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自治區糧食局派駐天等縣那坡村工作隊員李春燕

□ 本報記者 李鴻熙

2014年寒冬,天等縣向都鎮那坡村那坡小學的留守兒童衣薄受寒,李春燕向南寧的媒體記者求助,於是一場以“暖冬行動”為主題的關愛行動隨即開展,那坡小學的留守兒童不但收到了禦寒衣物,還收到了書包、足球、羽毛球……

2015年夏天,在李春燕的爭取和協調下,自治區糧食局領導幹部深入那坡村,以1.5萬元援建該村一個蓄水池,並協調解決網絡設施落後問題,組織該村“兩委”班子、村民代表到外地參觀學習食用菌、中草藥栽培技術……

自2014年3月份被選派到天等縣向都鎮那坡村擔任駐村工作隊員第一天起,自治區糧食局財務處副調研員李春燕朝著“心繫鄉村謀發展,情灑那坡促和諧”方向努力。兩年來,她憑著滿腔熱情紮根基層,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把後盾單位的力量甚至是後盾單位之外能聯繫到的各方面力量牽引聚焦到所駐村,真心辦好事,務實幹工作,有力促進了那坡村的發展。今年4月,李春燕被自治區黨委組織授予“全區‘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扶貧)優秀工作隊員”稱號。

——那坡村是國家級貧困村,位於天等縣向都鎮的九十九嶺大山裡,山多地少,資源貧乏,條件落後,村民生活一直處於較低水平。

來到那坡後,李春燕迅速展開深入調研,切實掌握真實情況。“解決亞屯人畜飲水困難,開展山塘水利整固維修,發展特色中草藥種植,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關愛留守老人兒童……有針對性開展各項幫扶。”在自己的駐村日記上,李春燕的工作思路清晰。兩年來,她的足跡走遍了那坡村4個屯600多戶村民,寫下了厚厚的兩本民情日記。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開始駐村後不久,正好趕上村“兩委”班子換屆選舉,李春燕抓住這一有利時機,使勁錘鍊“火車頭”。農忙季節,為了不耽誤群眾下地幹活,保證每個群眾都能投上寶貴一票,凌晨五點多她就在晨曦中佈置選舉工作。村民們剛起床做早飯,她就帶著工作組登門入戶,逐戶發放、登記、收集選票,這一切都是為了組建一支強有力的基層領導班子。她還通過推動村級工作規範化、民主化、制度化,不斷促進村幹部們工作職責明晰、分工明確、運轉有序,有效地增強了村級黨組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新班子組建起來了,李春燕先後組織村幹們和村民代表赴田陽縣那滿鎮露美村,深入學習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來到廣西農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學習考察食用菌種植技術;前往玉林市考察中草藥栽植技術。

“外出參觀學習,看一看人家怎樣做,不但開闊了自己的視野,同時通過比照,自己該怎麼做也有了一些思路。”那坡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黃選冠對記者說。考察過後,黃選冠還有另外一名村幹部真個行動起來了,籌集資金十多萬,分別承包了土地,找來了草藥苗子。“我們想先做示範點,有效果了就帶動全村一起搞!”他表示,思路源自考察學習,選擇來自對地方氣候及市場行情的考慮,在駐村工作隊員的鼓勵和支持下,“橫下心來衝一把”!

那坡人說幹就幹,通過李春燕的牽線搭橋,依託後盾單位的大力支持,那坡村的特色產業逐漸起色。他們利用援建的養殖基地,通過補助雞苗、養殖公司技術指導等形式推動農戶發展家禽養殖;他們開展中草藥示範種植,在對那坡村地理位置、氣候環境、生態條件等方面進行考察評估基礎上,支持引導村民示範種植鉤藤等中藥材60餘畝,竭力打開那坡村經濟產業開發突破口。“只有產業,致富才有希望。”黃選冠說。

這兩年來,李春燕就像一座橋樑,連接這山村與外界,源源不斷將外面的支援引向裡山裡,不斷給山裡群眾帶去溫暖和希望。

那坡村亞屯1000多人口,常年以露天山水作為生活用水,存在衛生安全隱患的問題,李春燕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她積極與縣水利部門溝通協調,爭取項目資金63萬元用於修建安飲工程,讓一方群眾喝上了放心水。她還通過自治區糧食局發動下屬企業開展“為鄉村點亮一盞明燈”活動,募集資金近10萬在那坡小學附近安裝起太陽能路燈,解決村民夜間行路難問題。

李春燕協調後盾單位自治區糧食局投入資金近15萬元,扶持那坡村各項公共事業發展,包括援建那坡村委樓;捐贈電腦、打印機、會議室桌椅等辦公設施;安裝燈光球場和體育健身器材;完善那坡小學的校門、操場、食堂、宿舍、廁所等基礎設施……

那坡村扶貧產業的發展始終是李春燕關注的重點。李春燕說,“我們在基層駐村,主要‘幫’和‘聯’:‘幫’就是我們幫助貧困戶脫貧,‘聯’就是聯繫企業、聯繫政府,我們位處中間,作用就是上聯企業、下聯農戶,通過這種形式對貧困戶進行造血式扶貧。”授之於魚,不如授之以漁,這樣才能達到脫貧後不返貧的目的。為此,李春燕積極為那坡的特色種養產品尋找銷路,通過創建“和諧那坡”QQ群交流平臺,幫助村民們通過平臺交流外出務工信息、致富經驗。

——那坡小學5個班,老師卻只有4個人!“李書記來了之後,通過和廣西師範學院師園學院聯繫,每個學期引來6個大學生進行支援,解決了那坡小學老師不夠的問題。”那坡村民感激地說。

李春燕聯繫廣西師範學院師園學院,在那坡村設立“大學生服務基層教育”社會實踐基地,促成在校大學生和山村留守兒童“大手拉小手”,積極開展支教、助農和關愛“三留守”人員等活動。同時,增設英語課程,完善音樂、美術、體育、等素質教育課,通過家訪、心理輔導、一對一補課等多種形勢關心關愛留守兒童,讓山裡的孩子更加自信,更加全面發展。她還聯繫愛心企業開展捐贈書籍活動,帶領留守兒童開展“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美德”讀書活動,積極培育留守兒童良好的思想品德。

忙了一段時間,人們發現那坡村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道路好走了,喝水安全了,環境更加整潔了,校園裡充滿了生氣,困難群眾臉上退去了愁苦,留守老人露出幸福的笑臉,如今村裡還建起了前所未有的文藝隊……如今,雖然李春燕已駐村期滿離開那坡,可那坡群眾還深深懷戀這位“遠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