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立夏十天旱,農民吃飽飯”是什麼意思?

老張談三農


後天就是立夏了,每當立夏我們這就會吃雞蛋,因為我們這有”立夏吃雞蛋,石頭踩的爛“的說法,寓意著立夏吃雞蛋能使我們的精神氣和身體勁頭十足,幹什麼事都有力氣。還有因為我們是西北地區,在立夏還有吃麵的習俗,意在慶祝小麥豐收,一般都是吃擀麵或者花捲等,所以立夏在我們西北地區也是一個意義非凡的節日。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過了立夏就說明春天正式的過去,夏天隨之而來了。過去的農村由於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於天氣和農事都是通過一些老祖宗留下的經驗來進行判斷,而過去的先人們則是通過對這些生活經驗進行總結,歸納成了現在我們所說的俗語。俗語的意義不單單是語言的文化,同樣也是彙集了先人們的智慧和遠見,對於子孫後代的生活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在農村,俗語也會被當成一種文化流傳至今。

言歸正傳,今天咱們就說一下題主提的這個俗語,其實這句“立夏十天旱,農民吃飽飯”的字面意思是,立夏的前後要是有十天不下雨的話,那麼農民的莊稼就會大豐收,農民的腰包也會鼓起來能吃飽飯。立夏過後很多江南地區就進入雨季,雨水增多,連綿的小雨不僅能潤溼土地,同時還會引起很多病害的流行、比如小麥抽穗揚花是最易感染赤黴病、栽種的棉花最害怕的就是連綿不斷的雨水,在雨水多的情況下往往會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發,造成大面積的死苗、缺苗。立夏前後正是稻插秧的適當時節。“能插滿月秧,不薅滿月草”,這時如果雨水較多的話會引起氣溫降低,對於早稻的栽種會有很嚴重的影響,還有可能發生蟲災。所以如果在這立夏前後能有十天不下雨的話,就能給人們騰出時間來進行有效的預防蟲災的發生,和應對連雨天所帶來的種種問題,能有效的防止農作物的損失。

其實這句諺語適合南方的一些地方,對於我們西北地區來說的話,還是很期盼能多下雨的,畢竟我們這的天氣和氣候都是以乾旱為主,像去年整個五月就下了一場雨,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啊,特別無奈。所以適合我們這的立夏俗語基本都是像“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碓頭無米。”這樣,因為5月的雨水對於我們這的小麥生長是非常需要的,只有五月份有充足的雨水我們的下麥才能茁壯成長,我們才能說吃飽飯。

以上是對這句“立夏十天旱,農民吃飽飯”的俗語的意思的解答,條友們你們有什麼更好的見解麼?如果有的話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哦!歡迎大家。


鄉村關中


五一假期過完了,該嗨的嗨夠了,該開始幹活的也開始收心幹活了,看著老話種莊稼,依據俗語判斷年景是農民們經常做的事情。

前兩天還穿著毛衣毛褲,這幾天馬上就是短袖襯衫了,溫度變化可真夠大的,於是說夏天就要來了,翻看了一下日曆,果然夏天來了,下週一立夏。

立夏十天旱,農民吃飽飯,在農村有這樣一句聽著挺不合理的老話,我們當地立夏這幾天小麥正好是揚花期,因此期待著老天爺這幾天心情好莫下雨,小麥揚花期也是小麥授粉時,如果下雨的話,會對今年小麥收成有損,雖然揚花期只需要三四天時間,但是因為小麥播種有早有晚,加上土質地茬有好有賴,因此十天揚花期是指前後不一樣的小麥揚花期。

然而那句俗語也並不是全指小麥揚花期天晴好收成,還有另一個原因是有關氣候變化的,小編剛說了,三月份氣候反覆無常,五一假期前兩天小編還穿毛衣毛褲,從昨天開始天氣突然暖和了,氣溫跳躍度太大。

也就是說三月份是最容易發生倒春寒的月份,今天冷明天熱,當小麥進入揚花期時,後期換上灌漿期需要暖和的氣候來增進生長,立夏後如果天氣晴朗,那麼發生冷空氣的幾率幾乎就是消失不見了,然而如果立夏陰天或者下雨,那麼說明立夏以後的氣溫還是不夠穩定,還是有可能會發生倒春寒現象。

因此農民特期盼著立夏之後能有十天左右的晴朗天氣,對於作物來說,立夏之後天氣暖和才適合它們的生長,不敢再和倒春寒做無畏的鬥爭了,會讓它們受到很大傷害,給農民帶來一定的損失。

其實農村關於立夏前後的節氣諺語有很多,比如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意思很明顯的表達出,三月裡擔心害怕三個七不下雨,初七,十七,二十七,如果這三個七里面一天都沒有下雨,依據老人們當年總結的經驗,那麼這個夏天會是極旱天氣,而四月怕初一是害怕四月初一下雨,明天四月初一,後天立夏,因此往後幾天不期待下雨。


悠然見東山


不知不覺又快到了立夏,節氣的更迭總是來的那麼快,在很多的俗語之中,跟節氣有關係的老話諺語從來都不缺,其中節氣來臨時候的天氣情況 對於以後的天氣走向和農業生產,都有很密切的聯繫,這也難怪,在民以食為天的宗旨下,又有什麼比豐收更重要的事情呢?而關乎豐收的,尤以天氣最為重要。

其中關於立夏的俗語就有一句:立夏十天旱,農民吃飽飯,這句諺語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

很多老話和關於農業氣象的諺語, 都是頗有一些道理的,立夏節氣前後的時間段,也正值北方小麥主產區,小麥揚花的期間,小麥揚花對於收穫是有很關鍵的作用,是很需要晴朗暖和的天氣和溫度,才能在短短几天之內完成,如果在此期間天氣晴朗,氣溫很高,對於小麥揚花是有很好的關鍵性作用。

小麥能夠在立夏前後很好的天氣裡面揚花,自然是一個很好的豐收之年,被稱作農民吃飽飯也是一點也不為過。

天有不測風雲,天氣對於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尤為重要,像一些極端天氣、惡劣天氣,都會對農業帶來危害,春暖花開的時候倒春寒,就是一種很難預測的極端惡劣天氣,造成減產的影響是很大的,立夏前後,如果是連陰布雨的天氣,也是一種很惡劣的天氣,對於正值揚花的小麥,造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這些通過多年經驗累計的種植諺語,確實在農業生產之中,發揮著很關鍵的作用。

馬上就要立夏了,小麥現在也正是生長最關鍵的階段,想要獲得小麥的豐收,天氣的因素很關鍵,能夠在立夏之後,小麥揚花期間,能夠有陽光燦爛的日子,才是豐年的一種預兆,也是獲得豐收的關鍵,對於這句:立夏旱十天,農民吃飽飯,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立夏氣溫上升,這對之前種的農作物生長提供了非常好的生長環境。二十四節是農人根據每個季節的天氣情況來設定的,它對人們的農業生產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每個節氣的天氣都是會對農業種植有所影響,天氣的好壞是這一年收成的主要原因,在每個節氣中都會有相應的俗語,立夏也是一樣,人們常說的“立夏十天旱,農民吃飽飯”這些什麼意思呢?


“立夏十天旱、農民吃飽飯”

農村俗語是老一輩的經驗所談,他們根據種田種地每一個時間段的天氣而得來的,像老話說的立夏十天旱就是很有道理的,因為這時候正是小麥的揚花期,晴朗的天氣有利於小麥的揚花抽穂,而且還會不容易得病。

這樣小麥今年就會有一個好的收成,這是農民喜聞樂見的一件事,自己種的莊稼能有一個好的收成,這是最讓人開心的一件事。反之,要是立夏一直下雨,小麥揚花或多或少就會受到影響,有可能還會得病,這就直接會影響它的收成,造成一定的損失。

不僅是小麥,就連我們這裡種的花生也是一樣,因為一直以陰雨天氣為主,雨水太多地裡的草長的飛快,花生地裡的草比苗還長的好,放下去的肥料全被草吃了去了,花生苗倒像餓出來的一樣,葉子黃黃的,巴不得能晴久一點,好去把地裡的草鋤一下。

立夏前後的天氣是非常重要的,晴朗的天氣會讓處於在揚花期的莊稼更好的開花授粉,這樣才能讓莊稼有個好的收成,農民辛苦一年也能有個好的收穫,才能有飽飯吃。




“立夏吃雞蛋,石頭踩的爛”

立夏不僅對莊稼生長有很大的影響,在我們這裡立夏這一天是一定要吃雞蛋的,立夏天氣熱,人們的食慾就會下降,身體就會變差,立夏這天吃了蛋,人們的身體就會強壯有力,連石頭都能踩爛。

雞蛋又是圓圓的,寓意著圓圓滿滿,所以在立夏這天人們吃雞蛋也是希望以後身體能健健康康,家人能平平安安。


總結:時間過的真快,馬上就要到立夏了,希望立夏能有個好天氣,讓我們這些農民能有個好的收成,親愛的朋友們,別忘了在立夏這一天吃個雞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