠以書呆子,只會讀書,這樣的帽子。

而且學到的特長在孩子將來的發展也會有意想不到的幫助。

建議給孩子學個特長,但是要適度。

如果文化課略差,抽時間給孩子分重點補習也是不錯的。身邊就有一個學生,是藝考生。藝考這邊都過了,但是文化課不理想,後來只上了大專。

現在的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是不無道理的,後面的人生還很長,誰能安排妥當。所以有備無患,能學最好。但謹記適度最重要。





Daypa


我覺得上不上特長班還是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如果孩子喜歡作為家長應該支持;如果孩子壓根沒有興趣,上特長班只是家長盲目攀比,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一廂情願,還是不要上,這樣花了錢也收不到想要的效果。

如果孩子成績不好,課堂上掌握的不夠,適當補課還是有必要的。


sunny共享時代


東方不亮西方亮?


用戶5119954356345


文化課在學校上就行了,在校外還是學才藝好,文化與才藝是相輔相成的,學校學文化,校外還學文化煩躁不?來點新鮮的孩子喜歡的


用戶932582199645


這正是資本需要的,總算達到目的了!家長等著出錢吧


巫山雲317


這校外培訓機構跟補課有區別嗎?


萬年青58正能量


中考高考在哪,有時間有錢,還是上的好!


特辣阿婆說我


小學生不必要參加補課;初中生如果有短板科目,可以補課,但95%的知識得在學校完成,補課只是5%的補充。

這個觀點我認為是對的,提這個觀點的老師一定對教育教學研究的很透,這才是專家,至少可以做部長助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