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也許,千帆閱盡才能看懂你

我們學二元二次方程時就知道,方程的答案,除了X和Y取值之外,還有一種情況是無解。

然而,我們直到被生活折騰多年之後,才不得不承認,生活中有些人,有些事,有些問題,有些矛盾,也是無解。

無解意味著,要麼離開,要麼妥協,但仍然要活著。無論哪選擇一種方式都會有痛,也許是陣痛,也許是一輩子都痛。


儒林外史:也許,千帆閱盡才能看懂你


《儒林外史》的時候,也是這種感受:每個人生活都不易,人性都有瑕疵,從古至今皆是如此。

對這本書,胡適有一段中肯的評價:

“這部書是一種諷刺小說,頗帶一點寫實主義的技術,既沒有神怪的話,又很少英雄兒女的話。況且書裡的人物又都是儒林中人,談什麼舉業、選政,都不是普通一般人能瞭解的。因此,第一流小說之中,《儒林外史》的流行最不廣”。

一咬牙一狠心,我翻開了這本流傳最不廣的小說。

我們讀《紅樓夢》,無論他精神內核多麼深奧,文學底蘊多麼深厚,它都具備一個讓百姓YY的外殼,具有流傳的因素。

而《儒林外史》呢?它沒有,它甚至沒有主角。

這是一沒有帝王宮鬥,沒有豪門冤孽,沒有武俠風雲,沒有升級打怪的小說,完全不具備滿足YY功能屬性的故事。

所以,看這本書是自虐的過程,不到夜深人靜,都不敢翻開來看。

滾動式結構


儒林外史:也許,千帆閱盡才能看懂你


什麼是滾動式的結構?

就是一個人物寫完(甚至沒有寫完),接著寫另一個故事。比如嚴貢生家裡的糾紛在第六回出現,卻到了第十八回才通過別人轉述知道結局。

一個人,作者不會一次講透,在今後的幾回甚至是隔了十幾回之後再寫,通過層層深入來把人物的全貌剖開。

剛開始看,應接不暇的人物讓你分不清ABCD,在你碰到一個似曾相識的名字時不得不往前翻,去找關於他的蛛絲馬跡。進度嚴重後延。

於是,一度想放棄這本書,沒有主角的書。

然而看完大半才發現,書中每個人都是他自身生活的主角,又是別人生活的配角。

吳敬梓先生,一定是經歷人世滄桑,看透人情世故,才能刻畫出眾多人物的多面性。每個角色都是一個羅生門,角色心中的自己,別人眼中的自己,朋友眼中的自己,都是不一樣的。

無法定位任何人


儒林外史:也許,千帆閱盡才能看懂你


我總是試圖像看其他小說一樣,尋找角色的定位:好人?壞人?善良?狡詐?吝嗇?大方?

比如馬二先生。

第十四回開始,到十五回,覺得他是一個仗義疏財,心地善良的人。不僅如此,他還會講學。

看到他被欺騙,又覺得他愚昧可笑,像一個小丑。

到了十八回裡面,衛體善評論他:“……於文章的理法,他全然不知,一味亂鬧……”

第四十九回,高翰林一句:“那馬先生講了半生,講的都是些不中的舉業。”

看到這,心想他學問也不過如此。

然而看到,馬二先生在匡超人落魄的時候曾經幾度幫助他,可是後來卻落得了十分悲慘的境地,還被匡超人妄加誹謗嘲笑。

又覺得他可憐。

對於馬二先生,作者並沒有亮出欣賞或者批判的態度。至於後人如何談論,都是後話。光是書上,馬二先生可親可愛,至純至善,只是讀書讀得迂腐,認死理(相比范進有過之而不及),行事不合時宜。但這樣的人,不以好壞論,他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正常人。

幾乎裡面的每個人

都是鏡子


儒林外史:也許,千帆閱盡才能看懂你


這是《儒林外史》最精彩的地方:通過它,我們能看到生活的影子。這些人中間,有他,有她,也有自己。那些缺點:愛財勢利,自我感覺良好,愛吹牛逼,欺軟怕硬,這不是人的共性嗎?

整本書窮形盡相,展現不同的市井之態。在這一部畫卷裡大多數是小人物,有迂腐世故與涼薄,同樣有正直高尚與相知。

我想,這是作者經歷人生風雨之後,帶著愛與悲憫,花費20年成就的大作。

他不是幻想式的愛情故事,而是帶有思辨的日常百態。無論過去多少年,他寫下的經典人物,曾經有,現在有,將來也會有。

這是人性,也是現實社會的印刻。

然而,我們的教科書節選裡面,非要把范進當做負面典型,把嚴監生當吝嗇鬼,早已脫離的人物的本身。這實在不利於批判式思維的培養,更不利於學會全面看待一個人。

以前看書總喜歡避開古文,覺得古人過時,現代人先進,知識、思想自然也領先於古人。

現在才覺得,自己是多麼可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