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利用自然界形成的對稱,讓作品變得更具有吸引力


這幅作品是由陳小俠老師所拍攝的,作品的名字叫做《晨霧中的雲和梯田》,畫面中山色如黛,雲漫梯田。橫置的畫面傳遞出鄉村安寧溫潤的氣息,畫面左右對稱,結構清晰,梯田的線條層層遞進,把我們的視線引向遠方的太陽,為穩定的畫面添加了動感。

這幅作品是由高山老師所拍攝的,作品的名字叫做《放飛希望》,整幅作品中綠樹覆蓋的山丘,菜花夾道的小徑。正面的拍攝角度能夠看見田埂的縱深,也就可以感知孩子動勢的力度。春天總是給人欣喜與希望,更何況有歡快飛奔的稚童。

這幅作品是由劉玉松老師所拍攝的,作品的名字叫做《夢幻晨光》,畫面中是太陽剛剛升起,霞光滿天;晨霧瀰漫,紫氣東來。逆光下的群峰輪廓分明,投影在薄霧中劃出一道道線條,左右對稱的構圖給畫面穩定的感覺,把一個寧靜的早晨極好地呈現出來。


這幅作品是由柴樺老師所拍攝的,作品的名字叫做《排兵佈陣》,畫面中輕鷗起舞,展翅藍天;白雲做伴,姿態萬千。照片吸引人之處,在於其瞬間的位置組合,故作者也因此命名為排兵佈陣。雖然右上側的海鷗稍出了畫面,但六隻鳥的動態組合能有如此趣味,也實屬難得。

這幅作品是由佘佳虎老師所拍攝的,作品的名字叫做《紅山果》,整幅作品中的色彩對比強烈,形態關係獨特。灰藍色的背景襯托了山楂的明亮,圓形的輪廓有利於收攏觀眾的視線,右下側的一點紅色如同“三句半”中最後的半句,雖然簡單,但是“戲眼”。

這幅作品是由李根榮老師所拍攝的,作品的名字叫做《古今》,畫面中手的形態就如同繁體的門字,與背景形成內涵上的呼應,光圈的運用造成虛實的對比,也讓讀者的觀賞過程有了清晰的層次。屏幕正好處於對稱的中心點上,讓臉譜鮮明的形象和色彩成為視覺的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